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U周报我校科技园总部基地项目开工;王平山课题组研究进展上Nature子刊;论文排行榜;浙大科技成果拍卖:成交价880万元


一周关键词

中南大学科技园总部基地项目正式动工


省委书记杜家毫调研中南大学科技园

Nature子刊报道王平山课题组最新研究进展

一周最受关注论文排行榜

浙大科技成果专场路演拍卖会:成交价880万元

高温可能导致失眠

印度人口已超中国?人口专家预判还要再等5年


校内新闻


看点

01

  中南大学科技园总部基地项目正式动工

(来源:中南大学新闻中心)

5月20日上午,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先导项目——中南大学科技园总部基地项目开工仪式启动,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陈文浩宣布项目开工。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出席开工仪式,长沙市委常委、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主任曹立军,长沙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迎春,长沙市副市长李晓宏等参加。


岳麓区委书记周志凯回顾了中南大学科技园历经艰辛、充满挑战从无到有的全过程,从规划选址、功能定位、开发运营等三个方面介绍了项目基本情况。他说,岳麓区将与驻区高校进一步深化沟通对接,拓展合作领域,加快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的建设,为高校师生创新创业打开方便之门、铺好圆梦之路。


张尧学向为中南大学科技园总部基地项目做出努力与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同时也是大学建设、大学文化的有机构成。希望能够与长沙市政府共同建设好这片希望的土地,打造出富有文化、内涵、科技的产品,让大学校园文化“走”出去,为岳麓山风景园区增添新的一景。


陈文浩指出,中南大学科技园总部基地是推进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建设的先导项目,必将为中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新平台,加快大学老师、教授及创业者的科技成果转化进程;为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开辟新通道;为推进长沙“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拓展新空间。他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长沙要向集约化、内涵化发展;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在引才、引智上下功夫,打造中部人才高地;要保持定力、保持激情、保持责任,让科技创新人员有更多获得感。


曹立军在致辞中提到,中南大学是湘江新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力量和重要依托。湖南湘江新区、岳麓区及有关部门将全力支持项目建设,全力打造最优环境,全力提供最好服务,保障项目早日顺利建成,确保科研实力尽快转化为科技成果。


据悉,中南大学科技园总部基地位于岳麓区岳麓街道桃花岭村,规划总用地面积148亩,分两期建设,一期预计10月底实现主体竣工。项目以“创核、创街、创坊”为核心,定位为依托高校、融合城市、创新发展的“科技之源”,打造具有开放性、整体性、创新性的高品质科技园区,投产达效后将为高校科研成果就地转化、长沙产业品质升级注入全新动力。目前,3家透明计算产业化公司已入驻,多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南大学重点校友企业表明入驻意向。

知行合一,经世致用

    


看点

02

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调研中南大学科技园(研发)总部

(来源:中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月25日上午,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在我校科技园(研发)总部进行调研,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陈文浩,长沙市委常委、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主任曹立军,校领导高文兵、张尧学、陈春阳、周科朝以及岳麓区主要负责人等陪同调研。


中南大学科技园(研发)总部位于岳麓区岳麓街道桃花岭村,与中南大学本部西门隔路相接,规划总用地面积148亩,分两期建设,一期预计10月底实现主体竣工。项目以“总部科技大楼、高新研发区、产业孵化区”为核心,着力构建依托高校、融合城市、创新发展的“科技之源”,致力打造政、产、学、研、金一体化的高品质科技园区。


杜家毫在详细了解了中南大学科技园的背景定位、开发运营、功能分区等基本情况后表示,中南大学科技园位于岳麓山大学城周边,选址非常精准,能为大学科创人员进行科研创业、成果孵化以及创业公司进驻提供平台;项目的建设要着眼未来、拓宽思路、总体规划,保障资金投入,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园。


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对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希望中南大学在杜家毫书记“创新引领新湖南建设”的精神指引下,在中南大学党委领导下,尽最大努力发挥学校力量,多作贡献。


促进成果转化,用科技改变生活



看点

03

 

Nature子刊报道王平山课题组最新研究进展

(来源: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国际顶级自然杂志NatureCommunications报道了我校化学化工学院王平山教授课题组超分子自组

装的最新结果“Self-assembly of a Supramolecular Hexagram and a SupramolecularPentagram”。Nature Communications是国际顶级期刊Nature的子刊,主要刊登自然科学领域最新科研进展。此次发表的论文是继研究团队2016年在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发表研究成果后的又一国际顶尖期刊论文。


2012级有机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蒋志龙为论文的第一作者,王平山教授及Xiaopeng Li教授和Bingqian Xu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为本文的第一通讯单位。这是该课题在三联吡啶超分子自组装研究领域新的突破,是化学化工学院首篇以第一通讯作者及第一通讯单位在Nature子刊发表的研究论文。


在超分子化学中,多组分配体和金属离子配位协同组装,可以构筑结构丰富,超大分子量的二维及三维超分子结构。实现多组分协同组装的可控性是超分子自组装中的最大挑战,如何克服自组装过程中熵效应的不利影响,是实现超分子自组装发展的瓶颈和难点。利用金属钌离子和配体配位的稳定性,将多组分配体预先配位偶联,形成自组装金属有机模块,降低最终组装过程中的熵减效应对组装带来的不利影响,是超大三联吡啶超分子结构自组装的关键技术。从目前的结果来看,模块法自组装已经成为构筑超大三联吡啶超分子结构的解决之道。


王平山教授团队与University ofSouth Florida(南佛罗里达大学)的Xiaopeng Li教授课题组和University of Georgia(佐治亚大学)的Bingqian Xu教授课题组合作,利用独创的模块法自组装策略,成功组装了离散型五角星和六角星的超大单分子结构,分子量高达21,069 Da。这些超大的刚性二维结构不仅可通过高分辨质谱ESI-MS及ESI-TWIM-MS数据证明,而且可以通过高分辨AFM及STEM直观地观测到超分子结构的形貌和在支持介质上目标超分子的自组装排列。


超大单分子模块法自组装策略是三联吡啶分步自组装的进一步提高和升华,在三联吡啶自组装未来的发展中,可以预期在结构研究和基于三联吡啶功能材料的发展上,将发挥重要作用。

 

这样的新闻,越多越好,不说了,做实验去!



校外资讯


看点

01

一周最受关注论文排行榜

(来源:科学网论文频道)

第十名:研究揭示北大西洋海温对欧亚气温的影响及其年代际变化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陈尚锋、吴仁广和刘永通过观测资料分析和模式试验指出,春季北大西洋三极子海温异常型可以激发出从北大西洋到欧亚大陆的大气遥相关波列。所引起的大气变化通过云-辐射反馈和温度平流过程导致欧亚表面气温异常。

 

第九名:研究揭示水稻油菜素甾醇信号调控新机制

5月12日,《细胞研究》(Cell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薛红卫研究组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水稻类受体蛋白ELT1通过与油菜素甾醇受体BRI1相互作用并抑制其内吞和降解,进而影响水稻中油菜素甾醇的信号,并调控水稻的株高、分蘖、叶倾角等发育过程。

 

第八名:研究发现让番茄产量翻倍的基因

通过研究番茄植株突变种,研究人员发现了会使其分化过多分支的基因。这些基因及相关基因也与开花和果实成熟有关。其中一个基因十分古老,能追溯到8000多年前美洲印第安人驯化番茄植株时期。该基因能让绿叶“盖”在番茄果实顶部,以便其长得更大。相关论文近日刊登于《细胞》期刊。

 

第七名:研究揭示重金属离子与三元插层纳米材料的作用机制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研究员黄行九课题组结合XPS技术详细研究了重金属离子与Fe/Mg/Ni三元插层纳米材料(Fe/Mg/Ni-LDH)的作用机制并成功实现对Pb(II)的高选择性检测。

 

第六名:科学家揭示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草地稳定性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贺金生课题组与北京大学、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者合作,在青海海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立了大型增温-降水控制实验,通过连续5年的群落调查和生产力测定,研究了高寒草地植物群落生产力对增温和降水改变的响应。

 

第五名:距太阳系最近类地行星可能存宜居环境

外星生命是否可能就在我们的邻居星系?随着新模型越来越表明距离太阳系最近的类地行星可能是宜居的,天文学家对待这个问题日益严肃。去年,科学家发现环绕半人马座比邻星运转的多岩石的比邻星b。最新发表于《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期刊上的研究报告称,发现了比邻星b比此前在更大范围内存在水的可能性。

 

第四名:科学家首次实现三个力学量的不确定关系的实验检验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杜江峰领衔的研究团队和理论合作者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费少明研究组,利用金刚石中的单自旋体系,首次实验检验了一类包含角动量三个分量的不确定关系。研究成果发表在5月4日的《物理评论快报》上。

 

季军:生殖干细胞命运调控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陈大华和孙钦秒研究组研究发现Bam蛋白是一种泛素结合蛋白,并与去泛素化酶Otu形成功能性的复合物,调节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A的泛素化水平,从而影响Cyclin A的蛋白稳定性。该研究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

 

亚军:男孩更易受自闭症“侵害”

《自然—通讯》杂志日前发表的一项自闭症最新研究成果表明,能修剪神经元连接功能的小胶质细胞的数量和行为在男孩和女孩大脑中有所不同,这一结论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患自闭症和相关疾病的男孩更多。

 

冠军:冻土区土壤碳动态方面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杨元合研究组以青藏高原冻土区为研究对象,在2013年至2014年间对该区域2001年至2004年调查的135处样地进行重采样,获取了103个配对样地的上千份土壤样品。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构建了由不同土层容重、有机碳含量以及土壤有机碳密度等参数构成的大尺度数据库,并结合混合线性模型评估了近10年来活动层土壤碳库的变化。


 

高端,有用,有趣



看点

02

浙大科技成果专场路演拍卖会:成交价880万元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5月26日电(记者 赵晔娇)2017年浙江省科技成果竞价(拍卖)会浙江大学专场,于5月26日下午在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举行。本次竞拍会,共有来自浙江大学及省内地市的6项科技成果参加,起拍价704万元,最终成交5项,成交价880万元,溢价率32%。这6项科技成果共含技术专利13项,都是实实在在“干货”,充分体现了该中心“专利拍”的特色。

 

据悉,成交价最高、溢价率最高的科技成果是“一种三环唑的新工艺技术”,起拍价300万元,经过10轮举牌,最终以425万元成交,溢价率42%。“之前和技术负责人没有接触,得知有这个技术就慕名前来。在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通过拍卖,拿到这个技术,让我觉得安全、放心。”浙江某化工企业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此外,在竞拍会现场,还有来自浙江大学的16项科技成果集中推介,5项优秀成果现场路演。台上科研团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专业技术作阐述,台下企业对感兴趣的科技成果不断提问,互动交流,现场金融机构和投资人不时即兴点评,整场活动生动高效。

 

比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一次推出了“基于壳聚糖混合液的护肤产品技术”、“一系列壳聚糖敷料技术”和“生理性包皮阻复环技术”三项科技成果,这也是浙江省内医院的科技成果首次登陆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当天,该中心还举办了浙江大学部分科技成果的专场洽谈。

 

参与路演的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周伟军告诉记者:“平常受科研、教学等影响,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进行市场化转化。现在借助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可以更好地实现科技成果的市场化。”

 

据悉,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由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浙江大学联合发起,于2016年底经浙江省政府批准设立,是浙江科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中心以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己任,努力建设网上交易、金融服务、评估认证、集成创新四大平台,致力于科技成果的产权化、商品化和资本化,推动形成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生态系统。目前已完成226项科技成果的协议作价公示和挂牌交易,共达成交易合同额1.5亿余元。

 

“知识产权交易之所以受到各方关注,在于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有太多的科技成果沉淀在高校,希望各方面予以关注,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进行转化,让我们的国家真正成为科技强国。”浙江大学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院长、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董事长赵荣祥表示。


 注重知识产权,才能促进科研进步,加快成果转化




看点

03

高温可能导致失眠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到2050年,糟糕的晚间睡眠可能会达到现在的两倍。这是一项关于睡眠和温度的大型研究做出的结论,该研究发现气候变化会让难眠之夜更加频繁。

 

此前的研究表明,更高的核心体温与劣质睡眠存在关联,而晚间温度比白天温度升高得更快。

 

为了了解气候变化是否会让睡眠更糟糕,科学家分析了从2002年到2011年的政府调查,该调查询问了76.5万人他们在过去30天里经历的睡眠不足或是休息不足的情况有多频繁。将相关回应与城市和当天天气相匹配之后,该团队发现,夜间温度位于月平均温度1℃以上时,会导致约3个晚上睡眠不足,相关成果527日发表于《科学报告》。

 

模型显示,如果平均气温一直升高1℃——到2050年这一情况非常有可能,美国每年将会看到另外约1.1亿个被睡眠被剥夺的夜晚。与富人相比,那些每年薪资低于5万美元的人在比夜晚平均温度更高的晚上更有可能遭遇失眠,65岁以上的人遭遇失眠的可能性是年轻人的两倍。

 

研究人员审慎地指出了该研究存在的限制,此次研究并未考量城市温度的差异,也并未以小时来量化失眠。

 

但其影响非常大。有约1/3的成年人已经报告称存在睡眠障碍,睡眠不足与一系列复杂的健康因子有关,其中包括较弱的免疫系统、心脏病、糖尿病和抑郁症等。


 天气越来越热,各位可要注意防暑

    


看点

04

印度人口已超中国?人口专家预判还要再等5年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日前,。文章称,中国人口数量被高估,印度人口数量或已超过中国。对此,人口专家分析,按照推算,印度总人口超过中国或还要等到2022年,并且一直到2100年,中国都将是仅次于印度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2050年人口超过3亿的国家达到6个

 

人口问题始终是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为大家勾勒一副世界人口发展图景,以解中国人口“塌陷”之忧。

 

世界人口发展呈现出五大基本趋势。一是人口总量增速放缓。2015年全球人口73亿,预计2030年85亿,2050年97亿。全球人口增速将由2015年的11.4‰下降到2050的5.3‰。届时,人口过3亿的大国依次是印度(17.05亿)、中国(14.04亿)、尼日利亚(3.99亿)、美国(3.89亿)、印尼(3.22亿)和巴基斯坦(3.10亿)。

 

二是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全球人均预期寿命2015年为71.11岁,2050年为77.46岁。中国将从2015年的76.34岁提升到2050年的83.01岁。

 

三是总和生育率下降。世界总和生育率2015年为2.49,到2050年将下降至2.23。不过,欧洲总和生育率从2015年的1.62增加到2050年的1.80,北美则从1.86增加到1.90。尽管亚洲平均总和生育率从2015年到2050年下降0.03,不过东亚国家同期增加0.19,其中,中国增加0.26。

 

四是人口加速老化。世界人口老龄化率从2015年的8.3%将上升到2050年的16.0%。增幅最大的是东亚,从11.0%增加到28.4%,其中,中国从10.55%增加到28.11%,日本从26.3%增加到36.3%。欧洲老龄化依然在加速,从2015年到2050年增加10个百分点。

 

五是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2014年,全世界的城市居民已达到54%。北美拥有82%的城镇居民,是世界上城市化最高的地区,其次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80%)、欧洲(73%)。非洲和亚洲城镇化率分别只有40%、48%,预计到2050年可增至56%和64%,而全球将会有66%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这个世界第一,压力不是一般大


本周思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编辑/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