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成果教授”不如“论文教授”,这算哪门子的道理!

CNgaojiao 分享传递价值

=================================

阅读引语

中国的大学与各种排名让各大学急疯了,教师与高校就象一匹马,被骑手猛抽着鞭子。“宁静致远”,这甚至在当今的高校已经是美好的传说了。



中国的许多高校都对教师进行年度考核,考核一年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教学工作的考核问题不大,科研的年度考核对国家的科技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一般对教师一年的科研进行“计分”,拿到多少经费,发表多少文章与专利,影响因子多少。而且更为可笑的是,今年科研工作哪怕超过几倍,下个年度全部清零,从头开始。


这不是让科研长成参天大树,这是在‘割韭菜’!韭菜,是盖不起大厦的!


试想,中国所有有影响的科研成果,有几个是一年之间产生的呢,有多少是每年都发文章的呢。陈景润是最典型的,他用了多少年?重要成果出来之间,他每年都有阶段性文章出来?王选的成果,,那个不是许多年埋头做出来的?


中国的大学与各种排名让各大学急疯了,教师与高校就象一匹马,被骑手猛抽着鞭子。“宁静致远”,这甚至在当今的高校已经是美好的传说了。


每年教师都在想,今年的考核任务如何完成呢?如何“做文章”,如果去“争取课题”?说得不好听的话,有时候就有热锅上蚂蚁的状态。


如何让教师尽心尽力地做科研,如何让教师不懒惰,如何让教师能够静下心来做出有价值的科研,这本身就是一个最最重大的科研项目!


“研究红薯”评教授,明年或许有戏


到底是咬紧牙关继续从事手头的科技成果转化,还是回头当个中规中矩的“论文教授”——这个问题一度困扰着上海大学生命学院副教授顾建明。


顾建明长期从事食品科学研究,从10多年前开始,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把研究的目光停留在红薯上。从提炼红薯的有效成分到申请国家专利,再到把成果变成产品,他这些年忙得不亦乐乎。可是,他时而也有一抹忧虑浮上心头。“50多岁了,还没评上正高职称,总是有点……”职称搞不定,是因为顾建明的论文发表量,没有达到评教授的“硬杠杠”。


站在职业生涯十字路口的顾建明,眼下迎来了转机。上海“科创22条”已经出台,眼下,从市级层面到学校,配套政策即将出台。


曾因研究红薯而评教授无门的顾建明,在最近一次咨询学校人事部门负责人时,得到了新的答复。

  

先后拿下两个国家发明专利


红薯是一种很普通的食物,但对研究食品的顾建明来说,这里面包含着有趣又深奥的学问。


10多年前,一位老友向顾建明诉苦,自己年纪大了便秘,希望通过食疗缓解。“吃红薯呀!”顾建明脱口而出。老友回家吃了几天,又来求助。原来,红薯里含有大量淀粉和一些胀气反酸物质,吃多了不仅影响正餐摄入,而且易导致胃肠不舒服。


老友的困惑从此后成了顾建明的研究课题。2004年,他初战告捷,研制出“红薯润肠通便素的制备方法”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从做这个研究开始,顾建明的脑子里似乎就有一根弦——不仅要提炼出红薯中有益人体健康的成分,而且应该把它做成产品。


从那以后,陆续有嗅觉敏锐的企业找上门求教这位“红薯教授”。有人问,红薯经发酵后可生产乙醇,却剩下了大量的红薯渣,不知如何才能变废为宝;也有企业主反映,一些农村地区的小作坊用红薯制作粉丝后污水排放难以处理,被环保部门勒令限产……形形色色来自生产一线的问题,推着顾建明继续研究。既要保留红薯中花青素等有益人体的成分,又要做到“无添加”,并解决加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在把这一揽子技术问题全部解决后,2012年经上大科技处大力推介,顾建明的研发成果被来自湖北的企业相中。


在红薯制备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后,2013年6月,顾建明与这家企业签署了专利技术实施许可合同。不过,转让许可合同留了一个“尾巴”:附加条款要求顾建明参与生产,指导企业生产出符合要求的红薯汁。

  

达不到论文指标,评教授遇尴尬


“要换来真金白银,那真是不容易。”把专利的一张纸,变成坐落在湖北崇阳县的一家专门生产健康食品的工厂,等待顾建明的是一连串比科研复杂得多的难题。


顾建明前后15次前往湖北崇阳。从画图纸开始,顾建明全程负责生产厂房设计和车间布局以及生产设备选型、安装和调试。如今回神一想,不由感叹“步步惊心”。


有一次,企业家拿着样品忧心忡忡地告诉顾建明,红薯汁里出现了沉淀,这和生产标准不符。“这就像小锅炒青菜成功后换了口大锅,虽说还是炒青菜,但菜量一大,火候控制不好,味道就变差了。”顾建明试图从生产工艺上寻求突破——不知不觉中,他迈过了自己的专业领域。“愁得好几夜没合眼,最终找到了一种物理方法解决沉淀问题。”


建在湖北的工厂顺利开业了,对顾建明来说,这就标志着他的技术成果实现了成功转化。


专利有了,成果转化了,该去评教授了。今年年初,顾建明兴冲冲地填了表申报,结果被告之不符合参评资格。“数论文”评教授,顾建明显然不够格;而指望破格,即凭成果转化评上正教授,顾建明也还差口气。“不是我不愿意写论文,而是有些研究成果确实不能写出来,若仿冒者蜂拥而至,十几年的心血就会一场空!”


对于科技成果转化,学校其实有网开一面的规定:专利许可达到500万元以上的项目,项目负责人可以破格晋升。可顾建明大叹一口气:“我研究的是红薯,卖不了这么多钱啊。”

  

让真正行家拥有评审话语权


职称申报遇挫,顾建明本已决定重新当回“论文教授”。没想到,政策的春风来了。


从今年5月下旬上海“科创22条”发布开始,他听到了一连串的利好消息。“科创22条”的配套政策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职称评定不再以论文“一刀切”。他所在的上海大学等沪上高校,都在着手设立针对教师的科技成果转化岗,开启职称评定的新通道。


顾建明最近又跑了一次学校人事部门,咨询自己的情况,且获得了新说法:再耐心等上一阵,“最快明年就可以接受申报。”


对于等待,顾建明表示非常理解。“目前各个层面都在制定或修订政策,政策之间如何对接、匹配,确实需要有一个过程。”


可以预见,今后高校除了“论文教授”,还会出现一批“成果教授”。和发表论文相比,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周期长、风险大,但实事求是地说,成果转化的“含金量”也有高低之分,如何给予科学评价,是新的问题。


对此,顾建明的建议是,高校启动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职称评审,首先应组建一支结构合理的评审委员会——相当比例的审评专家应该来自行业或企业。“要让真正的行家有话语权,才能对科技成果转化作出公正的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