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复旦硕士论文遭安徽师大教授抄袭?

图:豆瓣读书上《因话录校笺》的页面


记者丨王民超

编辑|武从文


编者按:

一本古籍整理类著作——《因话录校笺》的豆瓣简介被改成了:“本书系抄袭鲁明《因话录研究》(复旦大学 2010 年硕士学位论文)和史佳楠《赵璘因话录研究》(上海师范大学 2010 年硕士学位论文)等相关著作而成。其中许多内容是大段抄录他人著作。”


被指抄袭两篇硕士论文的,正是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黎泽潮教授,他在 11 月 15 日上午接受《新京报》采访时否认抄袭,认为其著作经受得起检验,并称:“我不知道鲁明是谁,也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但我希望我们能坐下来交流。”


《九十九度》记者在随后联系到了复旦大学中文系 2010 届硕士毕业生、目前担任中华书局编辑的鲁明,他回应称:“除非认错、道歉,否则不存在交流的基础。”


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黎泽潮教授于 2013 年 12 月出版的《因话录校笺》一书,目前在豆瓣上的译者(等同于校笺者)信息已经变成了:“黎泽潮 抄”。


这本由传媒学院硕士生导师编著的古籍校笺,被认为抄袭了两篇同为 2010 年 4 月提交的硕士论文——分别是复旦大学鲁明的《因话录研究》和上海师范大学史佳楠的《赵璘因话录研究》。


图:《因话录校笺》封面


均注明引用?“尚未看到,还可以再找找”


第一个发难的是鲁明,他曾于 2007 年到 2010 年在复旦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学位,现任中华书局编辑。


11 月 12 日深夜,鲁明经“复旦的朋友”提醒,在网上第一次看到了黎泽潮的这本《因话录校笺》。他马上订购了一本,11 月 14 日下午书到货,当天的 16:24 ,其豆瓣主页上便贴出了一篇笔记,。


鲁明在豆瓣笔记中贴出多张对比图,称《校笺》抄袭了自己的硕士论文《因话录研究》,“此书《校笺说明》的部分段落、几乎全部的校勘记,以及附录,都是截取我硕论(硕士论文)部分内容,而无一语引及,有的地方几乎照搬原文。”


11 月 15 日上午,黎泽潮教授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则否认抄袭,报道转述黎泽潮的采访内容:“他称,引用之处均有标注,符合学术规范,经受得起调查,此外著作本身性质也不同于普通科研著述。”


而鲁明则告诉《九十九度》记者,黎泽潮在书中的确“点了”另外“被抄袭者”史佳楠的名字,但他认为:“简单地点了一下人家的名字,就大段抄。这种所谓的引用,其实是变相抄袭。”


至于自己的名字,鲁明则称目前尚未看到,“还可以再找找。”


图:黎泽潮接受《新京报》采访回应抄袭


同时,鲁明特别指出《新京报》在报道中引用的黎泽潮的原话:“我不知道鲁明是谁”,就此反问道:“可见他没引(引用)我,如果引了我,还能不知道我是谁么?”


在报道中,黎泽潮还叙述了《因话录校笺》的立项过程:“2010 年 6 月份左右上报项目,7-8 。”他还称前期准备工作早于 2010 年 6 月。


此外,在报道的结尾处,黎泽潮又告诉《新京报》记者:“这本《因话录校笺》,正是他在攻读博士期间所著。”据黎泽潮自己的说法,他 2009 年又攻读了本校的古代文学博士学位。


而鲁明则告诉《九十九度》记者,他硕士论文《因话录研究》的开题时间“大概是 2008 年”。


他回忆称,当年由于中文系要对全部论文实行盲审,“系里害怕我们论文出问题,中途还进行了检查。”此外,鲁明还介绍说,其论文曾送到南京大学参加盲审,得到了“优秀”的成绩。


坐下来交流?“除非认错、道歉”


在鲁明豆瓣笔记里贴出来的对比图中,黎泽潮书中的《校笺笔记》中有关《因话录》各卷总结和作者赵璘的描述与鲁明论文中的论述基本相近,其中的概括性语句则完全相同。


鲁明告诉《九十九度》记者,这些都是他写论文时,在考辩基础上进行的概括,他认为黎泽潮书中的的文字与他几乎完全相同,“且繁体转简体后错字连篇”


在鲁明的论文中,有一句“台省的建筑布局”,而黎泽潮的书中在相同位置却写着“台省的建桑怖局”。鲁明推测,这可能是繁简转换中出现了错误——这还只是他找到的多处类似错误中的一处。


图:鲁明标示出来的几处疑似错误


但黎泽潮并不认为“错字连篇”,他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称,他们共同选择了同一古籍,但对于这一古籍,已有多位学者进行过整理和研究。《新京报》引用黎泽潮的原话:“对于校勘者来说,就是把他自认为最好的研究,整理出来给读者。”


不过,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侯体健则告诉《九十九度》记者,校勘不同于简单的校对,“不同的人做出来会有较大不同。”个人学养、知识结构、眼光及其选取的版本,都会使得校笺内容呈现不一样的面貌。


在看过鲁明标示出来的内容后,侯体健告诉《九十九度》记者,他觉得:“都是确凿无疑的抄袭,无法狡辩。”


鲁明也提到,在他之前对《因话录》这本书做研究、整理的并不多,主要是南京大学的周勋初教授和武汉大学的万军杰等人,而像他这样比较全面地校勘与笺证的,在此之前还没有。


(以下简称“高校古委会”)立项的科研项目,高校古委会还给予了 2 万元的科研经费。鲁明打算先提请高校古委会调查,必要的话可以考虑起诉。


至于黎泽潮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提出的:“我不知道鲁明是谁,也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但我希望我们能坐下来交流。”


鲁明回应称:“除非认错、道歉,否则不存在交流的基础。”


但截至发稿前,黎泽潮教授还没有更进一步的回应,而《新京报》此前报道:“黎泽潮称,其著作经受得起检验。”


该报道中,他甚至赌咒发誓:“如果有抄袭,我出门就被车撞死。”


* * *

新闻词典
《因话录》,晚唐时文言笔记小说集。作者赵璘,家世显赫,多识朝廷典故,故所记多为第一手材料。(来源丨百度百科)

校笺,古籍研究中使用的概念,包括校订和笺注。校订即对照可靠的材料改正古书中的错误,笺注即对古书的注释,现在的笺注一般建立在对前人研究的深入了解之上,注释中常提到前人的意见,对其进行补充订正、分辨剖析,而且比较侧重对原文中典故、词语出处的考证。(来源丨百度百科)


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查看《新京报》报道《安徽师大传媒学院副院长回应抄袭:引用均有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