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写出论文初稿

高效论文写作,遵循两个法则:

  • 快写;

  • 慢改。

“快写”就是快速起草。用最短的时间,形成完整的作品原型。

“慢改”就是雕琢。在原型基础上,不断迭代改进,以求质量提升。



写作之前,先把研究做好。

我执教专业,文理交叉。本科生大四时,有两个选择:

  1. 做毕业设计。做个系统,写设计报告。

  2. 写毕业论文。

虽然我反复告诫,设计比论文好做,但他们普遍选择论文。理性行为背后,一定有动机可以解释。学生认为,做设计要编程。而且编完了,还得写文档,相当于花两遍功夫。论文就简单多了,不就是码字儿吗?7000字?那不是手到擒来吗?他们根本就不做研究。只搜数据、堆图表、抄观点,甚至是扒别人论文中的语句。还振振有辞,说小学语文老师说过,“天下文章一大抄”。你的语文老师读书的时候,可能没见过CNKI查重系统这东西。

写论文,一定要先有研究。做了研究,你才可能通过新鲜的数据、独特的观察视角、新颖的分析工具,获得某些别人不知道的东西。确认你得到的新知,对他人有价值后,再用标准化的格式(所谓“洋八股”),把这种认知上的差别(简称“认知差”)生动描述给别人。如果你连研究还没做,就先别急着写了。浪费纸张是不好的,不利于环境保护。

 本文参考的教程,是 Pete Carr 教授的教学视频。

起草论文的心法,在于一气呵成。

Carr教授专门提到,写初稿的时候,千万不要进行编辑。如果你边写边考虑字号、缩进和段间距,还时不时停下来斟酌一下遣词造句(例如“这里是用‘推’好,还是‘敲’好”?)……时间就快速溜走了。除了时间消耗,这种编辑动作还会给你带来另外的两个困扰:一是你的思路被阻断。本来的一些奇思妙想或是连珠妙语,可能转瞬即逝,再也无处寻觅。二是“沉没成本”效应。后面迭代环节,许多文字需要被直接扔掉。一旦你编辑文字,精耕细作,就会对这段文字产生“特殊的感情”。之后即便发现它可以删,你也不情愿果断删除。许多学生提交给我的文稿,就有不少这样的文字。一让大幅删除,他们就跟我咧嘴诉苦:老师,这一段好不容易写出来的!挪到别的位置好不好?沉没成本,不要捞。这是理性决策。但是人性使然,不捞你就不舒服。为了有助你果断决策,从一开始,就不要投入过多。

重复一遍,别编辑。

打断你写作初稿“文气”的其他因素还有很多。最重要的来源恐怕就是你的手机了。关上它,对你的写作很有用。iPhone上面的勿扰模式,我现在经常使用。我并非不愿和外界环境交流。许多事情,都可以选择一个闲暇时间,集中处理掉。地球离开你几个小时,照样转。推荐你采用的一个工具,叫做“番茄钟”。每个标准番茄钟,25分钟。这期间聚精会神,写作,写作,写作。心无旁骛。番茄钟之间,休息5-15分钟。站起来活动活动,锻炼一下,缓解颈椎压力,给注意力充电。但是番茄钟之间的休息时间,千万不要看手机。否则你的注意力会以小时为单位,被各种精心打造的内容吸引走。


Carr 教授说,你应该遵循如下步骤写作论文:

  1. 列出大纲

  2. 展示图表(研究结果)

  3. 实验

  4. 讨论

  5. 结论

  6. 摘要(包含关键词)

  7. 文献回顾

  8. 引言


本文转载自王树义博客,详细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