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之前,国内会计准则中没有“公允价值”的概念,那么为什么要增加公允价值呢?今天我要向你解释。“公允价值”。
假设肖立十年前在上海开了一个馒头,同时在上海买了一栋楼。后来,由于管理不善,他每年都赔钱,但是楼价每年都在上涨,房价上涨的钱远远超过了经营蒸铺位所损失的钱。但是,由于以往的会计准则没有公允价值的概念,建筑的会计处理应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如实计入折旧或摊销。这个小例子说明了两个问题:
1.会计信息有时不能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
二。在中国买房是没有损失的。
历史成本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具有很大的优势:真实性。然而,为了缓解上述实例中的客观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每天都会被老板强迫抱怨),解决了某些交易或事项中由于会计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异而可能造成的会计不准确问题。公允价值概念于2014年引入国内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只是一种市场价格,前提是价格是活跃且普遍接受。比如说,某物品黑市上的价格为1万元,这个价格也是被黑市中的所有交易者所认同,但这个"1万"元并非公允价值,因为这个物品对应的"价格"并非活跃的,并非可以立刻以1万元的价格将该商品脱手(黑市交易具有随机性和周期性);
例如,回想一下iphone 6第一次上市时,一部原价为5000英镑的手机被黄牛解雇至1万英镑。虽然这笔交易很活跃(中国的周铎),黄牛很快就卖出了一部手机,但价格并没有得到市场上所有买家的认可,所以价格不公平。总之,公允价值需要一个“完美”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一定的目标是“有价值、有市场”。只有这样,公允价值才有意义。
根据国内情况,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金融资产(如股票和债券),金融市场价格非常开放和透明(可以想到股票市场,股票交易非常快,价格是所有参与者最终竞价的产物);第二,房地产市场中的公允价值更多的是政策因素之外的因素,这里说的不多。
公允价值也适用于股票支付和非共同控制.
引入公允价值后,在会计账户中增加“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会计科目。,该科目主要是为了核算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那该差额影响企业当期损益吗?答案是影响。
例如,如果你以100万美元购买一只股票,那么在年底时,股票的价值是500万,如果你持有股票进行短期交易(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任何时候),再加上股票的市场价格是公平的。会计准则规定,即使400万企业的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之间的差额没有实际获得,企业也可以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会计核算当期损益。但如果你在年底以500万英镑的价格直接卖出你的股票,你实际上赚了400万美元,这应该是用“投资收益”来计算的。
虽然投资损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是损益表中的项目,但两者都影响着当期的损益。但两者的风险是不同的,前者代表的是实际发生的损益,不确定性很低。后者是未来可能发生的盈亏,不确定性稍大。然而,这两者都是会计准则所确认的损益。
然而,公允价值引入后,在实际操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问题。
例如会计准则允许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使用公允模式计量,如果企业购买房产后以公允模式计量,中国的房价再怎么离谱,上升速度也算是"匀速",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允许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核算,计入利润表。但假设20年前某企业购买的房产一直以历史成本计量,突然有一天会计准则允许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该房产,而此时的房价已经是该房产账面价值的上百倍(差额可能是上上千万,上亿),这部分差额若允许被计入当期损益,众多企业可能会利用"公允价值"来进行盈余管理,从而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这与使用公允价值的初衷恰恰相反;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甲公司持有某上市公司股票,如果甲公司的持有目的就是为了交易(意味着短期内极可能就出售),同时由于国内有公开的股票交易市场,该股票的市场价格满足公允价值的要求,因此会计准则允许股票价格的波动计入当期损益(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核算)。但是如果甲公司持有该股票的目的并非为了交易,意味着近期几乎不会出售股票,即使期末股票的市价满足公允价值的要求,该类"损益"的不确定显著高于交易性股票,如果将该类非交易股票的价格波动计入当期损益,则会造成会计信息在一定程度失真。
最后一个例子。,甲公司如果购入某债券,未来甲公司可以收取利息和本金,同时甲企业持有该债券一方面准备通过收取利息来保证其最低的收益率,另一方面准备等市场利率下降,债券市场价值上升时将其出售来赚取差价(或者将该债券作为企业补充流动性资金的储备,一缺钱就把债券卖了)。
由于企业准备出售金融资产,会计准则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我国也有一个特殊的债券交易市场,债券的市场价格也符合公允价值的要求。但是,由于持有债券的目的不是纯粹的交易,而是一方面,它有小的意图收集稳定的现金流,也准备出售。这意味着对于金融资产A公司在何时出售(即短期持有和长期持有之间)仍不确定,如果将此类投资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计入当期损益,就没有多大意义,甚至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与历史成本计量相比,公允价值的使用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自由和灵活性,但也给会计处理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非投资于投资”、“非交易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在公允价值使用上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果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会计准则引入了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
在上述三个例子中,会计准则规定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包括在其他综合收益中,这种“收入”列在净利润之后,不允许影响当期损益并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归根结底,这种收入由于实现收益的不确定性或其他原因(数额过大,无法阻止企业进行盈余管理)而被迫退出“净利润”。
总之,其他综合收益是为了协调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之间的矛盾,产生了公允价值的会计处理方法,但公允价值的变化不包括在损益表中,而是包括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
考生问题(1)
现在,当交易金融资产出售,公允价值改变损益不结转投资收益。是否可以解释为什么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一直存在(因为没有结转),它们最终在报表项目中反映在哪里?
中波溶液
你认为没有从公允价值变动中结转的东西实际上已结转到当年的损益表中,例如:
201820万元购进的股票,年底增加到120万股。如果将公允价值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计量,贷款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将于年底结转,期末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0.1.1.18元人民币。
好好想想。你购买的股票有100万股,卖出了130万股,你赚的300000股中有200000反映在2018年的损益表中,100000反映在2019年的损益表中。
候选人的问题(2)
请问,老师,结转今年的利润是什么过程,期末似乎没有结转这部分分录?
中波溶液
企业期末结转利润时,应将损益账户的金额转入"本年度利润"账户,并结清损益账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变化"账户是损益账户,因此需要进行结转。您可以参考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缩写为会计师考试会计的官方教材第16章的最后一面。
这篇文章来自互联网,如果涉及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的编辑,我们将删除。电子邮件:editor@zbgedu.com
单击以获取磁盘地址
相关阅读:
注册会计师准备的误解,你是不是“掉进了洞”?
如何为注册会计师做好准备?5月份有效
注册会计师注册结束后,如何快速进入注册前的准备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