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医疗信息化 努力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专家简介:


刘云,女,1967年3月出生,汉族,农工党,教授,主任医师。现任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



江苏省人民医院,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临床医学研究院、江苏省红十字医院,至今已有80年的历史。医院是江苏省综合实力最强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担负着医疗、教学、科研、公益四项中心任务。


据介绍,在基础实施方面构建了万兆主干、千兆到桌面的双链路四套网络架构,通过国家信息安全三级等级保护要求;应用层面已经构建了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全套临床系统、建设了集成平台及临床数据中心、影像中心满足医疗业务发展需要;建设了以OA为主的办公自动化;建设了以BI为核心的医院运营管理系统及楼宇智能化、室内导航、各种自助的服务监控体系。率先在全国建立亚专科及医学信息学学科体系建设。


医院信息化相关项目有:

       1、顺利通过了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化试点建设及互联互通成熟度等级测评四级甲等工作。

2、我院入围“中国智慧医院100强”信息化建设排名全国第18名,江苏省第1名。

3、主编《医院信息安全使用技术与案例应用》《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解读与案例分析》书籍2部

4、成立了南京医科大学“医学信息学与管理研究所”“医学信息工程系”推动学科建设

5、承担了国家级和省级项目十余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两篇被SCI收录。

6、参加国内外交流百余次,承办国家级省级相关继续教育会议近20次。

7、自主研发的各类系统被兄弟单位广泛应用,获得软件著作权30余项。

8、荣获“医疗健康物联网感知设备信息集成技术标准规范验证示范单位”、“江苏省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先进单位”、“中国移动医疗优秀奖”等荣誉6项。

9、国家级、省级、市级学会任职20人。

 


刘云副院长介绍说,从2009年起负责信息化建设的业务流程,2012年至今负责医院的整体信息化建设工作。


对医院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整体梳理,制定了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强基础保安全、后应用的原则,率先进行安全体系建设,组建了信息化建设安全专项组,2012年对全院弱电机房进行改造,首次实现双链路冗余,实施全网安全风险集中控制平台,实时发现并处理网络中存在的潜在风险,保障了医院内网的安全;实施了机房环动监控平台,及时有效地监控全院机房的温度、湿度及烟感情况,极大的提高了运维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实施了统一安全监控管理平台,从主机、网络及业务系统等多个维度,为系统运维人员提供主动的安全响应,有效地保障了医院业务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


强化信息化在医疗质量与安全中的应用,结合三级医院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实现了主业务系统的全流程质量控制。


紧密围绕精准医疗,建立了临床数据中心,实施了AI 等虚拟手术,开展了基于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的相关研究,为临床辅助诊断治疗提供帮助。


建立了营运数据中心,实现100多个BI分析,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围绕“智慧医疗”加大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的应用,实现无纸化、推动机器人导诊宣教、人脸识别、物联网等应用。


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及标准作业流程SOP 52个,提高处室的管理水平。 强化自主研发及产业化推广,自主研发的护理绩效、科研管理系统等在多家医院推广使用。 积极参与国家信息化标准建设工作,成为医院互联互通成熟度测评专家。


积极开展互联网医疗,组建了江苏省区域心电中心及江苏省心血管危急重症救治平台,开展了网络咨询及网络版专科门诊,推动了互联网+医疗的发展。


强化学科建设,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博士研究生5名,选派出国进修3人次,参加国际大会交流4人次,在全国信息化大会主题交流十多次。

医疗信息化主要成果:

1、支撑了全院4500张床位、平均门诊18000人次的医疗工作及四个分院的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2、保障了全院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系统在线率99.5%,顺利通过信息安全三级等保测评;

3、标准化程度通过了国家互联互通四级甲等测评;

4、国家电子健康卡首批试点医院;

5、率先启动医学信息学学科体系建设,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团队;


刘云副院长认为医院信息化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将是新一轮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人工智能为临床提供辅助决策;标准化将是持续性的工作,一切应用要源于标准 ;信息安全尤其是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将是未来信息化安全的重点建设内容;数据资产问题将是新一轮问题,随着标准化的推进、可用的大数据中的建立,数据资产的法律法规问题有待解决。基于新技术架构的临床系统,包括支撑互联网分级诊疗的、多分院区的“模块化”的架构将是未来的思考;信息化人才培养将会被国家提升到议事日程中,国外信息化人才的学科体系建设已经有上百年的发展史,国内刚刚起步,只有学科人才才是一个行业发展的重要奠基。

通过信息化提高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与安全,为管理提供监控手段与分析依据;通过大数据的应用,尤其未来人工智能的应用提高基层及低年资医生的诊疗水平;通过网络培训、远程会诊实现优质资源的基层辐射与扶持;通过互联网咨询提高大众的医疗常识,对弈疾病防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各种可穿戴设备的应用为健康数据的采集提供可能,通过国家四级平台的建设为建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档案提供了可行性;基于大数据的各种应用为政府决策、疾病分析防治提供了科学性,也为医疗改革提供了抓手。 


文章来源:中国数字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