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 | “青春学术”预告第五波:东方现当代部分——2017年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简介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尹吉男

每逢学生毕业,总要说点什么。学校是森林,尽管她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植被在收缩,但老师仍是守林人,学生如小鸟群来群往,最终都在天空飞翔。守林人对小鸟说:“希望森林是鸟的青春家园和精神故乡,无论小鸟飞到哪里,她会始终伴随着你”。

——人文学院院长 尹吉男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致力于艺术史与艺术理论的研究,其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涉及了东西方古今的诸多艺术问题。为了进一步展示本科生的研究成果,这里将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简介向大家呈现出来,也欢迎大家的交流与批评。

整个推送共分为五期,本期为第五期东方现当代部分。

东方部分论文简介:现当代

《浅析卫天霖油画艺术》

作者:易颖

指导老师:曹庆晖

论文简介: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卫天霖的油画艺术,他是早期留洋于日本的画家之一。他用毕生的精力投入到西方的油画与中国传统艺术相融合的探索之中,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文章首先介绍了卫天霖的生平,他出生于中国山西,早年留学于日本,师从藤岛武二。回国后,潜心油画教学。晚年受不公正待遇,但仍坚持绘画,直至逝世。

第二章则是从卫天霖留学日本为出发点,一方面从当时东京美术学校对卫天霖的艺术熏陶,一方面从导师藤岛武二先生艺术观点对于卫天霖的影响出发,了解卫天霖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之一。

第三章则是从印象派绘画的产生时间、代表人物、风格特点以及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为出发点,结合卫天霖艺术创作特点,来论述印象派绘画对于卫天霖的艺术风格的影响。

第四章则是从后印象派绘画的风格特点、代表人物出发,结合卫天霖的艺术风格,从中看到卫天霖对于后印象派绘画的借鉴和吸收。

第五章则是从卫天霖绘画中的丰富内涵来肯定卫天霖在油画艺术创作所取得的成就。

作者易颖

《论梁永泰早期版画作品风格的形成》

作者:陈颖婷   

指导老师:吴雪杉

论文简介:

梁永泰,作为中国现代版画史上杰出的版画家之一,由于种种原因,其艺术成就和贡献久未受到重视和考察。大致来说,梁永泰十分注重鲁迅对于现代版画的分析和评价,受麦绥莱勒和克拉普兼珂等版画家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他还崇拜德国版画家丢勒。梁永泰早期受到左翼艺术思潮的影响,其作品具有明显的斗争性,但随着战情的变化,他也渐渐从亢奋的状态转为冷静面对。他不断试图调、题材和技法,使其作品中呈现出早期以为革命服务为目标、参考借鉴西方现代版画等特点到后期越发细致严谨写实、洋溢着浪漫主义色彩的风格演变。对梁永泰早期版画作品的考察,不仅有助于重新认识梁永泰的艺术成就和贡献,而且可以与20世纪中国现代版画的发展历程相互印证。

作者陈颖婷

《以美琪大戏院为例——范文照建筑实践初探》

作者:谢思格

指导老师:陈捷

论文简介:

本文主要回答:美琪大戏院作为范文照的建筑实践,在范文照的建筑生涯处于怎样的位置?如何改写并影响了1949 年以前上海地区现代建筑的演变历程?在第一部分,笔者试图通过历史文献材料及图片呈现美琪大戏院历史背景与建筑概貌,在第二部分,对比解放前上海的其他戏院建筑,突出美琪大戏院的设计理念和独特性;在第三部分,笔者试图发掘并验证建筑师与戏院的互利关系,以及戏院在建筑师生涯中扮演的角色;在第四部分,笔者试图从美琪大戏院的设计中提炼范文照的设计理念,追溯其早期经历和教育背景,最后笔者将关注点落在范文照从古典建筑到现代建筑的转变。

作者谢思格

《解放战争时期香港左翼美术生态——以“人间画会”研究为中心》

作者:张景活

指导老师:吴雪杉

论文简介:

解放战争时期,香港成为南中国统战工作和左翼文艺宣传的重要据点。“人间画会”作为香港当地团结国统区左翼进步美术家的重要组织,对统战工作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透过对其成员构成、,试图还原在解放战争时期汇聚在香港的,以“人间画会”为主的左翼美术群体当时的活动情况,并据此对该画会乃至当时香港左翼美术活动特质做出部分释读。

作者张景活

《试析张光宇的艺术风格和时代特色——以<西游漫记>为例》

作者:程冉

指导老师:吴雪杉

论文简介:

张光宇,一位被忽视了太久的艺术家,他是20世纪中国漫画界的“老大哥”,被众多漫画界同仁尊重,是谈20世纪漫画离不开的一个人物。但仅仅说他是漫画家又是不恰当的,因为他不仅涉猎漫画,还有家具设计、服装设计、书籍装帧、电影美术等等。而这些涉猎又汇集起来作用于他的漫画创作,使他的作品有着惊人的表现力。

张光宇于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西游漫记》是他的重要代表作,本文便以张光宇1945年创作的《西游漫记》为例,从造型、色彩、线条、构图四方面分析张光宇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来源的蛛丝马迹,并从本土和外来艺术两方面看张光宇艺术所受的时代和地域影响,最后将其在香港和北京创作的“西游漫记”系列作品与1945年《西游漫记》形成对比,看张光宇这位“时代派”与时代的关系,以及对如今艺术发展的启发。

作者程冉

《“自觉”图解——叶浅予<民族大团结>图像分析》

作者:周方涵

指导老师:曹庆晖

论文简介:

叶浅予在建国初期创作的《民族大团结》,是他在新中国时期最早的主题性创作,这张画是完成于叶浅予本人转向国画的探索时期,。虽然在年画、国画领域都获得好评,。在这个过程中有叶浅予的两次自觉,;一是他自觉对自己和过去的时代做出的理性批判。叶浅予的创作出于时代使命感而饱含对社会的真挚情感,艺术家主体能动地选择与实践体现了一种“现代性”的追求,叶浅予的艺术形成于20世纪这个中国社会巨变与转向的时代,他艺术态度的转变背后是他自觉对社会、。

作者周方涵

潮州工夫茶文化价值探究

作者:王喆

指导老师:石东玉

论文简介:

潮州工夫茶作为一种茶道文化,它既是中国工夫茶文化的最古老遗存,又是中国茶道文化的集大成者。在与潮汕人文风俗的结合下,潮州工夫茶形成了一套讲究“工夫”的冲饮方式,其茶汤口感清甜回甘而又兼有保健价值。同时,这套茶文化体系还与儒家“中庸”、“天人合一”等思想相吻合,故又与人们的人际交往、精神情感有着密切关系。本文主要从潮州凤凰单枞茶入手,结合工夫茶道讲解何为潮州工夫茶以及潮汕全民皆兵的茶文化现象,进而探讨在与时俱进的现代生活中,工夫茶于养生、情感、审美、道德等多方面的价值所在。

作者王喆

《一生的文章——从花瑶挑花国家级传承人奉雪妹看隆回花瑶女性服饰及挑花工艺》

作者:陈晗

指导老师:李军

论文简介:

花瑶挑花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她的创造者是花瑶民族普通的家庭妇女。女性服饰是挑花的主要载体,传递着花瑶的文化。奉雪妹作为国家级传承人对于花瑶女性服饰及挑花工艺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文章通过对传承人奉雪妹的走访及对隆回当地风俗民情的调查,从奉雪妹的女性身份和个人经历出发,解析花瑶女性服饰的部件及穿戴方式,并分析了筒裙挑花的工艺流程及图案规律,最后从乡土情结与集体记忆载体、自我认知与社会认同、个人礼仪生命场景与社会追求三个角度试分析了以奉雪妹为例的花瑶女性对于挑花工艺之个人意义的思考。

作者陈晗

《陈官“短穗花鼓”的现状和发展研究》

作者:黄春晓

指导教师:陈捷

论文简介:

200611月,短穗花鼓入选山东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2月,短穗花鼓入选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短穗花鼓是我的家乡陈官镇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传之一,民间舞蹈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利益洪流之下逐渐被湮灭,短穗花鼓的传承近年来也遇到了很大的阻碍,如何保护和发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一大难题。本文在做好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和整理了短穗花鼓的相关材料,力求能够让更多人看到短穗花鼓的历史和发展现状,以谋求开拓新的传承和保护之路,让这门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能够延续下去。

作者黄春晓

作者:李卫东

指导老师:邵亦杨

论文简介:

本文以新媒体艺术为切入点,指出以电子游戏为表现形式的当代艺术的特殊性,从艺术创作、展览空间、观众参与途径等角度来分析艺术家冯梦波、曹斐创作的电子游戏,结合博伊斯的艺术观念来理解电子游戏中对理想空间的建构。最后结合阿瑟·丹托的艺术终结论来分析电子游戏在当代艺术中存在的合理性,对艺术的边界问题进行反思。从当代新媒体艺术浪潮中的个案出发,以艺术作品为重点,探讨具有代表性和争议性的艺术史问题,以小见大,希望能够提供一种新的角度去理解当代艺术。

作者李卫东

《中国当代艺术中独立动画当代性与独立性考察》

作者:杨柳倩

指导老师:于帆

论文简介:

独立动画是中国动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机结合了当代艺术与实验电影,近年来通过网络已从边缘走入大众视野,学术上也获得了热烈的关注。现有的相关研究多将视角落在动画产业或全球化浪潮之中,本文以中国的独立动画为研究主体,着力于将其置于当代艺术的语境中进行论述。文章首先明确了独立动画的概念,梳理了21世纪以来,中国独立动画的发展情况,然后通过引用国内最新和最具代表性的独立动画作品,以案例分析、对比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分析了独立动画中体现的当代性与独立性特征,提出了中国独立动画独立性正在消解的观点,指出独立动画独立性消解带来的当代性危机。

作者杨柳倩

《冲突与融合:中国当代艺术与非遗之间关系的种种可能》

作者:张妮

指导老师:李军

论文简介: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非遗是“传统的”、“怀旧的”,反之当代艺术是“先进的”、“超前的”,两者好比在艺术领域里相离的两个圆,这两者有各自运行的规则与轨迹,永远不可能有交集。但在当下,这个交集成为了可能。本文以 “集体记忆” “文化记忆”理论为方法论基础,通过对当代艺术和非遗发生关系的三种典型个案分析讨论,旨在找到非遗与当代艺术双向互利的新方式:非遗作为创造力的源泉为当代艺术提供最深的滋养,使得当代艺术重生传统的精神与灵魂;而当代艺术灌给非遗以时代的气息,将其带进当代的舞台以另一种“生产性的保护”方式延续下去。

作者张妮

《畸变之“美”——从媒介角度探究网红脸成因》

作者:施亦琳

指导老师:刘晋晋

论文简介:

“网红脸”是用来描述网络红人们(一般为女性)因整容而高度相似的脸部形象的词汇。社交平台里越来越畸形的“网红脸”也因此成为了时下一种流行的社会现象。在新媒介语境下探究“网红脸”畸形化发展的原因,可更深层次地理解在当代环境中,媒介对某一种特定文化的行成、发展与传播起到的作用,以及网红文化和“网红脸”传播和发酵之于社会的潜在影响。

作者施亦琳

青春学术研讨会将于2017年6月15-16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行


图文均来自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图文编辑:赖雅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