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最逗的一首词,酒后出丑,令人哭笑不得

世人爱酒,可解愁肠,可聊古今。失意时一杯酒,暂缓焦灼之心;得意时一杯酒,尽抒恣意之情。

而在诗词界,嗜酒之人更是数不胜数。前有陶渊明归隐田园无酒不欢,后有李白斗酒十千以马换酒。

男子爱酒,女子亦如此,“沉醉不知归路”的李清照是多少人心中一抹靓丽的色彩。

说起爱酒,又怎能少了我们“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辛弃疾呢。

对于稼轩兄来说,酒是把双刃剑。既有“醉里挑灯看剑”的豪情,也有“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的孤独。

嗜酒成瘾的辛弃疾甚至在因酒生病时,写下“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这般妙趣横生的戒酒词。

然而晚年被罢官闲居在家的他,却再一次“难抵诱惑”,畅快饮酒,喝醉后出尽洋相,不仅与松树吵架,还写词记录,可谓意趣非常。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词一开篇,辛弃疾便是一副醉酒之态,“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人喝醉了,暂且将烦恼忧思通通忘却,只顾着开怀畅饮,哪有工夫整日发愁?

可一腔爱国心却壮志难酬的辛弃疾真的忘得掉吗?一个“且”字早已说明一切,彼时他被闲职在家,南宋朝廷却一味贪图享乐不思进取,使得辛弃疾忧心如焚,却又不能明言,只得借酒浇愁,痛饮忘忧。

可世人皆知,举杯浇愁愁更愁,三分醉酒七分叙情,他借着醉意,终于将满腔愤懑喷薄而出:“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近来我才觉得古人的书本,的的确确是没有半点可信的!

孟子曾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意思是书上的话不能全部相信,而辛弃疾却说“全无是处”,这当然是词人不满现实而故意说的偏激话。

辛弃疾一生主战,不愿看到故土沦丧家国破碎,可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却得过且过怯懦畏战,多少忠臣良将都被他们罢免闲置,不顾形势,不听忠言。

收复山河、统一祖国本是历代古人先贤所推崇与赞赏的,可如今却被弃之不顾,如何不叫人愤恨难平呢?

发完牢骚,辛弃疾起身欲走,然而已是酩酊大醉的他连路都走不稳,一不留神便倒在一棵松树旁,于是他不禁问松树自己醉到了什么程度?

谁料迷迷糊糊间他竟看见松树摆动松枝好似要来搀扶他,连忙用手一推说:“去!”

下片“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四句,惟妙惟肖,将松树拟人化,足见辛弃疾之醉态,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然而在这般憨态可掬的醉酒行径中,弥漫着的却是词人倔强刚硬的人生态度,就算他所行之路风雨飘摇泥泞坎坷,也无需旁人搀扶,他本就是顶天立地宛如松竹的好男儿、真英雄!真正醉了的也从不是他辛弃疾,而是无所作为渺小卑劣的朝廷权贵啊。

辛弃疾以自己独有的幽默手法,借一次醉酒说尽心中不平。初读时趣意盎然,再读时却暗含忧伤。

一生刚直,期盼为国征战收复失地的爱国诗人,却在朝堂无为、岁月蹉跎中,抱憾终身,着实令人叹惋。

在浮华烦躁中,得一方安然,身心放松,自由而闲适。

感谢你每一个“点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