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第二轮复习已经开始,我相信你们有一轮复习的基础知识积累,在第二轮复习能力的提高会很方便。对2018年高考生物第二轮复习的主题进行了整理。对遗传基本规律的认识概括如下:
首先,基因分离的规律:
1.相对性状:同一有机体中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这个概念有三个要点:相同的生物-豌豆,相同的性状-茎的高度,不同的表达方式-高茎和矮秆)
2.显性性状:在遗传上,杂种F1所表现的亲本性状称为~。
3.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没有出现在杂种F1中的亲本性状称为~。
性状分离:杂交后代的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秆)均被称为~。
5.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称为~。一般来说,豌豆的高茎基因以D.
6.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称为~。豌豆矮秆基因一般以小写字母表达,以d表示。
一种基因,位于一对控制相对性状的同源染色体上,称为~。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秆,与一对同源染色体位于同一位置。显性效应:等位基因D和d,因为D和d具有显性效应,因此F1(DD)的豌豆是高茎的。异基因分离:通过分离同源染色体,分离出一对D、d等位基因,并最终产生两种雄性配子。D≤1;两种雌性配子D≤d≤1)
8名。非等位基因:控制非同源染色体或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不同性状的不同基因。
表型:指个体有机体所表现的性状。
10.基因分型:指与表型有关的遗传组成。
由配子和同一基因结合的受精卵形成的个体。稳定的遗传。
由配子与不同基因结合的受精卵形成的个体。它不能稳定遗传,在以后的世代中会发生性格分离。
13.杂交试验:杂种种子世代与隐性型杂交,确定F1基因型。交叉测量是检验生物体是纯的还是杂交的有效方法。
14.基因分离: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分离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进入两个配子,与配子独立传代,称为~。
15,载体:遗传,含有隐性致病基因的杂种。
隐性遗传病:因为控制疾病的基因是隐性基因,所以也被称为隐性遗传病。
显性遗传病:因为控制疾病的基因是显性基因,所以被称为显性遗传病。
18.遗传图中常用的标记是亲本-母本-父本×-杂种(自交花粉,同类型杂交)F1-杂种第一代F2-杂种第二代。
19.在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成对存在。
20.一对相关性状的遗传实验:1实验现象:P:高茎×矮秆/F1:高茎(优势性状)≤F2:高茎:矮秆=3:1(性状分离)2解释:3:1:2雄性配子D和d,雌雄配子D和d的结果,有四种受精结合方式;F2的基因组成为:高茎:矮秆=3≤1。F2的遗传组成为:高茎:矮秆=3≤1。F2的遗传组成如下:高茎:矮秆=3≤1。F2的遗传组成为:高茎:矮秆=3≤1。
21.杂交试验:杂种一代与隐性型杂交,确定F1基因型。证明F1是杂合子,配子形成时同位素分离是正确的。
22、基因型和表型:表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环境相同,表型相同。当环境不同时,表达式类型不一定相同。
23.基因分离法在实践中的应用:1种方面:a,目的:获得优良性状的纯种。B、显性特征类型,需要连续的自我交叉选择,直到不发生字符分离;选择隐性特征类型,可以选择混合自交叉。2预防人类遗传病:禁止近亲繁殖。3人ABO血型系统包括A、B、AB、O型。人ABO血型由三个基因控制,它们是IA、IB、i,但对于每个人来说,只能有两个基因,其中IA、IB对I具有显性,但IA和IB之间没有显性关系。因此,人类血型是继承的,遵循分离规律。
24、纯合子杂交不一定是纯合子,杂合子杂交不一定是杂合子。
在25,只能产生一个配子体,而性格隔离不发生在自交。杂合子产生的配子种类为2n种(n为等位基因的对数)。
第二,基因自由结合的规律:
1.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当F1产生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结合,即F1产生配子时基因的自由结合规律。
2、对两对相关性状进行遗传检验:1 p:黄圆粒X绿皱粒≤F1:黄圆粒≤F2≤9黄圈:3绿圆:3黄皱:1绿皱。2)每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规律。2)不同性状对间的自由组合。3)黄色和绿色由Y和y控制,圆形和皱纹由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R和r等位基因控制。2)每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规律。2)每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规律。3)黄绿色受Y、Y等位基因控制,YYRR、Yrr两对亲本产生的配子分别为Yr、F1。由YyRr.F1(YyRr)形成的配子类型和配子比例为非等位基因间的分离和游离组合。4个配子的Yr、Yr数相同。4)黄圆豌豆与绿皱豌豆杂交分析表明,F1:YyRr≤黄圈(1YYRR,2YYRr,2YYRR):3个绿色圆(1yRR,2yRr):黄色皱纹(1Yyrr,2Yyrr):1个绿色皱纹(Yyrr)。5)黄圈和绿皱为亲本型,绿圆和黄皱为重组型。
2.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F1(YyRr)X隐藏(Yrr)≤(1 YR,1 yr)xyr≤F2≤1 Yyrr≤1 yrr≤1 yrr。
3.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1)基因重组使后代出现新的基因型变异,这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并通过基因重组,产生了两个或多个亲本性状优良的新品种。
4.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如下:1)实验材料选择正确。2)在生物学性状分析中,采用了先从一对相对性状开始,然后逐步(从单因素到多因素)的方法。3)在实验中,对不同世代的不同性状进行了记录和分析,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处理。4)实验方案设计科学。
5.基因分离规律与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比较:(1)相对论:基因分离规律为1对,基因自由组合规律为2对或2对以上,2等位基因数:基因分离规律为1对,基因自由组合规律为2对或更多对,自由结合规律为2对或2对以上。(3)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分离规律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自由组合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4细胞学基础:基因的分离规律是减数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基因的自由结合规律是在减数分裂后期分离同源染色体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结合,基因的自由组合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5本质上:基因的分离规律是等位基因的分离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与基因分离的自由结合。
文章来源于网络,由编辑组织,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