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博士期间无需强求发表论文

有没有必要把在SCI上发文作为博士生毕业的硬条件?

随着这两年和国内合作增多,我和国内研究生的交流也多了起来。学生们问我最多的一个问题是:美国博士生毕业,需要SCI文章发表么?

SCI是ScienceCitationIndex(科学引文索引)的简写,是世界上最权威的科学文献检索系统,包括了三千余本杂志,其中多为英文。国内有些高校,尤其是医学生物类专业,都把在SCI上发表论文作为博士生毕业的硬条件。与此对应,国内许多文科院校也规定学生必须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

那么美国的高校有此要求吗?我无法知道美国所有学校的规定,但是我所经历的高校(比如哈佛大学)和我所听说的高校,都不要求博士生毕业前发表论文。

和本科教育不同,读博士很像传统小作坊中的学徒制。导师一对一地对学生耳提面命,传授科学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方法。在美国,博士多为5年制,包括2年修课和3年做课题。但是,有相当大比例学生都无法按期完成博士课题,故平均毕业时间是6年左右。即使如此,还是有相当比例的美国博士生在毕业期间没有发表任何科研论文。

现代科学研究日渐精细,文献也浩如烟海,良莠不齐。对于一个初涉科研的学生来说,如何梳理海量文献并提出科学问题,是极大挑战。这时候,导师需要花大量时间,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在“道狭草木长”的情况下“理荒秽”。同时,学生也需要时间,去完成从好的学习者(被动地记忆已有知识)到合格的实验者(主动地创造新知识)的转换。另外,科研的成败有很多运气因素。毕竟,我们是探索未知,。当实验结果不如人意,我们还需要进行额外的实验,探索出现异常结果的诸多可能性。

对一个初学者来说,如何运用科学语言,有效、有力地把科研结果及其意义表达出来,需要漫长的学习过程。特别对一个英语不是母语的博士生,此过程尤难。我在读博士期间写的第一篇文章,被导师修改不下30遍,耗时半年。工作后,我对自己学生的论文,也反复修改。比如,我最近一个博士生的第一篇文章,在正式投稿前,我和其他同事前后共修改了42遍。对学生来说,第一篇科研论文,是他们吃的第一口奶,如果我们做导师的敷衍了事,他们会误以为科研本该如此,并进而把这种错误风气一代代传递下去。

科研论文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投稿周期长。一篇稿子投出去后,要经过编辑初审、专家匿名评审、作者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次数不定)等步骤。如果幸运,一篇稿子从投稿到某科学杂志,到被该杂志接受,往往需要3-6个月。而且,科研论文投稿后往往会被拒稿(好的杂志接稿率多为10%左右),故需改投他家。以个人为例,在我已发表的文章中,平均每篇被拒稿约2次,从第一次投稿到正式发表,通常1年左右。

基于这些原因,美国的博士研究生能够在读书期间发表论文的不多。学生是否能够毕业,由导师组根据论文的质量来作判断,而不用借助SCI的发表情况。与美国的博士学制不同,中国的博士通常只读3年。而且中国学生的英文能力和美国学生比,也有很大差距。当然,我们必须指出,中国有不少优秀博士生,能又快又好地发表高水平论文。但是,如前文分析,对相当多数博士生来说(尤其是医学生物专业),3年内必须发表SCI文章的规定就不近人情了。少数学生为了毕业,拔苗助长,把一些不成熟的结果匆匆发表。同时,代写论文的公司大行其道,生意兴隆。国外一些SCI杂志也趁机大赚特赚。比如,一个名叫PlosOne的网络SCI杂志,一方面爆炸式增加文章发表数量(过去9年间,年发表数增加了不止20倍),一方面向中国作者收取高额版面费(每篇文章收取1350美元)。但因为该杂志接稿率极高(约70%),故成为不少中国科研人员的最爱。仅2014年,中国学者就在该杂志上发表4901篇论文,共支付了660万美元的版面费(2015年的数据,尚未出来)。

(作者为宾州州立大学教师,是多家SCI杂志的编委和审稿人)

 

作者:高翔

来源:自由谈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查看原文链接。



近期热门文章(回复数字001~025即可查看):

013当中学教师遇上大学教师,你会怎么选择?

020辞职去读研,我学到的九件事

023为什么学校编制满了,却依然缺教师

024:海归不如“土著”,单身不如带娃?毕业生求职“奇葩现象”

025:应届生第一份工作的选择有多重要?

关注后查看历史消息,招聘热点随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