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博士后招聘启事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

华南理工大学坐落在气候宜人、经济发达、平等包容的南方名城广州,是国家批准的首批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校有9个学科进入ESI前1‰,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和农业科学4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前1‰,入选数量位居全国高校第5位、华南地区首位

 一、团队博士后导师介绍

唐本忠院士简介

唐本忠,,华南理工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教授,长期从事高分子化学及功能材料的研究工作。唐本忠教授是聚集诱导发光(AIE)概念的提出者和研究的引领者并因此获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唐本忠教授在华南理工大学和日本京都大学分别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1994年加盟香港科技大学, 2009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现任华南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联合研究院院长。近五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1.8亿)和重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973计划项目及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项目;目前共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引用50000余次,h-指数为112, 2014-2017年连续入选化学和材料双领域高被引用科学家,并还先后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7)和第27届夸瑞兹密国际科学奖(2014)等,现担任中国化学会和英国皇家化学会合办期刊Materials Chemistry Frontiers主编。

秦安军教授简介

秦安军,1999年本科毕业于山西大学;;之后分别在香港科大和浙江大学从事研究助理和博士后工作;2008年12月起先后任浙江大学副研究员、副教授;2013年9月起任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兴趣为基于三键单体的高分子合成化学以及有机/聚合物光电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他引5000余次,h指数为47。与唐本忠院士共同编著Wiley出版社出版的有关聚集诱导发光英文专著两本。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33次;作为会议执行主席在广州组织召开了规模为300人的第二届国际聚集诱导发光现象及其应用学术讨论会以及250余人的有机和高分子合成国际研讨会。授权中国发明专利9件、美国发明专利5件。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1项、国家杰青项目1项并以骨干成员的身份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1项。

201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并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201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并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2014年入选广东省高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0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赵祖金教授简介

赵祖金,200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8年获浙江大学化学博士学位;2008年至2010年在香港科技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唐本忠教授。2013年9月进入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至今。多年来一直从事有机光电功能材料与OLED器件、聚集诱导发光、单分子导线、生物荧光探针等研究。在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Adv. Funct. Mater.等高影响力期刊上发表SCI学术论文19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文章发表IF>5.0的SCI论文75篇,论文他引4000余次,h指数为 38。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1项。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和正面评价,被MaterialsViews等专题报道,并受到Nature Index专题采访和高度评价。撰写英文专著2章;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20余次。作为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2014年获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参加973项目等重大项目。2017年作为骨干成员参加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有机高分子显示和照明材料与器件创新团队);2018年作为骨干成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分子聚集发光”。

胡蓉蓉教授简介

胡蓉蓉,2007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2011年获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2012年-2014年在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从事研究助理工作;2014年3月起在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任副教授,2016年4月晋升为教授。研究兴趣为炔的多组分聚合新反应以及新型发光功能材料的开发。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他引3000余次,h指数为30。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10次;作为会议执行主席之一组织筹办了中国科协第316次青年科学家论坛。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0件,获授权2件。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年荣获广东省珠江青年学者称号,2016年获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2015年获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资助。


其他详细情况,详见团队主页http://www.aiepolymer.com/

二、招聘学科范围

招聘对本课题组研究内容感兴趣,有较好的材料、化学、光电、物理、生物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化学工程相关基础博士毕业生优先考虑。也欢迎不同领域的博士到课题组开展交叉学科研究。


三、薪酬及福利待遇


四、招聘条件

申请人须是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的博士,或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应届博士,年龄在35周岁以下。


五、聘期管理及发展前景

1.出站考核特别优秀者,学校可以根据岗位需要直接聘为事业编制教师;出站考核优秀者可以申请学校教师岗位,学校根据岗位需要择优选聘为事业编制教师。

2.学校鼓励和支持博士后在站期间申报国家和广东省的各类博士后人才项目和研究项目,获得项目资助的,就高享受相关待遇。

3.博士后在站期间可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指标单列。

六、申请程序和须提交的申请材料

申请人员将资料发送至指定邮件,材料包括但不限于:

1.下载填写《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后岗位申请表》(见附件(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跳转至网页查看附件)或在华南理工大学人事处网站http://www2.scut.edu.cn/hr/ 下载区下载);

2.各学历层次的学历、学位及专业技术职务证书扫描件各1份,在国(境)外获博士学位的,;

3.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原件成绩单扫描件(应届毕业生);

4.有海外工作经历的,需提供相关证明(如:海外博士后、访问学者经历等);

5.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的相应证明材料;

6.其他科研成果证明材料,包括:博士论文摘要、代表作所发刊物的封面、目录及论文首页、论文检索证明、已录用论文的录用证明等扫描件,或出版书籍的封面、目录、专利证书、成果奖励证明等的扫描件;

7.两名专家的推荐信(含导师一份)学校和学院按规定程序选聘。

七、联系方式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 秦安军教授

 电话:020-22237065

 邮箱:msqinaj@scut.edu.cn(抄送tangbenz@ust.hk )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北区科技园1号楼

 • End • 

编辑 | 郭佳丽

微信小助手:AIEWechat2018

欢迎关注“聚集诱导发光AIE”公众号,促进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