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国家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盐塔区小寨东路91号,位于大雁塔西侧。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始建于1944年6月,1950年更名为西北历史博物馆、1952年西北历史博物馆、1955年6月更名为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被中国文物学会和中国建筑学会评为中国第20世纪建筑遗产。
2008年,陕西历史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占地面积6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文物储存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000平方米。在文物收藏中,古人类早期使用的简单石器,到1840年已降为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物品,历时一百多万年。文物不仅数量丰富,种类繁多,而且具有较高的品位和广泛的价值。1996年,由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专家组对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文物进行了评价和评价。共有762件文物(群)被评为一级文物,其中18件(群)被评为国家包级。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的出现突出了盛唐时期的风格。长安自古代皇都周、秦、汉、隋唐以来就在这里建都,地上有丰富的文物,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后,陕西地区出土文物370000余件。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出现突出了盛唐时期的风采,它由石碑池、主博物馆、水库区、东南角建筑、西南角建筑、临时展厅、行政室、商务室等一批唐代风格建筑组成。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西安小寨东路翠花路口。它具有采用局部一体化、道路环抱、位于城市主干道交汇处、靠近市中心、交通便利等优点。同时距曲江风景旅游区仅1公里,城市旅游线路上有大大小小的大雁塔。特别是由于这片土地上没有搬迁任务,相邻的主干道都有城市管网设施,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方便。但是,缺点是土地有限,发展空间很小,因为大型公共建筑缺乏公共广场或公共绿地。根据上述场地条件和现代博物馆的功能要求,山里坡建筑采用了相对集中、紧凑的布局。
博物馆建筑作为一个整体,充分体现了设计大师张锦秋的设计思想,“技术达到了国际水平,成为建筑艺术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重点突出了盛唐的风貌,反映了唐代辉煌时期的风貌。在布局设计方面,借鉴了中国宫廷建筑的轴线排列、主从秩序、、四角等特点。整个建筑具有鲜明的主次、分散的聚落,突出朴素庄重的风格,营造古代皇宫与传统园林相结合的氛围,再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风格,体现了中国传统宫廷建筑“太极中心,四面八方”的空间构成特征,以及几千年来长期渗透到中国空间意识中的“超越意象”的东方宇宙哲学。
2016年,陕西历史博物馆被中国文物学会和中国建筑学会评为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陕西历史博物馆以其数量众多、品种繁多、档次高而享有盛誉。1996年,由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专家组对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进行了评价和分级。共有762件文物(群)被评为一级文物.
青铜器
已登记了3900多个条目。藏书时代始于商周时期,结束于秦汉时期。这里有礼仪、乐器、武器、马、日用品和生产工具。其中,最典型的商周青铜器,很多器物(如道游鼎、石贤鼎等)。都是用高价值的史料铭文铸造的。较为典型的形状有周凤柱、西周牛尊、战国鸟盖葫芦、汉彩鹅鱼灯等。
唐代壁画
收藏400多件,图片面积1000多平方米。1952年至1989年在陕西关中25座唐墓中发现。唐代陵墓的主人是三种以上产品的皇室亲属和朝臣。这幅画的内容包括四神,一卫,建筑,狩猎,生活和唐朝与他的邻居之间的友好交流。
历代兵马俑
已登记的作品有2000多件。藏书时代包括秦、汉、北朝、隋唐、宋朝、元、明、清。其纹理为陶器、彩陶、琉璃陶器和三色陶器。艺术形象包括文武官员、保镖、侍者、西部胡人,以及天王、镇兽、骆驼等动物。
陕西历史博物馆以其独特的优势,拥有大量的古代兵马俑、大量的兵马俑、高等级的兵马俑和完整的进化史系列,这在中国博物馆尤其是汉代古代兵马俑和典雅的唐代兵马俑中是非常罕见的。
历代陶瓷
已经登记了5000多件。有史前仰韶文化彩陶、西周原始青瓷、汉代釉陶、唐三彩、古玻璃、唐代秘密瓷、宋窑青瓷等。用具的种类包括日用品、文具和殉难装置。
历代建筑材料
已登记的作品超过1000件。藏书时代始于秦汉两周,直至唐宋明清。有瓷砖、砖块、昭威、水路、石材等建筑材料,以及金属建筑构件。
金银玉
包括毁灭黄金和看银的青铜器皿。已登记的作品有2000多件。其中,西周玉器、春秋秦贡墓出土的金啄木鸟、西汉玉玺皇后、金银竹节铜熏蒸炉、镶嵌金动物头马努比杯、八排利浦基金杯、镀金舞马杯银壶、1970年西安河家村唐朝出土的红金步龙等,都是世界上罕见的精品。
历代货币
已登记10,000多件。仍有超过50,000千克和近7,000千克尚未清除(即,未包括在总收集中)。有多种,包括西周贝类硬币、战国刀币、秦半二、西汉晋、王武珠、各种王满、唐金银币、罕见的古外币。
此外,陕西历史博物馆还收藏了绘画、版画、卷轴、织物、骨、木、漆、铁、石、印、泥封等现代文物和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