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写论文的经验

在学术研究上,不管是方法路径,还是思想高度,我都还是欠缺一点,总体来说,这两年,自己做的太多,别人指导的太少,有些东西都是自己模仿出来的。这两年我写了两篇论文,一篇是《知乎社区意见领袖形成机制研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探讨》,另一篇是《中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的贸易创造效应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想法来源于实践,在这里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在这两年里写东西过程中的一点想法,一点见解。

我写过的两篇论文,大致就对应了我对论文的两种分类,一种是应用型,一种是理论型。如果站在科技黑箱理论的视角上,那么可以说,应用型论文是在利用黑箱,他的成果建构在他人成果之上;而理论型论文则是在建构黑箱本身,因此对创新性也要求更高。


先来说说应用型论文,因为本身是建构在他人成果之上的,因此学写起来也相对容易,出了成果质量也会相对较高。如大家所见,我写的那一篇《贸易创造效应研究》其实最初只是习作,只想当作练习eviews面板数据分析方法的一个工具,很多地方参考了知网上另外一篇论文《浙江对外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区域差异——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这篇论文发表在2013年的《企业经济》上。其实应用型论文是有一个模板的,这个模板也可以叫做范式,简单的说是从理论述评,再到事实述评,最后用定性和定量方法进行理实检验。在之前跟别人做课题的时候,他们也经常引用的外部资料,但经常出的问题有两个:第一个是往往引用的是像新闻一类的不客观非学术性的资料,新闻一般属于二次文献,是基于零次文献的再加工再创造,因此在中间会出现意义的扭曲和数据的散失,更不用说新闻工作者有时会在文字的处理上带有情感倾向,因此不是好的参考资料;第二个问题是在引用文献的时候往往根据和自己题目的契合度来看,比如要写“”就去知网上搜这个关键词,但问题是这样搜出来的很多往往是应用型,往往是别人的经验和实证研究,可以参考,但整个文章的厚度便浅薄了一些,如果把关键词放在“直接投资”、“贸易”这样的词汇上,进行综述的时候理论些会显得更强,结合事实讨论时也会更有理论依据。区分这两个词汇的一个方法就是讨论时间维度,前者的时间维度往往较为短暂,因为带有政策和时代属性,但理论的时间维度可以维系几十年,有解释力的理论模型往往经久不衰。其实平心而论,写这篇论文我自己不是特别满意,问题在这篇论文没有创新,也不存在建设性意见,可以说是一篇中规中矩的格式化八股文,在参加比赛的时候评审组给的意见也是“论理客观充分,逻辑性强,数据真实可靠,统计分析过程严谨。”这样的文章往往乍看起来唬人,往细里探讨就难登大雅之堂,所得出的结论也无非就是“消除贸易壁垒”、“加强能源合作”云云。我今天可以用这篇论文去探讨中国对中亚直接投资,明天就可以拿这个模板去套美国对拉美直接投资,无非是换了数据、换了结论,抑或于换了立场——因此说有个词叫“科研民工”。我认为大家在思想上都是一致的,但我们与别人的差距在方法论上。之前读过北大人口所教授乔晓春的书,说中国的研究生缺的方法论太多,以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为例,他们开设了“问卷设计”、“数据分析方法”、“分类数据讨论”十几门涉及方法论的选修课,相对而言中国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生的培养则只有“高级社会统计方法”、“田野调查”。但是在本科阶段,大家能做的方法论研究无非是利用基础的计量经济工具——简单线性回归,难一点多元线性回归,和我同在一个比赛群里的,还有吉林大学、武汉理工这样的大学的学生,很难说我做的这些东西他们如果有机会去接触会看不懂,但是他们没有做,这就是一个比赛的技巧,我把它叫做“超越方法论”,在这篇论文里,具体体现在用的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其实在模型上,我得到之前提到过的参考论文的很大的支持,比如我建立模型的方法,设立两个面板数据方程,EXP=a+bFDI+[误差项],IMP=a+bFDI+[误差项],其实都是别人的方法,我窃天之功据为己有,只是别人没有用到而已。如何优雅的借鉴别人论文呢?我想是掌握他们的方法,而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之前写课题有很多人这样,一查重30%,我写的两篇论文最严格的知网查重,比率都在6%。

另一个想要讲的是理论型的论文,这需要灵感,也需要实践,因为他要做的是建构新的黑箱,因此务求创新。这需要一个过程,我最初写这种论文的时候,完全是靠自己兴趣,大一喜欢刷知乎,在路上也刷,吃香蕉的时候也刷。我想知道大V是如何积聚人气的?当时正好小学期讲座,有个老师讲网络营销,很有意思,我就写了我的第一稿《社会心理学与经济学视角下的网络营销》,现在看起来很low,画了几张线形图就叫定量分析。后来打学术节,这篇论文14000字我把删了一半,那时我从实践中就发现,可能是滚雪球效应带来了大V粉丝量的垄断,来说明这种方法可以长篇大论,也可以用数学模型,最后我选择了数学,因为我信仰工具和数字,简单的用差分方程建了一个模型来说明知乎社区里强者愈强,之后在学术节和经济学院老师答辩效果很好,如果不是演讲超时可能是比赛第一。后来打乐研杯,指导老师就说,你这数学模型,没有体现经济学均衡的意思,是很不行的,老师巴拉巴拉给我讲了奥卡姆剃刀,又巴拉巴拉跟我讲了如何利用成本和收益设立方程来探讨生产者决策,受益匪浅。论文还另外出了许多问题,比如结论部分与模型联系不紧密,这是犯了主观臆断的错误;又比如论文头重脚轻,这是事先没有打好结构的后果。因此说,诸位比我要幸运,我的经验是从一次又一次的熬夜重修论文中来的,各位有老师指导,能避免很多弯路。之前和大家讲过,我写应用型论文的时候有一个特点,就是“超越方法论”,利用别人不会的高端的统计分析方法。同样理论型论文也有,我把它叫做“核心方法论”,往往你有一个想法,就可以用数学工具来表达它,表达的结果就叫做数学模型,利用一个数学模型,你就可以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论文。这里的数学模型就是这篇论文的核心方法,所有的理论综述都是为了解释这个模型的假设,所有的政策建议都是为了迎合这个模型的结论。可能这样说有点功利主义,但这样确实效率挺高,到后来我们会摆脱数学和统计工具对我们的限制,论文会成为表达我们思想的工具,但暂时的,我们要受限于自己手中的工具。

我读过不少论文,从我们学校学生霸榜的《财税月刊》到老师推荐不得不读的外文文献,我发现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我们当中大多数人所处的阶段,面对问题一套PEST、SWOT,这是大多数人想象力所在,也是我们课程教会我们的重要方法,但是一个问题在于,中国的社会科学往往走的是一条思辨的道路,用主观感受和判断来下结论,是证明不出的,希望大家无论在未来的时候,如果想做社会科学这一方面,能更多的走欧美的道路,少做一点"data free"的研究,时常提醒自己“talk is cheap,show data”。第二个阶段是当我们已经掌握了初步的方法论,我们就可能成为一个极端的工具崇拜者,摆模型摆数据,天花乱坠,我总结为两个“崇拜”,一个是对外文文献的崇拜,一个是对工具方法的崇拜,然而这是阶段性的,随着我们视野逐渐打开,就一定能摆脱这种习惯。第三个阶段是已经跳出了工具和文献的框框,之前看过一个故事,一个建桥大师的论文,在期刊发表后,结尾写着“本文所使用方法为独创性,不需任何参考文献”,另一个能说明这个道理的很好的论文是之前看过的一篇《学术自由及其敌人》,你们用到的数据分析方法大家都会,但问题是思想的深度。

现阶段的比赛,尤其是学术类比赛,分析工具决定了下限,思想高度决定了上限,真正的好的作品,一定是思想与方法兼具,我现在还做不到,暂且先循着前人的步伐,多做点事多学点知识,将来也许有一天能厚积薄发。我这里所讲的应用型和理论型的论文,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理论型论文也绝不是空中楼阁,而是要去解释世界的,和经验事实不符的,是要被证伪的;应用型论文绝不是毫无创新,而是创新,没有体现在方法和解释路径上;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像是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前者提供工具,后者应用工具。其实学术是件很有趣的事,就是在研究问题,生活中有什么不懂的,也许去深挖一下,道理就显现出来了,始终带着问题意识去生活,这是我到现在所做的微小的工作。 

       

小达瓦里希写字的地方

写字的人:王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