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30年前的湖大学生如何写毕业论文


让我与你握别

再轻轻抽出我的手

直到思念从此生根

华年从此停顿

热泪在心中汇成河流

 

让我与你握别

再轻轻抽出我的手

是那样万般无奈的凝视

渡口旁找不到一朵可以相送的花

就把祝福别在衣襟上吧

而明日

明日又隔天涯


毕业是人生的一场剃度,是为青春找一个归宿!毕业是你到了陌生的城市,还期待着遇到熟悉的脸!毕业是你内心翻江倒海,嘴角却讲不出一个“再见”!

                                               ——致即将毕业的你


大事儿


无论哪个年代,毕业总是学生生涯的一件大事。也许现在的你习惯了毕业时去图书门前拍照,去学习过的地方坐一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毕业旅行…那你是否也曾有过好奇:上古时代的湖大学生毕业的时候都干些什么呢?是否也跟你们一样,有那么多丰富多彩的毕业活动?今天,小编就借几张馆藏的旧报纸和旧资料,带大家一起去看下三十几年前的湖大学子们是如何毕业的吧!第一期为大家推出的是如何写毕业论文的专题。


写毕业论文这事,一开始大家都是拒绝的!


对现在的我们来讲,要想毕业需要撰写毕业论文,这已经是常识了。然而,你可曾知道,撰写毕业论文这个规定,是从1977年高考恢复之后才有的事,所以很多关于毕业论文如何撰写、如何评定、如何处置都是一项新的工作。这一点,可以从1982年《武汉师范学院报》(《湖北大学校报》前身)刊登的一篇长文中略知一二。


 这篇由当时的徐善广副院长撰写的长文,从为什么要写毕业论文、如何写毕业论文等六个方面对毕业论文工作作了详细说明。

  以第一届毕业生(77级)为例,当时共有学生609人,其中597人撰写了毕业论文,519人选的是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题目,67人写得是教育学科和中学教材教法研究方面的题目。学校组织了150名讲师以上的教师对这些论文进行了指导,平均每位老师要指导四位学生。每份毕业论文都要由导师评定成绩(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并撰写评语。学生的毕业论文,必须誊抄两份,一份寄送分配单位,一份存档。


为此,我们费劲千辛万苦,为大家找到了一份1986年的本科毕业论文手稿。下面,我们就来一睹当时的毕业论文的真容吧!



 

《漫谈〈琵琶记〉与赵五娘》

八二级中文系/周蕾


▼封皮里面是用湖大信纸手写的论文扉页


这是论文的正文

洋洋洒洒二十余页,共计五万余字

完全达到了一篇硕士论文的字数了

各位同学,当你看到这样一份纯手写的毕业大作时

还会抱怨自己论文“难产”么

如此娟秀的字迹中,可以想见应当是一位很有才情的女子吧


▼当时还是武汉师范学院的档案袋


我们再来看看当时的硕士论文吧,相信你会看到很多熟悉的名字!


1984年 湖北大学第一届研究生的毕业论文


  看看作者的名字,文学院的学生应该不会陌生吧!第一届的学生中,还有张虹、周腊生等老先生的文章哦!包括宋克夫教授在内,后面几届的学生中,朱伟明教授、王兆鹏教授、刘尊明教授现在都已是学界知名学者啦!


宋克夫学长的硕士毕业论文


  当时的硕士毕业论文已经通行用打印稿了,不过是很粗陋的油墨打印。论文的装订也很特别,还是古代的线装书的形式哦!论文除了有包括全文版外,还须有一份论文摘要。在论文的封面上,学生还要恭恭敬敬地写上几句敬辞给评阅老师呢!


王兆鹏学长的硕士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封面
硕士论文摘要
硕士论文目录
论文正文
参考书目

当时的论文很简略吧!没有关键词,没有英文摘要,没有严格的字体行距规范和格式,也没有致谢之类的话语。篇幅也有多有少,多则四万余字,少则万余字。不过,从各位先生们的行文来看,他们做学问的严谨是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的。要知道这些文字都是他们一个个手写之后敲出来的,而且语言极为简练扼要,逻辑清晰,层层深入,学问功力可见一斑。


小湖图君:

对学校历史稍有了解的同学应该知道,早期的湖大中文在全国都是很有影响的,而这正是当时的老师和学生们严谨治学、辛勤耕耘的结果,从他们的毕业论文中便可一窥全豹了。作为后学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向他们致敬,向他们学习!

              专题预告 敬请期待:


       30年前的湖大学生如何找工作

       30年前的湖大学生如何过暑假

      30年前的湖大学生如何迎新


ps:原创稿件,图片来自实物,转载请注明或与我们联系!



图文/黄小鹿  编辑/杨唯雪


湖大图书馆是座宝藏 关注成为淘金人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