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界闹出大丑闻,被境外出版商无情曝光!

  这两天,,而且被卷入丑闻的竟然有多所中国知名的学府…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首先,必须告诉大家的是:这件事确实是发生在我国学术界的一个丑闻。

 

  事情是这样的,昨天一早,德国知名的出版商斯普林格出版社发布了一条消息,说他们经过调查发现,在2015年-2016年间,有107篇刊登在出版社旗下的学术期刊《肿瘤生理学》上的论文涉嫌造假,而且证据充足!


  更令人难堪的是:这107篇论文,竟然全都来自中国!



  根据斯普林格出版社的说法,这些论文存在的主要造假问题是虚构审稿人和审稿意见。

 

  其具体的造假做法是:论文作者会虚构一个不存在的审稿专家、或者冒用真实专家的身份,然后再编造出这些所谓审稿专家的邮件地址。之后,待论文被发到了这些虚假的邮件地址后,造假者会撰写出虚假的审稿意愿,高度评价这些论文,进而促使这些论文获得通过并得以刊登。



  不过,作者仔细查阅了这全部107篇造假论文的信息后,却发现了一个更令人吃惊的事实…


 

  这些问题论文中,绝大多数竟然都来自中国国内的医院,其中更不乏许多三甲医院!


  真正涉及到正规高校的,反倒很少…


(图为作者整理的部分造假论文所来自的医院)

 

  更值得注意的是,如上图所示,这些论文造假的医院人员所来自的科室,也绝大多数都是临床科室,而不是纯学术的部门….

 

  这也就是说,虽然这次被曝光的107篇学术论文确实给中国学术圈子的名誉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但制造这次丑闻的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术机构,而是中国的医院行业和大量的临床医生!


  可是,这些医院的医生们为啥要如此大规模、系统性的论文造假呢?

 

  这背后的原因啊,其实早在2年前就已经被咱国内的媒体披露过了…因为中国学术圈在当年就已经遭遇过一次类似的丑闻了。



  当时曝光我们的是英国的医疗科学学术文献出版商BioMedCentral,说有41篇来自中国的论文造假,而造假的手段也与今天《肿瘤生物学》期刊上被曝出的107篇论文的问题一模一样,都是同行评审造假!

 

  更重要的是,当时的始作俑者同样大量来自中国各地的医院,其中还涉及38家全国知名医院!



  而媒体的调查很快就揭开了这其中的黑幕:都是医院“一刀切”的考核制度害的!


  其中,《新华日报》的调查就指出:论文已经成为医生、乃至护士和技工们晋升评职称时必须的“通行证”,像南京大医院的中级职称医生,如果要晋升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的,必须在国内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2篇SCI论文,才有参加申报资格;在北京、上海等大医院,甚至还要求医生必须用外文发论文,并发在国外权威杂志上才有晋升正高资格…

 

  作者的一位医生朋友也吐槽说:论文造假都已经成为业内公开的秘密了,因为不论你看病多好,只要你没有论文,就难以晋升和评职称;可很多临床医生平时都“忙成狗”,几乎没时间再去关心写论文的事情,结果就出现了这种系统性的、大规模的造假丑闻,。



  《新华日报》2015年的调查报道也指出,一篇3000字的医学论文,如果发表在国内非一流期刊上,一般行情是8000元-1万元;若要附有英文摘要,还要再加三四千元。护理方面的论文稍便宜些,一般每篇要5000元左右,如果是3万字的医学硕士毕业论文,行价多在5万元左右…

 

  更讽刺的是,由于造假者太多,导致一些国际期刊也受到了“连累”。

 

  比如这107篇造假论文所刊登在的《肿瘤生物学》期刊,就因为自身管理不严,总令造假者钻空子,不仅拉低了其在学术圈的“地位”和“影响因子”,甚至都快被衡量一本学术期刊是否“合格”的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简称 SCI )给剔除了…



  不过,事情在2015年年底开始出现了一些转变。

 

  先是2015年11月人社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始为基层医护人员的职称评级松绑,表示论文、科研要求不做硬性规定,只作为评审的参考条件。



  之后,在2016年3月,,其中明确提出,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不再将论文等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更要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倾向。




  可即便这些政策看起来令人振奋,即便今天被斯普林格出版社曝光的107篇论文也是发生在2015年-2016年这个“过去时”,但冰冻三尺也并非一日之寒…


  有医生就表示,目前论文仍然在很多大医院的晋升和评职称中扮演着绝对重要的角色,临床医生们也还在为此头疼着。真正改变的只有县级的单位。

 

  这也就意味着,那些大医院、三甲医院的一些医生,即便能力出色,对病人负责,但为了获得晋升和职称,有时不得不千方百计地“想办法”…

 

  最终,我们仍然可能会继续面对到2015年和今天这样的“学术造假大丑闻”,而且还是在全世界面前被曝光。


  可我们怪不着别人的曝光,只能认真反省我们自己:,实施不下去?为什么有的大医院拒绝改变人才的晋升和职称制度?


推荐阅读


 “快递”送到!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合体



来源:环球时报(ID:hqsbwx),作者:耿直哥

本期编辑:田丰、赵雅娇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