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丰源老师论文《从心智角度解读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和正确途径》发表

  



  【摘要】心智的健全与否决定着个体在生活、事业、家庭、感情等各方面的选择与发展。家庭是个体心智形成的母体。当前青少年、儿童暴露出来的种种人格化问题,其本质在于心智力量的匮乏和缺失,因此从心智角度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对于个体发展、家庭稳定、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界定家庭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家庭教育对个体心智形成的影响逻辑,并指出了开展家庭教育的正确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家庭教育 心智模式 心智障碍 家庭秩序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计划生育,每个家庭都积累了一定程度的物质财富,同时由于现代人生育子女的数量大幅下降,可以说,投入在子女教育上的精力、资金等都较以往有明显提升。但是,现代社会环境下儿童、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的问题却让很多家长忧心忡忡。“在家长最为焦急的儿童五大类别教育问题中,排在首位的是孩子的人格问题(51.5%),(这里的人格主要指)与自我意识密切联系的、非具体指向的、情绪化的倾向,如焦虑、抑郁、自控力弱、自我否定、自我怀疑、孤独、情绪低落、冷漠、悲观等” 1。按传统观点来说,童年是所有人心中美好的回忆,儿童应该是最无忧无虑的群体,但是现在的儿童却暴露出如此多的人格化问题。


  很多家庭对这些问题没有合适的应对方法,甚至没有认识到这些问题对于孩子人格养成的深远影响。孩子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根本上来说在于心智力量的匮乏和缺失。心智模式是一个人看待周围环境和世界的较为稳定一致的态度。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其著作《文明受审》一书中,指出当人类的科技力量变得强大时,心智和人格的力量也必须随之增强。当孩子存在消极人格特质的时候,说明在其心智中储存了过多的负面情绪。孩子心智养成的最初和最主要环境就是家庭。不改变家庭教育的心智模式,就无从改变孩子的心智模式。因此系统性研究家庭教育与心智形成的关系,对培养具有健全心智和人格的个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家庭教育的内涵

  “家庭是指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的最小单位” 2。我们讨论家庭教育的时候也正是从这一概念出发的。家庭不仅是指父母和子女组成的小家庭概念,而是包括了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兄弟姐妹之间关系、同祖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的大家庭概念。正是基于对家庭的这一认识,我们讨论家庭教育时,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固然是永恒的核心话题,大家庭秩序、家族之事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亲子教育的实践先于概念的形成,始于20世纪80 年代末和90年代初。(亲子教育理念)由原本以父母为中心,以成人需要和期望为家庭教育重点,正在被以子女的发展为本,以子女发展需要为基础的亲情互动为家庭教育主要模式的亲子教育所替代” 3 ,这种以发展为主导走向的家庭教育模式正日益受到挑战。


  传统中国家庭的相处方式受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较多,家庭相处注重仪式性、秩序性和功利性,情感性相对匮乏。但是目前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较大提高,人们对于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追求不再那么强烈,相反对于人生幸福、精神富足的需求却日益旺盛。这种需求的转变也体现在家庭的互动方式,家庭关系中的成人方和子女方都有自身的情感需求,为子女牺牲式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少。家庭教育中亲子关系的活动、父母之间的互动、兄弟姐妹之间的互动,进而延伸至同祖父母辈的互动和其他家庭成员的互动,都更多转变为情感上的需求。


  家庭是人们心智中爱、安全感、自信、支持、共享、付出等内容的首要来源和最后依托。同时,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不同于恋人、朋友等关系,而是具有其固定的秩序性,这一点是无论如何都难以打破的。祖父母、父母、其他辈分成员、兄弟姐妹,这些都有其与生俱来的身份属性,完全突破这种属性追求朋友式的相处方式,是不符合家庭教育的实际情况的,对于建立个体心智中的内在精神秩序也将起到负面作用,长幼有序才是家庭相处的正确方式。


  总体来说,家庭教育包含以亲子关系为核心的多重互动,以满足人们内在的情感需要和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家庭观为最终追求。


  二、家庭教育对心智形成的影响逻辑

  心智是人们在对过往经历的沉淀和存储中,形成了对于周围世界的认知和看法,并因此而产生反应和行动。个体内在的心智模式决定着其人格的形成,决定着其在工作发展、家庭生活、感情生活等各方面的人生选择。可以说,相对于才智教育来说,心智教育是人生更为重要的课题,是家庭更为重要的使命。


  心智的形成来自于意识层面和潜意识层面接收到的信息,诸如画面、声音、味道等都会在心智中留下烙印。意识层面的信息人们可以有所判断,并且随着心智的成熟,判断力会不断增强。但潜意识层面的信息,人们往往不加判断的全部接收——如当一个人不断对你诉说某件事情的时候,这件事就会进入你的潜意识,发挥心理暗示的作用。潜意识中对人影响最大的烙印,是带有情绪性的记忆。


  比如当某件事情发生时,当事人产生了愤怒或者羞辱等情绪,这个记忆就会在心智中留下深深的一笔,以后再有类似的场景发生,这个记忆就会再次涌现,让人再次产生愤怒或者羞辱的感觉。即使当时意识已经能够判断出境遇发生了变化,但潜意识依然会唤醒心智中的程序,让人做出意识所不能控制的行为,产生心理上的变化。这一点在认知心理学中被比喻为类似计算机的编码——信息被心智接收后,会被编码为心智中的程序,只要出现同样的场景,这些程序就像被下达了指令一样会再次启动,左右计算机的运转。


  个体心智形成中最重要的阶段是幼年时期,包括胎儿阶段。胎儿阶段所接收到的心理暗示会在个体的心智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心智教育研究处理的案例中,发现怀孕阶段母亲出现过类行为倾向而造成孩子出生后有恐高症状,成人后依然不敢乘坐飞机,一旦处于高处密闭空间就会进入精神失控状态。幼年时期个体的意识还未完全建立,对事物的判断力还比较低,大部分时间大脑都在不断地接收信息,潜意识发挥的作用更大。所以幼年时期人们对家庭环境的依赖是非常大的,这时候以父母为核心的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都会进入孩子的心智中。


  家庭教育如果不能有效完成对于孩子心智的积极塑造,那么社会和学校无论如何努力,都难以完全弥补这种缺憾。因为社会和学校可以通过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传授有用的知识来塑造个人,但是在家庭情感互动这一课上却永远无法替代原生家庭。当个体进入到组建自身家庭或者是进入亲密情感关系中时,其原生家庭在心智中留下的伤害性烙印就会再次被唤起,造成个体在感情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困境和痛苦,甚至影响下一代。


  家庭对个体心智的影响从还未出生时就已经开始了。“美国明尼苏达双生子分离抚养研究中心的心理学家戴维•吕肯( David Lykken) 教授通过控制实验方法,研究双生子分离抚养的外显行为证明: 即时的幸福和主观幸福感中大约一半的变异归因于遗传因素”,也就是说父母本身的心智模式其实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复制到孩子身上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说孩子会在性格上像某些家庭成员的原因。父母给予孩子的绝不仅仅是身体而已,更重要的是心智。


  但如果仅仅从这种基因决定的观点来理解个体的心智,那么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就是严重的认识不足了。因为在戴维•吕肯的实验中同样证明了,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子女的快乐水平产生了显著影响。这一点在很多国内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


  反刍思维是一种消极的思维方式,指当个体遇到痛苦事件时,反复体会这种体验和思考自己为什么会痛苦,而不去积极改变事情的现状。这种思维方式说明在心智中没有形成应对事情的积极应对程序,当出现痛苦或者挫折时,就会选择逃避性的手段或者沉浸在痛苦中。


  甘小荣4等在定量研究中发现: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维度和子女的反刍思维呈负相关,父母亲的惩罚、严厉维度和拒绝、否认维度和子女的反刍思维呈正相关。张婷婷5等发现父母对子女采用消极的养育方式越多, 则子女的稳定性、有恒性、敢为性、自律性得分越低, 敏感性、忧虑性、紧张性得分越高;反之, 如果父母对子女采用积极的养育方式越多, 则子女兴奋性、稳定性、敢为性得分越高, 敏感性得分越低。


  张维蔚6等进行父母养育方式上的对比中发现:暴力组青少年父惩罚严厉和母惩罚严厉上的得分高于对照组,父亲情感温暖得分低于对照组,说明青少年愤怒表达与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密切联系。这些家庭教育研究都在不同侧面说明了父母对于孩子心智的影响。


  当我们进一步分析这些父母展现出来的教育方式时,会发现其实这些行为是父母内在心智的一种表现。采取严厉、否定或者暴力等方式教育子女的家长,往往在自己幼年时期接受的也是这种教育,所以当自己成为家长后,这种教育方式不自觉地复制到了自己的子女身上。


  还有一种教育方式的负面性是比较隐蔽的,那就是父母对于子女的担忧,通俗意义上这会被理解为父母对子女的爱。施学忠 等在研究中发现90.03%的家长常为孩子过度担心。很多家长,只要子女不在身边或者是出现一些变化,就会产生各种焦虑和担忧。实际上,这种焦虑和担忧对于孩子只有百害无一利。因为家长的这些担忧会演变为家庭的一种心理暗示,在子女心智中留下焦虑和担心的烙印,不自觉地引导子女做出令人焦虑和担忧的行为。父母对于子女的放手、信任、支持,才是子女能够不断取得更好生活和发展的正确途径。


  在家庭教育中,过去往往强调母亲对于孩子的影响,实际上父亲这一角色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说,与父亲的相处方式、父母间的相处方式直接影响着其婚姻的选择和婚后的生活。


  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弊端曾经饱受诟病,但一味否定传统,走向无序化的另一个极端同样不可取。《国际教育基金会演讲系列汇编:幸福人生与和平文化》中曾经分析过美国无导向教育的问题:20世纪下半叶,在美国,家庭对年轻一代的影响日趋下降已成为一个普遍问题。其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选择了无导向教育——用自我发现的过程取代在指导下进行学习的传统方法,把学生的自主权提高到可以任意选择自己价值观的地步。


  这种无导向教育的泛滥在美国造成了年轻人迷失方向的严重后果,以至于很多美国家庭选择把孩子转入恪守着传统道德价值观的私立学校。” 过分夸大心智还未成熟的儿童、青少年的自主性,放弃家庭教育的导向性,会造成个体心智的不稳定甚至迷失,经过考验的传统价值观念无法完成稳定的代际传递,给个体和社会发展都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


  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就是建立在大家庭乃至家族层面上的。家族中的秩序是教化的一部分。中国因为在一定长的时期内采取独生子女政策,造成很多家庭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的关注点都围绕着一个孩子,给予孩子无限度的溺爱,失去家庭本来应该有的尊老爱老传统。这种家庭秩序的失位会在孩子心智中留下自我中心主义的种子,进而演化为一种自私自利的人格特质,走入社会后出现人际交往障碍或者工作障碍。这就是家庭教育造成心智缺失后,社会对于个体的惩罚机制。每一位家庭成员都有其应该扮演的角色,背离了这个角色,老人过度迎合年轻人、孩子,儿童地位被过度抬升,都会造成心智中的信息输入错误,进而不能产生合适的秩序感。


  三、改变家庭教育心智模式的途径与方法

  家庭教育中不论是先天基因的遗传还是后天的教育方式,都是家庭心智模式的体现。也就是说,我们只要观察一个孩子具有什么样的心智特点,就可以推测出其父母或者其他家庭成员具有什么样的心智特点。很多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充满着焦虑,其实孩子本身并没有这种忧虑感,是家长自己将这种焦虑传递给孩子。家长发现孩子有问题的时候,往往都想着怎样纠正孩子的错误,但这种做法往往收效甚微,甚至还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舍本逐末,难得其果。家庭教育心智模式改变的出发点应该是也必须是以父母为核心。


  很多人在成为父母后,其心智模式依然是不健全的或者说是不够完善的。因而在教育孩子或者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自身缺失的部分就难以给予孩子足够的成长。“父母如果在他们自己的早期依恋中,获得了安全型的依恋并且得到了心智化能力,那么他们就更有可能与他们的孩子通过家庭教养方式发展出安全型依恋并且培养出好的心智化能力。父母的心智化能力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与自己孩子的互动关系,从而决定了孩子所能发展出来的心智化能力。” 8父母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好自己。


  很多父母在与孩子相处中表现出易怒、不耐烦等特征,并简单将其归因为孩子不听话、不好带、太顽皮等。实际上,如果在父母内在心智中没有或很少这种过于情绪化的记忆的话,是不会因为在与孩子相处时表现出这种特质的。“父母要有意识地要求自己处于平和的积极情感状态。如果父母经常陷入情绪化的表达,孩子就会习以为常,内化为自己的言行方式。情绪化的负面表达、缺乏理性的平衡和引导,这就是粗暴。


  在冷漠、粗暴的家庭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在幼年少数会讨好父母,多数会刻意回避父母。”9 父母的心态平和对于孩子无疑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但这种有意识的控制对于很多成人来说是非常困难的。意识的控制只能起到暂时的压制作用,但内在心智障碍的种子并没有得到清除,在更多情况下潜意识会起主导作用,粗暴冷漠的态度会再次显现出来。


  因此在心智教育理念下看待家庭教育,我们的关注点虽然在孩子的心智塑造上,但是着手点和落脚点却在成人,在家长,在父母。只有从根本上清除了家长内在的心智障碍,才能够改变亲子关系相处的模式,才能够给孩子传递正确的心智信号。内在的心智障碍由过往经历留下的烙印造成,因此清除也必须在潜意识中,回到当时刺激性事件发生的场景中,重新回看这段记忆,并给其注入新的、正向的解释,让曾经受到的愤怒、羞辱等情绪与当事人和解,由此才能根本上改变自身的心智模式。心智教育中的唤醒法、呼吸法等都可以达到此类效果。


  在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是非常强调成人的道德表率作用的。“齐家就是整顿管理家事,儒家的齐家之道就是整治家庭、管理家族之道。具体讲就是一个主持家政的人要在自己修身的基础上以德行影响、感化和转化自己的家庭,使整个家庭的成员都以自己为榜样,上行下效,修道立德,共同建设道德人家、诗礼之家。” 10家庭秩序的中坚力量就是父母这一层——父母对自己父母的孝顺,子女的心智中会同样留下孝顺的种子,如此家庭的发展才会绵延相续,代代相际。


  家庭是国家与社会的最基本构成单元,家庭教育是培养拥有健全心智与人格的个体的基础,是国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促进力量。从心智教育入手,塑造具有积极健康心智的父母,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与改变下一代人的心智模式,实现代际之间文明和精神的传递与进步。


参考文献


1 洪明.当前我国家庭教育的焦点难点问题透视——基于600份家庭教育咨询案例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2/11:55-79

2 韩星.齐家之道及其现代传承[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3月第2期:31-36 

3 胡育.试论亲子教育的内涵与功能[J].教育科学.2002年6月第18卷第3期:47-50

4 甘小荣,郝彦斌,胡雯,陶丹.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反刍思维的影响——完美主义和情绪智力的中介作用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7年第44 卷第6期:1149-1152

5 张婷婷,李红,杨子珺.父母养育方式与大学生人格特征关系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6 年6月第22卷第6期:641-642

6 张维蔚,林丽云,熊莉华,李迎月,林晓华,何洁仪,刘伟佳.青少年暴力行为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J]. 中国学校卫生.2014年2月第35卷第2期:261-263

7 施学忠,吴敏,陈姜,邓广赟.家庭教育方式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J].中国学校卫生. 2002年4月第23卷第2期:111-112

8 任苇,刘丹.心智化视角下儿童依恋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29-32 

9 侯晶晶.论我国成人的家庭教育能力建构[J].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第19期:16-17

10 韩星.齐家之道及其现代传承[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3月第2期:31-36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南大学21世纪人才报社主办,国际刊号ISSN 2095-0446,国内刊号CN50-1203/K,邮发代号78-135。本刊万方,维普,龙源期刊网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