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所名校十位导师告诉你:毕业论文答辩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答辩季,小伙伴们准备好了么?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岛妹祝大家都有一个好表现!

作者  洞爷

编辑  岛妹

 数洞传媒帮大家打探了北大、、上海交大、北师大、中传、对外经贸6所高校的十位导师,汇成这一篇文章告诉你,毕业论文答辩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在前面,老师提示:


禹卫华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
大数据与传播创新实验室(T-Lab)主任

 毕业论文答辩是研究生学术训练的重要环节,有一些细节提醒大家。


1、文献的深度与广度。


“欲明大道必先知史”,一般而言,老师从学术论文的文献综述深度与广度可就看出论文的价值。我会按照古(以往)今(当前)中(国内)外(国外)的标准来评审文献综述,有些同学可能写的比较匆忙,又不愿意深入阅读文献,文献综述中常常只有CNKI的搜索结果,这种情况一般会被评审老师严厉批评,因为文献不等于CNKI。文献类型从形式上应包括书籍、文章、报告等等。


2、论文研究方法的规范性与合理性。


就量化研究来说,综述、假设、方法、结果、讨论的一般结构还是要坚持的,评审老师最不能接受的是量化研究的随意性,即随便抽样、随便分析、随便结论等。近年来,我也比较强调学生在研究新媒体时的新方法,如果能够拿到新浪微博(微信公号)的全体数据,我就不会鼓励学生去抽样。


3、细节问题。


我会看学生的参考文献、英文翻译、有无错别字、文章结构等。同学们可能现在太匆忙,英文翻译有时就交给了机器,还天真地以为评审老师不会看,其实不然。有些同学耐心不够,不愿意花时间梳理参考文献,孤零零的几篇参考文献,也会让评审老师颇为火大。

希望对同学们有些帮助,并祝诸位答辩顺利。


文开始,高能预警:
张洪忠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

Q1:答辩中您都喜欢问同学们哪些问题?
第一个是研究文献的问题,文献的梳理和问题的提出;

第二个是研究方法的问题。


Q2:答辩中有哪些同学们常犯的错误?
主要有三个,我觉得比较多的:
第一个是文献梳理和后面的研究脱节;
第二个是最后的对策建议和前面的研究是没有关系的,也没有意义的;
第三个是研究方法经不起推敲。
 
王秀丽
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教授

Q1:答辩中您都喜欢问同学们哪些问题?

论文的研究意义是什么?创新点在哪里?


Q2:答辩中有哪些同学们常犯的错误或特别值得留意的注意事项?
答辩中重点介绍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发现、不足等;
注意时间分配、体现研究的思路和对研究的思考。
 
张迪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传播系副主任

Q1:答辩中您都喜欢问同学们哪些问题?
我一般会围绕研究方法问问题,比较容易入手,也因为都写得不好。
我觉得值得注意的就是先把论文写好。


田丽
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教授

Q1:答辩中您都喜欢问同学们哪些问题?

我比较喜欢问同学们逻辑问题和文献方面的问题。比如问题是怎么产生的,怎么进行研究设计,结论是什么,研究有什么意义等。


Q2:答辩中有哪些同学们常犯的错误或特别值得留意的注意事项?

1、文献和论文的关系问题。

有的同学文献找的面太广,不能够很好地支持论文。有的找的面特别狭窄,只在一点上找。有的同学只写了哪位学者做了哪些研究,但是没有结论,这样就不能通过总结梳理前人的研究很好的支撑你的论文。


2、逻辑结构的问题。

有的同学喜欢平行结构,在论文当中平行结构可以有一到两个,但如果论文中所有的都是平行结构,会影响论述的说服力。



张伦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Q1:答辩中您都喜欢问同学们哪些问题?
你的研究到底研究了什么?能否用一句话概括你的研究?例如该研究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回答了一个什么问题?

这个研究的理论贡献有哪些?


Q2:答辩中有哪些同学们常犯的错误或特别值得留意的注意事项?


1、  首先,研究不像是研究,而是写成了一本书。

也就是说它没有在回答一个核心问题,而是围绕着一个话题列出了各种相关内容。以媒介融合为例,可能学生在文章中并没有去回答一个和媒介融合相关的问题,而是列举出了大量媒介融合相关的背景知识。例如,第一章,媒介融合的背景;第二章,媒介融合的必要性;第三章,媒介融合的弊端;第四章,媒介融合的未来。总之,罗列知识,而不是回答问题,这是一个学生们经常会犯的错误。


2、  其次就是一些细节。

比如错别字,再比如引文的规范,以及做表做图的基本规范等等。表应该是三线表,图例和图表的呈现方式应该是用柱状图、曲线图还是饼图?这些都是有固定规则的。同学们在这些细节上普遍非常容易犯错误,有些同学甚至会把SPSS上的输出结果(Output文件)直接粘贴到论文上。这些都是非常不能容忍的低级错误,会导致评审老师对这篇论文留下极差的印象。


3、  最后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写作。

论文不要求写的多美,也不需要有任何形容词或刻意的遣词造句,但是一篇论文的语言要求清晰简明。现在的同学,特别是文科院系的同学,在这方面的问题普遍也很明显。首先是喜欢故弄玄虚,让看的人看不懂到底是什么意思。再就是中文写作的写作逻辑,学生在论文中经常呈现的不清晰,名词动词搭配也会存在大量误用,有些话看似高明,但实际去读会发现内部逻辑极其混乱。所以,简洁明白,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论文写作功底,也是同学们应该注重的。


于老师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教授

Q1:答辩中您都喜欢问同学们哪些问题?

有关意义与创新性的问题,因为这个是最重要的。一个选题起码要有意义,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Q2:答辩中有哪些同学们常犯的错误或特别值得留意的注意事项?

学生把很多教科书的细节整理出来,相当于买了很多菜,但写论文是要把菜炒出来,也就是根据搜集的材料整理分析,提出观点。因此还是那句话,核心的观点,就是研究这个问题的意义,也是你在前人基础上的创新之处。


注意事项:

千万不要把论文念一遍,一定强调主要观点,突出自己的创新之处,可以整理一下自己的研究思路。

 
张老师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Q1:答辩中您都喜欢问同学们哪些问题?

用怎样的结构来阐述观点、证明自己的论点。


Q2:答辩中有哪些同学们常犯的错误或特别值得留意的注意事项?
写论文时没把自己要写的东西想清楚,整个过程的逻辑思维就较弱。

注意事项:说每一个论点的时候都要有一个证据来证明,逻辑性是最重要的。要注重论文的创新性。


陈老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
Q1:答辩中您都喜欢问同学们哪些问题?
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你论文的创新点在哪里?以及会问和论文立意相关的时事问题。主要考察论文的相关知识点。
 
刘老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学院教授

Q1:答辩中您都喜欢问同学们哪些问题?
基本是立足论文,不会问论文不相关的知识点。

如果涉及到上市:可能会问新三板、中小企业相关问题,比如:为什么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如果涉及到审计问题:会问常规的审计知识、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等知识。如果涉及到建模,会重点考查模型的逻辑严谨性。

          


关于理想岛

如果你是第一次知道理想岛,不妨关注一下试试。诚挚、独立、担当,以学术精神,死磕理想。这是一个一群人共同参与,使之不断接近完美的地方。截止目前,理想岛订阅用户已经超过5000,绝大部分为硕士及以上学历。

理想岛(ID:lixiangdao002)继续接受投稿,感兴趣者请将简介和一至两篇自己比较满意的文章,发到邮箱 lixiangdao002@163.com,文章风格不限。收到邮件后,岛君将会跟你进一步沟通合作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