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律动与张力”——留德艺术家李华作品展

2018.3.28-4.10

3月29日下午2:00李华作品现场理论研讨会

中德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

“律动与张力”——留德艺术家李华作品展


主办单位

上海长宁文化艺术中心、上海星际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上海奥赛画廊


展览地点

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

学术主持

谭根雄

策展人

蔡彭城 熊友飞



《特朗普肖像-4》.2017.布面油画.60×80cm




律动与张力

文/谭根雄

 


艺术思想的择录,尤其是在个人思考的先后逻辑上,哪一个是艺术源语概念,哪一个是艺术创新概念?两者间的不同作用——我指的是:李华所延展的笔墨丹青,萃取了那种具有浓郁个人情感的辞语,不啻是单纯地为贫困的当下中国油画体系构建,给予了一定程度上的学术补缺。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肖像-2》.2017.布面油画.69.6×108cm


这种“补缺”并不是言语充沛的表达,却是作为某种“介入”因素而成为李华艺术的创作基础。因此,她的油画必然通过具体的表达方式,呈现操纵方面实验性(experimentality),其目的是为了艺术的当下前卫性(avant-garde)及其不确定性(nondeterminacy),这就是严谨的学术探索。俨然,当艺术实践被证明为自身存在的合法性依据之时,那么“实验”的“前卫”意义亟须放大,以便艺术观念必须承揽当代人文的哲学思考,并负载艺术的当下文化认知及话语权,以及攸关艺术的合法性认定。


蔡医生肖像No.2 Dr.Cai No.2 96× 60cm 布面油画 2017


在这里,首先是李华对油画概念及言语表达的研究,能否从艺术发展史的逻辑谱系关系中得出当代性的艺术价值?约瑟夫·舒茨教授在其2017年编撰SCHUTZ FINE ART CHINESE DEPARTMENT这么一本厚画册中认为李华的“造型艺术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就在于无言地传达感情、思想、身体和灵魂。”准确地说,当空泛的评价理论不被事实证明的话,李华的存在或她的艺术存在,一定是平面化的。因为,对出场者而言——独立的艺术家能否掳取与自己配置一致的身份,这才是李华的油画实践“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是一个刺激的过程”舒茨教授继而又说道:“把它付诸实践,不断提升”油画的独特表现力,其实是艺术家李华大胆放矢个人的澎湃激情:“愤怒与恐惧,对社会不公的不满都反映在她的宣言中。”或者说“语言文字不是她擅长的武器。如果擅长的话,她就是作家、评论家、记者、社交媒体博主。”(见:舒茨中国艺术分部《李华——变幻的存在》扉页)


《蔡医生肖像-1》2017年. 60x 96cm . 布面油画 


不容置疑,李华对待她所认定的油画形态,不是理性“分析哲学”科目的活儿,是个人情感探底的深度挖掘,但较其他艺术的学术研究又截然不同;的确,李华的油画作品被情感渲染得无比绚丽而光辉夺目之时,而其中浸淫的美学思考,是纯粹的个人见识,更似是一种孤寂远遁的足声回荡,却传来阵阵隐约着可以分辨的丝丝悲戚之感。

这就是李华为之奋斗的艺术!


《萨尔茨堡-1》.2017.122×178cm.布面油画


纵横捭阖的凌乱笔触,稠厚又凝重的色块,彼此交集、穿插、融入、契机为共振耦合的一派恣肆狂澜,且翻滚着骇浪似的奇谲之美。画面该陈述的,往往是互相挤压的颜料“堆积”,其大刀阔斧或凝滞拖曳繁盛和显赫的灿烂,并强烈地释放出一种旋律和张力之美。我之所以给出这样的直觉,是任何的解释都成为了理亏的苍白托词。否则,过多描述李华所予以笔纸画布等作业,它会让读者淹没在复杂的术语表述中不知所措,或纯属多余的艺术释义。

 

《逍遥游》.2018.62×89cm.布面油画


但是,李华作为一个艺术家,不仅未曾得享江湖大名,却闯入文化沙漠的今天,其难免犹同明珠翳掩沙石之下,又岂能环顾左右逢源,抑或逾越时尚规矩,独自彳亍小道而远行?也许,她业已踏上了一种即将驰骋的大道,将远超2005年“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青年艺术家大赛奖学金”目标,鞭策自我的不断超限。无疑,这不是妄议的无故推测。因为,李华的个人艺术简历显赫佐证:        

2009—2010年在德国柏林艺术大学研习

2011年赴奥地利维也纳艺术学院深造

2011—2013年在埃尔文· 博哈奇的大师班学习

2014年进入欧洲著名艺术家丹尼尔·里希特的工作室,完成毕业论文答辩……


贝多芬肖像-2.120×75cm 2017年.布面油画


客观地说,李华以自己的艺术渠道与世界对接,是有效的、也是通达的,交集着彼此跌宕起伏的学术蒂联关系。对此,我给出的理由考量,是把她的众多作品放置在特殊文化语境上进行一番学理梳理。例如:油画《一往无前》(60X96cm,2016)、《凌晨》(140X200cm,2015)、《阿尔卑斯山—A》(60X85cm,2015)此类作品与早期冠名《无题》系列作品(纸面综合材料,30X42cm,2011)比较后,其两者色彩应用和涂抹得“乱七八糟“的抽象表现主义形态语言被艺术家特有的敏锐及自由挥洒,推向了一种非常内敛的艺术高度,且涨盈着满眼兜去令人惊悚与刺眼的画面感染力。


《一种毋庸置疑的感觉必将找到其表达方式 /2》. 2016. 布面油画 . 100x100cm


毫无疑问,任何滞留在表象上的述说,其实则是艺术家的内心渴望。如果德国表现主义有所熏染了李华的作品,那么学界将无法从中提取多少启示后人的理论研究或艺术实践等元素。然而,秉持学术前行的艺术创造力,它来自完全臆念的虚妄,还是终究不能还原现象起因的不懈试探?或根本无法回答——探询事物“因果律”则是理性批判的终极靶标。这正如李华对待自己所言:“如果一个人自己不行动,命运就会被他人决定。”(见:《LI HUA TRANSFORMATIONEN DESSEINS》P.161)因此,她的艺术本质,绝非是“变幻的存在”。相反,是某种艺术创造力已异化为某种“存在”形式并被有效地投射于她的笔抵世界。


布莱梅港口.2016年. 100x100cm. 布面油画


直面千仞万壑似的油画肌理,其宛如在纵横交错的图形之中喷涌出汩汩烈焰熔岩,一切形态轮廓被李华孔武有力的笔触瞬间碾压得一塌糊涂,甚至在令人目不暇接的色彩斑斓诱惑前,人们岂止是感受到了一种怦然的心悸和感动:律动与张力之美。

这就是李华的油画,我以为。                        




李华

1980出生于中国重庆


 

艺术教育

2014

艺术类硕士研究生毕业答辩于教授丹尼尔·里希特名下“绘画拓展工作室“,

维也纳艺术学院,奥地利

 

2011-2013

师从教授:埃尔文·博哈齐

维也纳艺术学院,奥地利

 

2009-2010

艺术类硕士研究生

柏林艺术大学,德国

 

2007

师从教授:

法国巴黎美术学院暑期学期奖学金交流生,法国

 

2001-2005

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

中国

 


个展

2017 

李华穿越奥地利之旅,维也纳科学礼堂,舒茨中国艺术学会,

维也纳,奥地利


2011

油画与纸本,画廊Ray Hughes

悉尼. 澳大利亚

 

 

近年展览

 

2017 

维也纳霍夫堡宫国际艺术与古董博览会

奥地利,舒茨中国艺术学会

 

李华穿越奥地利之旅,维也纳科学礼堂

维也纳,奥地利,舒茨中国艺术学会

 

中德对话,路德维希美术馆科布伦茨

德国

 

互补与契合-中国留学德国艺术家作品展

刘海粟美术馆,上海,中国

 

萨尔茨堡国际艺术与古董博览会

萨尔茨堡,奥地利,舒茨中国艺术学会

 

维也纳第一届国际艺术博览会

维也纳,奥地利,舒茨中国艺术学会

 


2016

维也纳霍夫堡宫国际艺术与古董博览会

奥地利,舒茨中国艺术学会

 

萨尔斯堡主教宫国际艺术与古董博览会

奥地利,舒茨中国艺术学会

 

艺术迈阿密纽约

美国,舒茨中国艺术学会

 

2015

维也纳霍夫堡宫国际艺术与古董博览会

奥地利,舒茨中国艺术学会

 

艺术台北

奥赛画廊

 

WIKAM维也纳艺术之家国际艺术博览会

奥地利,舒茨中国艺术学会

 

萨尔斯堡主教宫国际艺术古与董博览会

奥地利,舒茨中国艺术学会

 



 本次展览持续至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