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碎片时代的语文教学

所谓“知识碎片化时代”是指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过网络媒介进行阅读并获取知识,进而建构起来的自我式的,零散的知识体系的时代。知识碎片时代的最大特点在于信息容量庞大,信息传播方式多样,传播信息的主体众多。面对林林总总的新知识,新思维,人们疲于应付,适应着这个快节奏时代的发展步履,并试图将自己每天都变成全新的自我。然而等我们静心思考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头脑空空。原因在于,我们每日学到的知识或许只是技术操作层面的内容,而在思想深处的提升上并没有过多的突破。单纯的就技术和思想而言,技术属于操作层面的内容,掌握新技术需要的时间相对较短,而思想的提升是一个慢的过程,有时候一种思想观念的形成或许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程。在互联网技术异常发达的今天,势必会造成技术发展和思想发展的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表现在知识领域,就形成了当今的知识碎片化格局。

知识碎片化的突出特征在于知识散失了原有的线性结构,只是以块状的形式展现在受众面前。在这种缺少必要体系的块状知识体系下,知识很难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深刻的理解和记忆。而对于研究而言,需要对知识的线性梳理中去寻求规律,进而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思想,创造新事物。目下的这种知识的碎片化格局严重影响了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让受众很难对问题有深入的探究和分析。长此以往,会影响新事物的创造,阻碍以技术为特征的科学的发展步伐。

    作为语文学科而言,也受到了这种时代潮流的严重冲击,让固有的语文知识体系支离破碎,让语文成了漂浮在空中的学科。在这种时代格局下,有学人将语文和哲学连在了一起,形成了以深度解读文本为要旨的授课方式,故意卖弄,在学生面前展示高深;有学人追随时代潮流,提出了以快乐为基准语文理念,试图让学生在玩中掌握知识,殊不知学习原本就是一场痛苦的历练”;有学人探本溯源,试图寻找语文的核心内涵,提出了以审美为要义的全新语文理念,让学生在审美中体会语言,感悟生活,但却忘记了知识的传承是语文的重要内容。诸如此类新理念,近年来出现的不下百种,但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到底怎样呢,大家有目共睹。笔者以为,这些语文新理念只能看作是语文发展中的新的探索,而这些探索在一定层面上有利于促进人们对语文学科的深入认识,但却很难解决语文学科发展的根本。而要解决语文学科发展的根本,还得从语文学科和时代发展特征的关系角度去入手,找寻到二者之间的契合点。仅凭提出出语惊人,标新立异的语文新概念只能让语文的学科概念更加漂移不定,最终让其成为难以定性、难以评价的学科。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试图从知识碎片的成因、知识碎片时代的语文特征、语文如何在碎片时代走出自我等三个角度来进行阐述。

一、语文知识碎片化的成因。

    原本富有条理的线状语文知识体系缘何在互联网时代成为了碎片?其根本原因在于传播媒介的变化。回顾历史,人类的知识传播媒介大约经历了这样四个阶段:口耳相传阶段、文字传抄阶段、活字印刷阶段、网络传播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无论是口耳相传、文字传抄,还是活字印刷都保持了知识完整体系,如尽管是神话传说的《山海经》依然全面记录来了上古时候人们的思想;作为商周文诰的《尚书》依然能折射出先民的治国思想和理念;一部《论语》让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和音容笑貌得到充分展现;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更是以百科全书的形式展现了封建社会的上层生活风尚。即使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互联网的初期阶段,人们也能从学人的专著中去把握其思想。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步深入生活,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也得到了改变。而这种改变主要表现在:一是以个体为中心的个体中心主义。互联网的发展让个体更为独立,依靠电脑可以完成以往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事情,在这种状况下人们的合作意识淡薄,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体英雄主义思想,于是人变成了直至自我内心的独立世界,以自我思想来看待生活,认识并评判世界。二是“实用”主义理念下的阅读成了时尚。人们阅读的理念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以往的寻求自我人格的提升,而是尽快掌握一种新技术,以尽快适应社会发展的理念支撑着阅读。所以,知识在一定层面上不再是走入灵魂深处的心灵沟通,而仅仅成了工具。三是快餐文化下的应接不暇。就互联网世界而言,可能在我们品茶的过程中,就有若干本新书问世,就有若干的新思想产生。面对不时变化的外在世界,人开始懒于应付,于己相关者去了解,不关己者尽力回避。于是便形成了知识的专一性。而任何创造都需要众多知识的共同作用,仅凭一个学科和一个门类很难取得成就。

二、知识碎片时代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知识碎片化的时代风尚深深地给语文打下了印迹,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语文教育的技术革新,丰富的图像展示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精妙的音乐情境让课堂气氛更加融和美妙,课堂的内容延伸让知识更加丰富,所有的一切让语文这一学科更加活灵活现,彰显出了语文作为审美的无穷魅力。然而,作为语文这一学科的本质而言,它是一门慢的学科,需要在缓慢的节奏下,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身心,从而形成富足的文化积淀和文化素养,提升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针对知识碎片化后的时代变化,笔者着重阐释这一时代风尚给语文学科发展带来的问题。

1、知识结构零散,未能形成必要体系。知识的碎片化让语文知识更加庞杂,更加趋于无序。单就语文教材的编写而言,缺少系统的编排思维,缺少明确的生成理念。正常状况下,小学的语文教材想让学生达到什么目标,初中、高中想要达到什么目标,这个生成性的目标是明确的。以新课标高中语文第一册课本为例,第一单元编者选取了新诗作为主题,第二单元是叙事散文,第三单元是历史散文,第四单元为新闻单元。再来看初中教材的第一册,第一单元是关爱生命的话题;第二单元是体味人生的话题;第三单元是感悟自然的话题;第四单元是探索科学话题;第五单元是诠释亲情话题;第六单元又是想象世界的话题。单看初中教材所列举的单元话题,很显然中间存在交叉点,甚至是重复,同时很显然初中和高中的教材之间缺少有效对接,显示出了两种不同的编写理念,而该问题的背后展示的是对语文概念的理解不同。那么为何会出现概念的理解差异呢?其根源在于碎片化后的知识未能梳理出其条例,这种庞杂对于传统的语文概念形成了挑战。是想,一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如果不明确,势必会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出现断层,让语文学科难以有线的条理性。

2、教师积淀不足,求新标异表现高深。首先,作为当代的语文教师大多是在知识碎片化的过程中接受教育的,所接受的专业教育本身存在知识上的断层。以现行的大学中文系的师范教育来看,所开设的课程和综合性大学没有什么两样,未能体现出其作为培养语文教师的特色,所以说,我们的师范大学中文教育的本身是存在缺陷的;其次,现在大多数语文教师的积淀是不够的。回想“五四”时期,从事初等教育的教师大多都是学者,鲁迅1909年从日本回到中国,担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杭州高级中学)生理学化学教员,显然这是在从事初等教育;1920年,朱自清从北京大学毕业后便在江、浙两省的多所中学担任国文教员等等,诸如这样的留学归来,名校毕业而从事初等教育的教师很多。那么和当今的教育形式相比,诸如北大、清华等名校毕业的学生又有几人愿意从事初等教育?一些自身知识欠缺,自己不理解文本,不会写作的老师能将孩子教好么。然而,面对知识碎片时代,面对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逐渐增多,为了“忽悠”学生,老师不得不标新立异,玩弄高深,讲孔子,便不惜花费时间去讲孔子的当代意义,讲李白便给讲中国酒文化等等,如此这样,看似在开发语文教学资源,其本质是哗众取宠,目的是让学生对自己进行崇拜。

3、课堂追求娱乐,取悦学生成为主流。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气氛,通过哗众取宠的方式去取悦学生,努力让语文课堂变得有趣,甚至有人认为,没有掌声和笑声的课堂便不是好课堂。这种片面衡量好课的方式是虚假的,是值得引起关注的。就现在的公开课课堂而言,为了追求轻松,花费时间设置娱乐节目,让语文课侧重于表演;为了追求笑声,花费时间去对学生讲笑话,什么李白是看井中月亮,追求浪漫而落井死亡的,杜甫是因为饥寒,饱食牛肉后撑死的等等缺少考据和实证的笑话让教师们乐此不疲,并美其名曰是在调动课堂气氛。殊不知,这样的充满笑声的课堂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最终让学生觉得语文课上与不上一个样,学与不学一个样,再加上语文试题的模式化,缺少科学的评价考生能力这一现实,最终让语文课堂沦为了空中楼阁。正是因为语文课堂的缺少实效,所以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更谈不上传承文化和文明,进而实现语文知识的创造性价值。笔者以为,适当的调动课堂气氛是必要的,但就学习本身而言,应以知识为重,应考虑在课堂上教会了学生什么知识,让学生掌握了什么能力,而不能拿课堂作为儿戏,更不能把掌声和笑声作为衡量课堂优劣的标准。

4、学生沉溺网络,价值观念严重缺失。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丰富、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让知识海量涌现,为研究和创造提供了方便;但其所滋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试看当今的现实状况,“低头族”屡见不鲜。那么学生们用网络在做什么呢?据我了解,80%的高中学生在用网络进行游戏,拿着手机无外乎是玩游戏、聊天、看电子小说,而真正使用网络进行学习的寥寥无几,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网络及其附带的手机成为当今中学校园的一大公害。因为网络的普及,学生沉溺其中而不可自拔,逐渐形成了自己对问题的评价标准。要知道,中学生的心理是不够健全的,网络上有些知识的错误引导很容易让他们丧失自我、缺乏意志,始终以自我为中心,而缺少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来引导自我。加上语文教师的错误引导,价值观念自然就没有了。入当下的学生作文,试问,除了技术还能教什么,学生的议论作文无外乎是提出个观点,然后用鲁迅、李白、张爱玲的实例来说这个观点是对的,除过这些,很少能看到学生自己对问题的认识。不必说学生,我们的教师也深受其害。大多数教师的语文学术论文,大多有这样一个怪现象,引用外国的哲学观点来论证中国的问题,似乎一篇文章中如果没有几位外国文学家或哲学家来撑面子,便显得不够高深,而要问写论文的作者是否真正读过所引用的外国哲学家或文学家的著作,或许只字未读。整个论文无外乎是在说,外国学者有什么观点,我们的文学作品是这个样子,所以这样做是对的。这种行文方式的背后,表现的是碎片化知识时代影响了系统阅读,影响了人们形成独立的思想。

三、语文如何在碎片时代走出自我。

    面对碎片化时代的语文现状以及出现的诸多问题,我们更应该以适应的视角来认识,努力寻找到网络媒体发展和语文学科之间的契合点,让语文充分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笔者以为,语文在当下潮流中,必须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回归传统素养,找寻语文本源。相比之下,语文是一个慢的学科,其根本是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及先贤们留下来的文学精华,在学习的基础上讲求知识的实用性。基于这个基本特征,语文必须解决其在当下思潮中的定位和定性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语文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科,语文应该讲授学习什么知识,语文的范围是什么,语文知识应该如何来衡量考查。只有在解决了这些问题后才能来论证语文学科该如何发展的问题。所以,语文在碎片化时代更应该回归传统素养,将古代留下的基本知识内容进行梳理,从而形成属于自我的语文知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语文学科进行准确定性,这是解决语文问题的根本。

2、加强师资力量,厚实知识积淀。师资是语文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师资问题应着重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严把教师入门关。努力使有知识、有学养、有内涵的人来从事语文教育,而不是上了师范就决定着一定是教师。在德国,一个大学生必须通过两次国家考试才能获此“殊荣”。首先,第一次考试考生需要完成一篇毕业论文,内容可在教育学、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中任选,考试委员会认可通过后,方能参加余下的考试。然后,是5小时的笔试,每位考生的题目可以不同,但都是3道题目,考生需写出20--25页答卷。再就是口试,由考试委员会负责。最后,考试委员会根据教授的评语做出最终成绩评判。在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后,他取得了见习教师的资格,需要进行为期至少18个月的实习才可领取30。只有完成实习工作后,才能参加第二次国家考试,从而获得教师资格证书。进而再进入人才市场,参与公开招聘。二是以切实可行的制度将教师培训落到实处。如今的教师培训大多停留在表层,不能有效提升教师的业务素养,甚至成了教师的负担。

3、强调朴实课堂,倡导语文本真。语文学科的发展要践行在课堂,通过课堂的知识传输方式来体现语文学科的本真。作为语文学科的教学而言,首先应以知识为重,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质朴教学向学生传授正确的、符合语文规律和语文素养提升的真正的语文素养,而不能把哗众取宠的笑谈和街闻趣事作为营造课堂气氛的主要途径,让语文学科在科学规范的范畴下运行,寻求语文教育的本真,让语文知识在传授中真正体现出其提升文化素养,塑造人格修养,形成文化积淀的社会功用。

4、更新评级体系,全面考查素养。语文学科需要建构全新的评价体系,这已经是许多学人的共识。语文是以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和写作素养所构成的三位一体式的重要学科,而当下的考查方式严重弱化或虚化了语文。以中考试题而言,考查了文学作品,试题多以考查作品篇名和作者为重点,考查方式往往不能真正切入文学作品的文本内涵,从而让初中的名著教学呈现出快餐式教学的格局;在高考试题中,严重淡化了知识素养的积累,变成了以伪阅读为中心的考查方式。写作考查不能走入考生内心,形成了严重模式化,大话套话连篇的伪写作,不能真正检测出考生的真实语文素养。因此,建立健全完备的考查机制势在必行,笔者以为,必须以系统测试,全面考查为理念,设置全面可行,有效监测的语文评价新机制。建立这个机制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构建知识素养的检测系统;二是构建阅读能力的检测系统;三是构建写作能力及思维的检测系统。将三个系统平行铺开,全面检测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知识碎片化潮流影响了语文教学及语文学科的发展,但作为语文学人而言,我们不能怨天尤人,憎恨网络,更应适应这个时代,寻求网络条件下的语文发展新方向,在语文学科建设和网络潮流的逼仄下形成全新的语文新理念,进而创设出新时期语文教学的新格局。而这个新格局的形成,既需要专家学者的研究教材、梳理知识、进行有效的学科定位,也需要一线教师遵循正确的语文新理念,用朴质的语文教法去传授知识,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让语文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我想,在语文同仁们的共同努力下,语文一定会走出灿烂、美好的明天。        

 

 

所谓“知识碎片化时代”是指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过网络媒介进行阅读并获取知识,进而建构起来的自我式的,零散的知识体系的时代。知识碎片时代的最大特点在于信息容量庞大,信息传播方式多样,传播信息的主体众多。面对林林总总的新知识,新思维,人们疲于应付,适应着这个快节奏时代的发展步履,并试图将自己每天都变成全新的自我。然而等我们静心思考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头脑空空。原因在于,我们每日学到的知识或许只是技术操作层面的内容,而在思想深处的提升上并没有过多的突破。单纯的就技术和思想而言,技术属于操作层面的内容,掌握新技术需要的时间相对较短,而思想的提升是一个慢的过程,有时候一种思想观念的形成或许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程。在互联网技术异常发达的今天,势必会造成技术发展和思想发展的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表现在知识领域,就形成了当今的知识碎片化格局。

知识碎片化的突出特征在于知识散失了原有的线性结构,只是以块状的形式展现在受众面前。在这种缺少必要体系的块状知识体系下,知识很难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深刻的理解和记忆。而对于研究而言,需要对知识的线性梳理中去寻求规律,进而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思想,创造新事物。目下的这种知识的碎片化格局严重影响了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让受众很难对问题有深入的探究和分析。长此以往,会影响新事物的创造,阻碍以技术为特征的科学的发展步伐。

    作为语文学科而言,也受到了这种时代潮流的严重冲击,让固有的语文知识体系支离破碎,让语文成了漂浮在空中的学科。在这种时代格局下,有学人将语文和哲学连在了一起,形成了以深度解读文本为要旨的授课方式,故意卖弄,在学生面前展示高深;有学人追随时代潮流,提出了以快乐为基准语文理念,试图让学生在玩中掌握知识,殊不知学习原本就是一场痛苦的历练”;有学人探本溯源,试图寻找语文的核心内涵,提出了以审美为要义的全新语文理念,让学生在审美中体会语言,感悟生活,但却忘记了知识的传承是语文的重要内容。诸如此类新理念,近年来出现的不下百种,但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到底怎样呢,大家有目共睹。笔者以为,这些语文新理念只能看作是语文发展中的新的探索,而这些探索在一定层面上有利于促进人们对语文学科的深入认识,但却很难解决语文学科发展的根本。而要解决语文学科发展的根本,还得从语文学科和时代发展特征的关系角度去入手,找寻到二者之间的契合点。仅凭提出出语惊人,标新立异的语文新概念只能让语文的学科概念更加漂移不定,最终让其成为难以定性、难以评价的学科。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试图从知识碎片的成因、知识碎片时代的语文特征、语文如何在碎片时代走出自我等三个角度来进行阐述。

一、语文知识碎片化的成因。

    原本富有条理的线状语文知识体系缘何在互联网时代成为了碎片?其根本原因在于传播媒介的变化。回顾历史,人类的知识传播媒介大约经历了这样四个阶段:口耳相传阶段、文字传抄阶段、活字印刷阶段、网络传播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无论是口耳相传、文字传抄,还是活字印刷都保持了知识完整体系,如尽管是神话传说的《山海经》依然全面记录来了上古时候人们的思想;作为商周文诰的《尚书》依然能折射出先民的治国思想和理念;一部《论语》让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和音容笑貌得到充分展现;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更是以百科全书的形式展现了封建社会的上层生活风尚。即使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互联网的初期阶段,人们也能从学人的专著中去把握其思想。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步深入生活,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也得到了改变。而这种改变主要表现在:一是以个体为中心的个体中心主义。互联网的发展让个体更为独立,依靠电脑可以完成以往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事情,在这种状况下人们的合作意识淡薄,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体英雄主义思想,于是人变成了直至自我内心的独立世界,以自我思想来看待生活,认识并评判世界。二是“实用”主义理念下的阅读成了时尚。人们阅读的理念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以往的寻求自我人格的提升,而是尽快掌握一种新技术,以尽快适应社会发展的理念支撑着阅读。所以,知识在一定层面上不再是走入灵魂深处的心灵沟通,而仅仅成了工具。三是快餐文化下的应接不暇。就互联网世界而言,可能在我们品茶的过程中,就有若干本新书问世,就有若干的新思想产生。面对不时变化的外在世界,人开始懒于应付,于己相关者去了解,不关己者尽力回避。于是便形成了知识的专一性。而任何创造都需要众多知识的共同作用,仅凭一个学科和一个门类很难取得成就。

二、知识碎片时代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知识碎片化的时代风尚深深地给语文打下了印迹,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语文教育的技术革新,丰富的图像展示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精妙的音乐情境让课堂气氛更加融和美妙,课堂的内容延伸让知识更加丰富,所有的一切让语文这一学科更加活灵活现,彰显出了语文作为审美的无穷魅力。然而,作为语文这一学科的本质而言,它是一门慢的学科,需要在缓慢的节奏下,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身心,从而形成富足的文化积淀和文化素养,提升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针对知识碎片化后的时代变化,笔者着重阐释这一时代风尚给语文学科发展带来的问题。

1、知识结构零散,未能形成必要体系。知识的碎片化让语文知识更加庞杂,更加趋于无序。单就语文教材的编写而言,缺少系统的编排思维,缺少明确的生成理念。正常状况下,小学的语文教材想让学生达到什么目标,初中、高中想要达到什么目标,这个生成性的目标是明确的。以新课标高中语文第一册课本为例,第一单元编者选取了新诗作为主题,第二单元是叙事散文,第三单元是历史散文,第四单元为新闻单元。再来看初中教材的第一册,第一单元是关爱生命的话题;第二单元是体味人生的话题;第三单元是感悟自然的话题;第四单元是探索科学话题;第五单元是诠释亲情话题;第六单元又是想象世界的话题。单看初中教材所列举的单元话题,很显然中间存在交叉点,甚至是重复,同时很显然初中和高中的教材之间缺少有效对接,显示出了两种不同的编写理念,而该问题的背后展示的是对语文概念的理解不同。那么为何会出现概念的理解差异呢?其根源在于碎片化后的知识未能梳理出其条例,这种庞杂对于传统的语文概念形成了挑战。是想,一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如果不明确,势必会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出现断层,让语文学科难以有线的条理性。

2、教师积淀不足,求新标异表现高深。首先,作为当代的语文教师大多是在知识碎片化的过程中接受教育的,所接受的专业教育本身存在知识上的断层。以现行的大学中文系的师范教育来看,所开设的课程和综合性大学没有什么两样,未能体现出其作为培养语文教师的特色,所以说,我们的师范大学中文教育的本身是存在缺陷的;其次,现在大多数语文教师的积淀是不够的。回想“五四”时期,从事初等教育的教师大多都是学者,鲁迅1909年从日本回到中国,担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杭州高级中学)生理学化学教员,显然这是在从事初等教育;1920年,朱自清从北京大学毕业后便在江、浙两省的多所中学担任国文教员等等,诸如这样的留学归来,名校毕业而从事初等教育的教师很多。那么和当今的教育形式相比,诸如北大、清华等名校毕业的学生又有几人愿意从事初等教育?一些自身知识欠缺,自己不理解文本,不会写作的老师能将孩子教好么。然而,面对知识碎片时代,面对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逐渐增多,为了“忽悠”学生,老师不得不标新立异,玩弄高深,讲孔子,便不惜花费时间去讲孔子的当代意义,讲李白便给讲中国酒文化等等,如此这样,看似在开发语文教学资源,其本质是哗众取宠,目的是让学生对自己进行崇拜。

3、课堂追求娱乐,取悦学生成为主流。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气氛,通过哗众取宠的方式去取悦学生,努力让语文课堂变得有趣,甚至有人认为,没有掌声和笑声的课堂便不是好课堂。这种片面衡量好课的方式是虚假的,是值得引起关注的。就现在的公开课课堂而言,为了追求轻松,花费时间设置娱乐节目,让语文课侧重于表演;为了追求笑声,花费时间去对学生讲笑话,什么李白是看井中月亮,追求浪漫而落井死亡的,杜甫是因为饥寒,饱食牛肉后撑死的等等缺少考据和实证的笑话让教师们乐此不疲,并美其名曰是在调动课堂气氛。殊不知,这样的充满笑声的课堂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最终让学生觉得语文课上与不上一个样,学与不学一个样,再加上语文试题的模式化,缺少科学的评价考生能力这一现实,最终让语文课堂沦为了空中楼阁。正是因为语文课堂的缺少实效,所以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更谈不上传承文化和文明,进而实现语文知识的创造性价值。笔者以为,适当的调动课堂气氛是必要的,但就学习本身而言,应以知识为重,应考虑在课堂上教会了学生什么知识,让学生掌握了什么能力,而不能拿课堂作为儿戏,更不能把掌声和笑声作为衡量课堂优劣的标准。

4、学生沉溺网络,价值观念严重缺失。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丰富、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让知识海量涌现,为研究和创造提供了方便;但其所滋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试看当今的现实状况,“低头族”屡见不鲜。那么学生们用网络在做什么呢?据我了解,80%的高中学生在用网络进行游戏,拿着手机无外乎是玩游戏、聊天、看电子小说,而真正使用网络进行学习的寥寥无几,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网络及其附带的手机成为当今中学校园的一大公害。因为网络的普及,学生沉溺其中而不可自拔,逐渐形成了自己对问题的评价标准。要知道,中学生的心理是不够健全的,网络上有些知识的错误引导很容易让他们丧失自我、缺乏意志,始终以自我为中心,而缺少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来引导自我。加上语文教师的错误引导,价值观念自然就没有了。入当下的学生作文,试问,除了技术还能教什么,学生的议论作文无外乎是提出个观点,然后用鲁迅、李白、张爱玲的实例来说这个观点是对的,除过这些,很少能看到学生自己对问题的认识。不必说学生,我们的教师也深受其害。大多数教师的语文学术论文,大多有这样一个怪现象,引用外国的哲学观点来论证中国的问题,似乎一篇文章中如果没有几位外国文学家或哲学家来撑面子,便显得不够高深,而要问写论文的作者是否真正读过所引用的外国哲学家或文学家的著作,或许只字未读。整个论文无外乎是在说,外国学者有什么观点,我们的文学作品是这个样子,所以这样做是对的。这种行文方式的背后,表现的是碎片化知识时代影响了系统阅读,影响了人们形成独立的思想。

三、语文如何在碎片时代走出自我。

    面对碎片化时代的语文现状以及出现的诸多问题,我们更应该以适应的视角来认识,努力寻找到网络媒体发展和语文学科之间的契合点,让语文充分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笔者以为,语文在当下潮流中,必须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回归传统素养,找寻语文本源。相比之下,语文是一个慢的学科,其根本是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及先贤们留下来的文学精华,在学习的基础上讲求知识的实用性。基于这个基本特征,语文必须解决其在当下思潮中的定位和定性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语文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科,语文应该讲授学习什么知识,语文的范围是什么,语文知识应该如何来衡量考查。只有在解决了这些问题后才能来论证语文学科该如何发展的问题。所以,语文在碎片化时代更应该回归传统素养,将古代留下的基本知识内容进行梳理,从而形成属于自我的语文知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语文学科进行准确定性,这是解决语文问题的根本。

2、加强师资力量,厚实知识积淀。师资是语文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师资问题应着重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严把教师入门关。努力使有知识、有学养、有内涵的人来从事语文教育,而不是上了师范就决定着一定是教师。在德国,一个大学生必须通过两次国家考试才能获此“殊荣”。首先,第一次考试考生需要完成一篇毕业论文,内容可在教育学、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中任选,考试委员会认可通过后,方能参加余下的考试。然后,是5小时的笔试,每位考生的题目可以不同,但都是3道题目,考生需写出20--25页答卷。再就是口试,由考试委员会负责。最后,考试委员会根据教授的评语做出最终成绩评判。在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后,他取得了见习教师的资格,需要进行为期至少18个月的实习才可领取30。只有完成实习工作后,才能参加第二次国家考试,从而获得教师资格证书。进而再进入人才市场,参与公开招聘。二是以切实可行的制度将教师培训落到实处。如今的教师培训大多停留在表层,不能有效提升教师的业务素养,甚至成了教师的负担。

3、强调朴实课堂,倡导语文本真。语文学科的发展要践行在课堂,通过课堂的知识传输方式来体现语文学科的本真。作为语文学科的教学而言,首先应以知识为重,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质朴教学向学生传授正确的、符合语文规律和语文素养提升的真正的语文素养,而不能把哗众取宠的笑谈和街闻趣事作为营造课堂气氛的主要途径,让语文学科在科学规范的范畴下运行,寻求语文教育的本真,让语文知识在传授中真正体现出其提升文化素养,塑造人格修养,形成文化积淀的社会功用。

4、更新评级体系,全面考查素养。语文学科需要建构全新的评价体系,这已经是许多学人的共识。语文是以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和写作素养所构成的三位一体式的重要学科,而当下的考查方式严重弱化或虚化了语文。以中考试题而言,考查了文学作品,试题多以考查作品篇名和作者为重点,考查方式往往不能真正切入文学作品的文本内涵,从而让初中的名著教学呈现出快餐式教学的格局;在高考试题中,严重淡化了知识素养的积累,变成了以伪阅读为中心的考查方式。写作考查不能走入考生内心,形成了严重模式化,大话套话连篇的伪写作,不能真正检测出考生的真实语文素养。因此,建立健全完备的考查机制势在必行,笔者以为,必须以系统测试,全面考查为理念,设置全面可行,有效监测的语文评价新机制。建立这个机制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构建知识素养的检测系统;二是构建阅读能力的检测系统;三是构建写作能力及思维的检测系统。将三个系统平行铺开,全面检测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知识碎片化潮流影响了语文教学及语文学科的发展,但作为语文学人而言,我们不能怨天尤人,憎恨网络,更应适应这个时代,寻求网络条件下的语文发展新方向,在语文学科建设和网络潮流的逼仄下形成全新的语文新理念,进而创设出新时期语文教学的新格局。而这个新格局的形成,既需要专家学者的研究教材、梳理知识、进行有效的学科定位,也需要一线教师遵循正确的语文新理念,用朴质的语文教法去传授知识,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让语文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我想,在语文同仁们的共同努力下,语文一定会走出灿烂、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