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故事 | 陆飞羽:从“适度”男孩到冲刺全美专业领先的全奖直博项目

“陆飞羽是计算机系建系以来为数不多直接申请到博士全奖的本科生,为我们后来的学生做出了极好的榜样。”计算机系梁海宁老师口中这位学生,他参与的一篇学术论文即将在业内知名的刊物发表,最近还刚刚收到了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和普渡大学的全奖博士录取。


“适度”学习进大学

也曾迷茫也曾无力


“高中的时候并没有特别用功,我觉得‘适度’学习就可以了。”


“适度”学习的他通过自主招生考试和高出一本线的高考成绩晃悠着进入了西交利物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系。



为了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和许多新生一样,陆飞羽报名参加了不少兴趣社团,“有的真是不错,有的就很水,交完会费就再没见有几次活动。”


在一次学校面向新生开展的心理测评中,他还曾因自我驱动力不足被建议进行心理咨询。


“那时有些摸不着头脑,有点迷茫,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以后能干什么。”


“从入学的第一天起,我们就被视为半个进入社会的成年人,我相信很多同学都在努力思考和探寻这个身份背后的意义和重量。”陆飞羽回应说。


参加SURF遇伯乐

生活轨迹被改变


那是大二上学期普普通通的一天,陆飞羽和同学照例一同去自习,偶然看到同学手边一张夏季本科生研究基金SURF报名表。


在林林总总的项目列表中,他看到计算机系梁海宁老师指导的一个有关游戏的VR(虚拟现实)项目,觉得有点意思,但有些犹豫要不要报名,“之前从没有接触过做研究,担心能力不足。”但他又不太想暑假无所事事,于是给自己鼓了鼓劲儿联系了梁老师。



他没想到是,竟然顺利拿到了梁老师实验室的入场券。更未曾想过的是,自己的生活从此开始加速。


对于一个没有任何科研经历的大二学生来说,要在短短三个多月里,从零开始一步步习得研究的能力,挑战之大可想而知。


为了帮助飞羽快速入门,梁老师安排他参与到另一个项目中,便于向同组里的博士生、硕士生和高年级的学长学习。


陆飞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不仅要在短时间内掌握科研方法,还要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那段时间几乎每天都泡在实验室里。



“梁老师对我的影响特别大,他十分信任我们,总是给我们足够的空间和资源让我们去探索,又通过对我们的密切观察及时予以指导。”


“他还经常鼓励我们主动提出观点,即使想法是错误的,也不会直接否决,而是引导我们去思考。这对于在参与讨论会初期不敢言语的我来说,是莫大的鼓励。”


因为要经常和大家分享看法,陆飞羽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工作,力图对项目组有更多贡献。在项目后期,为了收集实验数据,他经常会熬到很晚,有时干脆就趴在实验室桌子上睡一夜。


经过团队的努力,这个项目不仅圆满完成,其研究设计和结果还以论文的形式在2016第15届虚拟现实与工业应用国际会议上发表。


冲刺全奖直博水到渠成

倾心科研做自己的主人


升入大三后,陆飞羽继续留在梁老师的实验室,他和同伴们在原先SURF项目的基础上延伸出新的课题。这时的他已经可以担任项目的主力角色,继续以课题项目为中心探索这一领域的知识和技术。该课题成果发表在SCI-FGCS(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期刊上,其影响因子在计算机领域学术期刊类别中排名前10%。


与此同时,他的课业成绩表现优异,领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研究导向的学习更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课堂更多是在学习已经存在的东西,科研的要求则更高,不仅要掌握该领域已有的知识,还必须去探索前沿知识,弄清楚什么值得去做。”


上课、做研究、发论文之外,陆飞羽还在珠海举办的VRCAI2016学术会议上做论文演讲、前往东京参加IVRC2016国际大学生虚拟现实大赛、利用暑假时间参与在南京大学举办的有关人机交互的暑期学校……在与国内外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交流过程中,展示自己、增长见识、提升自信。


他逐渐确认了一件事,“我喜欢做研究并且我能把它做好。”在大多同学申研的时候,陆飞羽在家人和梁老师的鼓励与支持下,挑战美国大学的全奖直博。



“飞羽面对现有环境不浮躁,并且抗压能力比较强,有强大的自制力去完成好一件事。正因为对自身的高要求,相比同龄人,他能够处理好更多更复杂的事。” 梁海宁老师评价说。


陆飞羽做到了,不仅如愿申请到自己一直感兴趣的虚拟现实和人机交互方向的博士项目,还是全美专业排名领先的大学之一。


“我好像慢慢明白了西浦所赋予我们的角色,明白了席校长在开学典礼的时候所说的‘半个步入社会的成年人’的含意。”


这个曾经的“适度”男孩,言谈举止还是一样的温和适度,然而他已然对自己有了清晰的方向,并且掌握了加速前进的方法。


2017学子故事回顾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