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师的科研出路到底在哪里?

大学英语教师的科研出路在哪里?


作为没有读过博士、半路出家的大学英语草根研究者(36岁前忙着写教材教辅市场书赚稿费兼带娃),没有导师引路,学术生存就是不折不扣的夹缝攀岩。


和许多无博士学历的35~45大英教师一样,当年也曾面临同样的瓶颈,大学英语教学只是基础公共课,没有学科归属。怎么办?周围有朋友背水一战,考在职博士,托人引荐博导、学二外、排队等名额,一等就是好几年。


最终选择了直接写论文,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2005年华理科技处提供了一个校内文科培育项目(这在十几年前的理工院校是罕见之举,当年的科技处长是现在的复旦唐亚林教授)。依托这个校内小平台,自然走完了 “写本子申请课题、经费本、写论文、发表、结项”。才3000元的小资助,当时不懂得报销规矩,一年后钱被学校收回去了,但文章意外刊发在了《外语界》。


其实自己心里明白,那篇 “多媒体教学的教师角色探究" ,很幼稚,既没有规范的研究方法,也没有教育学理论框架,只是个实践反思(相信认真投入上课的每个基层教师都有自己货真价值的教学反思)。当时SPSS在外语界刚开始流行,2007年自费到华师大心理系学习心理测量统计,2012年去佛罗里达大学访学还是到教育学院学习教育统计。期间,挖掘数据的文章的确连续有了发表的“夹缝”,、国家社科实证课题。


然而,自从与EAP结缘之后,发现有价值的教学问题,其实是那些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模型无法论证的,问卷因子分析与结构方程建模,尤其变成了与数据的徒手搏斗,而且是毫无意义的搏斗,因为有意义的发现在深度访谈里、在教学实证体验中,在教管冲突中、在无法用数字体现的语言文本分析中、更在EAP教师成长艰难中。中国EAP教学实证领域里,没有前期的探索性研究,那些输入软件被统计变量,可能就是主观臆想,建模型就是空中楼阁。


于是,放弃貌似客观的高大上的模型数据,转向质化分析。于是,再次面临文章发表的尴尬----没数字data的文章,投稿总是不被待见的。

讲个不被待见的质化研究小故事吧~~


2016年1月,因华理EAP教改困境而将课堂搬到微信平台,以独立教师身份开设“听TED练思维”CT微信微课,同步建了教师微信群(Critical Thinking培训坊),群里有全国各地的EAP教师同仁100+,资源共建共享。本平台老用户多半记得这个吧

截屏中的“海哥”当时是纽约大学的肖博士,现在港中大(深圳)任教。龙龙是香港教育大学李宇龙博士。

再次感谢去年所有参与讨论的老师们~~


微课一日一推,连续18期,肖博士说,很好的crowd sourcing啊,李博士建议,用“thick diescription”写篇实证论文啊。

于是临时组建了师生课题组,把所有微信后台数据、聊天文字表情符啥的,都导了出来。借助这些数据,小樊写了二专毕业论文、小吴写了本科毕业论文,我写了研究报告,师生三人全部是定性研究,文本编码真的不必数据统计轻松啊!


结果呢,小樊论文顺利通过了,小吴论文被毙了二次答辩,我的文章被两家C刊拒稿,最后感谢北二外学报收留,才总算没有白写,从微课推送到发表,耗时1年半。


一篇实证报告,从课程设计、教学实施、数据采集、论文撰写到投稿发表,普刊一年半不稀奇,C刊就更难预料了。

从事实证研究十来年了,感觉永远在夹缝生存中。


EAP教学改革的推动者,是一批科研觉醒、渴望学术成长的大英基层教师。

EAP教师需要各方面的支持、教学平台支持、科研平台支持、同仁心理支持、同事理解、领导包容、学术理论指导(这里特别感谢学术英语教研群里,香港大学毕博士提供的EAP教师入行科普资源)。


路漫漫。

谨以此文,与每一位EAP教师、与所有夹缝生存的大学英语教师,共勉。


诚信  求知  求真  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