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期】又一年 毕业论文摘要及目录

编者按:

随着“市场社会”在中国的到来,货币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如何以“钱”为线索考察一个村庄的乡土社会秩序的转型问题,《钱来钱往——中国山东一个村庄的金钱、市场与乡土社会转型》一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该文系赵旭东教授指导的中国人民大学2013级人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付来友的博士论文。论文通过考察金钱在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之间的流动,探索金钱在一个逐渐市场化的山东村庄中的作用,全篇十九万字,让我们看到了一份极具人类学味道的金钱的研究。

鲁迅曾说:世界上本没有路的,走的人多了,自然也就有了。不同于他说的通过“走”这个略带无意的方式所形成的道路,更多的路实则是由人们主动性地建设出来的,而在这个修路的过程中更是能看到乡村社会的规则、权威的具体状况,乃至于乡土社会秩序的变迁。《道路、规则与权威——以湖南省中部地区南村为例》一文,正是在此意义上关注了道路建设而启动的一系列乡村规则、权威结构,以及人们在此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私观念的转变。该文系赵旭东教授指导的中国人民大学2014级人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娄梦玲硕士论文,全篇八万五千余字。

中国成语中有一个词叫做:睹物思人,实际上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点就是,物不仅仅只是一个生硬的没有自我意识的存在,相反,当它被有意或无意地赋予了“社会性”之后反而更显灵性。如何借助物来反观社会学意义上的“人”以及由他们共同构筑的生活世界,《守墨成规——一项中国传统手艺制作的蜕变史》一文正是在此思路下的尝试,通过从社会史的角度考察了墨锭的具体衰微过程,为我们详细呈现了清末明初这一由物所承载的社会变迁史,并在此基础上深究现实生活中“守墨”人与“弃墨”人之间的争论。该文系赵旭东教授指导的中国人民大学2014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罗士泂硕士论文,全篇八万余字。

以下内容为上述三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的摘要及目录。





钱来钱往

——中国山东一个村庄的金钱、市场与乡土社会转型


付来友

    (中国人民大学2016届人类学博士毕业生)

 

摘要:本研究试图通过考察金钱在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之间的流动,探索金钱在一个逐渐市场化的山东村庄中的作用。市场的发展意味着村落外部的陌生人世界在村民的生活生产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传统“差序格局”下的特殊主义道德却无法涵盖村庄外部的陌生人世界,使得这一领域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了道德真空的世界。这一领域可以看做是从传统的社会关系和组织中脱嵌出来而形成的独立的经济领域,与村庄生活的社会领域共同构成了村民生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经济领域中,金钱的主要作用是经济通货,完成作为交易媒介的功能。在社会领域,金钱的主要作用则是“社会通货”,金钱在人际关系中的流动维系和再生产着社会秩序。村民在村庄外部市场中赚取金钱,而金钱使用的最终归宿却是某种长期社会秩序的建构:“过日子”、“为人行事”、孝敬父母等。村民以个体化的面目在经济领域中努力工作,但是村民赚钱的最终目的并非个体主义的自我实现或者自我享受,而是一种“他人取向”的社会关系建构。

本研究借助布洛克和帕瑞提出的“长期交易秩序”和“短期交易秩序”两个概念分别指代社会领域和经济领域。“长期交易秩序”是一种超个体的社会秩序,人与人或者人与神之间靠物的流动形成了某种长期的关系。“短期交易秩序”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易类型则更多具有暂时性的特点,交易完成之后人们之间的关系往往随之终结。在传统农业社区中,经济生活嵌入在社会生活的长期秩序中,村落共同体之外的短期秩序领域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并不像现在如此重要。随着市场重要性的增长,经济生活从社会生活的长期秩序中脱嵌出去,以一种短期秩序的形态存在并在村民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根据在本研究的考察,在社会与文化的转型中,两种秩序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短期秩序侵蚀着长期秩序的领域。本来嵌入在长期秩序中的一些生产生活活动逐渐被短期秩序的交易所代替,住房建设既是最典型的例子。

第二,长期秩序与短期秩序相互渗透。市场交易在村庄内部也是无法避免的,但是村庄内的交易因为附加了某种人情味而有别于陌生人之间的交易,传统的“差序格局”在以新的形式延续。另一方面,虽然村民的生活更多地依靠市场和金钱,但是村民的生活的追求并非个人主义的自我实现或者物质享受,家庭仍然是村民生活的重心。

第三,短期秩序中更多的金钱流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强化了长期秩序。长期秩序的建构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从村中“族家”的分裂机制中可以看出这一点。随着村民财力的增长,人们有能力支付婚礼的仪式成本,这使得以婚礼互助作为重要功能的“族家”分化的速度减缓。另外,从孝道所发生的变化上来看,随着村民财力的增长,人们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变得更加孝顺。

在经典理论家马克思、齐美尔等人的论述中,金钱的广泛使用促进了个体权力的增长,使得人们变得更加独立。这一论断无疑把握住了长期历史趋势的变化,但是如果我们将考察的历史时段缩短(本研究主要考察这个村庄在1980年之后三十多年的变迁)就会看到这一长期历史趋势中的曲折和插曲。对于处于社会变迁中的中国村庄来说,线性的粗线条叙事无法概括其转型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复杂性。

 

关键词:金钱;流动;秩序;乡土社会;文化转型


目  录


1章 导言

1.1金钱的分离与整合

1.2“社会通货及其市场转型

1.3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关系

1.4一种村庄的类型学

2章 走进大寨

2.1齐鲁边界

2.2自然与农业

2.3社会与人文

2.4进入田野

2.5钱来钱往

3章 钱是

3.1粮食与沙子的贩运

3.2“精明活气

3.3钱是

4章 市场化的需求满足

4.1货币与礼物之灵

4.2消费的市场化

4.3传统手艺人的命运

4.4消费的断裂与延续

5章 核心家庭:最后的文化堡垒

5.1宗族中家庭地位的变化

  5.2大家庭到核心家庭

5.3家庭作为生活意义的中心

5.4最后的文化堡垒

6章 金钱作为礼物

6.1人际关系的分类

6.2人际关系的建构与维系

6.3一幅金钱流动的全景图

6.4“族家的分裂

7章 金钱与孝道

7.1孝道与家庭中的不同角色

7.2代际关系变迁与孝道

7.3经济能力与孝道的践行

7.4“孝而不顺

8章 金钱与神灵

8.1人神之间

8.2灵媒姑娘及其道德风险

8.3宗教捐献

8.4车辆信仰

8.5信仰、仪式与生活态度

9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  录



 

道路、规则与权威

——以湖南省中部地区南村为例

 

娄梦玲

    (中国人民大学2016届人类学硕士毕业生)

 

摘要:中国近代以来,随着国家权力不断向基层社会延伸,乡村社会处于急剧的变迁之中。现代化事物进入乡村导致人们的生产、生活、价值观念等各方面发生变化,乡村社会原本的秩序体系遭受猛烈冲击,一系列矛盾与冲突接踵而至。

道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普遍的一种物质形态。然而,它不仅仅是人与物通行的载体,还是人与人、社区与社区进行文化交流的通道。对于乡村社会而言,道路与人口迁移、生计方式、物资运转等方面密切相关。道路状况的改变不仅是乡村变迁的结果,反过来也是加剧乡村社会变迁的巨大动力。因道路建设而启动的一系列乡村规则、权威结构的改变是我们研究乡土社会秩序变迁的重要窗口。

本文以湖南中部地区南村道路建设为引子,探究该村庄在修路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乡村规则与权威格局,以及由规则实行与权威格局变迁反映出的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从南村房屋、生计与信仰的描述来看,笔者发现,村民思想领域发生的最为核心和剧烈的变化就是私观念不断强化。而因利益博弈产生的道路纠纷,以及修路规则面临的质疑和挑战又一次体现了转型社会时期村民公私观念发生的巨大转变,即公观念的逐渐弱化和私观念的日益增强。

在纠纷调解与村庄公共事务开展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权威格局是笔者关注的另一方面。黑茶市场的火热与村庄道路这一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了大批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开辟茶园。这些年轻人因为自身的经济优势加上积极参与村庄公共事务,逐渐在权威格局中居于主导地位。通过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笔者发现,年轻人权威的上升与他们自身拥有的资源和资源转化的能力密切相关。资源是权威的基础,村庄权威格局的变迁正是因为资源流动造成的。而从不同时期人们利用资源积聚权威的过程,我们亦能看到村民价值观中“公”的退场与“私”的扩张。

 

关键词:道路;规则;权威;资源


目  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2 文献回顾

1.2.1 关于道路的研究

1.2.2 关于规则的研究

1.2.3 关于权威的研究

1.3 研究设计及方法

第2章 南村的房屋、生计与信仰

2.1 田野点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人口及日常生活

2.2 房屋结构

2.2.1 新式楼房

2.2.2 老式木屋

2.2.3 新老房屋的转变

2.2.4 屋结构转变背后人们私观念的强化

2.3 生计方式

2.3.1 传统种植业

2.3.2 外出打工

2.3.3 农业规模经营

2.3.4 生计方式变迁中私经济的扩张

2.4 关于五公嗲嗲的信仰

2.4.1 有关五公嗲嗲的传说

2.4.2 请神仪式

2.4.3 信仰私人化与公共空间减少

第3章 道路纠纷中的乡村规则

3.1 从泥泞山路到现代公路

3.2 一起修路引发的纠纷

3.3 纠纷背后的利益博弈

3.4 曾冲的修路规则——毁地不赔偿

3.5 “土政策”面临私观念的挑战

3.5.1 乡村规则效力的减弱

3.5.2 从“崇公抑私”到“公弱私强”

第4章 权威结构的变迁

4.1 南村的多元权威

4.2 村干部无用论

4.3 新民间权威的崛起与旧民间权威的衰落

4.3.1 公共事务中的权威

4.3.2 纠纷调解中的权威

4.4 流动的权威

4.4.1 权威与资源

4.4.2 资源的感召力

4.4.3 资源的转化

4.4.4 老年人资源的枯竭

4.5 权威变迁中的公私观念

第5章 社会生活与秩序的新安排

5.1 生活方式的新变化

5.1.1 道路观念的转变

5.1.2 修路前后的乡村生活

5.2 年轻人的兴起和老年人的衰弱

5.2.1 后喻时代

5.2.2 返乡的农村精英

5.3 茶叶的传说,迷茫的未来

第6章 结语

6.1 乡土社会秩序的变迁

6.2 农民公私观念的转变

参考文献

致    谢



 

守墨成规

——一项中国传统手艺制作的蜕变史

 

罗士泂

    (中国人民大学2016届社会学硕士毕业生)

 

摘要: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表征集中体现的一个物质载体,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文化承载与传播的作用。自唐末以降,徽墨的发展让其一度成为中国墨的代名词,然而这种状态最终在清末至民国期间被打破。在遭遇到外来市场以及书写工具革命的冲击之后,徽墨逐渐衰落下去乃至于默默无闻。上海地区在1913年至1936年间由墨工引发的四次规模不一的罢工运动,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直接从事墨业的墨工为应对这一社会震荡所带来的冲击而作出的自然反应。除了疲于应对来自墨工的反抗以外,墨商与同行之间的竞争也显得尤其吸引人的注意。借助于各类文本的分析,通过考察查二妙堂友于氏墨店与其仿冒者之间的利益纠葛,从而展现了一幅墨商与仿冒者之间商业纠纷的局部图景。

在书写工具愈加趋于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围绕着墨(块)与墨汁之间的争论却始终存在于书法艺术圈内。一部分人坚持从古法规约出发,基于意在笔先的传统美学概念强调磨墨的重要性,从多角度力证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另一部分人则秉持方便的概念,认为使用墨汁才是适应现代社会的最终选择,试图将墨在整个文化体系中所处的位置进行“结构性替代”。然而不容否认的一点是,两者之间的争论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秩序建构的各自实践,这种实践的基础就在于圈外人赋予墨或墨汁不加区别的文化意义。在此意义上,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象征的物质载体,墨与墨汁都将在文化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徽墨;墨汁;冲击;结构性替代


目  录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文章结构安排

第二章 走进徽墨

一、徽墨的历史

二、徽墨的派别

三、作为贡墨

第三章 徽墨的衰微

一、洋烟的使用

二、墨汁的使用

三、墨水的使用

四、来自书写革命的暴风雨

第四章 墨工的暴力反抗

一、墨店的组织及其运营

二、墨工罢工

(一)1913年罢工

(二)1924年罢工

(三)1934年罢工

(四)1936年罢工

第五章 墨商之间的纠纷

一、胡开文个案

二、查二妙堂个案

第六章 “守墨”与“弃墨”之争

一、守墨

二、弃墨

三、结构性替代

第七章 结论

一、物的社会生命

二、物的文化表达

参考文献

致  谢

附  录

一、民国至建国初期徽墨业调查报告

(一)福州之制墨业

(二)上海商业习惯调查——笔墨业

(三)杭州市工业调查录(续):笔墨业

(四)北平市工商业概况

(五)徽墨业调查报告

(六)北京市手工业调查参考材料

二、《上海市笔墨商业同业公会会员登记录》194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