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是缺少妖怪,而是缺少发现—2022每周启发N12

在这本《小话西游》中,作者从一些细节入手,提出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解释,让人脑洞大开。

1.对于八戒来说,这经并不是非取不可,只是要想修成正果,进入编制,就得把承诺菩萨的活儿扛下来。所以,取经路上,八戒的原则就是能少干就少干。

不好好干活儿,怎么能在队伍中生存呢?八戒入伙后发现,团队领导唐僧有需求,需要获得下属的尊重。

孙悟空拜师以来,唐僧并没有真正获得尊重,而八戒一加入,就立刻满足了唐僧的心愿。

2.孙悟空被放逐时对沙僧有言:“贤弟,你是个好人。”这是孙悟空对沙僧下的定语。

不过,这里的“好人”,不是说沙僧道德高尚,而是因为沙僧在工作中从来不选边站。孙悟空业绩出色,不指望沙僧能帮多少忙,而沙僧也不会像猪八戒一样怂恿唐僧念紧箍咒。

孙悟空拼死拼活打妖怪最后获得正果,沙僧从头到尾打酱油,也获得了正果。不可否认,这的确也是一种生存智慧。

3.作者打了个有趣的比方,菩提祖师是“在体制外搞民办教育”,亦佛亦道,非佛非道,是杂家。在体制外搞民办教育,虽说自由些,但生源质量无法保证。所以菩提空有一身的本事,但他的学生却没什么成气候的。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菩提祖师见到悟空会那么喜欢,还特意给他开小灶,用十年时间,培养出一个大闹天宫的孙悟空。

4.天庭系统中不堪一击的天兵天将,与才能出众的编外人员二郎神、菩提祖师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明代中后期朝廷的僵化守旧。而西天系统推动的“唐僧取经”行动,看起来严谨有序,要不得半点马虎,事实上,却是如来委托观音编导的一出大戏,只要能达到宗教传播的最大化效果,一切都好商量。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本《小话西游》并不是要对《西游记》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提出排他性的定论,只是针对各个细节提出解释。书中精彩点还有很多,喜欢的可以去细看。

这个名字是读大学儿子给取的。记得很多年前养过一只斑点狗,没有养成,这么多年也没再养狗猫。这次老婆领回一只泰迪狗,儿子还特意购买了狗厕所、狗粮等寄回家。有了可乐在家,就有牵挂,需要时间去喂养,儿子交代不要虐待,要好好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