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博士生?

2005年从中国科大管理学院本科毕业后,我与大多数同学一样,“顺理成章”地通过保研进入到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中去。2006年我加入到中国科大与香港城大联合培养的博士项目,这个项目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分别获得科大和城大颁发的博士学位。同时在读博期间,我也曾多次赴港参与学术合作与交流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科研工作经验。

对于立志读博,并愿意为科研奋斗终身的同学们我表示由衷的欢迎和赞赏,同时我也希望借此提供一些我读博期间的一些心得体会,供各位同学参考。首先,我希望同学们明晰几个重要的问题。

1你是否愿意将科研作为自己的职业

并不是任何职业都需要博士,虽然社会中不乏拥有博士学位并在产业界非常杰出的人物(例如李开复、张朝阳)。但是,从个人与社会的效用的最大化角度考虑,博士更适合那些将科研事业作为毕生追求的人来读:博士生的培养着重于对科研能力与方法的传授,而这些只有在科研工作中才能发挥其最大效应;产业界所需要的技能可能在博士阶段无法得以提升,攻读博士反而荒废了在产业界亲身体会与学习的时间和机会。

因此,是否将科研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是在决定读博前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2你是否有足够的能力读博?

与其他工作一样,科研工作也需要特定的能力与素质。具体包括好奇心、创造力、适应能力、自我驱动与竞争能力。

好奇心是科学研究的源动力,如果一个人对事物的规律不存在先天的敏感性,没有强烈的欲望去探求未知世界,那么读博可能并不适合他。单有好奇心是不够的,好奇心为科研工作提供了起点,是否能够对客观规律形成创造性的见解从而揭示新现象、创造新理论是科研工作者的终极目标,因而创造力对于一个博士生而言相当重要。攻读博士绝非易事,将面临诸多挑战与挫折,能否形成强大的抗压能力并适应环境也非常重要。此外,由于研究工作往往是自主型的,而不是灌输型的,所以这需要博士生具有良好的自我驱动能力,否则可能将一事无成。最后,科研领域同样存在着残酷的竞争,能否形成高质与高效的研究成果,是博士生能否成功的关键,但这需要其具有强大的学术竞争能力。

3你是否愿意为攻读博士付出足够的时间?

博士研究一般需要四到六年的时间,在很多高校,博士延期也非常正常,曾有报道指出国外有攻读博士九年而未果的先例。因此,在攻读博士学位之前,必须具有清晰的时间概念以判断自己是否有足够的决心将这么多时间倾注于博士阶段的研究。此外,投入的时间也是一种机会成本,读博期间你可能失去很多职场体验与机会,这就要求同学们在读博之前就要形成很好的职业规划。

这三个关键问题是同学们读博前必须要认真思考的,因为读博的决定将改变你一生的轨迹。

关于读博的几个误区

第一,高学历不等于好工作、高工资。

学历越高待遇越高的时代早已过去。博士生因为其资历过高,超越了一般企业的能力需求,可能不会在企业寻得显著高于硕士生或本科生的职位和待遇。更何况,由于博士生的培养目标是研究人才,这类人才的工资待遇并不比产业界高。

第二,高学历不等于高声望、有面子。不要简单认为拿到一个博士学位是非常有面子的事,人的声望更多地源于自己所做出的贡献与成就,而不仅仅是学历。

第三,提防鸡肋效应和羊群效应。鸡肋效应指的是很多硕士生读完硕士,自然而然地认为,既然硕士已经读了,如果不顺便读个博士岂不浪费,然后继续攻读博士。羊群效应指的是看到周围的人都在读博,然后随大流地选择了读博。这两种决策方式都是不可取的。读博与否,最重要地取决于自己的兴趣与职业发展规划。对科研没有兴趣,也不想以科研作为毕生事业的人,草率地选择读博将遗憾终生。

因此,如果同学们问我关于是否读博的建议时,我更倾向于了解你是否真的对科研工作具有足够的兴趣。这种兴趣能够支撑着你挺住一个又一个挫折与困难,这种兴趣能够使你抵制住周边的繁华与物质的诱惑,这兴趣能够使你无忌于亲朋挚友之间的攀比,这兴趣能够使你不在乎他人的观点与眼光,这兴趣能够使你在年老之时回顾往昔,仍信念坚卓地感叹:“这就是我要的生活!”

博士生所面临的挑战

适应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角色转换,需要形成几项新的能力:

1. 精准理解能力。即需要对文献的重要观点能够精准地理解,把握文献的启示而不形成错误的理解与推演。这是进行理论创造的基础。如果对历史文献不能准确把握,那基于这些理解的理论构建则随时有坍塌的危险。

2. 抽象思维能力。即需要能够从现象中看到本质,从个案提取出规律性。这需要经历“看山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现象的理解,第二阶段是对现象的抽象,即理论化,第三阶段则是将现象置于理论的背景下进行重新理解与认识。

3. 整合能力。即需要能够对海量信息进行高度萃取,从诸多的文献中发现相同之处与差异之处,在相通的地方进行统一与融合,在差异的地方进行辨析与比较。

4. 创新能力。即需要对现象形成敏感的感知,对理论进行深度的挖掘,从而开创新的理论。创新源于已有知识结构与现有发现之间的不一致性,而已有知识结构源于理论文献,而现有发现则源于现象。因此要形成创新,必须对现象与理论具有深刻体会与理解,并能将二者紧密联系,从而实现理论创新。

5. 沟通能力。这不仅涉及到与其他研究者的学术探讨,也涉及到与导师之间的良性互动。与他人的讨论更容易产生智慧的火花,因此在与他人讨论之时必须能够准确地理解他人的观点并能清楚简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除此之外,师徒制的传授模式注定学生必须能够与导师之间进行很好的协调,以保证进度的一致性和指导的有效性与及时性。

6. 时间管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也是研究生所必备的一项技能,其不仅需要合理地协调学习与研究的关系,还需要协调工作与生活的关系:不仅需要协调各项工作任务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协调某项工作任务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比如,不同项目之间可以采用交错行进的模式,使得某一项目存在间隙的时候(如投稿),适时进行另一项目的工作,从而保证时间的高效利用。

博士生的苦与乐

博士第一苦:选题无着。选题工作往往是研究工作中最为关键同时也是最为困难的部分。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要难上百倍。发现问题需要从海量文献中抽丝剥茧,找到理论根基以及不足,同时需要对现象灵敏地进行把握,以发现一个有趣、重要而且可行的研究问题。这种苦往往是“众里寻他千百度,选题仍迈迷踪步”。这种迷茫与绝望往往是最具杀伤力的。

博士第二苦:投稿被拒。作为研究的产出不可避免地需要投稿。而投稿又往往不可避免地遭受拒绝。有些论文在第一轮评审中就被拒,这虽然在自信心上受到打击,但好在时间上并无多少拖延。更痛苦的是,有的论文经历了第三轮甚至第四轮的评审,已经为论文修改付出了巨大的时间和经历,却在接近终点之际被否决了,“落花有意随流水,主编还是不把录用函给”。

博士第三苦:学位难授。攻博的另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延期。博士延期并不是一件罕见的事。在博士延毕期间所遭受的经济、心理以及家庭上的压力也是无比巨大的,有时会“冯唐易老,博士难封”。

当然,挫折与苦难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是否具有持之以恒的信念,披荆斩棘后,便会踏上坦途,拨的云开见月明。而博士期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在理论创造过程中的激情与兴奋,以及论文被认可和接收时的成就感。

曾几何时,我躺在床上回想看过的文献,突然之间,一个想法闪过脑际,一连串的思考随之而来,以至于睡意全无,翻身下床,提笔记录,直至朝阳升起,天际变白,定稿方歇,而竟无半点倦意,这就是学术研究的魅力坐在,那种急于表达与倾诉个人观点的欲望是按捺不住的。同样的,为了印证自己的观点与数据之间的匹配程度,看似枯燥的数据分析也能令人废寝忘食,不能自已。而最最令人振奋的则是自己的研究成果被期刊所接收,观点得到他人的认可,这些应该算是对一名研究者来说最大的奖励了吧。

科研的谋与术

关于选题

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必须合理地处理学与思的关系。

在研究过程中,“学”主要指文献的阅读与理解,而“思”则指观点提炼。如果只知道阅读文献而不能形成独立思考,则将使人陷入一片知识的海洋之中,迷惘而不知所措。没有思考作为引领,文献阅读将是盲目的,发散的,不能形成一个具体化的研究问题。相反,如果只知道思考而不进行文献阅读,一来是低效的(很多知识可以通过文献阅读轻松获取而非思考),二来是冗余的(即重复知识的形成)。

针对学与思的关系,我的观点是:以思为轴,以学为辅,学思互动,满意为之。思考应该是科研的灵魂,因为科研本身的终极目标就是追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但是单有思考是不够的,必须将文献阅读作为重要辅助与支撑,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为高远。在阅读文献过程中,应以思考作为统摄的纲领,文献阅读以满足思考的需求而进行。同时,在文献阅读过程中又会形成新的思考,这些思考将对原来的思考进行适当修正,进而引致下一轮的文献阅读,所以思考与文献阅读之间是不断互动的。最终,当思考不会引致更多的文献阅读,而文献阅读也不会形成更多的思考之时,则是选题的最终形成,当然这种最终状态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状态,往往无法实现,此时,按照西蒙的观点,应采用满意的原则而非最优化的原则。

关于“学”,需要处理好“泛”与“精”之间的关系。泛读有助于广开视野,但不够深入集中;精读有助于深刻理解,但知识面较窄。

针对泛读与精读之间的关系,我个人偏好于三步走的原则:初期应采用泛读的方式以广泛涉猎相关知识,此时并无具体目标的形成,只是为了把握全局,为下一步的话题收敛做准备;在基本话题选定之后,需要进行中期精读,此时应该做到明义析理,对文献中的关键概念与逻辑思路了然于心,同时也要寻差创新,针对已有理论的不足思考进行理论创新的可能性;在问题确定,理论构建完成之后,还需要进行后期的泛读,此时的泛读并非用于寻找新的话题,而是为已构建理论寻找理论支撑,使得新的理论严谨扎实。

关于“思”,需要处理好情与理之间的关系。“情”只得是研究者直觉上的判断与猜想,其具有发散性,有助于打开思路;“理”指的是逻辑推导,其具有收敛性,目的是防止思维盲目扩大,为其设定边界。针对二者关系,我的观点是:以情而创新,以理而严谨,先情而后理。

关于写作

关于写作,我想讲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处理观点和文献的关系。与前面讨论选题时的观点一致,我个人非常强调自己的独立观点,因为这是文章做出理论贡献的地方。文献必须为观点服务,其角色主要是为观点提供支撑,千万不要让观点臣服于文献,选择文献来阐述观点,这样做会使自己的观点成为了文献的奴隶,大不可取。不要太担心文献不够强而影响文章的严谨性,相反,当文献非常强时,你的文章的研究意义也就非常有限了。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布局谋篇,应注意通篇的一致性与呼应性。有的文章绪论说的是一回事,文献说的是一回事,模型与假设说的又是另外一回事,以至于读者彻底弄不清这篇文章到底在讲什么。为了保证前后的一致性,应在写作之前提前抽取出2-3个关键的论点(其实一般能达到3个关键点已经难能可贵了,每篇文章真正能够被带走的信息量并不多),然后在写作时严格按照这几个论文进行统一布局。不相关的信息一句都没必要提(常见问题是文献部分过于大而全);关键的信息一句都不能少(如在绪论中就做好铺垫为什么讲这几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关于逻辑的严密性与凝练性。容易犯的两个毛病:一个是说的太多,重复累赘;一个是说的太少,有逻辑缺口。针对第一个毛病,需要对文章进行多次修改与揣摩,对于信息量相近的语句适当进行合并与调整,避免重复;针对第二个毛病,应该在写作的时候把自己的心放平静些,放慢写,认真地琢磨不同论点之间的关系,看是否能够平滑地过渡。

第四个问题是关于行文的流畅性。自习揣摩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不断地想自己提问:我为什么讲这句话?这句话有什么用?从读者的角度去阅读文章,想象读者读到每句话时的心理预期,看这些预期在后面的叙述中是否提供了答案。

第五个问题关于措辞的准确性。对于关键术语,必须沿用经典而广泛认知的词语,不要擅自自己定义新词汇(这不是创新)。对于关键术语,在第一次出现时给出准确的定义,包括经典的定义以及在本文中的情境化的定义。避免过于口语化的叙述,使得文章写作符合学术规范。

最后一个关键的问题,论文必须不断地修改。好的论文都是改出来的。一般而言,通篇的大改需要10次以上,局部的小改(如论文最关键的部分绪论)可能高达百次以上。

关于投稿

第一个问题是期刊的选择。期刊选择需要注意期刊的目标范围、类型和水平。每个期刊有不同的研究侧重,因此在投稿时需要注意题材的相容性。例如,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JIS)和Information Sciences比较倾向于传统的信息科学研究,如果是关于信息系统的研究文章投到这两个期刊可能会因题材不符而直接被拒稿。此外需要注意期刊的类型,可以简单地区分为学术性(强调学术论证)与职业性(强调实践启示),如MIS Quarterly (MISQ)更注重理论的严谨性,而Communication of the ACM则更强调实践启示。最后,投稿也需要注意期刊的档次以及自己文章的水平,尽量尝试与自己的文章水平稍微高些的期刊。

第二个问题是评审阶段。国际SCI/SSCI期刊的评审一般需要经历的阶段包括初审、第一轮评审、第二轮评审……、录稿决定(收/据)。初审主要由编辑负责对题材及水平进行评审,可以直接拒绝或接收(很少发生)。一般通过初审都会安排2-3个同行评议进行评阅。评审周期各个期刊不等,可参看其历史记录。同行评审专家结束评审后将意见返回给编辑,由编辑进行意见汇总并做出决定。第一轮评审结束后直接接收的情况不多,一般回来的结果是大修、小修、拒绝但邀请重新提交(有的期刊存在这个选项,如Journal of the AIS,有的没有)与拒绝。小修的话,基本上在修改后可以直接接收;大修需要修改后重新返回同行评议进行进一步审核;拒绝的话则不可以重新向该刊提交该稿。修改的文章重新提交时需要对所有评审人的意见进行点对点的回复,其他轮的评审与第一轮评审类似。经历多轮评审之后,最终会获得相关的决定——接收还是拒绝。

第三个问题是关于修改。一般收到关于修改的决定则说明最终接收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此时需要认真地根据审稿人的意见进行修改。原则上能够修改的,一定要改,显出你的诚意;如果实在不能改的话,要婉转地回复。在回复过程中要给予评审人足够的尊重;对于上一轮没讲清的地方,可以诚挚地道歉并针对性地讲清楚是如何修改的;对于评审人的建议应该致谢并尽力修改。针对评审人的较长的反对意见,应该给予比起反对意见更长的回复。

第四个问题是关于拒信。如果收到拒信也不要灰心,胜败乃兵家常事,更何况期刊那么多,只要有毅力与恒心,终归有成功的那一天。每一篇文章都有其归宿,之所以被拒绝,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归宿罢了。

选择攻读博士注定是选择了一段充满挑战与荆棘之路,而在披荆斩棘之后,你会发现获得的远比付出的要多。尽管前路崎岖,但是,我相信同学们必能以自己顽强的斗志与毅力在学术研究中取得骄人的成绩!

作者:孙永强博士,,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知乎专栏“图书与情报”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2390005


更多精彩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下载科袖APP。

推荐阅读

Nature:大牛告诉你如何写一流论文

支付宝:免费下载CNKI知网、万方、维普等期刊论文的新途径

学者必备十大科研神器,听说学术圈都在用!

《如何高效撰写毕业论文》之思维导图篇

人才“帽子”过多,山川大河的名字竟被用光了


自公众号开通以来,得到很多老师和同学的支持,经各位建议,近期陆续建立了微信群,汇集了各大高校的老师及硕博士生,如有需要进群,可加小编微信:186 0082 6589,并注明单位及研究方向,小编会拉各位入群。进群后请看群公告,资料下载等事项,都在其中。各课题组有招生招聘需求的也可加小编微信,免费帮您在科袖网(www.ekexiu.com)发布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