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论文,叫“本科毕设改成的论文”



刘肖健

浙江工业大学 工业设计研究院




设计学的老师和研究生们发表论文一直是个头大的事——不光作者们头大,期刊编辑和审稿人也头大。

设计学里有一种特殊的论文,叫“本科毕设改成的论文”,简称“毕改论”。

本科毕设真是个又大又好的资源,好就好在不进查重库……如果能改成论文发表出来也算贡献学术价值。设计学有些SCI级别的论文,看看内容,也就是一个本科毕设项目(当然是非常优秀的那种),不过写作方式另有一套规范而已。所以本文不拟讨论此举的道德问题,单就“怎么改”说说个人看法。

 

1.   本质区别

本科毕设与学术论文有本质区别,而且这个区别不是一长一短这么简单。

简而言之,本科毕设是“索取”性质的,学习使用别人的研究成果,形成自己的设计方案,毕设则是一个检验学习效果的试卷;学术论文是“贡献”性质的,发布自己的研究成果,供别人使用和验证。这个本质的区别决定了本科毕设很难变成学术论文,因为它们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学术层面的贡献。

但设计学有点特殊,否则我就不会写这篇文字教唆大家为研究界贡献(本来已经有很多的)学术垃圾了。

设计学的特殊之处在于,本科毕设的一线实务产生的数据和经验有可能形成学术价值。因为设计学的研究活动本身就带有强烈的问题导向性,任何新发现、新案例都有价值。但是这些价值需要用合乎学术规范的方法去提炼,而不是写成一本说明书,做了什么一样样列出来就完事。所以本科毕设不叫论文,叫“说明书”,要求的是规范化过程而不是创新或突破性的成果。

所以作者们不能懒,以为把一本毕设挤掉水分压缩成几页纸就变成了论文,这做法大有问题。

论文标题不要用“XX产品设计”。事实上很多毕改论都是这样的,这是毕改论的标志性题目。这类题目表明你做了某些事,但不能暗示你对设计学做出了某些贡献——只讲做事不讲贡献,毕改论从题目上就能昭示其本质。可以在后面加上“研究”二字以示拔高,算勉强过关吧。其他不多说了,论文攻略很多,都是通用的。

 

2.   文献是重灾区

文献是毕改论问题丛生的渊薮,也是毕改论能被一眼瞅出真实身份的命门。

本科毕设后面经常附有大量风马牛不相及的文献,这是因为学校有硬性的文献数量要求,学生们只好瞎凑。很多文献放在任何一个毕设里都能用,连《工业设计概论》之类的教材都能在文献列表中看到,学生读过的信息来源可靠的文献可能也就是教材了。

本科生不大会去看什么学术文献,所以毕设说明书里的文献鱼龙混杂,大半是图书和网文,这导致毕改论的参考文献也充满了基于wwwhttp的不可靠小道消息,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本科毕设的文献综述(只能叫“现状概述”了)还有其他一些无法直视的特征,如缺少前沿成果和最新进展、缺少3~5年内的学术文献、在学科基础常识上大量灌水,等等。

本科生把研究现状写成技术介绍很常见,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视角的局限性。以一个本科生的视角,新鲜的和牛逼的东西很多,因为他不知道和没见过的太多,始终处于仰视状态。但学术论文面向全体同行(特别是高校同行,他们是主要读者群),这种视角就很low。本科生会因为用了某个有名有姓的理论方法(甚至某个工程软件如有限元)就觉得自己很牛很拽,大书特书,恨不得把发展史都叙述一遍。但理论方法软件用的再好也只是学习、实践之类的索取行为,对学科发展的贡献可能是零。一名本科生必须仰视的东西,大部分学术圈的人(论文读者)只需俯视,因此视角的改换是必须的。

作为一篇不合格的毕改论,文献综述中缺少问题提炼和工作焦点、对同类工作的现状和前沿成果漠不关心、对自己的成果在同领域的地位不敏感等,都是致命问题。本科毕设难以提供这些信息,指导教师(或硕士生)发论文时需要好好补充一些干货。

设计师注重实践是优点,但是在写论文时变成了最致命缺点——对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如数家珍,而对研究界的相关成果则陌生的很。学术成果(理论、技术、方法)经常是跨产品的,也是网络渠道中口耳相传的产品故事中很难看到的,因为它们不在大众的常识和兴趣范畴之内。作为一个学术论文的作者,除了分辨出产品的表面关系,更应能识别出本质关联,这样才能跳出本科毕设这口井,见到学术的蓝天。

 

3.   创新与贡献

本科毕设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给这个世界平添一个新产品,学术论文则是解决一个问题,创造新知识(而不是增加新产品),总之要有自己的贡献。

创新与贡献应该是撰写学术论文首先要明确的东西,这两者应该都是针对研究领域,而不是我设计了一个从未有过的东西就叫创新。各类授权的专利多了去了,但不是每一样都能写成学术论文发表。设计学的学术层面的创新应该是方法性质的新发现、新探索,或一类新问题的解决方案,或一类旧问题的更好的解决方案,等等。

有些人意识到了这点,但苦于无料,于是搞出了一些改头换面的 “新”方法。实际上没有新东西,只是把旧东西挂了个自创的新名字。也有些哭笑不得的“创新”:XX方法还从没在XX产品的设计中用过……

一个折衷的方案是,为本科毕设补充方法学内容,在方法学视角下重新审视和改进,让你的设计成为某个方法指导下产生的成功(哪怕是很小的改进)之作,至少算个成功案例。但是也要提出一些自己在应用过程中产生的局部贡献,丰富该方法的应用经验。这项工作最好在指导学生做设计的过程中就开始,作为检验某个方法的应用实效或发现问题,都是有价值的。

 

4.   分析 vs 设计

有些毕改论里也带有理论和方法学的东西。这里常见的问题是,两者水是水油是油,根本融不到一块去。前面动用高大上的理论分析得热火朝天、头头是道、煞有介事,而后面的设计跟前面的分析一毛钱关系也没有。分析和设计就像是两个人做的(可能还真是两个人做的),而且俩人互相不通气。

本科毕设这个前后脱节的问题很好解释:学生们一般都是先把设计做好了再写论文(设计说明书),分析的内容都是拼凑出来的,先有结果后有过程,所以瞎掰和灌水的比重很大。这样整个论文看下来分析是分析、设计是设计,设计方案根本就不是分析的结果。

毕设只要方案OK就差不多了,对论文里的逻辑问题一般老师们都不是太在意,但是这样前后不搭的东西写成几千字的小论文就相当糟糕了,读起来通篇都是东一榔头西一锤子的感觉。一篇几千字的文章里要是有逻辑问题,是非常扎眼的,也是很容易被发现的,当然,也很容易成为论文被毙的最佳理由。

 

5.   证据意识和比较

证据意识是与论文的创新、价值和贡献密切相关的一个特征:我的东西比已有的好、我解决了文献综述部分发现的问题——要有证据。

证据也是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的最后闭环,合格的论文应该有头有尾。前面提到的问题和需求,文章要给出解决方案,不能前面提了后面就没影了。

准备证据确实是个很棘手的问题,不单是毕改论,对所有学术论文而言,证据环节都是个不小的考验。我自己每次写文章多少都会为证据犯难,所以我宁愿写一些技术性的文章,这类文章最后一个图贴上去立马让人信服。道理很简单,这个图不使用一点技术手段是搞不出来的(有时造假的成本甚至比技术研究还要高)。图出来了证据也就有了,甚至都不用啰嗦太多文字。这类文章我发过几篇,但是现在也越来越难了,背后的技术工作需要很多实打实的投入。

鉴于搞出完全原创的成果确实很难,设计学的论文大多是改进性质的,那就要提供一些比较,如本方法跟已有的类似方法的对比。有时需要做些实验来产生对比数据——这是毕设难以提供的,本科生的任务毕竟不是研究设计方法。

有一类设计学论文常用的证据,就是找几个用户打打分——结果当然是自己的方案比别家都好。这个勉强也算证据,甚至一些SCI论文也用这种证据。我就看过有篇SCI论文中一个丑得不堪入目的设计偏偏用户评分最高,但也没法指责作者故意找些审美观奇葩的用户来做实验。审稿人认不认这种证据只好看运气了。

 

6.   成果都是外观

很多产品(特别是交互)设计的最后成果都变成了外观和(伪)界面的展示,大量图片占篇幅,给人的感觉这就是文章的最大贡献了——可能事实也确实如此。

学生的毕设方案实在没啥亮点可吹的时候,他们一般就会在外观设计上浓墨重彩地渲染:造型考虑了XX意象、色彩基于XX心理、材质表现了XX审美、装饰借用了XX文化……这种填料已被用得泛滥成灾。

一篇文字如果过分强调一些边边角角琐碎的东西,给人的直观印象就是:这个作者真的没料了,否则不会没完没了地逼逼这些。

 

7.   问题意识

设计学产生实质性的贡献有难度,改头换面的生拉硬扯也很容易被识破,所以建议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比方法更重要,有时甚至是方法跟着问题走,问题决定了方法,根据问题分析结果选择方法也是一种创新,因为设计学的方法很多,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也算贡献了经验。

但是找到有价值的问题也不容易,很多毕设的需求基础只能称为“伪需求”,是先有果后有因那种性质的,学生做完了设计才把需求和分析一股脑补齐了交给导师。

一款设计的价值可以从三个层面去评判:一是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好坏不论);二是提出了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改进);三是解决了一个新发现的问题(创造)。后两种是有希望产生毕改论的,特别是第三种。但不幸的是,本科毕设多以第一种为主,问题意识的缺乏导致毕改论的质量上不去。

解决这点恐怕要求导师从毕设选题阶段就得开始谋划了。如果真缺论文的话,别等学生毕业走了才动手。

很多毕设里确实提到了问题,但大都很表面化,对问题本质的透析不够。只有跨越产品识别出问题的共性特征,才有可能上升到学术层面,产生自己的价值。

学术论文作者对问题必须要有自己的(高于观众的)领悟,而且必须在论文里清晰明确地表述出来,并得到审稿专家的认可。设计的学术不能像艺术品,搞出一个作品来摆在那里,让观众看了自己去“领悟”。学术不是参禅,一切都得明着来。

 

8.   数据

数据主要放在证据部分,证明成果存在。

有些指导教师的学生长年累月做同一类产品(比如家具),数据的积累会比较丰富,借助方法学和设计理论稍加分析提炼就能上一个台阶,形成学术价值。这类工作是实打实的研究,写出来的论文不能再称作“毕改论”了。

毕设阶段能做一些正规实验最好,比如有设备条件的学校可以测试坐压分布数据来论证座椅形态的舒适度。

没有设备条件可以收集调研数据,但不要都是访谈。访谈属于“主动数据”——你不去问访谈对象这些数据就不存在。本科毕设的访谈部分一不小心就会被灌水灌成泽国,在一些学生眼里,访谈就是调研的全部内容,他们会不厌其烦地描述每个访谈对象的背景然后统统塞进说明书里。数据看起来很丰富,但基本没什么价值。有价值的是“被动数据”——这些数据你不问也一样在那里,比如一款产品的价格、销售、市场分布等。这类数据才是研究(或成果)的支持。

 

9.   格式

投哪个期刊,就按哪个期刊的格式写,下载他们的稿件模板,从一开始就在标准的格式基础上开工。

规范化格式带来的仪式感确实能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

 

总结和建议:

  1. 标题末尾两个字不要是“设计”;

  2. 认真写文献综述,wwwhttp类的文献全部删除,补充近3~5年内紧密相关的学术文献;现状研究的末尾要提出待解决的问题,作为研究目标;

  3. 不要给审稿人和读者上课,科普(灌水)的内容删掉,相关技术/理论/方法背景一句话带过;

  4. 理论/技术/方法的应用要有一些,最好是有些不同一般的东西,比如设计案例有些需要特殊处理的地方;

  5. 设计方案的产生紧密围绕问题的解决展开阐述,不要流水账做了啥就写啥;要多想想文中做的每一步对解决问题有什么贡献;

  6. 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7. 提供比较优势,和同类解决方案相比,我的方案好在哪里;

  8. 除非你的工作就是外观和界面设计,外观或界面最多放一个,否则别人会觉得你的全部工作就只有外观和界面;

  9. 结论里客观评价一下自己的工作,不是把摘要换个说法再写一遍;

  10. 对于新晋硕士生,贡献一篇“毕改论”可以作为学术入门的基础训练,就算期刊不够格,发篇水一点的会议也没关系;

  11. 我不觉得指导教师发“毕改论”是一个道德问题,但是应该把学生列入论文作者,这样也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12. 警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有意不把他们大抄特抄的来源列入文献列表,这会给他自己和导师埋下祸根,查重不一定能防止所有坏情况的发生,所以组织文字的工作建议亲力亲为。



万一论文投中了别说是我教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