论文投稿六忌,原来投稿到处都是坑儿

来源:互联网

忌“门不当、户不对”


1
忌论文水平与期刊档次不相符


目前国内主流的分档方式是以影响因子为首要参考标准的, 但很多高校教师对影响因子不是很了解, 因此不掌握这种分类方式。另一种大体的分类是分成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大两类。核心期刊一般会在封面醒目的地方打有核心期刊的字样, 且很多网上都有它们的名录, 一般很容易区分。此外, 全国各高等院校办的学报还可分重点高校的学报, 普通本科院校的学报, 普通专科学校的学报, 在这些学报上发表文章的难易度一般来说是依次降低的。 这是由于各高校能为自家学报提供的平台在很多方面都是不同的, 拥有核心期刊的编辑部、重点院校的学报编辑部能收到的稿件相对来讲要比其它两类院校的多且优, 所以同样一篇稿件在不同的高校学报的发表时滞很可能是不同的。 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衡量自己的论文水平, 以及能够接受的发表时滞等各方面的因素, 将稿件投向水平相当的学报。笔者建议, 在不影响个人前途的情况下,为求以最快的速度发表, 增强写作信心,不妨低选,特别是第一次投稿的高校教师, 更宜如此。比如原来想投重点院校的学报可改投普通本科院校的学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基金项目支持的论文。很多学报,包括核心期刊, 在征稿简则中都明确指出:有基金资助项目的稿件优先刊用。当然并不是所有有基金项目支持的论文都是好文章, 但由这些简则中的说明我们可以看到是否有基金项目的支持, 文章得到的待遇还是有区别的。 因此, 作者在投稿时就要注意自己的文章是否有基金项目的支持, 是校级的还是省级的或是国家级的基金项目, 如有基金项目支持就应在投稿时注明, 以使自己的研究成果更受关注。当然,还应注意所投的学报近年来发表的论文情况。如,同为核心期刊的《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近年来发表的带基金项目的论文约占 20%(包括校级的基金项目),而《广西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版)近年来发表的带基金项目的论文约占 98%, 并且这些基金项目全部为省级以上的基金项目, 一篇不带基金项目或只带校级基金项目的论文在这两种期刊上发表机率的大小是显而易见的。


2
忌专业不对口


投稿除了关注论文质量与期刊档次相符的情况外, 作者还应考虑所投期刊刊登文章的范围涵盖了哪些学科, 文章论述的重点内容能否归入该期刊开办的栏目中, 使所投的稿件具有针对性。作者尤其应当注意所投期刊的特色栏目。如《河池学院学报》于2004年开办的“科学与人文研究”、“粤西文人与文献研究”等。因为每一种学刊要办出自己的特色都需要有自己的特色栏目, 而这种栏目往往是准备长期开办下去的, 是作为拳头产品来抓的, 编辑者自然希望能收到大量优质的稿件来使栏目得到延续, 得以唱响。 特别是那些新开办的特色栏目, 由于开办时间短, 影响尚未建立, 时常会出现“用稿荒”。 故此, 作者所投论文若能归入该刊的特色栏目, 尤其是新开办的特色栏目, 则更是 “门当户对”、“如鱼得水”。


反之, 若投稿前不事先考查期刊刊登文章的范围, 则会使文章发表时滞延长。 如本刊曾收到一篇题为 《论高速公路绿化带的美化》的文章, 由于本刊目前没有适合于它的栏目, 后建议改投它刊。又如《广西工学院学报》偏重于理工科的论文, 若投去一些研究文学的文章, 就是专业不对口了。很多学报编辑部由于种种原因, 往往未能将稿件处理信息及时通知作者, 那么文章得以发表的时间就会拖得更长。


忌“一稿多投”


每个作者都希望自己的论文能够尽快的发表出来,而那些等待拿文凭、评职称高校教师期盼论文尽快发表的心情就更加迫切了。 为赶时间发论文, 一些高校教师采取了不恰当的做法———一稿多投。 例如, 近期, 我刊编辑部收到两篇非常明显的一稿多投的论文, 一是《笛卡尔的科学方法论探究》,它同时发给了SZHD@chinajournal.net.cn;HCSF@chinajournal.net.cn;YCGD@chinajournal.net.cn;NAKE@chinajournal.net.cn;HULA@chinajournal.net.cn;HUAI@chi- najournal.net.cn这6家学术编辑部。另一篇是《我国公司重整法律制度的建构》 , 他同时发给fyxbmail@163.com;xuebao@mail.ahtvu.ah.cn;cszx@chinajournal.net.cn;jdns@chinajournal.net.cn;dzxyxb@dzu.edu.cn;jjs@gsrtvu.edu.cn;xb@gdei.edu.cn;wzgz@chinajournal.net.cn;xuebao2006 @126.com;gzjyxyxb@sina.com.cn;xuebao0451@vip.163.com;hcsf@chinajournal.net.cn;bjb@open.ha.cn;hysyxb@263.net;hlszxb@cn.yahoo.com;hhxyxb007@tom.com;xb@hzu.edu.cn;jnsi@chinajournal.net.cn;jxxyxb@mail.zjxu.edu.cn; wuebao8309741@yahoo.com, 共计 21家编辑部。


这些作者或许认为全面撒网总会捕到一条鱼的, 殊不知, 欲速而不达, 反而使文章的发表无望。因为这样做违反了我国的著作权法。我国著作权法第三十二条规定, 著作权人向期刊社投稿的,自稿件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收到期刊社通知决定刊登的,可以将同一稿件另投他刊, 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这说明作者在获知论文将被刊登于某一学报后或在等待学报编辑部通知的法定或约定期限内,不可一稿多投。


同时一稿多投会耗费编辑部宝贵的人力、物力资源, 若造成一稿多发, 就会浪费更多的出版资源, 多数高校学报的编辑部由于人力不足 , 会在征稿简则等类型的文字中, 对稿件的处理时间有所约定, 一般都会比法定的时间要长一些,大多数高校学报约定的时间为三个月。如《河池学院学报》征稿简则的第8条:本刊的稿件处理时间时限为3个月, 投稿3个月未收到稿件录用通知者可自行处理。在规定的时间内请勿一稿多投。又如《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征稿简则中提到:稿件请勿一稿两投, 如三个月内接不到录用通知,即请作者自行处理稿件。


因此, 像这样一稿多投的论文, 是不会被高校学报的编辑部接纳的。


那么作者投出论文后是不是除了焦急的等待就无计可施了呢? 其实也不尽然, 作者在缩短等待论文发表的时滞上还是有事可做的。比如在论文投出的一周或两周后, 可电话或 E-mail咨询学报编辑部, 一来可知道自己的论文是否已被收到, 二来也可引起编辑对自己论文的关注, 有时甚至能直接得到是否录用的通知或什么时候能得到是否录用的通知。这样作者就能对自己论文投稿后的情况有所了解, 不至于继续盲目等待, 也好安排下一步该怎么办。


忌“选题陈旧


忌“选题陈旧, 论据不足, 论证错误, 泛泛而谈, 毫无新意”


编辑每天都要面对很多的来稿, 还要处理日常事务, 在对稿件进行初次筛选时, 一般是先看文章的题目、摘要、文中的各论点, 以判断文章的选题是否有新意, 文中的论点是否有创新。


如一篇题为《几种常见的垃圾收集算法》文章, 文章的各层标题如下:1垃圾收集的意义;2垃圾收集的算法;2.1引用计数算法;2.2 标记 -清除算法;2.3复制算法;2.4标记 -整理算法;2.5增量收集算法;2.6分代收集算法;2.7适应算法;3垃圾收集算法评价标准;3.1垃圾收集导致程序暂停;3.2垃圾收集对系统资源的消耗;3.3垃圾收集对虚拟内存交互的影响;3.4垃圾收集对编译器和运行时影响。从文章的标题中, 我们看到作者罗列了几种常见的垃圾收集算法, 看其内容只是对几种算法的泛泛而谈, 缺少深入的研究或对算法有所优化, 没有创新点。


此外, 论点没有充足的论据支持, 论述过程不符合基本的逻辑规律, 也是写文章的大忌。 如一篇题为《一种宇宙基本结构的新学说——气体宇宙学说》的文章, 开篇即指出宇宙大爆炸学说违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无限性的观点,然后作者根据哲学中的“物质无限性”和“不存在永远绝对静止的物质系统”推导出气体宇宙学说, 文中不仅没有任何的观测事实支持作者的观点而且作者在论述过程中混淆了哲学范畴的宇宙概念和物理学范畴的宇宙概念, 犯了明显的逻辑错误。这种文章也是不能发表的。


还有一类比较常见的来稿, 这类文章多是高校教师从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提炼出选题对象, 并由此写作开来。这类选题对实践很有指导意义, 是有价值的, 在来稿中我们也看到了不少这方面的好作品, 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的来稿停留在工作总结、心得体会的层面上, 缺少理论的提炼, 没有达到学术论文的要求。


忌“欺骗编辑”


欺骗编辑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抄袭。高校学报编辑部的人手一般较少, 很多时候一个编辑负责几个学科的稿件, 很难掌握所负责学科的全部研究动态。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 有些高校教师整篇抄袭别人已发表的论文, 仅将论文的题目、摘要、关键词等略作改动, 就直接投稿, 还有些作者在自己的文章中整段抄袭别人的文章而不标明, 想利用编辑部审稿的漏洞钻空子, 浑水摸鱼。 殊不知编辑从文章中提炼出另外的一些关键词, 到网上一查就抓到了 “狐狸的尾巴”。况且目前多数学报实行的是三审制, 一般都会由相关专业的专家对稿件进行一次审查, 所以即使个别抄袭的论文侥幸躲过编辑的审查, 最终还是很难逃过专家的“火眼金睛”的。二是骗取审稿意见。有部分高校教师在得到修改意见后, 先向编辑承诺多少天后将改好的文章发来, 结果却将修改后的文章发给另外一家编辑部, 编辑打电话催问 ,他才回答说已被它刊采用。 还有的作者将论文转投他刊而未被采用, 然后再转回原来那家编辑部。 这些做法都是不妥当的。 况且学报编辑之间是经常联系的, 有时两家学报在某些专业上的审稿专家都是相同的, 所以部分作者的上述行为还是会露出马脚的。


以上的做法一旦被发现就会给编辑留下不好的印象,为以后的投稿埋下隐患, 第一种类型的作法更是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 违反了著作权法, 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http://www.lwlwlw.com


忌“投稿不合格式要求”


绝大部分的高校学报都要求来稿用 word或 wps排版 ,具有中英文题名、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有些还要求提供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甚至文章排版用单栏还是双栏, 每行多少字都有明确的要求。 如我刊时不时会收到一些无法打开的稿件, 主要是因为高校教师用来写文章的办公软件不是 word或 wp,s也有因为作者使用的版本太高造成不兼容而不能打开的。 还有些高校教师投来的稿件没有摘要、关键词或参考文献等这些学报编辑部要求的论文必备的要素而失去被采用的机会。因此, 高校教师在投稿前最好先了解一下目标学报编辑部的征稿简则、投稿须知等, 检查一下自己的论文是否已符合要求, 各要素是否已齐备, 从而提高论文的录用机会。



忌“无头稿件”


在审稿过程中, 编辑经常会遇上些不够细心的作者, 他们在投稿时或是忘记留下联系方式, 或是留下一些无效的联系方式。如本刊曾收到一篇从连云港邮寄来的论文,编辑看后觉得文章新颖, 准备和作者联系, 结果找遍信封的里里外外, 文章的前前后后, 却只见作者的姓名, 只好作罢。还有些高校教师留下了电话号码但编辑打过去发现是空号, 留下了 E-mai,l但是作者一两个月才登陆一次。由于编辑和作者没能及时联系上而使文章发表的时滞延长的事时有发生的, 因此作者在投稿时留下便捷有效的联系方式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