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的人民教育版,总结了初中二年级物理熔炼和凝固知识点。在初中二年级物理期末考试的准备工作中,首先要熟悉物理各章节的知识点,然后在此基础上巧妙地运用物理公式来解决考试问题。初中辅导班老师帮助初二生整理了初二物理课本各章节知识点,梳理已经学过的知识,让你轻松应对考试。


 

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体变成液体称为熔化;从液体到固体称为凝固。


1.材料熔化时应吸收热量,凝固时应释放热量,熔化时应吸收热量,凝固时应加热。


2.熔化和凝固是状态变化的两个可逆过程。


(三)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非晶态物质;


(2)非晶态晶体与非晶态晶体的基本区别是晶体具有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并继续吸收热量),而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熔点继续吸收热量: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4.结晶熔化的条件:


(1)温度达到熔点,(2)热量不断被吸收,(2)温度达到熔点。


5.结晶凝固条件:(1)温度达到冰点,(2)继续放热;


6.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7、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曲线:


主要结果如下:(1)AB剖面中的物体为固体,吸热温度升高;


(2)B点为固体,物体温度达到熔点(50℃),开始熔化;


(3)物料储存、液体共存、吸热、恒温;


(4)C点为液态,温度仍为50℃,物体刚刚熔化;


(5)Cd为液体,物体为吸热体,温度升高;


(6)DE为液体,物体为放热体,温度降低;


(7)在E点,物体的温度达到冰点(50℃)并开始凝固。


(8)EF段固液共存,放热和温度不变;


(9)F点为固体,凝固完成,温度为50℃;


(10)当FG截面为固体时,物体的放热温度降低。


注:1.物质的熔化和凝固所用的时间不一定相同,这与具体条件有关;


2.热只能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传热条件为:物体间存在温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