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悲哀的事: 替孩子扛住一切,却又让孩子扛住世界

↑点击上方"樯马网"关注我们


作者:洞见Fern

来源:洞见(ID:DJ00123987)

01


开学了,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安全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很多孩子早已丧失了生活的能力……


开学第一天,宁波某小学就出现了这样一条新闻:半数孩子在吃饭的时候,面对虾却傻眼了,有的拿起来闻一闻,有的拿起来舔一舔,然后忍痛割爱,望“虾”兴叹。


老师问及原因:“原来是不!会!剥!虾!”



这样的新闻一出,其实大家早已见怪不怪,因为每年一到开学前后,都会有诸如此类的新闻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很多老师也早已习以为常。


对于半数孩子不会剥虾,学校校长称“这个结果他已经很满意了”,还说刚调来学校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不会吃虾,会剥虾的孩子大概是个位数”。


孩子不会剥虾、不会系鞋带,自理能力差,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很多人的评论一致指向:都是家长惯的。



可为什么一面是对这些层出不穷的新闻的指责,一面是这样的新闻还是铺天盖地刷屏?



02

成长从来不是一蹴而就


很重要的一点,可能是父母认为,“这些琐碎的小事,等孩子长大后自然而然地就会了”。



每天早晨,他的母亲连牙膏都给他挤好,接着给他洗衣服、端饭、洗澡、洗脸,甚至为了让他在吃饭的时候不耽误看书,读高中的时候,他的母亲还亲自喂他吃饭。


可以说,从小学到大学,魏永康的生活都是母亲一手包办的。对于儿子的自理能力差,她称“他人这么聪明,很快就能学会”。 


魏永康被退学后,一则新闻报道有力证明了母亲的错误想法:


但事与愿违,脱离了母亲的照顾后,魏永康“失控”了。他完全无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热了不知道脱衣服,大冬天不知道加衣服,穿着单衣、趿着拖鞋就往外跑;房间不打扫,屋子里臭烘烘的,袜子脏衣服到处乱扔;他经常一个人窝在寝室看书,却忘了还要参加考试和撰写毕业论文,为此他有一门功课记零分,而没写毕业论文也最终让他失去了继续攻读博士的机会。


父母正在像养大熊猫一样抚养孩子,为什么不能明白,“现今还有谁会照顾谁一辈子,那是多沉重的一个包袱。所以非自立不可。”


魏永康的母亲后来总算明白,她为自己对孩子的伤害表示深深地忏悔。


中国式父母应该引以为戒,父母不能陪伴孩子一辈子,脱离了父母的无能孩子,迎来的必是惨淡一生。


以前看过一则新闻,23岁小伙杨锁饿死在了家中。


这个小伙没有精神毛病,只因为家里人的过多宠爱,让他养成了惰性,是因为懒才被饿死。

能宠爱到什么程度?


他8岁时出门都是父母用担子挑着,从来不走路;


身为农民的父母从来不让他干任何农活,“你到一边玩儿吧,别累着了……”


能懒到什么程度被饿死?



卢梭说,在儿童时期没有养成思想的习惯,将使他从此以后一生都没有思想的能力。


不要说——反正孩子长大后是会穿衣吃饭的,要记住,成长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



03
 

真正的富养

是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


孩子自理能力差的新闻之所以层出不穷,另一个原因是,很多家长对“孩子要富养”的误读。


他们认为,穷人家的孩子才早当家,父母让孩子学着自理,学着做家务,就无形中透露着自己的穷,揭露了自己的短。


所以,孩子一定要按照小王子、小公主的标准来娇生惯养,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 十指不沾阳春水,像是这样就能让他们拥有“贵族”气质。


对于独立的孩子,他们投向的不是敬畏,而是同情。


比如前两天刷爆朋友圈的“8岁重庆男孩独自吃火锅”事件,男孩明明是快快乐乐“独立”吃火锅,硬生生地被看成凄凄惨惨“孤独”吃火锅。


8岁重庆男孩吃火锅视频


显然,这些父母不知道,其实对孩子的真正富养,是培养孩子的人格独立。

要说家庭富裕,很少有人能堪比李嘉诚,但李嘉诚对孩子的教育从来不是让孩子享尽荣华富贵,理所应当做“富二代”。


他从小就教孩子学会自立自强。


现在的孩子上学,家长都是车来车送,甚至连书包都替孩子背。


而李嘉诚很少用私家车送孩子上学,让孩子们自己做电车、巴士,更别替拎书包了。


现在的孩子回到家里,什么都不用干,最大的劳动怕是用手指滑滑手机,开开电视遥控器。


而李嘉诚则要求自己的两个孩子从小就开始做杂工、做侍应生,到高尔夫球场做球童。


拥有远见比拥有资产重要,拥有独立能力比拥有知识重要。


独立之人格,竞争之根本。中国式家长一味地溺爱孩子,包办孩子的一切,其实是为孩子的未来埋设了定时炸弹。


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说过,“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


父母在儿时替孩子扛住了一切,今后又怎能渴望他扛住世界。



04
 

温室里的花朵

难经雨露风霜


有人形容现在的孩子,他们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像是温室里的花朵,再也经不起一点点的打击。


根据国家卫生部的数据显示,在中国人死亡原因中居第五位,而15岁至35岁年龄段的青壮年是的主要群体。


连作家余华也说:“中国年轻一辈人里面,很多优秀者,但很少能扛得了事儿的人!”


所以,网络上优秀大学生一言不合就寻死,一想不开就的悲剧新闻比比皆是。


2017年,大学生事件接连出现。1月11日,山东大学一女生被发现在出租屋内上吊,被发现时已身亡四天;2月27日,广西大学一在读研究生烧炭死亡;3月4日,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农学院一名大二学生在宿舍内上吊身亡;4月11日,厦门华厦学院大二在校女学生因卷入校园贷选择。


对于孩子,很多父母不理解, “孩子你太脆弱了,动不动就苦闷,动不动就,若像我们当年的生活早该死了几十遍了。”


最复杂的矛盾综合体,没错,就是中国式父母,他们一面地认为孩子脆弱,一面地却又让孩子变得脆弱。


有人做了这样的一项调查:




抗压能力太差被认为是优秀大学生的主要原因,其实不是孩子抗压能力差,是孩子没有机会接受挫折。


就算孩子没有走向极端,面对工作生活的一地鸡毛,也是忧心忡忡、郁郁寡欢。


就拿上面的魏永康来说, 标准的“专业的高材生,生活的低能儿”,只顾学习的他,不会与人相处,辗转多地才在深圳找到了一份“月收入四五千元”的工作。


苦难和挫折是成就孩子坚毅品质的养料,溺爱和娇惯是败坏孩子意志的毒料。孩子在家里娇生惯养,等待他的将是在外面的四处碰壁。



05
 

爱≠包办

请给孩子独立面对挫折的机会


有人用“挫折”二字形容林肯的一生:22岁时,他竞选县议员失败;23岁时,恋人去世;24岁时,精神几乎崩溃;26岁时,竞选州议员又失败;30岁时,竞选国会议员还是失败……


但正是这无数次的挫折,造就了他辉煌的成就。


中国式家长必须明白,让孩子独立适应社会,让孩子变得有竞争力,让孩子有可能成功,适度的挫折教育,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想想这样的现象是不是让人悲哀:媒体上曾有很多关于“China One”(中国独二代)的讨论,印度等高校拒收中国独生子女,原因在于当代的孩子独立性很差。


更深层的原因是,学校认为,一个在生活上都无法独立的孩子,无任何自觉性和创造力可言。


美国父母舍得让孩子一分钱不带,学会独立和如何谋生;


瑞士父母为了让孩子多学一门语言,甘愿让孩子从小到双语区做保姆;


德国法律明文规定,孩子必须承担相应的家务,例如为全家人擦皮鞋;


俄罗斯的大街上很难得见到抱孩子或背孩子的父母,跌跌碰碰摔倒的孩子从来不哭。


美国教育权威詹姆斯博士也一再强调:“依赖本身滋生懒惰、精神松懈,不屑于独立思考,易为他人左右等弱点,处处为孩子包办代替,是个获满分的家长,但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家长,他们的“爱”就像一面双刃刀,疼了孩子也害了孩子!”


温室中培养不出参天大树,只有让孩子独立面对一切,才能让孩子真正扛住世界。


愿类似“孩子不会剥虾”的新闻再也不是被评头论足的热点,愿孩子遇到丝毫挫折就轻易放弃生命的悲剧不再上演,愿每个孩子都有迎难而上的勇气。



 

*作者:洞见,来源:洞见(DJ00123987)


免责声明:上传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凡是注明来源的都是非本公共账号文章,均是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觉侵权,可回复本平台我们会尽快处理。欢迎朋友们推荐或者投稿文章给本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