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大幅抄袭,怎么能混过关的丨文化观察

如今论文抄袭已经是审丑疲劳,没有什么特别“丑”的事曝出,也不容易登上新闻首页了。


近日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被曝出硕士论文大面积抄袭事件。该校学生陈振写于2013年的论文《档案开放利用与信息安全保障研究》(以下简称陈振论文),与安徽大学刘俊玲写于2012年的《档案开放利用的信息安全保障研究》高度雷同,摘要、关键词、目录近乎一致,正文部分也难以区分,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论文的致谢部分,差别只在导师的名字。


目前山东大学已经承认陈振论文抄袭,陈振将被撤销学位,而其导师可能会停止招生。


调查正在进行,公众疑虑未消,有过论文写作经验的人都知道,文章提交答辩前,必须让机器查重,陈振论文能够顺利通过,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查重系统为什么没有查出来?


即便论文全盘抄袭,顺利通过查重系统并非没有可能


论文数据库如果更新滞后,就难以判断新提交论文是否抄袭


陈振当年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刘旭光说,他也纳闷为何当时查重系统没有查出来。

不妨先了解一下查重系统。简单来说,国内的论文查重系统主要是知网、万方、维普三大论文数据库开发的检测系统或软件。


这些系统将提交检测的论文与其收录的海量文章比对,识别出二者相同的字句、段落,算出重复率。各学校规定不同的重复率,是文章抄袭的判定依据。


2013年,山东大学规定,论文超过30%-60%的重复率,即需进行学术不端行为认定,据澎湃新闻报道,用万方数据库、PaperPass等多个论文检测系统进行查重后发现,陈振论文与刘俊玲论文重复率达60%以上。


刘旭光说查重系统没有查出来,是没有查出这么高的重复率,还是根本就没有查出重复率?


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页面,该系统仅对单位开放,个人没有自助系统。


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姑且放下人为干预的怀疑。其实,即使所有程序都合规,全盘抄袭的论文也是有可能混过查重系统的。原理很简单,只要检测系统中的论文数据未能及时更新,只要被抄袭的论文没来得及收入系统,就没法识别出提交检测的论文是否抄袭。好比新病毒遇到旧版的杀毒软件,就能免疫一样。


数据库与高校之间的版权利益博弈,又会延缓论文上线时间


论文数据库收录论文的工作流程,又足以让论文赶在被抄袭论文收入之前查不出重复率。以论文数量最多的知网为例,一篇未能在线出版的硕士论文要收录进去,首先要取得该校或该学生的授权,签约、并支付版权费。而签约双方又并非一下子就能谈拢,特别是涉及知网给多少钱的博弈,就比较耗时间。


再者,知网只收录优秀硕士论文,是否优秀由学校说了算,学校又有一套评优流程——这又会耗去一段时间。如果加上纸质硕士论文扫描、制作镜像等技术工时,论文从提交之日起要实现完整收录,没一两个月的时间很难办到,有的甚至更久。


某博士论文版权授权书。


知网每年都会公布优秀博硕士论文的上线预告,今年1月22日,知网罗列了一大批即将上线的论文。以山东大学为例,近期将上线106篇论文:



不难看出,按照时间顺序,前10篇中,有2篇各写于2010年(授予学位时间应与论文写作时间不会隔太远)、2015年,写于2011年、2013年的各1篇,4篇写于2014年。也就是说,从毕业论文提交到上线,最久的也有5年以上。如果有人拿着该校2010年某一篇未上线的论文去检测,哪怕不变化名字,也可以骗过系统。


我们不妨作这样的假设,2013年某一天,陈振从某种渠道(现在论文抄袭产业如此发达,请自行脑补)拿到刘俊玲的论文去查重,此时写于2012年4月的论文尚未收录到数据库,机器找不到任何与它重复的文章,查重失败,陈振论文蒙混过关。当然,假设要能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陈振明知刘俊玲论文没有上线。


其实,陈振要知道这一规则不需费劲打通各种关节,百度一下就知道了。2011年就有人在百度知道上询问相关问题,而且获得了极为肯定的答复:



这位仁兄说,如果只是抄一年内提交的硕士论文,文章包过。焦虑的陈振,看到这儿,是不是大喜过望,觉得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查重机制背了锅,但出现如此高度雷同的论文,导师难辞其咎


很难想象两个素不相识的导师会指导出一模一样的文章


稍具硕士论文写作经验的人,即便有心抄论文,大概也不会像陈振那样照抄的。网上流传的各种防查重的攻略、,陈振论文的抄袭水平是最低端的,他之所以这样做,肯定是明白了什么,不光是明白机器查不了“重”,也明白,导师这关也能过去。


我们知道,一篇硕士论文,从定题到写作,正常情况下,导师必须干预。只要稍具责任心,论文的框架、目录、材料组织、以及逻辑梳理,导师至少会过一眼,敦促修改几遍,起码达到合格水平。这一过程少则一两个月,多则一两年。


然而,陈振的论文,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答谢语,竟然与刘俊玲论文如此相似,有的地方甚至一字不差。这实在不符合写作常理,除非抄袭,否则天底下怎会有两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相隔千里,写出一模一样的题目,一模一样的文字?而且,两位陌生人的导师也想得一模一样。



很显然,导师并没有真正履行指导的义务。或许正如实名认证为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的@书-会-儿 想象的那样:“研究生玩消失,死活不见导师,导师也找不到他,就在答辩前,学生带着‘论文’来了,导师简单看一眼,‘还不错’,就让他答辩了,于是……”


导师指导不尽责,学生写作不尽心,一定程度上催生了产业


跳开指导过程,论文直接进入答辩程序,说的就是导师与硕士研究生的不正常指导关系,其实这也并非新事,去年6月,中国青年报引用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严纯华的话说:


“在北大,有些导师责任心不强,不关心学生的日常学习和思想状况,论文指导不够,博士学位论文抽查中还存在不合格的情况;有些导师没有担负起育人职责……。”


而在2014年,四川师范大学甚至还发出专门通知:


硕士生有时也由于论文写作,与导师的关系紧张。中国青年报去年10月报道称:



该报道引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导师的话说:


“现在研究生培养就像工厂流水线制造产品,师生之间没有充分的交流与沟通,能不产生矛盾吗?”


而作为学生的季珊对导师的期待是:“只希望导师能尽快回复邮件,不要总是再发短信提醒了。”


硕士论文尚能与导师有所沟通,相比之下,本科生论文就挺惨:



这种不正常的论文指导关系,让人心灰意冷,不光会将一批想写好论文的学生拒之门外,也将更多人推向了“代写论文”“抄袭”“修改包过”等市场的怀抱。


结语 论文抄袭已经是审丑疲劳,没有更“丑”的事曝出,是不会登上头条的,陈振同学这次做到了。在事件调查结果出来之前,不好妄下断语。以上只是提供了两种可能性:抄袭者可能钻高校硕士论文与数据库之间交易机制的空子,最终通过机器查不了“重”表现出来。这与查重技术无关的问题,又可能由于导师的不尽责,被无限放大。


然而陈振论文出事不全是坏消息,他骗得了一时,却没有骗过3年,技术让每个公众都有检索的权利,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者。更何况,论文已被数据库和国家图书馆永久保存,一次作弊,终身跟随,更多抄袭者现在没有曝出,只是运气好,举报者或许正在路上……


欢迎在评论里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本文系腾讯文化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先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