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论文 蒋梦麟教育思想的学术谱系与内在理路——以其博士论文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简介

吕光斌(1984—),男,山东枣庄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2013级博士研究生,从事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时培磊(1982—),男,山东日照人,廊坊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从事史学理论研究。


注:此文原载于《高等教育研究》2015年02期,感谢作者授权发布。因稿件编辑所限,此仅列出正文内容,注释从略。


摘  要:蒋梦麟曾接受过系统完善的东西方教育。本文以其博士论文为考察中心,梳理其学术谱系和内在理路,以期构建对其教育思想的完整认识。其论文的学术谱系和特点基本表现为:以实用主义为思想底色,调和东西文化;以适应环境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为最终价值取向;依天性、个性导善的道德教育观;从科学出发的理性主义精神。

关键词:蒋梦麟;博士论文;学术谱系;教育思想


 

蒋梦麟(1886-1964)


蒋梦麟早年在绍兴中西学堂、浙江省立高等学堂、上海南洋公学就学,并考中过秀才,受到了系统完善的东西方教育。在思想饥渴的时代,他紧随留美大潮于1908年赴美,入读卜技利(Berkeley)加州大学农学院。,而转学社会科学院教育学系,以教育为主科,历史与哲学为副科,1912年毕业。随后入哥伦比亚留美期间撰写的博士论文则是其思想的重要文本体现,但这并未引起研究者足够的重视。大学研究生院,师从约翰·杜威,攻读教育学, 1917年6月获哲学博士学位,论文为《A study in Chinese principles of education》(中国教育原理之研究);同月,离美返国。长达9年的留学生涯,为蒋梦麟教育观的构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来源,而留美期间撰写的博士论文则是其思想的重要文本体现,但这并未引起研究者足够的重视。

1
博士论文的写作缘起与内容

蒋梦麟的博士论文题目为《A study in Chinese principles of education》,其英文署名为Monlin Chiang。袁同礼认为其获得学位的时间为1917年。目前发现的论文版本有四,其一为1917年提交给哥伦比大学研究生院的论文,其余为上海商务印书馆1918年、1924年、1925年出版的英文版。其论文的再三出版,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论文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力和学术价值。

关于博士论文的研究缘起,序言指出“本书主要是一项有关中国教育原理的拓荒研究,且是一项将在中国思想家众多著作中发现的教育思想表达明晰的最初尝试,它将这多少有些含糊的陈述以更清晰的语言阐释,并将这些分散的思想整合成一个相关整体”,“它希望不是为了过去而研究过去,而是本着过去来阐释现今的教育理论。”在梳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并将之纳入历史视野之后,蒋梦麟开始意识到它无疑具有“modern”意义的,且作为那个时代的先进教育理论仍旧展现出继续发展和进步的迹象。因此,蒋梦麟期望能够将中国思想家“金玉良言般的论说”整合重构起来,从中汲取改造中国教育的传统力量,其历史主义的取向是十分明显的。而在材料处理上,蒋梦麟也只选择那些与当前问题直接或间接有关的材料,组织材料时也尽可能的保持历史时序,以期能探究一种思想作用于另一种思想的影响。

论文的研究模式别具一格,所使用的材料基本上是中国的原始文献,但组织和系统化这些材料的方法却多少是西方式的。这种“中国材料——西式方法——解决中国问题”的研究模式,在留美生的博士论文中十分常见,虽有斧凿痕迹,却有现实关照,是将西式学术研究模式运用到中国问题研究的尝试和努力。蒋梦麟还力图将对教育思想的考察纳入思想的总体脉象,因为他意识到“如果远离和孤立于思想的总体趋势,那么教育思想将失去意义”,研究视野比较广阔。同时,各章节之间保持一种前后相承的布局关系,在讨论教育的特定主题时,前面章节可作为相关的知识背景。

论文分为六部分,正文主体有四,分别为遗传与教育、学习原理、教学原理、道德教育原理。前言阐述了中国教育的背景和范畴,介绍了中国的生活理想及思想概况。正文第一部分,从人性、天性与教养的角度出发,探讨遗传与教育的关系。第二、三部分讨论的是学习与教学原理。其中,学习原理涉及知识问题、科学问题、知识的相对价值和学习的基本元素,而教学原理包括初等教育的方法和教学的基本元素。知识问题是从教学与学习方法以及哲学的角度切入,是一般方法论的讨论。科学问题则是在对比东西文明不同发展路径之后,探寻中国缘何未能发展起现代科学,解释现代科学在中国缺席的困惑。第四部分则梳理了中国道德理论的类型和道德训练的基本元素,按照拥有知识背景、确定伦理价值和日日练习而形成良行三个层次,并从中国的实际道德问题和学校德育立论,提出建设“新道德”的要求和方法,而朱熹、陆象山、王阳明的思想是可以提供借鉴的。在以上分析后,蒋梦麟又对现代中西方思想中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针对中国的文化问题,提出或保留、或引进、进而重建的建议,并认为科学与艺术教育对现今教育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从内容和架构来看,蒋梦麟博士论文中教育思想的学术谱系,逃脱不了杜威影响的窠臼,但更多受到了教育史学家孟禄的直接影响。如对遗传与教育关系探讨的侧重,研究中历史主义的倾向,从传统和历史汲取改造社会力量的意图。甚至,章节前后相承的布局关系,组织材料保持历史时序的特点,都可看出这位在论文写作中“护驾”业师的身影。至于蒋梦麟博士论文具体呈现出什么样的学术谱系,我们尚需从其指导教授及参考文献入手。

2
从指导教授和参考文献考察其学术谱系

蒋梦麟博士论文的指导教授有George Dayton Strayer(乔治·D.斯特雷耶)John Dewey(杜威)、William H. Kilpatrick(克伯屈)、Paul Monroe(孟禄)等人,从中我们可追寻其师承关系。论文的序言指出,写作灵感和选题来自于乔治•D.斯特雷耶教授的指导,此教授是桑代克的学生和信徒,主攻学校管理科学,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行政系教授。而孟禄教授则在蒋梦麟整个写作过程中给予鼓励和指导,杜威和克伯屈教授则通读了论文手稿并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当然他还得到了J. Barrett Botsford(J.B. 博茨福德帮助。杜威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者,早年受达尔文进化论、黑格尔哲学以及孔德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等教育观点,强调将教育的重心由教科书、教师转移到儿童。克伯屈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追随者,他批评传统分科教学制度,宣传“设计教学法”。孟禄则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史学家,他从心理学的角度,将古代儿童对成年人无意识的模仿视为原始教育的起源,主张采用设计教学法,注重练习和实验。这些教授多人曾访学中国,与中国有着密切的联系。孟禄曾在1913年、1937年来华考察和出席会议;杜威则在1919年至1921年间来华宣传实用主义思想;克伯屈则在1927年来华考察初等、中等教育及职业教育,推广“设计教学法”。如前文所述,论文的内容和构架中的实用主义色彩、历史主义倾向、儿童中心观以及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价值取向,明显的是受到了这些业师治学理念的影响。

博士论文的参考文献是这些留美博士学术谱系和内在理路的体现,而论文则是他们学术积淀的一种内化形式。蒋梦麟在博士论文中征引了大量的中文参考文献,他将其分为古典、古代哲学、宋元明哲学、清代哲学、历史、杂录、百科全书和书籍目录等八类。有研究者指出“在参考文献部分,全为中国经典,总计45本,显示曾经参加童试且中过秀才的蒋梦麟,国学底子堪称深厚”。其中,《国学原论》、《国学微论》、《国学通论》、《国学今论》为《国粹学报》上邓实的四篇文章,实应算41部。若以内容分,可归为七类,分别为诸子百家原典及注疏类8部、宋明清儒学专著及训释汇编类12部、儒学学术思想史类7部、习经治学修身类3部、启蒙读物类4部、综合类6部和报刊类1部。这些中文参考文献,很多源自藏于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和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及《正谊堂丛书》等汇编丛书。文中传统典籍读物的大量引用,可以看出,蒋梦麟对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了极大的好感,并试图从传统和历史中汲取力量来改造中国社会。

在比对中西教育思想的基础上,蒋梦麟对程朱陆王的一些思想是服膺的,并批判地借鉴了其中的教育思想,如格物致知的治学途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思考方法。《朱子小学》、《养正遗规》这些蒙学读物的引介,是他企图以现代教育的思维来挖掘中国古代教育资源的一种尝试。而今文经学中对现实问题的关照,讲究实践与致用之学,世易时移的时代观以及由浅入深的教育方法,也在他比对中西文化的过程中得到了肯定和回应。他指出“初等教育的目标是为少年养成一个良好习惯,以作为更高阶段学习的基础而服务的。”在考察了朱子的“扫洒进退应对”之教和王阳明的“导行、唱诗、习礼、授书、每日工夫”的蒙学教育方法后,他认为“所有事情的教导要依据儿童的天然兴趣”,显然与克伯屈、孟禄所倡导的“设计教学法”的观点不谋而合,带有儿童中心观的色彩。中国古代思想强调行的教育,是为满足静止社会的需求以维持社会稳定,为满足新时代的变化而应对其重建,蒋梦麟指出“如果是正确的行为,必须由它的社会价值来衡量,且必须是儿童有目的的行为”,体现了世易时移和儿童中心观的特色。

蒋梦麟并未单列英文引证书目,据考察有32本左右,远低于中文参考书目。基本可分为教育类7部,哲学类6部,社会学类4部,伦理学类5部,历史类4部,,逻辑学类1部和艺术类1部,尚有一部不详。具体如下:

1:蒋梦麟博士论文英文引证文献 

类别

作(译)者

书目

内容简介

备注

教育类

Jean-Jacques Rousseau; trans,Barbara Foxley

Emile

教育哲理小说,宣扬追求个性解放的自然主义,注重儿童教育

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自然主义教育家

Dewey

How We Think

教育哲学著作,提出了“思维五步法”

杜威,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

Monroe

History of Education

教育史著作

孟禄,美国教育史学家,提出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Textbook o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教育史著作,教科书,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无意识的模仿

McMurry

How to Study

教育学著作

弗兰克·M·麦克默里,美国赫尔巴特教育学派创始人之一

P. W.   Kuo

The Chinese system of public education

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

郭秉文博士论文

Thorndike

Educational Psychology

教育心理学著作,教科书。内容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学、个性差异及原因三部分,提出学习三大定律和个性分别论

桑代克,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提出联结主义

伦理学类

Aristotle

Nichomachean Ethics,The Elements of Happiness

伦理学著作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

Dewey and Tufts

Ethics

教科书,实用主义伦理学代表作

同杜威

Muirhead

Aristotle’s Ethics

伦理学著作

缪尔赫德,英国哲学家

Paulson

System of Ethics

以善论、德论为构建框架,其联系现实问题、追溯历史并提出解决方法的写作方法,被奉为哲学教科书典范

保尔森,德国新康德主义哲学家、伦理学家

Tsai   Ts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Ethics

中国伦理学史

Tsai   Tsin,蔡振,即蔡元培

历史类

Filing

Greek and Roman Civilization

历史著作

I-Tsing; trans,J.Takakusa

A Record of the Buddhistic Religion as   Practiced in India and Malay Archipelago(671-695 A.D.)

宗教史著作

Mahaffy

Greek Civilization

历史著作

马哈菲,爱尔兰古典主义学者

Robinson and Beard

Development of Modern Europe

用进步的观点考察历史变化,用综合的观点分析历史事实,强调历史研究应从现实出发并为社会进步服务

鲁滨逊,美国鲁滨逊新史学派创始人,投身于进步主义史学运动

比尔德,为其高徒

哲学类

Dewey

German Philosophy and Politics

哲学著作

同杜威

Dickinson

Greek View of Life

内容涉及希腊的宗教观、国家观、个人观和艺术观

狄金森,英国哲学家

Hoffding

History of Modern Philosophy

哲学史著作,“由结合先验的浪漫主义和进化论的实证主义而树立了一种哲学体系”

霍夫丁,丹麦哲学家、心理学家

Kayanagi

History of the Philosophy of the Sun Dynasty

哲学史著作,日语版

Rogers

Students’ History of Philosophy

哲学史著作,教科书

罗杰斯,美国批判实在主义哲学家

Zeller

Aristotle

哲学著作

策勒,德国哲学家

社会学类

Giddings

Descriptive and Historical Sociology

社会学著作

吉丁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家,其社会学理论核心是“同类意识”

Kidd

Social Evolution

认为历史是个人的首创性与社会控制之间的斗争

基德,英国社会学家、历史学家,持进化论生物学观点

Matthew Arnold

Culture and Anarchy

强调古希腊精神,批判工业文明的机械性,提出全面和谐发展人类能力

马修·阿诺德,英国教育家,主张以文学完善人性

Spencer

Social Statics

提出普遍的进化框架,认为社会演化是不断个性化过程,社会演化获致社会平衡,在欧美影响甚大

斯宾塞,英国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提出“适者生存”

艺术类

Gardner

Principle of Greek Art

美术著作

加德纳,英国考古学家、希腊艺术学家

逻辑学

Jevons

Lessons in Logic

逻辑学基础教科书

杰文斯,英国经济学家、逻辑学家,提出“同类必有同质”的推理法则

Treitschke; trans,Hausrath

Treitschke, His Doctrine of German Destin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特赖奇克,德国历史学家、政论家,普鲁士学派代表,提倡民族主义史学

Mill

Liberty

约翰·弥尔,英国古典自由主义学家

Woodrow Wilson

The State

威尔逊,美国第28届总统

其他

Jordan

The Voice of the Scholar

斯坦福大学首任校长

从上表可以看出,蒋梦麟引用了不少教育学、哲学、历史学及社会学著作,且以相关学科的通论书目为主,呈现出从哲学文化和历史主义的角度来考量中国教育问题的特点。这些书目多种属于大学的经典教科书,如杜威与塔夫茨的Ethics(伦理学)、孟禄的Textbook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教育史教科书)桑代克的Educational Psychology教育心理学、罗杰斯的Students’History of Philosophy(学生哲学史)保尔森的System of Ethics(伦理学体系);且有不少书目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得以翻译,如Emile(爱弥儿Ethics(伦理学)System of Ethics(伦理学体系)等书。这些经典教科书,在社会上流传广而影响大,其引介翻译也说明中国国内思想界时刻关注着国外的思想动向。就引用次数来看,杜威与塔夫茨的Ethics(伦理学)霍夫丁的History of Modern Philosophy(现代哲学史)计有5次,频率较高。

3
蒋梦麟博士论文的内在理路与特点

具体考察蒋梦麟博士论文的内容,我们可其出其教育思想的内在理路特点如下:

1.以实用主义为思想底色,调和东西文化

博士论文开篇宗义提出“教育是生活和思想的方法,而生活和思想是教育的内容”,知识是不能脱离现实生活的,显然受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以致蒋梦麟后来回忆称,“我在哥大学到如何以科学方法应用于社会现象,而且体会到科学研究的精神”,而杜威的实验哲学与中国人讲求实际的心理又是相契合的。杜威讲求实践验证,“思维不会进行于真空之中,只有在掌握信息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推理”,鲁滨逊强调历史研究应从现实出发并为社会进步服务,保尔森的《伦理学体系》主张联系现实问题、追溯历史并提出解决方法。三者的共通之处都在于重视实践与服务现实,这与讲求实际的中国传统生活哲学有着天然的联系,也是蒋梦麟博士论文贯穿始终的主线。

在认知问题上,朱熹求理,陆象山反诸求心。蒋梦麟指出无论是寻求客观真理还是发展良知,他们都最终指向共同目标——人的修养。但后来两派的发展偏离了最初目的而指向了育人方法,黄宗羲称之为“这些无意义的争吵”,蒋梦麟则试图以实用主义的目标论来化解两派的分歧。他还指出“追寻真理就是探究逻辑缘由或自然规律,在这方面,朱熹体系的态度最接近现代科学方法”,而现代科学方法就是指西式的,就知识本身来说,知识的方法即是“生活的方法”。比对东西文化之余,调和东西新旧文化,试图寻求可取的教育资源,正如他所服膺的陆象山的思想“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在调和中西文化上,他主张要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中西教育思想进行系统的整理,并加以哲学的研究和科学的分析,提出了或保留,或引进,进而重建的建议。

2.以适应环境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为最终价值取向

蒋梦麟认为被卷入世界的中国,需要道德重建,条件有三:一为比较研究,一为理性力量,一为社会环境。“在现代中国道德观念的重建上,对不同种族道德规范的比较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手段”,而“道德观念的重建不仅建立在人的理性力量上,而且建立在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上”,要通过现代科学艺术与教育来实现;具体方案是,“为满足现代个人主义、工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要求,必须在合作思考、协同实践和公民权上,训练个体主动思考和实践”。由于道德之根在人的内部道德力量(the inner moral force),“内部道德力量是唯一且相同的——根据不同时代的不同道德标准和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起作用的”,这意味着“根据社会需要来重建道德观念和标准;且新道德训练意味着将相同的旧有的内部道德力量导向新频道”。显然,蒋梦麟以适应社会环境为依据提出新道德的重建,表面上是一位环境影响论者,其实质却又回归到了社会进化论。这里,环境变化为因,社会重建为果,他对中国社会现实的焦虑和关切心态,由此可见一斑。那么,面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法则,面对中国落后动荡的现实和社会演化的内在张力,他是如何调和二者矛盾的呢?他指出“进化并不意味着进步。因为进步表现为人的有意识的努力因素。最合适的幸存并不必然意味着最合适人类要求的幸存”,他以“适合人类要求”和进步的标准来弥合二者的分歧,并指明出路在教育。教育要为人们的成长和幸存创造条件,要贴近生活,带有折衷的取向。

“知识相对价值”的讨论,是对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回应。苏东坡告诉我们,指导学习的原则应是获得个人想要的;朱熹认为,寻理应致力于接近自我;大卫·斯塔尔·乔丹则认为,对我最有价值的才是最有价值的知识。诚然三者的语境不同,有处于东方古代农耕社会的,有处于拥有个体自由的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蒋梦麟的目的是“告知现今国人,那些古人所说的含有的价值必须要适用于现代环境”,强调环境的力量和知识的相对价值。他还借鉴了基德的Social Evolution(社会演化)斯宾塞的Social Statics(社会静力学)霍夫丁的History of Modern Philosophy(现代哲学史)等进化论思想,认为“当我们讨论教育时,不得不持有两方面观点,即生物遗传与社会遗传,换句话说,即天性与教养”,“当环境改变时,同类个体会做出不同反应……同类的变更是由作用其个体上的环境力量引起的。”因而,与其说蒋梦麟是一位坚定的环境决定论者,倒不如说是一位社会达尔文主义持论者,是以适应环境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为最终价值取向。

3.依天性、个性导善的道德教育观

蒋梦麟从天性、个性与教养切入教育问题,无疑受到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一书的影响,而后者正是从人的天性、学习心理学、个性差异三部分来论述教育心理学说的。桑代克强调教育要注意个体的不同,影响到蒋梦麟论文对因材施教和兴趣问题探讨的注重。保尔森以善论和德论为主体架构他的《伦理学体系》,阿诺德则在Culture and Anarchy(文化与无政府状态)一书中主张以文学完善人性,全面和谐发展人的能力,又与中国儒家“修身治平”教育体系的终极教育目标“止于至善”有切合之处,诚如王阳明指出的“个人智力不同;智力不同却天性为善;教育要依其而导善”,“人人须指向相同的目标——善”,蒋梦麟注重教育中天性、个性与善的发展,强调道德教育,而这是维系社会秩序和进步所需要的。

需要指出的是,东西之间的差异在于“亚里士多德强调的是人的理性,孔子强调的是人的德性”,古代中国“教育的目的,,politico-ethical)。因而,,转而寻求人的内在道德力量和天性,达到提升人的修养的目的。他的道德教育观的基本图景是,依天性、个性而导善,也就在陆王哲学中找到了共鸣。

4.从科学出发的理性主义精神

关于现代中国的发展,自然会涉及到科学问题。同西方相比,古代中国之所以没有发展起现代科学,蒋梦麟认为原因有四:其一是知识缺乏系统化的体系和分类,其二是古代中国人对自然无热情,其三是孔子格言式的论说留下了阐释空间,,并把“理”作为一种万能药。从根本上看,在于西方强调的是人的理性,而古代传统中国强调的是人的德性,。

为现实中国计,。必须唤起对自然的强烈热情,引介调查研究的系统方法。我们必须融进科学精神。……中国学校的学生必须直接与自然为友,必须导向系统的调查和实践。”进而提出,“中国需要组织良好的现代学校”,系统的引进西方科学知识和制度,教育要贴近生活并融入科学精神。这体现出蒋梦麟比对东西差异和联系历史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特色,具有浓厚的科学色彩和理性主义精神。为论证中国传统中的科学精神,激励国人重视科学,他还大费篇幅的介绍了陈元龙的《格致镜原》,力图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类书中寻找传统资源。

4
结语

总体来看,蒋梦麟博士论文教育思想的学术谱系和思想理路是比较庞杂的,但也是有特点可寻的。他在东西文化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大量吸收中国古代程朱陆王的教育思想以及杜威、孟禄、斯宾塞、鲁滨逊、保尔森、桑代克等一批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架构上借鉴西方经典教科书的书写形式,而研究范式则为“中国材料——西式方法——解决中国问题”。论文呈现出从文化哲学和历史主义的角度来考量中国教育问题的色彩,深受孟禄历史主义的影响,而其基调是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其价值取向则是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其道德教育观思想是依天性、个性导善,并强调儿童中心主义和个性主义。

此外,蒋梦麟还力图从传统教育思想中探寻改造中国的资源,并将古今中外的教育思想生发、演化,由此提出了“作为科学方法的教育”、“作为个体发展方法的教育”、“作为社会发展方法的教育”、“作为训练公民方法的教育”、“作为训练领袖方法的教育”。在对待东西新旧文化上,蒋梦麟不是一个文化保守主义者,而是建立在比较史观基础上的文化调和吸收派,诚如一些研究者指出的“蒋梦麟是一个中西文化复合论者”。而他归国后的教育实践及思想,如对职业教育的提倡,主张文化“新旧调和”、“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接龙”,强调从日常生活经验观察分析社会,都带有其博士论文的思想烙印,受其教育观的影响。

   然而,论文对文化哲学的过多强调,且对新旧中西文化的调和并未给出具体的方案,则不能不说是其缺憾。其对西方学术和思考方法的模仿,似乎也略带生硬之嫌。但蒋梦麟博士论文的“中国材料——西式方法——解决中国问题”的研究范式,以及对现实问题的关照,是对中国现代学科建设及学术研究的一种努力,突出地代表了过渡时代留美博士生的思想学术特色和社会关怀。博士论文是蒋梦麟等一批留美博士生学术积淀的体现,分析其论文的知识结构,可以一窥其思想来源和学术谱系,尤其对认识他们的文化观和教育思想不无裨益。同时,论文中大量中西文献的引介,也是他们进行中西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客观上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传播与互动。




本期编辑:豆xiao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