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汉语被字句的“预期偏离”义


颜力涛,副教授,吉林省吉林市人,出生于1979年11月。吉林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毕业,现任教于辽宁大学文学院,主讲研究生语用学、语法学课程,本科生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课程。现为辽宁省语言学会理事、中国语言学会会员、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员、全国高等院校现代汉语教学研究会会员。在《中国语文》《语言研究》《语文研究》《汉语学报》《汉语学习》《学术交流》《社会科学论坛》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汉语被字句的多视角研究》。主持结题2013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青年基金项目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青年基金项目1项、省教育厅项目1项及校级项目若干。论文获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青年类佳作奖1项,荣获“第五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香港)语法新秀二等奖1项,并获得青年学者资助,另获市局级奖项若干。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20余次,成果被BIBLIOGRAPHY ON BA AND BEI Taiw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 Vol.7.2,49-79,2009、。

本文原载于《语文研究》2016 年第3 期,已获得作者授权。

本研究得到了2013 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理想认知模式理论视域下汉语被字句的特点研究”(项目编号:13CYY067)的资助。

发表时间:《琅琊学刊》2018008

所属栏目:省外学者论坛

摘  要:文章基于学者们的相关研究,对现代汉语中的“预期偏离”现象进行了梳理归类,认为现代汉语的“预期偏离”现象具体可以分为目的预期偏离、情理预期偏离、背景预期偏离、心理倾向性预期偏离、满足性预期偏离、无关性预期否定、间接预期偏离、超预期量信息、负预期量信息九种类型。文章研究后发现,汉语的被字句中存在有“预期偏离”义,其“预期偏离”主要是偏离说话者或被叙述对象的预期,没有偏离受话者预期的情况,在类型上主要有目的预期偏离、情理预期偏离、背景预期偏离、心理倾向性预期偏离、满足性预期偏离、超预期量信息等几种,较少用负预期量信息进行表达,基本没有无关性预期否定和间接预期偏离的类型,说明汉语被字句在“预期偏离”表达上不习惯于用复杂的形式,而是多采用较为单一的形式,而且似乎总是偏爱“过量”信息的表达。受典型被字句的影响,汉语的特殊被字结构在元语言表达过程中也蕴含了丰富的“偏离”义信息,最终形成了一种无关性预期否定现象,并统一于汉语被字句的“偏离”义之中。

关键词:汉语被字句;预期;偏离义

一 “预期偏离”的类型

关于“预期偏离”的类型,前人经常谈到的是“反预期”。有关“反预期”问题,吴福祥(2004)的研究非常具有代表性,他从“说话者、受话人、说听双方社会共享”三个角度进行了探讨,并区分了“预期信息、反预期信息和中性信息”。出于研究便利的考虑,本文对“预期”仅做狭义理解,即暂不包括“说听双方在内的特定言语社会共享的预期”,即理想认知模式(ICM)。齐沪扬、胡建锋(2006)从信息量的角度, 区分了超预期量信息( above-expected information ) 和负预期量信息(under-expected information)。吴春仙(2001)以“‘反而’句的语义逻辑分析为切入点,区分了基于‘目的、情理、背景句、对某事的心理倾向、说者需要’”的心理预期,为预期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韩蕾(2009)通过对“人称代词+称谓”序列的研究,区分了直接反预期与间接反预期概念。郑娟曼(2009)列举了反预期的一些表现:

(1)他是科学院院士? ——还壮士呢!

(2)他是学生会主席? 我还主席他爹呢!

郑娟曼(2009)认为例(1)和例(2)分别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关系准则”和“质的准则”,并把例(1)和例(2)都看成是“推理否定”,即“通过‘说话者是NP’这一信息为假或者与受话者谈论的话题无关,而达到否定的目的”。①郑娟曼(2009)的研究,在反预期现象的分类上,基本没有超出吴春仙(2001)的研究,但她所提到的“推理否定”却是吴春仙(2001)没有谈到的。为了理解与记忆的方便,本文把“推理否定”称为“无关性预期否定”。

在概念使用上,前辈学者多用“反预期”这一概念来称述上述类似的语言现象,应该说是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有悖于预期”的,自然会使人联想到“预期的反面”,即“反预期”,但这一概念的使用会掩盖“与预期不一致”的情况,因为有的情况实际上并未走向预期的反面,而仅仅是与预期不符,因此,我们如果沿用“反预期”的提法,可能会使得解释显得不够准确和严谨。基于此,本文采用“预期偏离”的提法。

前贤的研究为我们对“预期偏离”的进一步分类打下了基础。参考吴福祥(2004),齐沪扬、胡建锋(2006),吴春仙(2001),韩蕾(2009)和郑娟曼(2009)诸位学者的研究,本文认为“预期”的偏离类型可梳理为如下几种。

A.目的预期偏离:指某人通过采取某种措施或手段,希望达到一定目的,但却得到了与预期不一致的结果。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一是由于措施或手段不当,二是由于实际结果涉及第二行为主体,而这第二行为主体是不可控的。

B.情理预期偏离:指按照某一情理,某事应出现某种结果,但实际却得到了与预期不一致的结果。这里的情,即常情,指不言而喻的常识,或人所共知的事实;这里的理,即常理,指某种规定、制度、法律等。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情”不完全排斥ICM,但仅包括与情感、态度、体验相关的ICM。

C.背景预期偏离:指按照上文背景句提供的信息,逻辑上应推出某种结果,但实际却得到了与预期不一致的结果。

D.心理倾向性预期偏离:指按照某人对某事的一种心理倾向,某事应出现某种结果,但实际却得到了与预期不一致的结果。

E.满足性预期偏离:指基于某种需要而对未知情形有一种预期,但实际却得到了与预期不一致的结果。

F.无关性预期否定:指通过提供一些明知虚假或无关的信息,而达到否定预期的目的。因“无关性预期否定”也是与预期不相符或不一致的,所以也属于预期偏离的表现。

G.间接性预期偏离:指从表层上看虽然与预期并不相反,但实际却与该表层信息所引发的深层预期是不一致的,因而称之为间接性预期偏离。

H.超预期量信息:实际量超过了预期信息量的叫做超预期信息量( 以下简称超预期量),与其相应的信息叫做超预期量信息(above-expected information),这种信息在性质上属于“预期量偏离”信息,或广义的“预期偏离”信息。

I.负预期量信息:实际量低于预期信息量的叫做负预期信息量(以下简称负预期量),与其相应的信息叫做负预期量信息(under-expected information),这种信息在性质上属于“预期量偏离”信息,或广义的“预期偏离”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下文分析“预期偏离”现象的过程中,在个别例句的探讨上会出现不同“预期偏离”类型交叉的现象,其本质不是分类本身的问题,而是认知视角的差异,不过这在整体上并不影响我们对汉语被字句所总结的“偏离”义的结论,所以我们仍暂时采用这一分类。

二 汉语被字句“预期偏离”现象的考察

下面我们将以陈忠实《白鹿原》、冯德英《苦菜花》、霍达《的葬礼》、贾平凹《废都》、老舍《四世同堂》、路遥《平凡的世界》、莫言《酒神》、铁凝《大浴女》为语料,探讨汉语被字句的“预期偏离”问题。

2.1 目的预期偏离

(3)她深知道华美的衣服,悦耳的言笑,丰腴的酒席,都是使她把身心腐烂掉,而被扔弃在烂死岗子的毒药。(《四世同堂》五三章)

(4)“听说钱家的二爷,摔死了一车日本兵!”“是吗?听谁说的?”“大家伙儿都那么说!”“喝!他可真行!”“北平人也不都是窝囊废!”“那么他自己呢?”“自然也死喽!拼命的事吗!”桐芳回到家中,把这些话有枝添叶的告诉给高第,而被招弟偷偷听了去。(《四世同堂》一一章)

(5)青年见势来不及多想,等王柬芝跑到跟前,他飞快地抢上去把腿叉开,噗嗵一声,王柬芝那瘦高的身体被绊倒在地上,嘴里啃满一口土。(《苦菜花》一三章)

例(3)“华美的衣服,悦耳的言笑,丰腴的酒席”这些措施或手段被“她”视为不当,这些使得本来想达到的“享受生活”的目的没有实现,而走向与目的预期相偏离的结果——“被扔弃在烂死岗子”。例(4)桐芳回家后,目的是想把一些话告诉给高第,但由于实际结果涉及第二行为主体招弟,而招弟采取的“隐蔽”的方式,没被两人发现,所以偷听到了谈话,获取了信息,而这一结果偏离了桐芳信息传递的“目的”,构成了目的预期偏离。例(5)王柬芝往外跑时,没注意到不可控的主体——“他”突然把腿叉开,从而导致“跑”的目的地发生偏离,摔倒在半路,从而形成了与目的预期相偏离的结果。三例都是“目的预期偏离”的表现。在我们考察的语料中,由于“实际结果涉及第二行为主体,而这第二行为主体是不可控”造成的“目的预期偏离”例占72.3%,由于“措施或手段不当”造成的“目的预期偏离”例占27.7%。

2.2 情理预期偏离

(6)四岁的时候,她被人拐卖出来。(《四世同堂》九章)

(7)十三岁,被她的师傅给了,影响到她身体的发育,所以身量很矮。(《四世同堂》九章)

(8)丁约翰的父亲是个基督徒,在庚子年被义和团给杀了。(《四世同堂》一○章)

例(6)四岁的年龄,应该是一个孩子在父母身旁成长的时期,但“她”却在这个年龄时“被拐卖”了出去,这偏离了人们所共知的常识,违背了“常情”,构成了“常情预期偏离”。例(7)十三岁的年龄,按常情是不应该发生“性行为”的年龄,但“她”却“被她的师傅给了”,这偏离了人们所共知的常识,构成了“常情预期偏离”。例(8)作为“基

督徒”,根据“某种规定、制度、法律等”的制约,丁约翰的父亲是不应该让“义和团”处置的,但却“在庚子年被义和团给杀了”,这违背了常理,构成了“常理预期偏离”。三例都是“情理预期偏离”的表现。在我们考察的语料中,由于违背常情造成的“情理预期偏离”例占60%,由于违背常理造成的“情理预期偏离”例占40%。

2.3 背景预期偏离

(9)最爱和平的中国的最爱和平的北平,带着它的由历代的智慧与心血而建成的湖山,宫殿,坛社,寺宇,宅园,楼阁与九条彩龙的影壁,带着它的合抱的古柏,倒垂的翠柳,白玉石的桥梁,与四季的花草,带着它的最轻脆的语言,温美的礼貌,诚实的交易,徐缓的脚步,与唱给宫廷听的歌剧……不为什么,不为什么,突然的被飞机与坦克着它的天空与柏油路!(《四世同堂》四章)

(10)他抖动身体,甩掉老鼠,嘴里发出下意识的尖叫,但他的尖叫被眼前的奇景给堵了回去。(《酒神》九章)

例(9)根据上文“最爱和平的中国的最爱和平的北平”提供的一系列带有“和平”背景的信息,逻辑上理应推出“和平北平”的结果,但实际却得到了与“背景预期偏离”的结果——“突然的被飞机与坦克着它的天空与柏油路”。例(10)根据上文“嘴里发出下意识的尖叫”传递出的背景信息,逻辑上理应推出人们听到了他的尖叫声,但实际却得到了“背景预期偏离”的结果——“他的尖叫被眼前的奇景给堵了回去”。两例都是“背景预期偏离”的表现。

2.4 心理倾向性预期偏离

(11)她终于决定要找廖军长去说明自己,突然被两个女队员扯回窑洞,正告她不许乱跑乱找,这时她意识到自己早已被专人监控着。(《白鹿原》二八章)

(12)一路上,楚雁潮小心翼翼地护着手稿,怕被雪水沾湿怕被车上的小偷当做什么值钱的东西偷去——这是用金钱可以买来的吗?他甚至觉得,自己有些像鲁迅笔下的那个华老栓,怀里揣着“”,如同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的葬礼》一二章)

例(11)“她”心理倾向于“要找廖军长去说明自己”,但两个女队员却阻止了她的实际行动——“把她扯回窑洞”,因而构成了“心理倾向性预期偏离”。例(12)楚雁潮心理倾向于把手稿保存完好,因此担心手稿“被雪水沾湿”、被小偷偷走这些与“心理倾向性预期”相偏离的现象出现。

2.5 满足性预期偏离

(13)他们一向规规矩矩,也把儿女们调教的规规矩矩,这是他们引以为荣的事;可是,他们错了,他们的与他们儿女的规矩老实,恰好教他们在敌人手底下,都敢怒而不敢言;活活的被饿死,而不敢出一声!平日,一想到自己的年纪,他们便觉得应当自傲。(《四世同堂》七四章)

(14)眼看着快到人民医院了,路灯亮起来,便道被树阴遮着反而更黑。(《大浴女》三章)

例(13)出于谋生的需要,活得“规规矩矩”是对未来情形有一种预期,即能生存下来,但实际上却得到了与“满足性预期偏离”的结果——“活活的被饿死”了。例(14)出于尽快安全到达医院看病的需要,对未来情形有一种“满足性预期”,即天黑路灯亮起来后便道会亮,但实际却出现了与“满足性预期偏离”的结果是——“路灯亮起来,便道被树阴遮着反而更黑”了。

2.6 超预期量信息

(15)大赤包打错了一张牌,竟被瑞丰太太胡了把满贯。(《四世同堂》一六章)

,更是惨不忍睹,屋舍被周围的工厂抢占了大半。(《废都》四六章)

(17)“药费也说定了好不好?归了包堆,今天这一趟你一共要多少钱?”李四爷晓得八元的出诊费已经是很高的,他不能既出二十元的诊金,再被医生敲一笔药费。(《四世同堂》二一章)

(18)城内的牛羊已被宰光,远处的因战争的阻隔,来不到城中。(《四世同堂》二六章)

例(15)大赤包仅打错一张牌,犯了个小失误,就使得瑞丰太太胡了把满贯,这远远超出了当事人的“预期量”,因此构成了“超预期量信息”。例(16)在时期“屋舍被周围工厂抢占了大半”,这远远超出了说话者的“预期量”。例(17)李四爷不想重复交费,不想让实际的“治疗费”超过“预期量”。例(18)“宰光”既蕴含着程度量,又蕴含着数量,是一种“超预期量”的表达。在我们考察的语料中,汉语被字句在“预期量偏离”的表达上,“超预期量”表达占绝对优势,比例占到“预期量偏离”总数的97%。

2.7 负预期量信息

汉语被字句在“预期量偏离”表达上,较少用“负预期量”表达,在我们考察的语料中仅发现7例,如:

(19)有这么一对眼,再加上两片薄得象刀刃似的,极好开合(找不到说话的对象,他自己会叨唠得很热闹)的嘴唇,他就老那么飘轻飘轻的,好象一片飞在空中的鸡毛那样被人视为无足重轻。(《四世同堂》一八章)

(20)所有的街道都是肮脏的,行车道上一片尘土飞扬,人的视野被局限在很狭小的范围内。(《平凡的世界》二章)

例(19)“好象一片飞在空中的鸡毛那样被人视为无足重轻”,低于人们对叙述对象“他”的“预期量”。例(20)“人的视野被局限在很狭小的范围内”,低于被叙述对象视野范围的正常“预期量”。二例都是“负预期量信息”,属于“预期量偏离”或广义的“预期偏离”现象。在我们考察的语料中,汉语被字句用于“负预期量”表达的占的比例很小,大约仅占到“预期量偏离”总数的3%。

三 “被”类特殊被字结构的重新阐释

考察发现,汉语被字句用于“无关性预期否定”的现象并不是绝对没有,近年来网络上流行着的一种“被”类特殊被字结构,实质上就属于一种“无关性预期否定”现象。根据王灿龙(2009),彭咏梅、甘于恩(2010),王开文(2010)的研究成果,以及笔者在网上的一些发现,现将该类词语按“被”后词语的词性分类汇总如下:

不及物动词:被脸红、被(主谓结构),被代言、被分手、被就业、被捐款、被离婚、被省钱、被失身、被失业、被失踪、被投票、被下岗、被用水(动宾结构),被觉醒、被恋爱1、被退休、被下降、被增长(并列结构)。

能愿动词:被自愿。

形容词:被慈善、被繁荣1、被富裕、被和谐、被幸福。

名词:被爱心、被奥数、被单位、被富豪、被恋爱2、、被全勤、被特长、被文盲、被小康、被小三、被义务、被游戏、被娱乐、被智慧、被专家。

及物动词(很少):被代表、被发展、被繁荣2、被煽动、被学习、被支持。

数词:被67%。

出于表述简洁的考虑,我们采纳王开文(2010)的提法,把以上“被”类特殊被字结构简称为“特殊被字结构”。沈家煊(2010)把该类结构解释成“用来指称或描述语言自身的元语言用法”。沈先生的文章虽然解释了生成该类现象的具体过程,但无法解释这类语言现象的“偏离”义究竟因何而生?为何用“元语言”进行表达时,就出现了“偏离”义?为何这种“偏离”义又一定要求与“被”字结伴而生?该类结构又何以能短期内被人们理解?因为这些问题我们都无法简单地从“元语言”中完全找到答案。通过本文前面的研究,我们发现,这类特殊被字结构之所以能在很短时间内被人们理解,又能在很短时间内迅速流行开来,同“反预期”,或者说“预期偏离”义有很大关系,具体地说,这类现象实际上是一种“无关性预期否定”现象。

孙红艳、王杰(2011)曾指出,“被”这类“特殊被字结构”有四种语义类,即“调侃意味、不情愿、不真实、贬义讽刺”。“调侃意味”体现反讽义,如“‘被时代’、‘被增长’、‘被寂寞’、‘被富裕’、‘被’、‘被自愿’和‘被就业’”;“不情愿”体现人主观上不积极作为的态度,如“被捐款”;“不真实”体现事件发生得不合理或非事实,如“被就业、被失踪”;“贬义讽刺”体现人嘲讽的态度,如“被代表、被专家”。直接性的嘲讽体现为“贬义讽刺”,间接性的嘲讽体现为“调侃”,主观情态上的反抗体现为“不情愿”,事件合理性或事实性的评判体现为“不真实”。“特殊被字结构”的这四种语义类,恰恰是通过“提供一些明知虚假的信息”来实现的,属于“无关性预期否定”现象中否定“合作原则”中“质的准则”的现象。“被”具备“调侃意味、不情愿、不真实、贬义讽刺”这四种语义,这些语义的实现方式都是通过“提供一些明知虚假的信息‘’”来否定“合作原则”中“质的准则”而实现的。我们再以“被就业”为例,360 百科把它解释为:“在当今高校统计就业率的背景下,部分高校的毕业生‘被就业’。其中大多是大家都已经熟悉的‘被要求就业’,即学校要求没就业的毕业生自己随便找个章盖在协议书上证明自己就业;而现在网帖曝光称也出现了个别‘被瞒着就业’的情况,毕业生自己不知情就已经就业了。”无论是“被要求就业”,还是“被瞒着就业”,对于被叙述对象而言,都可认定为是“虚假信息”。,被叙述对象通过主动提供自己明知虚假的信息“就业”,而达到否定“高校官方哄骗大众、使得大众认为‘学生已经就业’的预期”,从而形成了一种“无关性预期否定”现象——“被就业”。

正是因为“无关性预期否定”与其他“预期偏离”类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才使它得以在很短时间内被人们所理解,又能在很短时间内迅速通行开来。如果我们再往深处探究,就是汉语被字句“偏离”义制约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说:特殊被字结构深受典型被字句的影响,从而使其在元语言表达过程中,富含了丰富的“偏离”义信息,最终形成了一种“无关性预期否定”现象,并具备了汉语被字句的“偏离”义。

四 结语

以上的研究表明:一、汉语被字句基本都是通过对说话者或被叙述对象“预期”的偏离实现的,目前还没有发现受话者“预期”偏离的例子。二、从类型上来说,汉语被字句的“预期偏离”主要是“目的预期偏离、情理预期偏离、背景预期偏离、心理倾向性预期偏离、满足性预期偏离、超预期量信息”,较少用“负预期量信息”进行表达,在我们考察的语料中没有发现“无关性预期否定”和“间预期偏离”的情况。说明汉语被字句在“预期偏离”表达上,并不习惯于用复杂的形式,即“无关性预期否定”和“间接预期偏离”,而是多采用较为单一的形式,而且似乎总是偏爱“过量”信息的表达。三、“被”类特殊被字结构深受典型被字句的影响,从而使其在元语言表达过程中,富含了丰富的“偏离”义信息,最终形成了一种“无关性预期否定”现象,并统一于汉语被字句的“偏离”义之中。另外,“被”类特殊被字结构存在偏离受话者或被叙述对象“预期”的现象。

“预期偏离”义仅仅是汉语被字句众多“偏离”义中的一种,它并非汉语被字句成立的充要条件,汉语被字句的成立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注释

参考文献

主         编:史维国
责任编辑:尹若男
黑大汉语
研究中心
微信号:hdhyyjzh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