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梅:做主动进攻的高等教育改革领路人

暗中观察

默默关注



01

做主动进攻的高等教育改革领导人

文字:吴菁婕  胡芬芬


摘要:“教育生态链一直在发生变化,作为高校教师的我们只有主动进攻,才能引领时代的发展。”4月12日下午,国家级教学名师、清华大学李艳梅教授做客我校第89期“名师讲坛”,与50余位老师一起以“把握教育发展趋势,积极进行教育改革”为题探讨高等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之路。


图片:乔娟


“教育生态链一直在发生变化,作为高校教师的我们只有主动进攻,才能引领时代的发展。”4月12日下午,由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办、理学院承办的第89期“名师讲坛”在逸夫楼B212开讲。国家级教学名师、清华大学李艳梅教授与50余位老师一起以“把握教育发展趋势,积极进行教育改革”为题探讨高等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之路。



回顾发展脉络,探索未来教育


李艳梅回顾了农耕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教育生态发展脉络,“教育生态链一直在发生变化,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从黑板、挂图、幻灯机到实物投影仪再到在线教育,传授知识的方式受到了科技的冲击”。她介绍了可汗学院的发展现状并提出:“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并非坐在教室里才能学到知识,我们的教育体系面临着非正式教育的进攻。”


“如何准确把握教育发展趋势,未来的教育究竟是什么样的?”李艳梅提出的问题引起老师们的思考。她引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著作《未来的冲击》和《第三次的浪潮》中的描写进行解答,托夫勒对未来的教育有着小班化、多师同堂、在家上学和在线多媒体教学等预测,并认为未来的教育必将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符合第三次浪潮——知识、信息化浪潮的需求。“教育正走向多元化和个性化,”李艳梅总结到。



提倡自组织学习,鼓励争论型课堂


谈到“什么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时,李艳梅借用Sugata Mitra教授“墙中洞”实验,提出教师应作为一个引导者,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换成主动学习。根据经典的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金字塔理论,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远比被动听课学习的效率高,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意识地营造个性化“自组织学习”氛围,让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其思维特点相匹配。只有自组织地完成学习过程,学生才能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那一个”。要让学生学会学,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而且要教会学生信息检索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与教条抗衡的能力。


李艳梅认为,课堂教学的五重境界由低级到高级分为:无声型课堂、回答型课堂、对话型课堂、批判型课堂和争论型课堂。其中最值得提倡的是争论型课堂,即老师对学生的质疑不认同,再次“反击”学生,以至于吵得“面红耳赤”,形成思维的碰撞。结合三十多年的教学经历,批判型课堂和争论型课堂让她最有教学成就感,学生对这种课堂的印象也最为深刻,这种课堂里发现的问题往往成为了她科研的新题材,最终形式了教学相长、科教融合的良性互动。

 


积极主动进攻,做教学改革的领路人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这句话打开关于如何进行教学改革的探讨。李艳梅详细阐述了关于教学改革的六点做法和经验:一是要转变固有观念,教师要自主提升适应于信息时代的素养,培养信息社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二是教材并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经典著作、文献资料和网络信息同样能够帮助我们获取知识;三是教师已不是唯一的知识传授者;四是传统教室也并非是获取知识的物理空间,传统教室将变身未来的学术会议室和讨论室;五是改变教学方式,教师要善于运用方向引导、问题驱动等方法,教学就像给学生指路,要让他们先见森林,再见树木;六是更新教学手段,制作慕课、改进教学资源、改造教室、利用“雨课堂”等现代教育工具都是教师主动进攻,适应教育生态发展,争做高等教育改革领路人的必然选择。


最后,在1小时的互动交流环节中,与会教师积极提出了有关科研、教学、课程建设、教学评价、课堂管理等问题,李艳梅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并表示 “教学靠的是良心,承载了家长们的期待,肩上有一份对学生们沉甸甸的责任,教改之路任重道远,但只要用心地做下去,就一定有收获。”




图片:黄皓晨


人物链接: 


    李艳梅,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有机化学”课程负责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大科学计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主要从事化学生物学、多肽化学和有机磷化学等方面的研究,目前的研究兴趣集中于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及抑制剂设计、免疫治疗相关化学生物学研究(疫苗、抗体、免疫刺激剂等)、翻译后修饰蛋白的合成。






02

一流是一点一滴干出来的

作者:党委宣传部 晓齐


核心提示: 

化学系青年教师成长、学科争创一流的故事中,最动人的气质正是不等不靠不畏,甩开膀子加油干,一点一滴认真做。从跟跑到并跑、领跑,必然是一条新的长征路。让我们与时间赛跑、与空间对话,与世界一流大学对标对表,在实干中实现新的进步!


化学系平台弱、底子薄、投入少,但人心齐、发展快、干劲足。化学系青年教师的成长故事,是学校“局部创优势、整体上水平”办学方针的生动注解,更是学校踏上新征程、建设“双一流”的嘹亮先声。

解剖化学系这只“麻雀”,我们可以得到几点启示:

共创一流,须坚持卓越引领。卓越目标引领一流发展,化学系快速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不看成果数量,而看成果质量;不追求教师队伍的盲目扩张,而追求团队结构的优化提升;不单纯依靠增加经费、空间等要素投入驱动发展,而更重视激发师生创新活力驱动发展。他们走出了一条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内涵发展道路。这条道路,集中体现了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正是新时期全校共创一流的有益借鉴。

共创一流,须恪守人才为本。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学校发展的高度,取决于人才厚度,有赖于人人是才、人人成才。调动教师资源,一拥而上去抢少数人才,难收长远之效;一如既往去爱全体教师,才能琴瑟齐鸣。位灯国念念不忘“领导牵线、专家引路”,藤怀龙念念不忘来校面试院长“全陪”,宋智勇最开心的是“连木成林自由生长”,曹菲菲最踏实的是分到人才楼不再操心搬家。这都告诉我们:教师如同潮水,如果能为每一个人搭建安身立命的河道、提供奔腾向前的势能、修建静心休憩的港湾,大潮自然汹涌而来,澎湃动人!

共创一流,须坚持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发展的“催化剂”,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既催人进、又暖人心。在化学系,既有“3+1年聘期考核”的“紧箍咒”,也有“高水平论文培植计划”的“减压器”;既有发表高水平论文奖励科研经费的“锦上添花”,又有破格支持青年教师硕士生招生指标的“雪中送炭”。共创一流,必须依靠一流的制度供给,找准真痛点、真需求,聚焦添动力、增活力,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持续释放体制机制红利,更好地激励全体师生,跑出发展“加速度”。

共创一流,须坚守文化涵育。“最好的大学一定是一所有灵魂的大学”,而大学的灵魂就是文化。化学系的老师们称道:快速发展离不开化学系的氛围好、文化好,受益于互相担当、彼此激励、鼓励冒尖、共享合作的文化氛围。没有广泛认同的文化自信,没有深厚文化的滋润涵育,办学目标必然模糊、行为约束必然松懈、道德情操必然堕落,所谓一流难以维系。只有培育起了卓尔不群的文化品位,才能拥有追求卓越的办学品格,营造出共创一流的生态品质。

共创一流,行胜于言。化学系青年教师成长、学科争创一流的故事中,最动人的气质正是不等不靠不畏,甩开膀子加油干,一点一滴认真做。从跟跑到并跑、领跑,必然是一条新的长征路。让我们与时间赛跑、与空间对话,与世界一流大学对标对表,在实干中实现新的进步!




03

共创一流的“化学故事”

作者:晓齐



核心提示: 

化学系的发展势头为什么这么好?来读读这群青年教师的狮山成长故事。


化学系的条件有多弱?

没有博士点、没有一级学科硕士点、没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也没有杰青、长江等标签人才;最困难时期,教授、副教授和讲师人均科研用房面积只有0.9平米。新教师刚入职,想做实验没地方;好不容易从海外引进了一位年轻教授,刚入职前几个月,却只能分配在与16位老师同一间房里办公。

化学系的进步有多快?

2016年,实现影响因子9以上高水平论文零的突破,当年发表9以上SCI论文3篇。2017年,这个数字变成了4篇。今年仅前四个月,已经达到了5篇。其中包括一批领域最有影响的学术期刊。2015年,化学学科首次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近些年排名不断提升。

化学系的势头为什么这么好?

从这群青年教师的狮山成长故事,或许能找到答案。


借船出海


位灯国,2015年作为“80后”年轻教授引进化学系。刚来时,他有点失落,“研究方向两眼一抹黑,研究生培养指标、实验室平台,差距很显著”。

学校给了200万科研启动经费,但是研究方向在哪里?博士期间从事农药学研究的位灯国,由学院党委书记带着上门请教植科院植保学科的“长江学者”姜道宏教授,姜道宏热情地与他们谈了一个多小时,建议位灯国“把博后的方向和学校的优势学科结合起来”。

受此启发,位灯国准备和兽医学相关老师合作创新药物研究,并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要把东西长在这个地里,这块地又不是自己熟悉的”,怎么办?位灯国想到了向动科院“长江学者”肖少波教授请教。

“试着发了封E-mail,结果肖老师半个小时就回复了,热情邀请到办公室详细交流。”申报基金之前,他又找到了动科院刘正飞教授,刘正飞逐字逐句指导修改申报书,“拿到这个基金,但实际上不是我自己拿到的,而是三个老师一起帮我拿到的”。

三次素不相识却热情相待的接触,让位灯国觉得,“学校的平台很Open,华农的大家很Nice。在这里,只要你伸出手,就很容易被拉一把”。

尝到了开放的甜头,位灯国经常主动向陈焕春院士、生科院何正国教授等专家请教,每个月都会跟学校做药物研究相关的六、七位老师在一起讨论交流,或和园艺学合作做蔬菜病毒,或和兽医学合作创新药物研究,或和湖北省肿瘤医院谈临床应用……他还用自己的科研启动费办起了Bio—MPC论坛(生物—数学物理化学交叉论坛),先后邀请了宋宝安院士、张礼和院士等20余位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交流。今年6月,他将和华中师范大学杨光富教授联合发起在我校中美华人化学教授学术研讨会,将邀请300余名化学领域学者做客华农,献礼华农120周年华诞。

从“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天天找领导”,到“越走越顺,两年拿两个基金,成功入选湖北省‘百人计划’”,位灯国总结的办法是:“突破化学的界限,以本学科前沿研究方向为起点,加强和优势学科交叉融合,借助他们的平台,为他们支撑,和他们共赢。”

在理学院,陈浩院长把这个路子形容为“入主流、创特色”。学院每年举办校环境/生态学与基础理学学科交叉论坛、材料科学交叉论坛、南湖国际青年科学家论坛化学材料分论坛,积极鼓励教师与植科、动科、生科、园林、资环、食科、信息等学院学术互动、互通、互融,比肩学习优秀青年学者,一批青年教师在其中找到方向、获得资助、取得成果。


组团闯海


宋智勇博士,2016年入职化学系成为一名青年讲师。

“压力其实挺大的,生活压力、评职称的压力”,在家人眼中高校上班应该很轻松的他,“周六晚上可能休息,周日一般休息半天”。2016年在江夏汤逊湖买了一套98平米的房子,每个月工资的一半得拿去还房贷。

但是,宋智勇说,“自己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这是最开心的事情”。这源于他所在的化学系韩鹤友教授团队横向发展的理念。

刚入职时,韩鹤友给了宋智勇一个团队大方向: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具体是做细菌、做病毒、还是做光合作用?韩鹤友给了这个年轻人自由度。通过查文献,宋智勇认为细菌耐药性研究比较有前景,并且学校相关学科在这一块有研究优势。

于是,定方向、买仪器、建平台,相关研究紧锣密鼓的开始了。没有硕士生,韩鹤友就把自己指导的4个硕士生安排给他共同指导;经费不够用,韩鹤友把团队经费打通使用,鼓励他“做实验不必过多为钱操心”。

“纵向发展,可以‘大树参天’;横向发展,容易‘连木成林’”,宋智勇说,在科研起步阶段,既能够享受到“大树底下好乘凉”,又可以有独立的方向来植根向下,这个生态体系好!

近年来,化学系把人才团队建设作为学科发展的关键之笔,新进来的青年教师必须进团队。学院主要围绕韩鹤友、陈浩、郑新生等不同学科方向带头人以及新引进的80后年轻教授位灯国、滕怀龙组建创新团队,引导团队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激活团队内生动力、实现团队协同作战,一批年轻教师快速成长。韩鹤友教授团队的另一名成员韩凯博士入职两年,已发表2篇影响因子9以上的高水平论文。陈浩教授团队的青年博士汪圣尧、项勇刚、张晓虎先后取得了一批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发表的论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超过19。


潜心搏海


在很多人眼里,曹菲菲是个人生赢家。

2011年博士毕业入职,工作2年就评上副教授、5年破格成为博导,发了3篇影响因子9以上的论文。关键是,工作7年间,她还先后生了2个孩子。

背后的付出同样令人动容。

刚入职时,每周光是实验课就要上20节,每天只能休息4-5个小时;没有资格招研究生,做实验连打配合的人都没有,只有自己忙得团团转。入职的前两年,随着结婚、生孩子后的需要,她搬了4次家:合租在西苑、分了北苑单间、租住还建房、分了人才楼周转房。曹菲菲说,每次“挪窝”,都有一个前提,必须在校园内——上课、做实验方便,“刚分到人才楼的时候,那真是感谢学校啊!”

2014年,孩子刚两岁,曹菲菲想把学术视野打开些,想申请出国访学一年,“想了很久,还是决定狠心把孩子扔在家里”。在新加坡访学时,因为当地晚上做实验仪器收费打五折,她习惯了每天晚上做实验到深夜乃至凌晨。

在理学院,为了支持、帮助青年教师潜心问学、静心问教,既有“3+1年聘期考核”以及新进教师头三年坐班打卡上班的“紧箍咒”,也有“高水平论文培植计划”项目的“减压器”;既有发表高水平论文奖励科研经费的“锦上添花”,又有科研经费不足时学校自主创新基金滚动支持的“雪中送炭”。汪圣尧告诉记者,他申请了学院“高水平论文培植计划”项目,按规定可以在一年的时间内不安排教学任务,全身心完成课题研究;韩凯博士先后拿到了2笔高水平论文发表奖励科研经费共16万元,“等于拿了一个青年基金”;曹菲菲科研经费青黄不接时,校自主创新基金滚动支持给她解了燃眉之急。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谈起蜕变的原因,青年教师们纷纷称道,离不开化学系几届班子、全体师生积淀下来的氛围好、文化好。

这份文化,有爱才惜才的因子——刚刚引进的33岁年轻教授滕怀龙博士说,他忘不了来应聘时陈浩院长亲自拿着钥匙一间房一间房地带他看实验室,忘不了拖家带口回国时,学院年轻教师和博士生到机场接机搬行李的情景;有互相担当的因子——曹菲菲说,她忘不了临时决定出国访学时,上了半学期的课别的老师主动接手担过去;有彼此激励的因子——张耕说,身边的老师都是“非常拼的”;有共享合作的因子——韩凯说,在化学系,年轻教师属于“被照顾”的对象,新进教师前两年化学系不安排理论课,只安排实验课,学院还为每位青年教师配备导师,为新进教师导教学、导科研和导生活;有鼓励冒尖的因子——张耕说,学院这几年为每位拿了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的非硕士生导师支持一个硕士生指标,同时,学院以业绩为导向,谁做的好资源就向谁倾斜、就扶持谁。

理学院老师们认为,文化形成非一日一事之功,得益于学校、学院师生数十年来的积淀和传承,这也将是学院质量发展、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传家宝。“作为基础学科,我们‘向上看、向前走’的压力很大,但必须有比学赶超、‘对标对表’服务一流的劲头”“一流学科引领学校、基础学科服务一流学科,我们要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竞吐芳华”。

4月16日,化学系邀请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来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完成了狮子山和诺奖学者的第一次合影。这,正是这群青年教师勇闯大海、逐帆远海中腾起的浪花。







今日编辑|Slayer

一心为理 一心更为你


院训:明德求理,务实拓新



我们的微信号:hzau_lxr

关注一心为理,看华农理学人!

孔子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意思是与朋友交谈,说起话必然会谈论到一心为理这个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