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优博论文撷览 | 路杨:“劳动”的诗学:解放区的文艺生产与形式实践

为了倡导科学严谨的学风和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鼓励研究生刻苦学习、大胆创新,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北京大学每年评选100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表彰论文作者及其指导教师。本栏目推介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介绍学术成果,展示学生风采。

编者按

作者简介

路杨,女,中国语言文学系现代文学专业博士,指导教师为吴晓东教授,博士论文题目为《“劳动”的诗学:解放区的文艺生产与形式实践》。博士期间独立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代表作有《“积习”:鲁迅的言说方式之一种》、《“新的综合”:沈从文四十年代中后期的形式理想与实践》等,发表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等CSSCI核心期刊上,并获评第17届北京大学研究生“学术十杰”称号。

论文简介

“劳动”作为一个现代概念,从民初语境中的“劳工神圣”到1940年代解放区的“劳动光荣”,经历了思想资源和逻辑层次上的跃迁,也逐渐从观念层面发展出有效的实践形式与社会建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文希望将“劳动”作为一种观念与实践、,考察解放区文艺的生产机制与形式的内景。,另一方面则力图从具体的形式实践当中,发掘一种具有整合性的“文艺”概念与实践的诗学。


在“劳动”的中介性视野下,这一研究总体的问题意识在于,,试图呈现其文化形态的特殊性,即文艺生产、。“劳动”不仅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层面决定了解放区文艺的生产方式,也在社会史的层面(如大生产运动、劳模运动、劳动互助运动、土改运动等)构成了解放区文艺背后的现实语境与事件主体;而文艺生产又以形式实践的方式对具体的劳动事件进行组织、诠释与想象性的改造。要而言之,“劳动”与“文艺”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本文的目的即在于探究:一方面,生产劳动如何参与到具体的文艺生产机制当中;另一方面,。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重新审视了解放区文艺的独特性,提出了一种整合性的“文艺”观照视野,、文艺与生产劳动的整体关联性中实践的“生产者的文艺”。这一新的理论视野呈现的是一种富于新意的文学史与社会史交汇的历史图景。就解放区文学史研究而言,本篇论文的选题及其切入角度具有拓展性意义,突破了以往研究在“大众文艺”以及传统的审美文学观中展开的既定框架。论文不仅恰当选择了解放区社会实践及改造的若干面向,对于“劳动”诗学的认识,也并未停留在一般的文艺主题、服务对象的层面,而是提炼出“创作主体的生成”、“文艺生产工具的改造”以及“文艺形式的生产性”三大核心问题,将劳动、生产、改造与不同类型的文艺实践相结合,、生活之间相互生产的独特的历史关联性。

导师评语

 路杨的论文对延安整风运动与大生产运动后形成的解放区文艺做出了富于创新性的历史阐释。论文将三个层面的研究有效地结合了起来:其一是对“文艺”范畴的理论自反与阐发,其二是对解放区文艺史料详备深入的整理与阐释,其三是对代表性文艺文本的敏锐解读,表现出细腻的文学感觉与出色的文本细读能力。论文问题意识明确,在吸收前沿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求有所超越,发展出富有独创性的看法,在相关学术领域有所突破。论文注重历史叙事性和文学感染力,文笔流利,可读性强,逻辑缜密,结构匀称,显示出严谨的学风以及突出的科研能力,是一部具有创新性的优秀博士论文。

   编辑/薛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