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看新闻学院毕业生都在关注啥|毕业季特别策划(二)

上期毕业季特别策划为大家介绍了几位新闻学院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从他们的故事中,我们能看到毕业论文(设计)背后的酸甜苦辣。今天,RUC新闻坊将继续带大家看看新闻学院毕业生在构思和撰写毕业论文(设计)时的小故事。


新闻类实习与职业认同


2014级新闻学硕士生林婷婷的论文是《新闻实习如何形塑新闻学生的职业认同》,研究在媒体实习后的新闻学生职业认同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新闻记者的职业认同研究在国内外相对成熟,但是对于新闻实习生职业认同的研究相对不足。新闻实习中来自组织内外的互动、实习机构和记者老师的专业表现和生存状态(收入、工作压力)、某一成功或失败的实习经历等都会直接影响新闻学生的职业认同,新闻教育、行业报告、交流、大的新闻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新闻学生的职业认同。


新闻教育与业界实践对于职业认同的塑造有一定的差异,新闻教育试图为新闻学生建立专业的新闻理念和职业期待,但是进入新闻实践领域后,新闻实习生不得不考虑记者职业的生存状态、职业发展、专业与伦理困境等,他们的职业认同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改变,职业意愿和好感度也有所下降。如何在传递专业新闻理念的同时,避免新闻学生对新闻职业产生颠覆性的认知落差,尤其是丧失对于新闻伦理的坚持,这是新闻教育需要思考的命题。

,采用的是质化的深度访谈法。研究最初是打算采用量化问卷访谈的方式,分析影响新闻学生职业认同的因素。

“在陈阳老师的量化研究课堂上,我制定了初步的问卷量表,但是陈阳老师建议我改为质化研究,因为职业认同的变化具有很多偶然性和个性化的原因,质化能够了解到许多量化研究无法涵盖的原因和故事。这个建议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本人就曾经因为一次采访失败和受挫的经历而萌生不干新闻的想法。我原先只想访谈在正式新闻机构里实习的学生,后来导师提醒我许多学生在校园媒体的经历就已经塑造和改变了他们对于新闻职业的理解,需要从机构层面进一步考虑样本的差异性。”


关于答辩,林婷婷提到,,不能反映全国的新闻实习生的职业认同变化情况,应该做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研究。我想量化的研究的确需要思考普遍性和推广性的问题,但是质化的研究需要提供对于某一研究问题的解释,不需要过于拘泥于代表性和推广的问题。”


社交媒体中的头像和界面


2014级新闻学硕士生丁伊宁的论文题目是《界面与头像:可见的虚拟生存》,以最平常的头像为例,有朋友喜欢用自拍肖像并时常更新,而父母一辈倾向于使用风景图片且很少变更。


在社交媒体无孔不入的年代,个体似乎被迫在虚拟空间中设置一个“化身”,然而这些化身却又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我喜欢布尔迪厄的研究,从日常生活中寻找人与人之间的品味区隔,那么头像和封面图等表征是否也承载了相似的功能?对于头像的探讨属于第一层次,即个体的虚拟生存是如何‘被看见’的,而第二层次则涉及到了赛博空间的视觉性。”

换言之,赛博空间内的观看方式是全新而具有突破性的,我们不在意所看之物是否为“真”,而是知道“某个图案就是某个朋友”即可,经典的“符号三角”在此处似乎不太适用。这种观看却又是可怕的,过去人与人之间的见面是需要“同时同地”的,而现如今却并无时间与空间限制,我们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观看他人的同时,也在承受着这种监视的反冲。

因此,还是回到了福柯的全景敞视,,。鲍曼将这种监视形态概括为“液态监控”,与躲避监视的囚犯不同的是,一些个体开始主动地暴露隐私,社交网络上的自我曝光成为一种存在的证明,若不及时更新,则与死亡无异。液态的全景监控是难以逃脱的,并被当做一种日常而继续存在。


深化“认知盈余”研究


2014级硕士生滕沐颖的选题是《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虚拟社区“认知基金”实现过程研究》。


“我感觉微博、微信渐颓,但知乎、豆瓣等知识分享型网络社区却很火热。”


受到克莱•舍基的“认知盈余”等研究的启发,滕沐颖想自己创新研究方法,探究知识分享社区的人际关系状况,从而一窥“关系”如何建构虚拟社区,如何促进知识资源流动。


这个选题的价值一是把“认知盈余”的研究从抽象的概念层面深化到了具体的实现过程层面;二是创新了研究方法,此前研究大多使用案例研究等方法,而这篇论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通过非概率抽样获取社区成员互动关系,将其加以量化分析、进行可视化呈现。另外,加入时间轴分析,从动态视角建构网络从无到有、成员从少到多的历时发展过程。第三是结论部分,以网络成员在认知盈余实现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发挥的作用,将其进行了分类,提炼出了“星型结构”、“簇型结构”、“网状结构”这三种结构,从而进一步直观深入地描述了认识盈余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实现过程。

“现在想来比较有意思的是,导师一直比我们着急。去年暑假就催促我们找准选题和研究方向,当时我们都忙着实习(玩耍),没放在心上,研二开学老师拉了个14级弟子群,这个群很尴尬,老师一问论文进展,我们就假装没看见,不得已拖很久才回,与发红包时秒抢的局面截然不同,因此,导师经常成为成为话题终结者。我们这届师徒四人,和唐僧师徒组合很像,对号入座,我排行老二,就有了大师兄和沙师弟。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有一个不断催搞砸、念紧箍咒的师傅啊。‘爱师心切’,我曾用导师头像做了个唐僧念经的微信表情,写不出论文就翻出来看看,当然万万没敢公开……答辩那天,两位同门都是上午,我是下午,一答辩完大师兄和沙师弟就在群里报喜了,并且勉励‘八戒,加油!’论文和答辩的过程很温馨,因为有个谆谆诲人的导,以及可亲可爱的同门。”


电视剧中的男性形象和气质


2014级广播电视学硕士生何天平的选题是《消费文化视域下中国家庭伦理电视剧对男性气质的再现》,以中国家庭伦理剧为例,研究消费文化视域下男性气质的电视建构机制。


论文一方面通过文本分析与话语分析,剖析在具体社会情境下,流行媒介如何编码并影响人们对男性气质多样性的感知,试图勾勒“奇观社会”中的复杂男性景观;另一方面通过深度访谈解码观众如何对上述再现机制或话语实践进行认知甚至影响其现实性别认同,从而呈现消费文化对媒介内容生产及性别操演机制发挥的作用,并进一步阐释了在中国当前的社会转型期中消费文化对男性气质的重塑如何借助媒介得到意义生产的。


论文的主要创新在于聚焦女性主义学者相对较为忽视的研究对象——男性形象与男性气质,基于中国独特国情下的电视生产逻辑,在消费社会背景下探讨消费文化如何作用于电视媒介的男性气质再现,进而影响现实社会对男性气质的认知及变化,为加深对我国当代社会变迁的认识提供了一个独特、新颖而具有代表性的视角。

 提到论文写作中的趣事,何天平说,“写论文时看样本电视剧,本来是想找一个典型段落,结果经常看着看着就忘了在做研究,一不小心就看过头了;答辩刚开始的时候老师有提到这篇论文还挺‘好看’,可能因为我的选题和研究方法的缘故吧,对文本的分析比较有意思。”

“答辩过程并不轻松,这是答辩本身性质决定的;但它又并非令你十分紧张,这自然建立在你对论文较为熟悉且对答辩流程也很明确的基础上。困难一定是有的,整个答辩应该是一个大写的‘困难’,不然还要答辩干嘛?尤其是答辩老师对论文提问的部分,仍需要自己在离场后有限的准备时间里充分思考。趣事倒是谈不上,但因为我研究的是男性气质,在场的四位老师里有三位是女老师,起初面对她们陈述论文多少有些紧张,生怕不小心说错了什么,所幸老师们都很nice,还是跟想象中的hard模式不太一样。”
不同的论文选题反映出新闻系学生们对本专业及社会话题在不同层面的关注,但相同的是,他们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都对自己的论文付出了许多的心血。衷心祝愿他们能继续保持对新闻的热情,在未来的生活中不断发现,不断创新!


本期编辑:张晨 李婧怡 郭浩田


您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