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者,应不应该为了高产而发低质量的论文?

欢迎关注

    为理想而学术还是为现实?恐怕这个问题在大多数科研工作者中都考量过。就像财务自由后,可以按照兴趣选择工作;而没有之前呢,必须先考虑生存去择业。说到底,这个辩证问题就是看个人在各个时期如何平衡好数量与质量。

本科生

    连科研的门都没摸着,缺乏基础的科研锻炼和指导,就像当初我本科时想调查国际文献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阅读英文文章更是头大。所以这时期的学生,不是讨论论文质量和数量的时候,而是该安心跟随指导老师做点大学生科研训练小项目,从头到尾对科研有个基本认识,掌握一些基本的科研方法(比如如何查全、查好和能阅读学术文献),也算是很好的收获了。至于论文,不要强求,有好的成果,发一篇会议论文,能做一个公开学术演讲,获得这份经历就很棒了。当然,如果有大牛指导能带上你发一篇期刊论文也是可能,不过很少有本科生能当上第一作者。

    在我看来,本科生,为了保研、出国、获奖而发论文没有错,这种强烈的个人动力self-motivation对你冲破学习的舒适区而走向科研有直接促进作用。我本科时跟着指导老师在艰难中做科研,就是冲着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仅限于学习能力,并且希望出一点科研成果丰富自己,也争取未来保研。最后上天眷顾,拿了大奖还获得了发明专利和发表了会议论文,做了会议宣讲。现在回想起来,这份经历对科研的启迪是最大的收获,而不是那些量化的东西。

硕士生和博士生

    跨进科研的大门,即使起初有着纯真的科研梦想,朝着高质量的学术成果而去,但是却面临着毕业的巨大压力而不得屈服。同时,课题组的实际情况也直接影响着学术的目标,导师如果不是朝着高质量的论文而去,那么个人再怎么努力,也难以逃出导师的掌控,毕竟做科研需要科研经费,而经费由导师掌握着。做高质量的论文需要时间,时间就是经费,如果导师不支持长时间做,高水平论文就不要想了。试问大家,有多少是“放养式指导”?以我的经验来看,高水平论文除了需要好的创新点,更需要细致、透彻的分析完善,需要不断持续阅读文献和和前辈或同行讨论,所以花费时间很大。

    我在帝国理工读博期间,导师非常支持我去长时间透彻做项目,所以在强有力支持下,才有我在行业内顶级期刊论文的诞生基础;同时我们博士毕业不需要SCI论文,自然没有毕业的指标压力。但是国内的朋友们,往往在论文指标上不得屈服,转而去发表影响因子相对低或中等以下的SCI/SSCI期刊,争取先保底毕业。因此从实际情况来说,从要求不太高的一般期刊入手,争取满足毕业要求后,再开始争取发内容全、透彻分析的高水平论文,相对就比较合理。

青椒(青年教师)

    有了学术的积累,起步自然比博士生们容易的多。但是却又要面临职称和申请科研项目的压力。不得不承受,现在大部分还是看数量而不是看质量。我曾经问浙大的一位年轻老师,怎么看待数量和质量?得到的回答是质量评判很难有客观标准,再加上中国这个人情社会,更是会出现走关系的不合理评判,还不如看影响因子和数量,让管理层有一个客观和可操控的管理模式。但是,由于年轻老师有自己的科研项目,有一定的掌控度,可以在保持数量的同时,每年发1篇左右的高水平论文,慢慢在满足生存后,把重心转向高水平论文,从而建立自己的学术标签和声誉。

    很多人抱着“量变引起质变”的想法,我是不太认同的。好的学术研究是一个在某个研究点上的突破,是在第一批次的同行中前进,如果你在后面几个批次,你发的再多,也挤不到第一批次。国际上不会因为你发的多,就认可你的学术声誉,反而会觉得你是paper machine,不值得尊重。所以,在实际情况中,还得两条路走,一是为满足指标保证数量;二是从课题申请开始就是冲着高水平研究而去,就很有希望在课题研究中诞生高水平论文。

教授

    对于(副)教授们,我见识过太多不同的风格,有些转行政做管理,有些搞公司做商业,有些朝着院士出发,而有些只满足副教授,满足考核业绩即可,自然就没有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动力。而对于那些有科研经费、有自由度、有学术追求的学者,还是追求质量高于数量。在国际上,我见过的好几个同行,都是兢兢业业地做学术,文章数量缓慢增加,但是每一篇都是能引起高引。

    号外:我的第2期科研讲座《如何开展高质量英文文献调研》将于2017年6月10日在知乎live开讲,欢迎您联系我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