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本科生李一宁和张曹发表第一作者SCI论文一篇

lee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

 

 


本科生李一宁和张曹发表第一作者SCI论文一篇

ENTER TITLE

     最近,我院15级药学一班本科生张曹和15级药学二班本科生李一宁同学在药学教研室曹毅老师和分析教研室谢轶羲指导下,在SCI期刊Toxicology Mechanisms and Methods以并列第一作者发表一篇论文,论文题目为《The effects of baicalein or baicalin on the colloidal stability of ZnO nanoparticles (NPs) and toxicity of NPs to Caco-2cells》。

    本项研究是根据曹毅老师课题组在《Phytochemistry Reviews》上发表的一篇综述进行设计(李一宁和张曹两位同学也是该文署名作者)。在综述报告中,课题组总结了纳米颗粒与多酚的相互作用,指出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可能导致纳米颗粒生物相容性的改变。在这篇刚刚发表的论文中,李一宁和张曹两位同学系统研究了两种典型的多酚,即黄芩素和黄芩苷与纳米氧化锌的相互作用及其对Caco-2肠道上皮细胞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芩素和黄芩苷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黄芩素更明显。但两者的存在均不能显著降低纳米氧化锌对Caco-2细胞的毒性。其中,黄芩素相比黄芩苷更能稳定纳米氧化锌,并能少量降低纳米氧化锌所导致的细胞内锌离子累积。该项研究提示多酚对纳米颗粒的稳定性的影响可能会对纳米氧化锌所导致的生物效应产生影响,而与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关联较小。该项研究为理解纳米颗粒与多酚的复杂相互作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和依据。

      Toxicology Mechanisms and Methods为Taylor and Francis所版的毒理学专业期刊,最新一期影响因子为1.595。

    李一宁和张曹两位同学于2016年加入曹毅老师课题组进行大学生创新实验,目前已经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两人发表并列第一作者论文一篇,署名作者论文两篇,另外还有一篇第一作者研究论文拟于近期投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