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口镇的-----王龙平,“论文”发表在沃土之上

王龙平,安徽省宿松县汇口镇人,毕业于安徽科技学院农学系。他是安徽省天长市大圹圩农场水稻育种课题带头人。。



 
在奋进中选择
  王龙平是安徽省宿松县汇口镇人。他本科就读于安徽省科技学院,他原本报考土木工程专业,却被调剂到农学系。大一期间,以王龙平的成绩和在学校社团组织的优秀表现,他获得专业内转专业的机会。然而,一番考虑后,他坚持继续留在农学系学习。
  大学期间,他屡获奖学金、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院系学生会副主席,同时也收获了爱情,这都让师兄弟羡慕不已。随后,王龙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扬州大学植物生物技术专业,将方向瞄准生物科技,继续探究生物学技术与农业育种的完美结合点。
  研究生期间,他跟随导师做了许多有关水稻育种的课题,从材料配组、种植到后代材料的观察记录、选择和收获倾注了王龙平大量心血。他参与发表了《一组水稻卷叶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及性状研究》、《江苏省“十五”前后主栽粳稻品种纹枯病抗性评价》等论文。在选择毕业论文研究课题时,他将我国南方水稻第一大病害,纹枯病,作为研究课题,提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选育抗病品种是最有效的方法”。
  一路无风无浪,他是旁人眼中努力与幸运的代言者。但是,他的选择却出乎众人所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毕业后,王龙平本可以去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杂交粳稻北方分中心等高级院所工作。然而,他从选择农学之初便已决定毕业之后回到安徽,为家乡水稻发展做一点事。他说:“我愿意在基层,一步一步积累,大圹圩农场的科研平台很好,这里的土地规模很适合做研究,薪水不是我主要考虑的因素。”
  与王龙平既是同乡也是同学的女友也被他的真诚与勇气打动,辞掉了在江苏优厚待遇的工作,在王龙平来到农场4个月后,一起加入大圹圩农场皖东所。
  回忆起当初的抉择,王龙平没有遗憾,但是他说到女友的付出时,稍作停顿,转而一字一句地说:“我那时对她说,‘虽然我现在不能给你什么,但我相信我一定可以把你照顾得很好’。她也有事业心,但是为了我的梦想,和我一起来到了农场。”
  从他的眼神,可以感受到一个“80后”的踏实和暖心,责任与自信。正是有王龙平这样千千万万放弃城市优厚待遇回到家乡、走进农场的大学生,才使农场的稻田泛着希望的金黄,一季一季,生生不息。

在竞争中创新

大圹圩农场,这个拥有1.72万亩耕地、3480亩林地的农场,位于安徽省天长市东北角高邮湖畔。在地图上,它如同安徽省向东方伸出的拳头,像农垦改革行进中的先行兵,身形魁硕却高效精准、方向明晰。
  初到农场时,由于研究经验丰富,王龙平担任大圹圩农场(皖垦种业皖东所)水稻育种课题组组长。课题组除了两位成员负责实验室工作,稻田里的科技统筹则都是由王龙平负责。


  在水稻试验田里,关于最开始的播种,王龙平每次要将7000到8000份材料运用到秧田中。不同的品种、不同的种植规格、不同的面积分配,都需要王龙平亲自带领职工去干。栽秧时,为了防止普通雇佣工人出错,王龙平和课题组成员按照每一份材料的要求标准亲自在秧田里排列栽种,晨曦起、戴月归。忙时,他们只有扒一口冷饭的功夫。等到稻苗生长季节,王龙平可以稍作歇息,但他还要做稻苗的观察、比较、记录和分析。
  “干育种这行,要耐得住寂寞,不心浮气躁。这里远离都市的繁华,你得静得下心,每天都踏踏实实待在试验田里,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王龙平接着说:“新品种的选育从品种的配组到最后形成品种,一般需要7到8年时间,这其中包括3到4年稳定期、3到4年由省里、国家试验、审定。”为了缩短种子的稳定时间,大圹圩农场于2006年在海南建立育种试验基地。每年从12月份到次年4月底,王龙平则会到海南培育稻种。


  2014年4月,正在海南试验基地的王龙平突发肾结石,大汗珠碾着小汗珠一个接一个滚落。因为结石比较大,王龙平还出现便血症状,当地医生建议立刻住院做手术。但当时正是海南收获季节,他之后要继续赶回安徽农场进行新一季的播种。他忍着痛,靠吃止疼药坚持到田里工作,直到回到安徽才做的手术。短短15天,壮实的他瘦了8斤。
  辛苦之余,最让他欣慰与自豪的莫过于因为他的勤恳付出,农场水稻育种已形成一套完整体系。当时,大圹圩农场的水稻育种圃只有最基础的用来配组的资源圃,以及选种圃。王龙平一步步新增品比圃、病害鉴定圃,为农场新品种的研究及种质引进开辟了新渠道。
  在四圃当中,品比圃工作量大而复杂。王龙平需要将120种材料按照国家的标准种植到不同区域,等到成熟后,需要人工收割、晾晒,再用脱粒机脱粒、称重、整理,一个周期大概需要持续30天。


  王龙平在初建两个圃时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刚从学校毕业,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在品系种植规格、栽培管理、特征特性的规范化记录,以及与省内区域、国家级试验的标准保持一致等方面对于王龙平是不小的挑战。那段时间,他夜夜挑灯,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及时打电话向专家教授请教,力求精准。
  “现在,通过品比、鉴定以后,我们高代材料的筛选有了很大提升。通过这两个圃,我们对自己材料的丰产性、抗病性有了更明确的了解,对我们下一步报国家省级试验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王龙平说:“目前,农场的育种水平在安徽省农垦系统是数一数二的,已经有很多自主研发的种子材料,独立性很强,不存在与其他机构共享成果收益。另外,像我们的高代材料,是每年提供省级专家品评量中数目最大的。今年,我们已经提供了6份高代材料,是安徽所有农场中最多的。”


  早在王龙平来到大圹圩之前,农场的“皖垦糯1号”在2011年被省科技厅选入中试以及推广项目、在2012年间已在全省推广,并获得专家认可;由大圹圩农场(皖垦种业皖东所)和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共同选育的“皖垦津清”已于2014年通过审定。如今,王龙平来农场已经三年了,他的目标是再过4年,审定自己独立选育的品种,以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品种需求,为市场提供适合直播、高产且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然后面向全国推广,将大圹圩农场良种生产的优势产业不断丰富、壮大。

  王龙平对农场的生活很知足:“农场对人才非常重视,生活配套设施很齐全,给我们来的大学生都提供住宿。我当时来的时候,我们成立了课题组制度,不再是同岗同酬。奖惩制度各方面都开始完善,我们每个人、包括雇佣的临时工积极性也很高。”
  同时,王龙平特别感恩能在民风朴实的大圹圩农场工作。他已经和女友结婚两年,今年刚刚迎来了新生命的延续。“无论是场领导还是农场职工,他们都待我和我爱人像他们的孩子一样。”一次,职工住房的太阳能热水器出现故障,领导知道后立刻联系维修工人,并且要求把所有住房的水电情况都系统的检查一遍,不能影响大家的正常生活。场里的其他职工都热情地邀请王龙平等初来农场的毕业生到家里吃饭、介绍农场周围的情况,帮助他们适应农场的工作和生活。
  如今,每年都会有大学生、研究生来到大圹圩农场,工作、奉献、实现着自己的价值,农场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大学生们学以致用,农场平台广阔、更加现代化、信息化,农业因农垦改革而愈加高效、可持续。今年6月,围绕安徽农垦“科技兴垦”战略,大圹圩农场开始投资农业物联网系统,不断向“信息化、智能化、科学化”进程迈进。


  以王龙平为代表的这一代,他们不仅仅是农垦改革的见证者,更是亲历者、建设者。今年9月底,王龙平刚刚参加由皖垦种业和中国农科院合作项目“北方粳稻新品种选育”,为农场选育新品种,不断在发现中总结,总结中创新。“在东北选种过程中,我发现他们的材料类型和我们这边差异很大,当地品种类型几十年都没有太大的变化。而安徽及周边省份常规粳稻品种亲缘关系很近,后代杂种优势不明显,产量增幅不大。因此,为了提高后代的杂种优势,产生更丰富的类型,我们会设计用当地品种品系与亲缘关系较远的东北品种进行杂交,构建一批中间材料加以利用,为下一步品种选育服务。”


  “我来大圹圩农场后,对于改革还是感受很深的,职工的收入都有很大的提高,现代化的农业项目、基地都在增加。关于育种方面,我觉得硬件上都比较完善,软件上还有一定的困难,我希望可以进一步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不断提高研发队伍的水平,并且将来多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
  谈及在农垦改革中年轻一代应承担的使命,王龙平这样说:“我们首先要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定位,不要认为自己是一线最普通的员工就忽略自己对改革所起的作用。现在国家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任何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我们要为农场、为企业、为改革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哪怕是还不成熟的!”
  青春在此刻与梦想、与农场育种事业紧紧相系。年轻一代的奋进与激情如高邮湖畔的白鹭振翅高飞,推动着安徽农垦革新求变的大潮汩汩涌动、奔腾不息。

在创新中担当
  大圹圩农场也曾经历兵团建制遗留下来的问题与改革中的阵痛,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精简效能”、多次给管理体制“瘦身减肥”,2007年“企社分离”后,农场的活力逐步释放。王龙平向记者介绍农场这几年来的新变化:2011年,农场投资468万建成3库(油料、机车、零件)2室(维修、保安)1场(农机停放)的现代化农机大院;2012年,“率先在垦区试点推行农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2013年,大圹圩农场组建农机服务公司,积极鼓励农场职工“走出农场办农场”、为职工流转土地提供资金、技术上的支持。


  关于王龙平最关心、最有话语权的水稻育种方面,在2014年时,农场也建立了现代化水稻育秧工厂,占地面积7096平方米,包括6336平方米育秧大棚。


  王龙平告诉记者,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农场的高效农业也百花齐放:2012年,建成230亩景观苗木基地;2013年,建立蔬菜大棚66个、有机水稻生产基地150亩;今年5月,建成瓜蒌种植基地150亩,并已经完成今年的瓜蒌种植。
  农垦经济的逐步增长,为农场职工的生活改善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农场职工的安居乐业保驾护航,从而真正实现“工作在田间,生活在城镇”。




注:以上图片及文字,选自网络。来源:中华儿女报刊社,文 本刊记者 王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