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副教授揭国内学术论文发表怪象:刊物主编竟如此行使“生杀大权”

提示点击上方"新民晚报"↑免费订阅



最近几天,复旦大学“70后”海归副教授郑磊成了网络红人。他与研究生合写的一篇论文,被国内一家核心期刊约稿,不料在最后发表前,对方突然提出硕士生不能联合署名,只能保留导师自己的名字。沟通未果后,郑磊果断做出了“不让学生署名,我就只能撤稿”的决定。



这是6月15日晚上,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郑磊在朋友圈里写下的长段文字。


这条微信随后被网友纷纷“点赞”,称其“为学生着想”、“有学术道德”。




很多人在下面留言“怒夸”郑磊:

“干得漂亮!支持、敬佩”

“为上过您的课感到自豪”

“郑老师好棒!做您的学生会觉得很幸福”

“郑老师,如果每个导师都能像您这样想,并身体力行,中国的高等教育将会培养出很多大家,这不仅是对学生个体的尊重,也是对学术的尊重。请收下我的膝盖”

“心生温暖,真希望所有导师都有这个觉悟”


昨天,郑磊接受新民晚报采访时则表示,他更希望通过这起风波,改变不合理的期刊录用标准和学术评估体系,解决持续多年的国内学术论文发表怪象。



郑磊近照

·  不看学术内涵 主编一票否决·


郑磊告诉记者,“教授的科研成果评估,不是看学术的含金量,而是只看他的论文发表在哪个核心期刊,按不同的等级加分,最终,教授的科研目标就只成了发论文的篇数。不少核心期刊的主编、编辑并不是每个领域的专家,竟能一票决定论文的生死。


在这种背景下,论文质量就无法保证,能被他人引用的也少之又少。中国成为论文大国,却并非科技创新强国。这是中国科研体制长期的弊病,是我们走向创新型国家必须搬走的绊脚石。




郑磊透露了“不让学生署名”事件的真相。那家刊物的编辑告诉郑磊的主要原因是不让研究生借着导师的名义“蹭”论文,或学生“代替”老师做论文。为了避免这种“人情”论文,他们就确定了一条“死原则”:研究生不能署名。


但也有另外一些期刊告诉郑磊不同的原因,就是一些机构在为各类学术期刊评估排名时,打分的指标中包括作者的职称地位。打个比方,如果作者全部是教授级、研究员级,刊物就能得更高的分;如果作者多是研究生,刊物级别就降低了。



毕业典礼上的郑磊


郑磊认为,论文评判的标准居然是看作者“出身”的高低,不看学术内涵,本身就十分荒唐。“难道我们的论文发表,就看作者的身份地位?院士、学科带头人论文照发,本科生、研究生再有创新、再有学术思想,就是没有发表论文渠道?”更让郑磊感到严重的是,此类现象并非个案,而是相当普遍。


·  论文刊发体系 尽快接轨国际·


记者在沪上多所985、211高校采访时发现,不少科研项目止步于论文,离开产业化相距甚远,与不合理的科研评估体制不无关系。而由于论文的“重要性”,高校出现了咄咄怪事:某名校举办学术会议,请来某核心期刊主编,这位主编并非学术精英,能洞悉学术前沿,只是因为其手握论文“生杀大权”,院长、系主任不得不赔笑接待。



“国外许多一流学术期刊,第一作者是研究生的比比即是,作为权威的学术刊物,论文质量应该是第一位的。”郑磊说,自己留学期间,多次发表期刊论文和国际会议论文,其背后,是主办方看重其学术能力,而非身份地位,有的国际期刊很重视青年学生的创新能力。




郑磊介绍,国际一流学术期刊的用稿方式与国内很多期刊也明显不同。国内刊物的主编、编辑拥有决策权,但国际刊物的主编们只有组织权,他们必须找到3至5位同样研究领域的同行专家对论文的质量进行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作者要么依照意见修改,要么反驳评审专家的意见,如此反复,才能发表一篇SSCI核心论文。



郑磊说:“我带的学生也有在国外SSCI期刊以第一署名发表论文的,整个过程下来,与国内发表论文相比,修改的时间更长,要求更严格,但往往是这样的论文才能体现学术规范,才能被学术界认可。”郑磊呼吁,构建科学合理的论文刊发体系,尽快与国际接轨。


(新民晚报记者 张炯强 新媒体 戴慧菁 编辑整理 部分图片素材来自于 “青春上海”)


更多精彩新闻可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新民晚报移动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