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院士炮轰中国论文:垃圾论文太多了!

             垃圾论文太多了!

       施一公:中国科学院院士、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教授,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中国论文数量超过美国 施一公:垃圾文章太多》——近日,这篇文章在学界内外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据上观新闻报道,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全国、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施一公在参与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发现,过去5年里,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加了两倍,技术交易额翻了1番。“有些评论因此说,中国的科技实力已经超过美国了,我很担心。”施一公算了这样一笔账,“如果较真一点,假设国内有效发明专利从100增加到300,技术交易额从100变成了200,那么单个专利交易额其实是不增反降了。

 

       施一公说,这一数据折射出来的,是科技评价体系的问题。施一公称,在各个单位,不论是晋升还是考量绩效,都会把专利、发表文章、文章的引用数和文章所发表杂志的影响因子作为标准,而且这一风气愈演愈烈。

 

      “何谓‘垃圾文章’? “ 就是纯粹为了发文而发文,这种情况太多了。”施一公这样解释。

 


 论文和科技实力是两回事 

 

    《2018年科学与工程指标》报告称,从资金、论文、人才等多方面看,美国科技实力依然全球领先,而中国科技实力正迅速提升。报告显示,据统计,中国2016年论文数量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文章数量、论文引用率、杂志的影响因子——都可以人为地提高。我想大家知道我这句话的意思。”

 

       施一公直言不讳:各个学校、单位都办了杂志,想要提高影响因子,互相引用就可以,引用多了,“影响因子”自然也就高了。”中国这样的国家,想要把这3个指标做上去,我认为是易如反掌。”在他看来, 论文不足以说明科技实力,美国没有这样的评价方式,科技实力却依然领先。“因此,论文和科技实力是两回事,大家千万要分开。”

 


 没有数字指标,谁好谁坏,怎么评? 

 

      施一公承认,数字指标在各个单位都很重要,影响到评奖、评优、评先。“这是矛盾的两方面,一方面如果没有这些标准,如何反映科研的质量,但有了这些标准,大家拼命‘做’这个数字怎么办?

 

       事实上,科研和学术评估是个世界课题。在国际上,影响因子崇拜”的学术文化和学术生态,近几年在国际学术界也多遭诟病。诺贝尔奖得主兰迪·谢克曼就曾发表文章指出,“影响因子崇拜”扭曲了科研成果。2013年5月,78个科学组织的155位科学家签署“旧金山宣言”,就是国际学术界对“以刊评文”的一次纠偏。

 

        而在英格兰,High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for England(英格兰高等教育资助委员会)给大学的研究经费有20%是依据论文发表的质量和数量决定。其中,文章的质量就是按学科和整体的杂志影响因子决定。

 

       对于这一问题,施一公也坦言自己没有很好的建议。“如果要提建议,就是应该进一步改进科学评价体系,这需要全社会达成一种共识。”

 


 医学论文也备受诟病 

 

      ,长久以来,不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一直被学界所诟病。在便利管理、统一标准的理念主导之下,以学术论文为主的评价机制根深蒂固,甚至在某些科研机构成为评判科研人员水平高低的唯一指标。 

 

       在医学领域,由以论文为导向的医疗职称评定模式导致的“怪现象”并不鲜见。一位学者曾经在公开场合列举过一份涉及到1920位医生的问卷调查,其中80%的医生认为发论文就是为了评职称,而且“造假成风”,大概7%的人找了“枪手”,20%的人找过“代理”。

 

       在2015年上,总理就曾指出,基层医生评职称要交论文是花架子。秦伯益院士也曾指出,纯粹为晋升目的而刻意选题做科研没有意义。

 

       但在备受诟病的长时间之后,我们也要看到,越来越多质量高的论文不断涌现。去年年底,国际顶尖学术期刊《柳叶刀》全球主编理查德·霍顿在北京举办的“柳叶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科学峰会”上,高度点赞在该刊物上发表的中国科学论文。他提到,《柳叶刀》的选取视角,是涉及解决影响面广、特别重要的卫生疾病问题,并希望能够有更多讲述中国故事的文章出现,探究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医学界”微信公众号,由明医公开课整理发表。 转载请注明出处。


·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 投稿请添加大头微信:datou1988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