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指南 | 物理与光电·能源学部

关注苏大本科招生,点击上方蓝色字样。



葑溪之西,胥江之东,广厦万间崇。

东吴古风,春华秋实,声教暨寰中。

待君来校,益人益己,与世近大同。


 这里是

苏州大学2017招生季

报考指南系列——物理与光电·能源学部


主任寄语


物理与光电•能源学部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天赐庄校区,创建于1914年。历经百年沧桑,学部已发展成为国内外重要的物理、光电与能源学科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根据2016年11月份的数据,物理学科国际排名位列562位,;物理学自然指数(Nature Index)的国际学术排名全球77位,国内学术排名第7位。


沧桑砺洗,春华秋实。学部有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有团结协作的学术氛围,有融合开放的校园文化。这里是你们放飞理想的精神家园,是你们成就梦想的知识殿堂。“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始终是我们的追求,殷切期待你的到来,共同开创学部新的辉煌!


马余强 教授

               


学院特色

学部前身为创建于1914年的东吴大学物理系,是学校历史最为悠久的院系之一。现有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学院、高技术产业研究院、现代光学技术研究所、信息光学工程研究所和化学电源研究所等学院和学术机构,苏州大学高等研究院、苏州大学软凝聚态物理及交叉研究中心、苏州大学能源与材料创新研究院挂靠学部。

现有在校本科生1200多名,研究生400多名;教职工270余名,其中院士2名,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1名,长江学者1名,杰青2名,优青5名,青年千人9名,青年973首席专家1名,,江苏省双创人才6名,江苏省特聘教授4名。全体教职工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47名,具有博士学位的153名。


根据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ESI)分析,学校的物理学学科已跻身全球前1%。根据英国自然出版集团发布的2015年度NATURE INDEX——自然指数统计显示,物理学科在全国各大科研机构与高校中排名第11位,在亚太地区各大科研机构与高校中排名第32位。学部先后承接了国家“973”和“863”项目、国家重点科技专项、总装备部、、国家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一大批科研项目,年度科研经费达6000多万元。近三年来,学部教师分别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Nature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等国际SCI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0余篇。学部拥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及省部级公共服务平台5个,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2个,国家级标准委员会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1个。


经过多年积淀,学部教学成果丰硕。拥有国家特色专业物理学专业,江苏省特色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级精品课程《普通物理学》,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大学物理实验》,江苏省高校英文授课精品课程《普通物理学》,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电磁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教学团队基础物理(实验)教学团队。


学部历来重视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历届学生在全国“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电子设计竞赛、江苏省高校物理与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等竞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各专业就业面广,就业情况佳,毕业生实际就业率达98%以上。积极探索精英化、国际化教育培养模式,选拔开设物理学国际班,打造卓越英才。坚持开放的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交流与长期的合作关系。

学科专业

专业介绍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学制:4年

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设置普通物理、电路理论、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单片微机与接口技术、微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信号与线性系统。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学制:4年

授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设置普通物理、光学、普通物理实验、光电子技术、激光原理、工程光学、全息技术、光信息处理、量子力学。

物理学专业

学制:4年

授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设置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普通物理实验、模拟电子技术、数理方法、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等。

物理学(师范)专业

学制:4年

授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设置: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普通物理实验、数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中学物理教学法。

能源与动力工程

学制:4年

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设置:普通物理、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锅炉设备、燃烧理论与技术、流体机械、换热技术与设备、动力机械基础等。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学制:4年

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设置:普通物理、电路理论、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自动控制原理、单片微机与接口技术、微机原理、信号分析与处理、光电子技术、智能仪器原理与设计。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学制:4年

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设置:固体物理、物理化学、材料化学与物理、能源电化学、电源工艺学、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储能材料与制备技术、材料分析与测试方法、能量转换与应用、先进节能技术、能源系统的集成设计、世界新能源发展态势系列讲座。

材料类(中外合作办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学制:5年

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设置:物理化学、材料化学与物理、材料分析与测试方法、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电化学原理与应用、先进储能材料制备技术、电源工艺学、专业综合实验等。

博士、硕士学位点

一级学科博士点

物理学

光学工程

博士学位点

凝聚态物理

等离子物理

博士学位点

凝聚态物理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博士学位点

光学

光学工程

博士学位点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硕士学位点

物理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

硕士学位点

光学工程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硕士学位点

课程与教学论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硕士学位点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专业学位硕士点

光学工程(工程硕士)

学科教学(物理)

博士后流动站    物理学  光学工程

国家特色专业及十二五重点专业   物理学

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建设点    光学工程

国家级教学团队   基础物理(实验)教学团队

省级一级重点学科   光学工程

省级优势学科   光学工程


毕业前景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在电子信息技术、光电技术、光通信、光学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技术、信号与图像处理等信息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和开发、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


物理学专业: 在学校、科研单位、中外企业尤其是半导体行业及其他相关部门从事教学、基础研究,微电子材料和器件研制、测试、分析和管理等工作。


物理学(师范)专业 在中外企业、学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教学和研究等工作。


能源与动力工程 在电厂、供电局、中外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从事热能有效利用、热工设备、动力机械和动力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等有关领域的技术和研究工作。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 在光电类企业和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测量、控制领域有关的传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光电技术等方面的技术、管理和研究工作。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在太阳能光伏行业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涉及节能和低碳相关行业从事技术、管理和研究工作。



近三年毕业生升学情况

2014年

浙江大学

2

南开大学

2

四川大学

1

东南大学

3

上海大学

2

同济大学

3

南京大学

2

上海师范大学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

华东师范大学

1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

1

香港浸会大学

1

华中科技大学

1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

2

美国普渡大学

1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1

新加坡国立大学

8


2015年

东南大学

6

复旦大学

1

华东师范大学

1

兰州大学

1

南京财经大学

1

南京大学

6

南京工业大学

4

南京航天航空大学

1

南京理工大学

3

宁波大学

1

上海大学

1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1

上海理工大学

3

深圳大学

1

浙江大学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

1

重庆大学

1

墨尔本大学

1

新加坡国立大学

8


2016年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1

九州工业大学

1

丹麦技术大学

1

南卫理公会大学

1

西肯塔基大学

1

新加坡国立大学

6

北京工商大学

1

北京理工大学

2

东南大学

12

复旦大学

1

国防科技大学

1

华北电力大学

1

华东师范大学

2

华中科技大学

1

南京大学

7

南京理工大学

1

厦门大学

1

上海交通大学

2

苏州大学

50

香港中文大学

1

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1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所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

5

重庆大学

1


走进物理与光电·能源学部

所在校区

天赐庄校区


咨询电话

0512-67870146



网址

http://physics.suda.edu.cn/





及时 | 精准 | 用心


苏州大学2017招生宣传季

已经全面启程


我们将全程陪伴

陪你度过这人生中

独一无二永远铭记的路程


我在苏大等你来!


BEST WISHES FOR YOU


主题策划 | 苏州大学招生就业处

素材来源 苏州大学物理与光电·能源学部

责任编辑 | 尹飞 余浩 梁晖 苏小招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