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头条不评职称不发论文的常萍老师上了官微头条!职称这东东 真该一边玩去了~



点击上方时话实说可以订阅哦!


1月12日晚,,给了河南大学一个普通的老师——常萍。不写论文不评职称的常萍老师高规格受聘副教授一事一经报道,在全国引发了广泛讨论,在盛赞河南大学和常萍老师的同时,大家也把批评的枪口直指当今的职称评定制度。

在看到这个评价体系不足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已经对优化学术环境做出努力,全国乃至我省拟将高校教师区分为科研型、教学型、应用型等不同类型,探索实行不同的评价办法,实现“两条路走路”,高校职称改革已经“在路上”。





1月12日晚,,退休时还是讲师……》迅速引爆了朋友圈。点击量已经超过10万+。同时, 发布,并配“人民微评”:“这个老师很特别。不出书、不发论文、不申报职称,却是学生心中最好的老师,再证只要教得好学生就认同。但是,出书、发论文也不是丢人的事,论文崇拜有错,发论文没错。不发表论文,不是嘲笑或贬低发表论文的理由,更不等于就站在了道德高地。教得好与发论文矛盾吗?”


其实,,这篇报道已经火遍全国。



首发这篇文章的媒体——猛犸新闻客户端在1月8日晚推送后,两天时间内,点击量便超过了10万+。


职称评定带来的“悲情”并不少见


这篇文章传播出去后,大家也把批评的枪口直指当今的职称评定制度。也让很多人联想起2015年度最让国人关注的科学家屠呦呦。



(屠呦呦)

1月8日,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但令人遗憾的是,备受瞩目的500万元大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今年空缺。令很多人疑惑的是,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却未能获评国家最高科技奖。国家科技奖励办负责人对此的解释是,他们是严格按照评选程序办事。同时他还透露,在2015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评审过程中,没有个人或单位推荐屠呦呦。



(甘阳)

而1月7日,也就是在退休教师常萍受聘河南大学副教授的同一天,有媒体曝出:中山大学博雅学院的年度教职工会议现场,在学界被誉为“斯人不出,如天下苍生何”的大师级人物甘阳院长被“该院一名青年教师”打了几记耳光,打人事件起因是甘阳“拖延青年教师职称晋升”。


禁止“有偿论文” 优化学术环境


职称评价体系有问题,就要全盘否定?其实不然。大学是教书育人的园地,也是学术科研的重镇。职称评定制度作为衡量高校教师以及科研人员科研水平的重要依据,有再多的毛病,也是必须存在的。


就在1月13日,,专门对优化学术环境做出了指导意见,禁止所谓的“有偿论文”。


意见强调,应消除科研院所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和“官本位”弊端,避免让科技工作者陷入各类不必要的检查论证评估等事务中,不得以过多的社会事务干扰学术活动,坚决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传统人才观念,科学工作者不准抄袭盗用他人的论文等科研成果,不准利用中介机构变相代写论文,或通过金钱交易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


,指向的正是泛滥的“有偿论文”现象,或者说是一个旺盛却畸形的论文发表市场。并针对这些问题,出台一系列相应的办法。”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郭奇说,这是好事,但是要真正改变人才选拔,不能只从末端管理上下功夫,还需要在机制改革、评价体系上真正进行改变。



声音:推行职称分类评审 教师自愿选择参评类型


目前,对于职称“一刀切”的评审标准,既忽视了不同类型高校之间的差异,也忽视了高校教师的个性差异,不利于高校师资队伍的发展与稳定。


“当前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唯论文论’倾向严重,导致高校教师普遍‘重科研、轻教学’,滋生学术腐败、学术泡沫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高校教风、学风及人才培养质量,使大学无法全面实现其教育、科研、社会服务的基本功能。,、郑州宇华教育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董事长李光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建议实行高校教师职称分类评审,促进高校教师科研、教学并重。


李光宇代表建议,推行高校教师职称分类评审,分教学为主、科研为主、教学科研并重、社会服务与推广4种类型进行评审,由教师自愿选择参评类型。


“目前的职称评价制度是‘一刀切’。”郭奇说,比如无论什么学科,是搞中医的还是古代文学的教师,都要考职称英语,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缺少分类管理。管理不够精细,人就不能尽其才。他觉得,特聘常老师,是给教学这条“短腿儿”“拉了拉筋”,在为河大此举喝彩的同时,也热切地期盼着在职称评价、人才评价上早日实现科研和教学“两条腿走路”。


“实行多元化的职称评审,可以让不同类型的教师‘各得其所’,进而让不同特长的教师‘人尽其才’。”梁留科说,每个老师的特点不同,有的老师擅长做学术型,有的教师更偏重教学。实行多元化的职称评审,可以让不同类型的教师“各得其所”,进而让不同特长的教师“人尽其才”,既不削弱高校的科研功能,又能加强高校“教书育人”的功能。



我省现状:半年前教师职称改革已经“在路上”


事实上,改变职称评价体系,河南已有动作。


在2015年9月10日,河南省人社厅召开会议部署职称改革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其中说到,今后的职称评审中,论文论著要求将逐步淡化,职称外语考试也不再“一刀切”,重能力、重业绩将切实成为新的人才标准和职称评价导向。


会议中说,近年,我省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形成了专家评审、考评结合、以考代评、考核认定等多样化的人才评价方式。


会议中还提到,今后,13类人员可以免予相应职称外语要求,还将根据国家政策进一步调整职称外语要求。并要立足行业和岗位特点,深入研究对不同人才的分类评价方法,提高人才评价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其中,在高校教师和卫生行业探索实行分类评价办法。拟将高校教师区分为科研型、教学型、应用型等不同类型,探索实行不同的评价办法。按照这一思路,今年将对高校公共基础课教师采取更加注重其教学水平的评价办法,直接考核认定副教授。


而就在河南大学聘任常萍老师副教授的仪式上,该校人事处处长在发言中也提到,目前,该校正在就人事管理上,探索对科研型、教学型、应用型等不同类型的老师,实行不同的评价办法,给具有不同特色的、奉献的老师一个客观的、公正的评价标准,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科研中的论文论著是可以量化的,但是教学成果无法量化。”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樊明教授说,在探索分类评价中,如何真正给老师们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将是在改革路上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他山之石


多省市和高校尝试职称分类评价


其实,这几年,关于职称改革,在我国国内也针对职称分类评审开展了小范围的改革实验,有一些高校也已经作出了评“教学型副教授”“教学型教授”的改革和探索。


2014年底,湖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一名“学子心中的魅力教师”、当了17年副教授老教师赵柏树,终于“转正”——获评为教学为主型教授。


另外,一些高校也已经开始尝试职称分类评价。同济大学通过设置“专业建设责任教授”岗位,实现“教学型教授”享受与“科研型教授”同样的待遇;武汉大学设立“教学型教授”岗位,旨在为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评聘教授职称创造公平环境;天津师范大学也曾在职称评定中单列指标,评选“教学型教授”,等等。



小芈/编辑


|“时话实说”声明|

  1. 本公号由东方今报“时话实说”工作室出品,所有文章版权未经东方今报官方正式授权,谢绝其他媒体、自媒体微信号转载。违者必究。个人转发,请正确标明来源,及作者名。

  2. 合作或投稿:shssnews@126.com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时话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