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政教授团队发表两组关于改革开放40年课程改革之路的论文

近日,两份重要教育类CSSCI学术刊物《全球教育展望》和《中国教育学刊》相继发表了柯政教授团队的两组关于改革开放40周年课程改革之路的论文。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中小学课程改革走过了一段波澜壮阔的改革之路。为更好地总结历史经验,展望新时代课程改革,充分发扬课程所近些年积极参与国家课程改革的优势,柯政教授在教育学部和课程所基地重大项目的支持下,组建了研究团队,全面梳理、总结和提炼了这40年中国课程改革之路。



目前,研究团队已经陆续发表两组文章。3月份,第一组4篇文章在《全球教育展望》发表。6月份,第二组4篇文章又在《中国教育学刊》发表。专著《从整齐划一到多样选择》即日也将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发表。



第一组文章发表后,即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和肯定。西南大学“教育学在线”、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官方微信号等学术平台纷纷转载。




    柯 政 教授

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



第一组文章

《从整齐划一到多样选择:

改革开放40年中国课程改革之路》 

柯政


课程领域的40 年改革开放过程并不是等速的,也不是以同一个“加速度”在发展。而是存在着一些对推动课程改革起着关键性作用的里程碑事件,这些里程碑事件就把40 年课程改革划分成了四个发展阶段。40 年课程改革始终围绕着一条改革主线进行的,那就是从怎么开始的、学什么、学多少、怎么学都是国家统一定制,到逐渐允许各地各校各老师根据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课程内容和进度的发展之路。简而言之,这40 年课程改革就是从整齐划一逐渐走向多样选择的过程。这个成就主要体现在五大方面。



《在传承与变革中逐渐深化丰富对课程的认识》 

王洪席


改革开放40 年来,我们对课程认识的拓展深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对课程内涵和外延的认识日趋丰富。认识到课程包括学科和活动两部分,并树立了“大课程”观,以课程改革作为核心推动整个基础教育体系的变革。其次是对课程目标的认识不断升级。从重视“双基”到强化“三维目标”再到培育“核心素养”,对课程所承载的教育使命以及价值追求有所发展。最后是对什么样的课程结构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认识愈趋清晰。认识到学校课程应该包括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让地方和学校进行特色化的课程开发,进而真正赋予其课程决策权力。这些重大的课程理念突破为40 年中国课程建设逐渐从整体划一走向多样选择提供了坚实的认识基础。



《泾渭分明的课程壁垒逐渐淡化》

肖驰  朱婕  胡航舟


,课程知识壁垒逐渐消融,学生生活经验越来越多地进入学校课程,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日益紧密。一方面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为地方性经验和个人经验等生活知识进入课程体系提供了合法的渠道;另外一方面是传统的学科课程作为学校课程的基础,源源不断吸纳学生个人经验,使得个人知识与学科知识不断融通对话。此外,学校内部的学科互通也越来越频繁,过于强调学科体系的课程结构开始打破,课程的整合程度不断提高。



《对教师教学过程的控制逐渐放松》

张文霄   李艳庆


回顾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课程改革,其中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国家逐渐放松对教师教学的控制。这至少体现在课程内容、教学过程、课程规划空间、、教学研究等五个方面:教科书由"一纲一本"走向"一纲多本";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成为课程实施指导文件;学校获得校本课程权、教师在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中生成课程;;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这五个方面共同指向一个主题,,基层学校与教师参与课程、专业自主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彰显。



第二组文章


《改革开放40年教材制度改革的成就与挑战》

柯政


纵观40年中小学教材改革,有一条改革主线是清晰的,那就是让教材更具适应性,改革国定制到审定制,实行“一纲(标)多本”促进教材多样化。从教材管理制度的角度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大致存在三个发展阶段。最近,国家开始恢复义务教育三科教材的统编制度,这是教材制度改革的重大改变。审定制与统编制并存的制度环境下,下一步教材改革亟需回答和处理继承与发展、课程标准与教材、教材与教辅材料等三方面关系的问题。



《课程形态结构持续更新、日趋均衡》  

肖驰   池梦丹


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旗帜和方向,经过40年持续的改革,我国课程形态结构日趋均衡:组成支撑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学科门类日益全面,科目设置不断更新;课程类型走向多元,学生有了更多的课程选择;具体科目的组织、搭配及比例关系日益均衡。在新的历史时期,课程结构还要在连续性和发展性上有所优化,亟待回应如何增强不同类型课程之间的联通性、提高不同学段之间课程的衔接度、以及兼顾考评升学与素质培养等一些问题。



《课程选择性不断增强的40年》

朱婕   雷浩


增加课程的适应性和选择性,是过去40年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增强课程的选择性,在义务教育阶段与高中教育阶段推进策略和进度有所区别。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只有单一必修课的状况得到改变,逐渐建立了必修、选修、课外活动三结合的课程结构,在保证共通性、基础性的前提下不断增加多样性。高中阶段则在借鉴国际课程改革有益经验的基础上,从课程整体构架到学校课程规划指导,再到具体选修课程设置,以及课程选择时间、上课形式等方面,更加突出了课程的选择性,明确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作为课程改革的目标。被认为是最强调共同基础的语数外三门核心学科都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加强选修课程建设,就是一个例证。而展望未来,课程选择性还面临诸多挑战,高考改革后,实施多样化的课程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



《课程管理机制的日益民主与科学》

胡航舟  郑东辉


课程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层次不一,各领域进展也不一定齐步,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课程管理机制的基本发展趋势还是清晰的,那就是实现简政放权,追求民主科学。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课程管理体制从集中转向分权,二是课程管理内容从教学大纲转向课程标准,三是课程管理方式从单一化转向民主参与,四是课程评价从“整齐划一”转向“多样选择”。








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ECNU课程与教学研究盛宴

为您悉心制造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