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彤:跟李震老师学论文写作

江海之浸,膏泽之润

       ——跟李震老师学论文写作

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   王旭彤

晋代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序里有“江海之浸,膏泽之润,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然后为得也”的句子,意思是说左丘明写的春秋就像江海被水浸漫、肥沃的湖泽被水滋润一样,使人的疑虑困惑如冰遇热消融般尽释,让你在自然逸乐中学习正确的道理,然后你就会掌握这些知识。我用“江海之浸,膏泽之润”作为题目,应该说比较准确地表达了我跟李震老师学写语文论文的体会。


最初在淮安中学任教,也常看《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这本语文教学方面的杂志,一线教师都喜欢,里面的内容很好。李震老师的名字和照片大概就是那个时候看见的,不过那个时候,我是认识他,他却不认识我。后来离开淮安来到连云港,调到新海实验中学,无巧不成书,校长就是赫赫有名的李震老师。我后来走上的教学研究之路也正是受了他的影响。

李震老师既是校长,又是我的导师。虽然他并不严厉,但是要求极高。我总觉得他有一种让人无处可逃的本事。记得是2001年吧,连云港市教研室组织语文教育教学论文评比。那时已临近期末,班务忙得我早将这件事忘到九霄云外。没曾想在校园的操场上遇到了李震校长,虽说是冬天,他却穿得不多,一身浅灰色的夹克显得很精神。只听他淡淡问了一句:“王老师,你论文写好了吗?给我看看。”当时具体的场景我已然记不清楚,只记得李震校长的态度很和蔼,完全没有一个校长的居高临下。出于无奈,我只好胡乱应付:“正在写,写好就向您请教。”说是这么说,不过心里却恼得很:我的课上得不是还不错嘛?作为教师,上好课不就行了,干嘛在写论文上耽误时间。但他是校长,我是小老师,我自不敢多言。巧的是过了一周,我又在操场上遇到了李校长。他穿的还是上次那件灰夹克,也还是没有其他的寒暄,淡淡一问:“王老师,论文写好了吗?给我看看。”那时我真是惭愧得像未完成作业的学生,不敢正视他的眼睛。回去以后开始重视这件事,却不由得心慌,因为嘴上说说容易,真正下笔成文可不容易,功夫不到,文章不成。后来,李震校长每见我一次,就问一次,也不生气,也不发火,就这么淡淡地一问。后来,在学校里远远看见李震校长,我都绕行,直到交稿才如释重负。这篇李震校长硬催出来的论文,名为《让教师的评点充满真挚的情感》。后来,这篇论文获得了市论文评比一等奖。那段时间我极兴奋,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在论文评比中获奖。现在想来,懒惰如我后来能够取得一点成绩,实在是应该感谢李震校长的。我对论文写作的兴趣大抵就是从那时产生的吧。

三年之后,李震校长调离了新海实验中学,不过距离的改变丝毫不影响他对我的督促。他经常给我出题,让我围绕题目读书和思考。后来的几篇文章,像《语文课要上得有“境界”》《建立互惠的语文学习共同体》《谈谈散文中的“情”字教学》等论文,都是在李震校长的命题下完成的。

我想,如果没有遇到李震老师,我的教学恐怕是另一种格局。甘于小天地,没有大手笔。2013年我参加了第三届苏派语文论坛,觉得论坛上研讨的“苏派语文课堂智慧”很有意义。不过想法很多,却始终无法将它们凝结,迟迟无法落笔。这时,李震老师给我来了一信《与王旭彤主任谈苏派语文的课堂智慧》,把他在论坛上的一些思考写出来,与我交流。这正解决了我的难题。于是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写成了一篇论文《“无知”,还是“未知”》,从自己的一次失败的教学案例谈起,提出教学智慧是贯穿、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它离不开语文教师文化和经验的积淀。写好后,请李震老师指点,他又来了一信《与王旭彤谈语文教学论文修改》。 根据李震老师的意见,我将论文修改成了《追寻语文教学智慧坐标上的轨迹》。改好后发给李震老师,他第三次来信《关于论文三改的通讯》,他将张蕾主编的意见结合他的理解转告于我,让我修改时贯彻张蕾主编的意见,重点放在教师如何生成课堂智慧,即如何捕捉、介入和化解问题。终于《“无知”问题引发的语文课堂智慧的思考》在《中学语文教学》2015年第7期发表,更令人意外的收获是这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初中语文教与学》2015年第12期全文转载。收到《作品转载通知》,我立刻拍成照片,微信发给李震老师,比奖赏还开心。李震老师在信中写道:三稿比较,自然第三稿最好。第一稿概念思考不是非常清楚,带来论证思路有偏差,到第二稿概念清楚,思路明晰,但对“实践性”突出不够,再到第三稿从教师教学智慧的角度行文,突出对一个教学案例的分析,清清爽爽,不蔓不枝,论文质量确实提高。现在想想:谁能为你的论文付出这样的心血?对一个普通教师的论文竟能如此认真地指点,着实令人感动。懒惰如我,在李震老师的引导下,日渐成熟。本以为这样不厌其烦只是对我(我和李震老师曾签过结对子协议),后来才知,这样的回信大概有数百封。他对年轻人都是这样真诚地帮助,听说,几年前甚至还帮前来请教的高中生写的作文手写了好几篇的点评,听高中生说李震老师评语的字写得很好,我没有见过。

在经过不断地指导之后,我对论文写作慢慢上路了,这时候李震老师开始和我约稿了,他帮《中学语文论坛》组稿,让我写一篇关于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面的文章,我很开心。当时,正值教研室举办市级语文优秀课评选,我一面当评委,一面将这个问题带入听课的过程思考。我发现,语文课堂的含金量不足,不是文本解读不够,不是教学设计不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课堂评价语存在很大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呈现出简单化的趋势。经过认真学习,并结合实践进行思考,终于成稿《语文课堂评价语“升级”策略》。在文中我阐释了自己理解的语文课堂教学语评价语的内涵,明确了评价的原则,提出了在课堂评价语的实施过程中要牢牢绷紧“欣赏”这根弦的策略,并且从“积极的响应”“柔性的控制”“规矩的示范”三个维度,对课堂“欣赏”策略进行了深度解读。对于这篇论文,李震老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给我写了一信《与王旭彤谈语文课堂评价方面的论文写作》,信中说:看了你发来的《语文课堂评价语“升级”策略》,感到很有新意。文章重点谈如何实现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的“升级”,扣住了题目中的“策略”,能够结合教学实践,不尚空谈,言之有物。但是,让我没想到的是,他竟然鸡蛋里挑骨头——故意找茬儿,说我参考文献不规范。我觉得既然我把论文交给你提建议,那参考文献先简单写写,到定稿时再斟酌、再敲定也没关系,如果有修改,我岂不是白费功夫吗?可在李震老师那儿,完全没有商量的余地,坚持让我将参考文献认真附上。现在想想,标注参考文献是一件非常繁琐的事情,有时候,一句经常引用的名人名言就是找不到原始出处,有的经过无数次引用,早就和原文相行甚远了,再加上格式、编排、类型、标点等很复杂,也是需要耗费大量精力的,但是,越繁琐就越需要认真对待。李震老师这是在教我做学问的态度啊,严谨,严谨,再严谨。

这一切,对李震老师而言是一种生活的常态,他“知之”“乐之”“好之”。现在李震老师退休了,他继续以书信为载体指导同行后辈搞课题、写论文,对于青年教师的请求,他是有求必应,忙得不亦乐乎。我们年轻老师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李震老师无私的帮助,实在是一件多么大的幸事啊。退休后,他给自己的工作室起了个名字,叫“秋未尽斋”,意思是说他要像秋蝉一样继续鸣叫,退休不是终点,对语文事业的热爱还将继续。他的工作室我去的不多,不过有个细节倒一直记得,他花盆里的花开败了,他也不恼,长出来几串荒草,枯枯黄黄瘦瘦。我见到这些枯草总想顺手一扯,他马上制止我,说这是作诗的灵感触发物。走心再凝目细视,上面竟然冒出了青色的嫩芽。

李震老师爱吹些乐器,巴乌、葫芦丝都会一点。每次语文活动前或论文讨论活动结束后,李震老师喜欢奏一两支曲子,如《卖花姑娘》《军港之夜》《渔家姑娘在海边》,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虽然有时曲调还会互相窜窜,但是他乐,我们也乐;他兴致浓,我们兴致也浓。在他的这帮弟子中间,李震老师像个老顽童,王锦起有时和着他的节拍还会翩翩起舞,他们师徒俩一前一后,一吹一跳,气氛立刻活跃起来。这时候,我们便相视大笑。

“常从长者游,渐闻学问道”。我参加李震老师的“生命化语文”研究团队,,发表了十余篇论文,成为连云港市语文学科带头人,不久前,又晋升为教授级中高。

连云港市的一批青年语文教师就这样凝聚在一心为学的李震老师的周围,人格渐受濡染,学问渐受浸润,专业素养日渐增长。我想:连云港语文界人才辈出,和李震老师在学术交往中经常勉励、砥砺、奖掖后进是分不开的。

公众号作者简介

李震  三级教授。先后担任江苏省人民政府督学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中小学名教师、江苏省政府“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连云港市首批中小学名校长、连云港市港城名师工作室导师团成员、连云港市学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导师、百年中国语文人研究院院长、江苏省生命化语文课程基地主持人。、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中语会副理事长、连云港市中语会理事长。

、、省政府和省教育科学规划等课题八项。先后获首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二、三等奖和首届省级教学成果奖两项一等奖,获第二届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在《中国教育科学》《文学遗产》《中学语文教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编著百余本,代表性著作有《曾巩年谱》(苏州大学出版社)、《曾巩资料汇编》(中华书局)、《李震讲语文》(语文出版社)、《李震评点生命化语文教学》(现代教育出版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