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机构成果转化难在哪儿


2012年7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颁布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拉开了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的大幕。

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全力推进,一系列重大举措相继推出。针对科技成果转化先后出台的《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形成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三部曲”。

201710月,科技部又印发了《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指引》,其用意,皆是为了打破成果转化困局,推动科技与经济融合,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的巨大潜能。

尤其令人振奋的是,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再次重申了科改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以改革驱动创新,强化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对接,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释放科技创新潜能,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可以相信,随着一系列科技改革政策落实到位,作为科技与经济结合的主要载体,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将会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也将不断完善;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将得以充分调动,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必将进一步加快,科技进步的能量会不断释放,中国科技事业将迎来欣欣向荣的春天


科技成果转化难在哪儿

企业能否带动高校、科研机构以及金融、投资等机构参与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目前看来还存在困难

“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十九大报告指出了,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强调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转变成现实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科技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举措。

经过30多年的发展,科技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取得了重要成绩,科技与经济脱节的现象得到有效缓解。但总体上看,科研成果转化率仍偏低,科技对经济和社会的支撑能力仍待提高。

上海市委党校教授陈勇鸣分析认为,政府对科技成果转化缺乏规范的政策配套,加上科技成果转化的高门槛、高风险、高不确定性特点,成为转化成功率低的重要原因

我国的科研体系相对独立、封闭,这也导致科技与经济脱节“30年前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非常突出,搞科技的人不关注经济,这是计划经济体制带来的问题”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产业科技发展研究所所长刘峰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现在,创新驱动发展是大势所趋,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强烈需求。”刘峰介绍说,近年来,我国创新资源投入持续增加,知识产出能力显著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突出。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6-2017》显示,中国国家创新指数排名已升至第17位,是唯一排名进入前20位的发展中国家,与创新型国家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该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2275.4亿美元,占全球的15.6%,位居美国之后排第二位;当年研发经费占我国GDP比重达到2.06%。据科技部提供的数据,2016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15.97%,达到11407亿元,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从分布领域看,技术交易主要聚焦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占成交额的80%。

从交易主体看,高校院所的技术供给积极性增强,成交技术合同增幅达21.78%;企业成为技术吸纳的主体,吸纳技术占交易总量的76.91%。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企业与产业发展中得到转化应用。

转化难题犹存

“科技发展超前于经济是必然规律,我们应该全面认识科技成果转化这一难题。”刘峰表示,在认可成绩的同时,我们仍不能忽视科技成果转化的短板。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是最大的问题。一项成果在科学家眼里完成了,得到了科技同行认可、发表了论文、有高引用率,但这离实际应用、离对经济做出实质性的贡献,还有相当的距离。

我国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丰富且总量逐步增加,但转化数量仍然偏少,转化成功率高的科技成果更是稀有。高校的技术发明很多是闭门造车,不适合我们现实需要”一位企业主告诉记者。

高校、科研机构供给能力不足、科技成果实用性不强,科技供给的质量和水平都有待进一步提升。用财政资金的研发项目,转化落地成功率并不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李燕坦言。

传统体制下,科研活动主要由实力雄厚的高校、科研单位承担,国家财政资助的科研设施和科技成果在内部封闭运行,由于不需要经历市场竞争,高校、研究机构的科研活动动力不足,难与市场贴近“科研人员对成果的创新性、市场应用性重视不够,研究成果与企业需求和产业技术发展有较大差距。”陈勇鸣分析说,现行考核体系下“重研发、轻转化”、“重论文、轻专利”等现象仍然存在,这导致科研人员片面追求发表论文的数量,对成果转化积极性不高。

李燕认为,现在不是单纯的就转化谈转化,而是要面向市场,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要承担主体作用,形成科技成果从研发到市场化的渠道

但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积极性不高。国企大而不强、外企强而不为、民企长而不大。中小企业大多处于产业低端,对成果转化‘有心无力’。陈勇鸣说,企业吸收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的能力与动力不足是科技成果转化短板之一,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难以发挥。

不少企业创新意识不强,研发投入强度偏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约为0.9%。企业创造、吸纳、运用科技成果的能力不足,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增强。

“具体来看,在解决科技成果小试、中试,一直到社会资金进入的这一过程,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探讨。”严庆说。

推动转化亟须政策细化

2017年10月20日,科技部副部长王志刚在十九大新闻中心接受采访时提到,我国走的是一条以人才强、科技强带动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道路。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

为激发科技人员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近年来一系列针对性政策陆续出台。王志刚提到,过去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后,个人可能不一定有太多利益。修订后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明确规定,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的50%以上要奖励科研团队,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鼓励科研人员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获得合理收入,加强科技成果产权对科研人员的长期激励。

为建立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岗位管理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绩效作为相关院属单位创新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为院属单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鼓励科技人员投身双创提供政策保障。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政策落地极为重要,尤其是高校和研究机构对科研人员参与成果转化的支持政策要落实到位。

受访专家建议,政策的落实需要建立细化的措施,在高校、科研机构管理方面,需理清个人与集体、院系与学校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建立激励机制,保障对产学研做出重大贡献的个人的权益。另一方面,在职称评定方面,亟须建立符合社会需求的转移转化人才评价体制。

“好的科技成果总是稀缺的,想要的企业很多,但科技创新很多是失败的。”刘峰认为,多数情况下,企业并不具备单独的研发能力。企业能否带动高校、科研机构以及金融、投资等机构参与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目前看来还存在困难。例如,虽然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之间往往能够以协议的方式建立合作关系,但“貌合神离”现象突出,科技成果与产业应用脱节的问题尚未解决。

“科技成果转化需要产、学、研、用共同推动。”严庆说。

受访专家建议同样认为,企业承担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作用,就要在企业与高校、研究院所之间建立通道,搭建产学研平台。改变以前仅拿科技成果找市场的单向模式为市场与科技成果互动的双向沟通。

成果转化要瞄准关键环节

“现在成果转化的一个突出短板是企业承接力不强没有足够多的企业具备识别技术、加工技术、运用技术的能力。

在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中,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在承接科研产出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再创新,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高校、科研院所是“资源池”,一大批科研成果如矿山中的黄金等待勘探开采;中介服务机构是“架桥人”,既维护各方利益,又提高转化效率。
增加源头端技术供给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所长骆大进认为,在促进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几个关键环节:科研成果的处置权和收益权;不同类型科研人员的职称评定、岗位管理、考核评价、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成果转化现金奖励的税收优惠等。

为了解决核心科研团队的股份奖励问题,上海理工大学太赫兹团队在上海首次实行了“先投后奖”的技术转移转化模式。即:高校先投资成立企业,再将一部分股份奖励给研发团队。

2016年3月,上海理工大学将4件专利作价2879万元,上海理工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出资321万元,共同注册成立了“上海上理太赫兹科技有限公司”。校方随后发布文件,将学校所持股份的80%奖励给科技成果完成团队,并将其余20%股份划转给上海理工资产经营公司。

该模式的成功经验也在上海市发布的地方新政中得到了体现,上海大学、同济大学等更多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沿着这条道路,顺畅地实现转化,科技人员也得到了应有的激励。如今年5月,同济大学“高性能激光技术及装置”3800万元技术转让至上海一家科技企业,其转化收益的85%奖励交由科研团队支配。

除了解决核心科研团队的权益问题,一些高校还在职称评定、晋升通道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

加强科技中介的“架桥”作用

去年,美国生物医药“技术猎头”沪亚生物国际与复旦大学签订了一种新型抗肿瘤免疫治疗候选药物的独家专利许可,通过向复旦大学支付专利费,获得该药物除中国地区之外的全球专利权益。
  在专利转让过程中,该项目相关科研人员深感专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重要性。“我的本职工作是搞好科研但为了成果顺利转化,须掌握十八般武艺:要会写论文、写专利申请、制作合同,要懂财务,擅谈判……但这些都不是短时间就能上手的‘硬功夫’,却是转化中客观存在的现实。”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了解到,类似斯坦福、牛津、剑桥这样的国外知名高校,其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办公室的人员,大多在40~60人不等,这些人对校内成果和校外市场都比较熟悉,能较为敏锐地筛选具有转化潜力的项目、具备法务专业技能、有市场推广经验、同时能设计好各方利益分配。

科研人员对技术成果变成产品、产品实现销售这一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往往事先预估不足,导致转化过程受阻时比较容易放弃;在观念上,科研人员比较重技术、轻生产、轻销售及管理,导致最终无法实现产业化。

,目前,科研项目大多缺乏社会第三方的参与好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应具有懂商务、懂法务又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他们擅长发现科研成果的技术缺陷、挖掘潜在企业的需求,可以把不同领域的项目拉拢在一起,这类‘架桥人’是我们欠缺的,需要重点培育

2017年以来,上海加强了技术转移中介服务机构的推进力度。一是培育技术转移服务机构,通过资金引导、科技创新券等方式,引导和扶持100余家市场化、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创办、发展;基于传统佣金式,“技术转移服务+投资”成为重要模式;二是重视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人才培养,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

企业怎样唱主角

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应该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但现阶段,我国部分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仍难以确立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活动全过程的“最后一公里”,成果转化是否顺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技创新活动的成败。新修订的科技成果转化法规定,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应当尊重市场规律,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那么,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企业如何才能当好主角使转化更顺畅,成为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的关键。

企业的优势和需求

实验室产出科研成果,而市场上需要的是能为生活和生产发展提供服务的商业产品,两者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我之前接触过从国外回来的专家、专业技术背景很高的创业者,他们有做研究的严谨性,特别看重自己的科研成果,反而忽略了市场”申亚琪分析说,从科研院所角度讲,科技人员是根据其对科技发展趋势及世界科技竞争态势的判断来确定科研方向,没有真正形成以需求为导向、以市场为依归的研发模式这造成科研人员的技术研发活动在立项阶段就可能与市场需求不一致,导致具有转化价值的成果比例不高

受访专家认为,发挥企业在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是由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决定的。科研成果必须经过大量的技术完善工作和商业化过程,才能“转化”为被消费者接受的产品,这就需要企业依据市场需求,将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果与生产体系进行有效衔接。

科技成果转化本质上是一种商业行为,其转化周期具有长期性,从科研成果转化成产品需要经过应用研究—中试放大—工业示范—产业化等多个阶段,各阶段都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制定阶段目标,对阶段成果进行评估和再完善,及时调整转化方案。显然,科研机构并没有能力单独完成成果转化的“全链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李燕认为,企业自身特点也决定了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企业具备将技术优势转化成产品优势并通过市场使之效益最大化的运行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离市场最近,了解市场需求,能使创新成果及时、准确地满足市场需求;从提高创新效益的角度看,企业进行市场经营运作的经验丰富,科技成果由企业主导进行转化,才能让科技成果的效益最大化;从创新的效率看,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整合资源的能力更强,更容易联合高校、研究机构、中介服务组织、金融机构等多方面资源,开展协同创新,从而最大限度提高创新的效率。

‘春江水暖鸭先知’,在科技行业里深耕的企业对于技术创新的趋势更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研发方向和技术路线的迭代。

成果转化的主体

企业是创新活动的主要载体,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创新的规模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与水平。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不久前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6-2017》(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中国国家创新指数排名,从2000年的第38位,上升至目前的第17位。在构成国家创新指数的5个一级指标中,中国的“企业创新”排名比上年上升1位至第11位。

《报告》提出,企业创新能力与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存在高度的关联性。2014~2015年,企业创新分指数排名前15的国家中,有12个国家进入了国家创新指数前15名。

受访专家表示,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应该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但现阶段,部分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仍难以确立。

从技术成果向产品的转化,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需要面临生产化、市场化的检验,最终完成产业化。期间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和资源的支持,可以用‘九死一生’来形容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只有抱着极大的试错耐心和容错的心态,才能最终坚持到底。

上海市委党校教授陈勇鸣表示,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中间试验、样品试制、商业化、产业化等阶段中,政府资金大多投入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阶段,企业资金主要投资到产品的商业化、产业化阶段,而产品的中间试验、样品试制阶段则投资很少。在发达国家,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开发再到产业化,投资的比例是1:10:100。

一个科技成果在实验室研制出来后,要经过小试、中试后,工厂才能承接进行工业化生产,但我国绝大部分企业缺乏应用研究,即缺少中间试验、样品试制阶段,企业无法进行科技成果的中试,因此很难承接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

亟须跳出技术人才资金困境

“科技成果经常是半成品,企业拿到成果后需要‘消化’,进行中试、二次开发,但大部分企业承接科技成果的能力不足。

国内大部分科研经费投给了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发展的经费很少。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另起炉灶”、为企业添置科研设施、培养科研人才会非常困难,而且耗费巨大,可行的办法就是拆掉科研院所的“围墙”。

科研院所和高校积累和沉淀了大量优秀科研成果、人才技术、仪器设备和实验平台,在满足自身科研工作的同时,完全可以把空余闲置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向企业开放。只有拆除研究院所“围墙”,帮助中小型科技企业补齐研发实力弱的短板,才有可能培养出一批有研发能力的企业。

受访的业内人士表示,从企业的长远发展看,人才、技术和资金是企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但长久以来,由于企业对技术创新观念的普遍淡薄、创新成本过高、创新激励机制的缺失等原因,导致大部分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对技术研发人员吸引力不强。

从一个好创意到独特的技术发展方向,到一个好产品,直到被市场认可,需要汇集各方面人才构成一支稳定团结的团队共同奋斗,更要有足够的平台和空间让人才在技术研发方面得以施展”郇丹丹说。

受访专家建议,应积极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孵化一批高科技企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建议,国家要加强对重大成果产业化项目的支持力度,探索股权投资、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市场化手段。对前期高投入、风险负担大的科技项目,要探索利益和风险分担机制;落实财税及金融支持政策,针对过于原则性的措施,要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加快实施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积极推进科技项目后补助,支持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

投资企业首先得看这个企业的产品是否真正解决了用户的痛点,并有自己的独特性;其次看这个企业在公司产业生态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它的发展的前景


科技创业初期商业模式设计的理想与现实

创业初期:就是面临一些早期融资需求的团队。产品也未必做出来了,这个阶段特别迷茫,不确定性非常大。因为这些技术本身比较新的问题,所以也没有太多判断的参照物,很多时候做决策非常主观这样子商业模式设计要怎么来弄呢?

理想与现实

在好多年前,可能大家就有看到一些书海外学者比较有体系的理论。但是我们结合“科技”“创业初期”这几个词来看,你就会发现有些理论用起来其实还是蛮费劲的。大家可能会拿一些经典案例来分析,但是分析的过程往往都是理想化的状态,其实不会每个点都踩到。往往会觉得看上去很合理,但是真的拿着去推行会发现其实有很大的问题。

科技创业实际上面临的情况并不像理想状态这么的逻辑清晰。有的人觉得:“创业之前最好少想,因为想得太多,可能就什么也做不了了。”其实我觉得这话有一点悖论,我们可以努力的知难而上,但是最好还是不要去做“无知者无畏”这样的事。

面对真相理论环境的完美商业模式无法奏效

这几年来看科技创业有政府支持,也有资本环境,我们就看到了挺多技术人才、海归、科学家都有点想创业的意思或者已经出来创业。理想状态下新技术就是用来重塑商业,但其实现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相比其他的创业,技术型团队的特殊性会导致商业模式上的规划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

落地困难

通常来说开始一个创业一般是发现了一个没有被满足的市场,然后想了一个idea,从客户定位开始。但是技术团队的创业初衷不是发现一个市场机会,而是有这个技术,所以他不是从市场导向开始的

技术团队的状况就是觉得技术很有价值,但价值具体落到哪比较好就不知道了往往科技创业团队里技术背景的人觉得到处都是需求

对于比较前沿的领域,其实前期判断起来是很难的,技术团队往往对自己的技术挺有信心。但是他们的关注点更多的是在技术本身,很多时候只是闷头去试,然后再逐渐摸索到某个具体的领域上

实际上商业模式设计成立要有很多要素的但是在这种科技创业团队早期的时候,可能除了技术什么都没有,运营、产业都是空白状态。商业模式设计最终不可能是真空状态,它会在一个生态环境中去生存,有上下游,有其他产业相关环节,,你都需要考虑。

技术本身不成熟

在落地的过程中,除了要解决一些应用性问题,可能还需要解决应用过程逐渐出现的其他的技术性难题在比较早的阶段你设计了一个看似逻辑上很完美的商业模式,其实都没有把这些不确定的问题纳入进去,所以看着完美其实没有用

团队偏科

有的科技团队拥有的技术比较的细,但是运作一个商业很多情况下不能单有一类技术。比如说你要做一个产品出来,可能核心的是你掌握的这块,但是还要有配套的一整套其他技术这样的情况似乎找不到立足点。

所以现实就是之前所规划的商业模式可能看上去很不错,但是因为新技术本身的不确定性、产业生态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以及自己团队基因可能会比较偏科,商业模式规划很容易变得很虚。规划了之后推进下去也会有很多问题,并没有预想的那种效果。

辨明目标:商业模式设计未必围绕可持续盈利

一般情况下,大家认为商业模式设计的目标是要构建一个可持续盈利的模式,但是对于科技创业初期的项目来说,商业模式设计更应该关注在“适合”两个字,思考天时、地利、人和这几个因素。你可以把“天时”理解为市场的时机以及自己项目所处的这个阶段,“地利”可以理解为竞争和上下游关系,“人和”可以理解为团队构成和核心基因

用动态的思维看待商业模式设计

我们得用一个动态的思维来看待商业模式设计,你不应该在一开始就将自己套在一个框里。比如有的团队融资时今年讲的故事可能和去年的完全不是一个故事。因为挺多事情是不确定的,整个环境也在变,模式有时候就不得不跟着要调整。所以你要允许现在的规划的模式有缺陷,允许现在看上去并不是可持续盈利的,当然最终会走上这条路,但是在现阶段未必是

换个立场来说,其实早期阶段的投资人不是要听故事本身,而是要去看创始人说故事的能力从这个商业模式的规划里可以评估一个创始人的商业逻辑和商业视野,出来创业的愿景、意图和情怀

商业模式设计应凸显团队的优势

在初创期团队所能覆盖到的能力都很有限,但是过了很多年,如果团队还活着,那他原来有的优势会像一个烙印一样后来拓展的能力都是围绕着核心能力的。初期阶段其实你所具有的能力不多,分散了精力去扯别的也未必能扯上。

从融资的角度上来看,你初期的模式规划的再完美,投资人也未必会信,因为其实投资人自己心里也明白大家都在说故事最终需要你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能干成大多数人干不成的事

所以从商业模式设计的角度去看,你就要看寻找最能够体现你们团队核心能力的方式,然后去推进把你们团队能干好的事真正干好了,你才能说服资本,也才能有号召力,去吸引更多的人才来补你的短板

商业模式设计应为自己构建一个“护城河”

应该尽快的构建一个“护城河”,围绕这个来设计你的商业模式。就商业模式本身来说,没有专利,就算你做得早,也挡不住后面的人来复制。

其实凸现优势和建立“护城河”都是围绕竞争来说的。也就是说在这样一个早期阶段,我们怎么能够通过好的商业模式迅速的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对初创期项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

做对选择:科技创业商业模式规划如何做选择?

可能商业模式规划可能需要有一些创意,但在我看来,最终还是做一些选择题。那些看上去特别巧妙的模式,未必可靠。回到一些常规的方式最终你还是做一些大家都要做的选择题,例如技术创业是做2C的还是2B?选择做细做深?是收费还是免费


先明确目标,然后在这个目标的指导下去做选择题,结合团队的基因和外界环境看怎么样能更有优势以下几个角度,未必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还是大多数团队都会碰到这些。

第一个角度:技术与产业上下游

就是你自己所用的这个技术在产业链上的定位是什么?对科技创业来说,最上游的可能是一些底层技术或者是产品,再针对应用领域有一些技术解决方案,到下游才有应用层层面的商业运营。对于前面两块大部分是2B的模式,如果直接来做应用层运营可能很多情况是一个2C的模式。

越是上游的技术通常是比较集中在技术本身,这些技术适应的领域必须要广泛才能够有比较大的商业价值空间越上游的技术只会剩下很少数的几家拥有尖端技术的玩家,你可能得评估一下自己的技术能力到底在什么样的段位。越是到下游可能就会细分成很多领域,尤其一些新技术在推进的过程中,应用层上一开始到处都是空白领域。在技术上的要求可能不是那么的尖端,甚至可以通过与其他的技术团队合作、采购或者外包。但是对具体落地领域的理解、适应和掌控的要求就要更高,运营能力的分量就会更重一些

第二个角度:技术与资源

这里资源指的产业资源。很多技术团队想做一个行业性解决方案,但选哪个行业切入,往往很盲目,不知道怎么去权衡。

所谓行业门槛高,就是对一定特殊资源有要求。如果你没有这个资源,那我们是不是要换一个进入门槛比较低的的领域去尝试呢?

第三个角度:技术与需求

一项新技术,如果能够更好的解决某类需求,那他就产生了技术创业的机会。但往往不同的需求,技术的实现难度也是有区别的。

需求本身也有强弱,我们说有的是刚需,有的是伪需求。你也可以画这个坐标,然后把技术和需求放在一起画成四个象限。需求比较强烈、技术实现难度又相对低的象限,往往是最好落地的领域,也意味着他的竞争相对要激烈一些。从团队的技术能力来看,你的能力如果能高出一些,就会减少很多竞争对手。

这些评估有必要在做商业模式设计之前先弄明白,这样才不至于走到某些坑里去

总之,科技创业初期,商业模式设计往往容易想当然,弄成一个很理想化的东西但实际上创业初期,往往你可能只有一个优势可以依靠,其他什么都缺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完美的商业模式是不可能完成的,初创阶段其实真的变化很快,团队自身可能也会不断的重新评估自己。很多竞争对手不是显性的,因为早期阶段大家可能也不做报道,悄悄的在做自己的产品。当突然有一天听说哪家融资了,你会发现他跟你做的是一样的事。竞争环境随时会有很大变化,所以很难有一锤子就敲定的事。

面对现实,选择适合自己的路,需要的时候随时调整,随时重新做定位,修改战略,可能会是一个看上去没有什么技巧,但是可能也是唯一的道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