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和学生跟抢论文第一作者署名,大家怎么看?

本文为募格学术原创 转载请联系后台

当你费劲精力、终于完成了一篇文章准备投稿时,除了即将应对审稿人暴击的忐忑外,更多的还是乐不可支吧?有人用“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来比喻这一过程也是颇为贴切。


但是,如果你的导师没有对这篇文章进行任何直接指导和帮助,却非要挂名一作,你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几周前,有一名学生向我们反映,自己发表论文时,因为用了另一个导师B的数据,所以要挂B导师的名字。但在排作者顺序的时候,自己的导师A说他要排第一,学生第二,导师B挂通讯作者,而事实上,导师A根本没有对这篇论文有任何指导。

 

这位同学担心,如果以后还是这样,研究生三年就连一篇一作的论文都没有了,想想就忧伤。


敢怒不敢言?我们的论文署名

面对论文署名争议,少数同学留言表示自己的导师并没有这样“剥削”自己。比如有位同学说,“作为本科生,我的第一篇文章老师给了一作。老师在改文章时的认真和负责,让我觉得我要努力去学会如何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对得起老师给我的一作。”

 

与之相对,更多的评论用只言片语对与题主相似的、所谓“常态化”科研现状表示无奈,或是详细阐述了自己类似投稿经历。因为排名顺序而引起的署名问题似是随处可见。

匿名用户:都这样,写了两篇文章,还有一篇高水平top期刊,没有一个一作!甚至too期刊老板投出去的时候都没有给自己说!等反馈修改意见回来以后,因为是我自己做的工作,也没有给指导,就美其名说让我学习一下如何回复修改意见!当时心想去你大爷的!不过还是乖乖的改了。。。。本来打算读博的自己,看到如此的科研环境,果断选择了工作!

 

毕鸿昌:一样,我的一篇核心已经通过了审核,但是编辑非要加一个教授为一作,不然不给发表,我也是醉了。

 

叶寒:一作与二作差别很大,作为博士的我发了几个都是导师一作,不是我愿意,而是没办法,要毕业,怎么办?中国的导师制的弊端就是导师没有制约。

 

匿名用户:小老师之前有篇文章投被拒两次审稿近两年没希望了,让我加入自己数据重新分析重新写(新分析内容占了近一半,写作70-80%),写完直接投了,审稿修回也没有管过,中了二区期刊,小老师一作,我共同,导师通讯,不符合学校博士毕业条件,这篇文章现在什么都不算,延期再做再发,自谋生路,小老师还来跟我要共同。总结一句话,想一作,就得这个数据来源完全自己做的,发不止一篇文章,硕士博士不过是廉价劳动力,导师叫老板,就是有不可抛开的利益,多看开些,再努力再做

 

小师父:实验自己做,理论自己做,文章自己写,新方向,没有什么指导。二导就说要搞成英文,二导一作,一导通讯作者(一导还不认识),兄弟你想开点,其实我也郁闷。

 

匿名用户:不仅抢了一作,收稿后还被压着几年不发……

 

清水漫文:刚写了一篇,提出一个发明专利,打算给自己研一上半学期一个交代。让导师检查,最后听上去是不主张我现在投,扪心自问,我敢发誓,我们团队跟我同届的没有一个人的基础有我好。就是人家会说巴结的话,哄老师开心,每次向外人介绍时,我都是被省略的那一个。感觉心好累。

 

Jingle:毕业论文的数据写成了一篇挺好的SCI,导师说一作给他老婆博士毕业用,给我个二作,然后我就毕业去其他城市工作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表示重来没有收到过关于投稿的任何邮件。。。

 

千寻:算是正常现象,目前来说有些老师就是这样,谁让咱读他的研究生,只能忍了,在国内来说,关系还是排第一,其他靠后。也有好老师,可惜咱没遇到,祝好。

 

侯爷:抢就抢吧,这个很普遍。我现在读研二,也遇到了很多这方面的事。另外,想一想,导师给了我这个平台,我才有机会发文章。想要就给他呗,如果他觉得自己最大的价值就仅仅是第一作者的话。

 

匿名用户:看到评论里有人说这是正常的,我真的觉得很悲哀,这样的不端还能算是正常,辛辛苦苦做的文章最后却被别人得了好。


当然,也有不少同学给题主支招,我们来看看,以作参考。


匿名用户:硕士期间发了四篇论文,第一篇文章老师大修后本人自己投稿答复审稿意见,导师一作+通讯,本人二作+通讯;第二篇完全独立完成,包括答复审稿意见,导师一作+通讯,本人二作+通讯;第三篇同第二篇,导师一作+通讯,本人四作+通讯(二三作为未做贡献的师妹);第四篇独立完成,老师二作+通讯;本人一作。综上所述,不是你不能做一作,而是你发的文章太少,发多了,总有一作是属于你的。 


匿名用户:研究生时期的导师一作是被认可的,以后你在需要用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加个括弧,导师一作,或者在导师名字后面著名是导师。除了导师以外少掺合其他老师的成果。

 

Lin:任何杂质判定作为作者都必须满足下面几个条件。
Substantial contributions to the conception or design of the work; or the acquisition, analysis, or interpretation of data for the work; AND

Drafting the work or revising it critically for important intellectual content; AND

Final approval of the version to be published; AND

Agreement to be accountable for all aspects of the work in ensuring that questions related to the accuracy or integrity of any part of the work are appropriately investigated and resolved.

按这个你导师别说一作了,三四五作都轮不上他啊。

 

匿名用户:正常,因为对学生来讲,学校一般就认学生一作,无论前面是否有自己的导师。导师是否一作这个没有准则,看导师意愿了。有的导师很nice,只要通讯作者就行。遇到这样的导师是幸运的。但也有导师既要通讯又要一作,这种情况你作为学生,我建议想开点儿。毕竟你是借助你导师的平台做的研究,他可能提供了很多你意识不到的重要的东西,如指导研究方向,硬件设施,大致的思路,科研环境等。学生就是要练就独立科研能力的,导师不可能细致地指导。我猜你导师是把通讯作者让给了另一个导师,自己啥也没得到,所以就得个一作吧,而你作为学生,学生一作就被学校认可,所以才这样做的。想开点儿吧,到处都有这情况,等你毕业之后,你独立出来再一作也行。

 

孙小依:这种事情比比皆是,我不说是正常现象,至少短时期内你无法改变,不然我们学校要求可以用于毕业的小论文是:一作或通讯或导师一作本人二作。至少这一篇你只能是二作了,提供给你数据的老师,肯定得是一作或通讯,你的导师也肯定会分一杯羹的,所以这一篇你就不要想了,只能是二作。以后想要一作也可以,你得自己弄,不能有其他老师作为主力,也不要整什么小导师,否则你就不可能有一作,因为你导师肯定要一作或通讯,不管他有没有指导。别太难过,很多导师都这样。退一步想,对于研究生来说,导师一作时你的二作,和你自己一作是一样的。

 

Fafafafafafafafa:看数据的重要程度,作者的排序基于贡献程度,如果是获取他人关键数据,是应该作为主要作者,但如果贡献一致,并列第一作者?如果他人的数据可有可无,果断不要他的数据,连他的名字也不要提。

 

匿名用户:绝大多数学校对于教师考核来说是不认二作的,要么一,要么通讯。所以有两个老师的话那么一和通讯对他们才有用,不过也有很多期刊,不接受完全学生投稿,导师至少通讯。

 

匿名用户:只能说,你没有碰到好老板!我所有师兄师姐包括我自己的文章,谁写的谁一作,然后老板通讯。我觉得这是对学生科研成果的肯定,如果老板一作,一定程度上也是侵占了学生的知识产权,也是学术欺凌的一种体现!学生给老板做实验然后老板拿走数据写文章把学生挂二作这样是可以!

 

叶子:可以建议导师挂双通讯作者,把第一给你。导师挂通讯作者是比较合适的,表示对文章负责的意思。一般老师,如果没经过自己指导,是不会让投稿的,也不会挂名,因为文章就是责任

 

車: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导师若对论文没有直接贡献,但作为课题负责人,挂最后+通讯是比较合适的。且目前学校对老师的考核多以通讯作者为主。建议和导师坐下来谈谈,许诺下一篇挂一作。

 

匿名用户:导师鼓励支持我们一作发核心出成果,可是在校研究生各方面都有限好多核心都不接的,所以我们也会请导师一作自己二作,等多发些论文以后自己各方面底子都会有提升,独立发一作论文就会顺利些。


在科研过程中,导师和学生之间发生矛盾的事情数不胜数,论文署名问题就是其中一例。而从大家的留言来看,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导师是处在绝对的优势地位,学生则有些敢怒不敢言。


论文署名那些事儿 高校老师怎么说

遇到此类问题,不论是据理力争还是选择沉默,首先,我们还是应当了解一下“一作”、并列一作者、通讯作者等等名词。加拿大国家科学院侯圣陶教授在自己的博客中阐述过他个人对作者顺序的认识——


第一作者:亲自动手做实验,试验, 分析部分结果,数据 (可以是与老板共同讨论), 写出文章第一轮草稿。 第一作者属于该项目的主要动手者, 多数是正在训练期间的学生(包括本,硕,博,博士后,甚至团队里年轻的科研人员)。但是, 这个实验, 项目, 不一定是你自己设计的。


并列第一作者:这个位置的作者, 其工作强度,参与程度,应该和上述第一作者几乎相同。 但要强调的是, 该作者一定要有对此文章关键的贡献。 其提供的数据同第一作者所为一样重要。如果拿掉该作者提供的图标论证, 此文章就不能在投到目标期刊。 由此可见, 该位置作者不是随便写上去的。


第一与最后作者之间的作者:即使这些作者,只要名字在上面, 就意味着他们参与了数据的产生。 或者他们的数据出现在文章里, 或者他们提供本文极为关键的技术或材料 (这一点可能有争议, 很多团队把实验员的体力劳动, 以及别的实验室提供的制剂,分析手段等不算在值得列在作者名单里的贡献。本人不同意此做法, 要根据当时的商讨结果作决定)


通讯作者:往往排在最后。 该位置作者应该是制定蓝图的“导师”, 负责此项目财政的“财神爷”,和亲手修改草稿, 并定稿的“作家”。三者往往缺一不可。通讯作者的身份不仅光荣,也有其实际的作用,文章发表后,一旦有“问题”,或者要“获奖”,该作者就是联系人。要获奖还好办,要是同行有问题,该作者首当其冲,要有能力回答,defend团队的工作。


倒数第二通讯作者:该作者通常是另一个在不同单位的合作者。其贡献几乎与主要通讯作者相近: 比如参与技术指导,课题设计,财政贡献,文稿编写,修改。重要的是,文章中的内容,当主要通讯这不能denfend的时候, 该作者可以承担起部分责任。


结合同学们的留言及侯圣陶教授的解释,想必大家都对题主的导师是否应该持有一作的争议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你可能觉得论文署名并不是什么重大的问题,但它似乎多少能反映一个导师为人师表的学术道德和品质。


为什么有的导师会和学生抢一作,即使他也许只可以署名通讯作者?大连理工大学赵纪军教授认为,当前国内现阶段的学术评价体制中,过分强调第一作者,甚至在年终考评、职称晋升时,第一作者的权重远大于通讯作者,而非第一、非通讯作者的论文则几乎完全不作数。在科技奖励、学科评估时,成果的归宿也只承认第一作者第一单位。这样的结果,就造成了导师抢学生的第一作者,不同单位的合作者之间争抢第一作者,在外访学的研究人员在第一单位归宿上和现所在学术机构出现矛盾等种种问题。


而关于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署名原则,国际上实际是有通行惯例的,然而这一惯例也因为学科、国家和地区、课题组的习惯风气而有些“入乡随俗”了。


赵老师还举了一个例子:一位科研业绩很好的副教授按照国际惯例进行论文署名,不和研究生抢第一作者,自己作为通讯作者署名在最后。结果到了评教授的时候,竟然被评委指责为自己不做科研,差点没评上。


论文署名如此纠结 谁之过?

由此可见,我国的学术规范,在学术管理和评价体制上仍与国际保持着较大差距。论文署名问题处理不好,会影响师生间的科研合作和日常的师生来往。显然,在实际的署名过程中,根据论文的实际贡献决定署名次序更为合适,因此,相关的高校管理层、制度制定者,是否也还应该在优化国内高校学术环境方面多做一些努力呢?


当然在众多的留言中,我们也看到了这样一个观点:


“没什么委屈的,应该是你的导师为你提供了平台,为你做了引荐,他没有直接指导项目,不代表导师之间没有交流,很多东西导师是没必要和你交㡳的,每个人只负责好自己层面的事就行;按你这情况,应该是挂名导师一作,用了一个招生名额,去别人那里干活导师之间肯定是协商的;如果只是借用别人数据,而非自己的或者自己课题组成果,那就更别吵吵了,本身就不对,那另一个导师怎么可以这样做。始作俑者是另一个导师,为什么要用别人的学生,又或为什么无偿提供数据,再碰上个不懂事的学生乱说一气……属不属名搁一边,我为你的导师叫屈!


这个观点有些类似中国矿业大学傅贵教授在其博客中发表过的看法。我们将其摘出,给大家提供另一个角度的思考——


思想有可能是指导教师的,研究条件一般也是导师提供的,研究工作可能是导师团队共同做的,所以导师署第一作者完全也是应该的,这一点学生应该认识清楚,否则导师和学生之间的争议也时而存在、时而听说,甚至学生和导师闹矛盾,导师也有时失去指导的积极性……学生应该认识到,在校期间,学的是写文章的本事,学会了本事,以后能写更好的文章,出更好的成果,如果让导师失去指导的积极性,可能本事就学不到了,仅剩几篇在校期间的文章,也没多大用,而且在校期间的文章,高水平的也未必很多,价值远没有学到的本事重要。”

 

关于师生间的署名争议问题,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我们在评论区倾听你的观点。

 

(相关资料整理:募格学院,科学网侯圣陶、赵纪军傅贵老师博客)

征稿启事

「募格学术」现正式向粉丝们公开征稿!内容须原创首发,与科研相关,一经采用,会奉上丰厚稿酬,详情请戳

免费微课

加入募格科研专业群,参加优质免费微课,还能和同专业的小伙伴讨论~您只需添加群工作人员山竹(微信号mugeshanzhu),留下你的专业方向即可入群(具体专业名单戳此处)。

长按二维码添加好友


热门图文TOP5

1、中国特色导师:把研究生变成秘书、杂役、廉价劳动力……

2、华人科学家张锋晋升麻省理工终身教授

3、全国多地推进“蹭课”联盟 他们有个小目标——听遍城市里所有大学的讲座

4、从2006硕士到2016申请副高——我的科研十年小结

5、TFBOYS的王源是如何走上联合国总部讲台发表英文演讲的?

·END·

募格学术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mugexueshu



点击图片进一步了解募格编辑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以了解更多募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