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本科生论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梁曦文

 精雕细琢,方得上品
——访首届本科生论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梁曦文
访谈对象简介
梁曦文,女,2012级历史学班本科生,中国人民大学2016年度校级优秀毕业生。在校期间曾荣获历史学院首届本科生论文大赛一等奖,龙图二等奖学金。2015年9月取得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现已被本校教育学院录取。
采访人简介
顾小立,中国近现代史专业 2015级硕士研究生。

写历史学论文最重要的原则还是要扎实,基本功要下到。时间要抓紧,提高效率,赶上进度。另外一定要‘磨’,一遍遍去改。学历史有时候就是‘苦中作乐’。精雕细琢,方得上品。
19个月的努力,前后13遍的修改,摆在梁曦文面前的这篇27000余字的论文《打造“国民之母”——近代报刊与中国女性意识觉醒的互动》,几乎凝聚了她本科学习后两年的全部心力。在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之后,她感到一种莫名的轻松:终于可以定稿了。
“把什么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一些”
在写《打造“国民之母”》这篇论文之前,梁曦文没有接触过太多的学术训练。这个说话做事都透着几分干练风的潍坊姑娘,喜欢独立,喜欢自由,喜欢尝试一切新鲜的事物。在上大学之前,她最喜欢的专业领域是新闻。或许是因为父亲、姨妈、舅舅都是记者的缘故,她对媒体行业似乎有着一种天然的兴趣,即使是选择了历史学专业之后,她还是去辅修了新闻学。在大学期间,她参加过辩论队,加入过院学生会,大二的时候还跟着皮庆生老师做过“大创”的项目。而让她这颗随性的心真正在学术上沉淀下来的,是大三开始的学年论文。

在学年论文的开题阶段,梁曦文曾拿着自己罗列出的十几个选题跑去找姜萌老师,希望他能给自己一些指点,而姜老师一眼就相中了近代报刊这个题目。“姜老师的理由也很简单,这个题目切口小,以前研究过的人也少,并且还可以运用到我辅修专业的相关知识。”于是,抱着一股韧劲儿,这个题目一做便是两个春秋,“从开始到最后,我的题目自始至终都没变过,就是这个。”

和其他同学相比,梁曦文的选题意识显得活跃而成熟,她似乎不太喜欢被直接指定题目的“命题作文”,“论文的题目要能自己hold住,要有感兴趣的点,对这个题目要多一点求知欲”,在她看来,一个由老师提供的、确定而现成的题目固然显得省事,但却未必是适合自己的题目,就算硬着头皮去做,也未必一定能做好。然而落实到行动上,梁曦文却并不希望留给自己太大的活动空间,她更需要一位“严师”来督促自己。姜老师平日对学生要求之严厉程度,她也有所耳闻,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改变主意,反而更努力地去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梁曦文与老师的联系很频繁,几乎每周都会有邮件往来,而老师也对她的研究进展十分关心,只要一看到和这个的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章,马上就会给她发过去。“他对我的要求主要就是守时,做事不拖拖拉拉,把什么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一些。”


姜萌老师
在梁曦文的记忆中,姜老师似乎很少夸奖自己。改完学年论文后,姜老师在给她的回复邮件中写了五个字:“孺子可教也”。“姜老师更多的时候还是在指出我的不足,告诉我哪里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在毕业论文定稿前的一次修改中,姜老师在邮件里写了这样一段话:
“概括地说,你对文字还缺少很好的控制力。就是你写的时候,尽管在有目的组织文字,但是文字却有些不听话,写出来的效果不太好。让文字很听话,很难。我现在很多时候也做不到。我只能说有基本的控制力。你看一下我的修改,就会发现你在写那句话的时候,不能意识到那句话在哪里要起到什么作用。我以前说过,好的文章,每一句都是环环相扣的。你现在这个欠缺还是很多。”
“姜老师的批评总是很直接、很中肯,而且很有针对性,一句话讲到点子上”,梁曦文感觉,姜老师后来更像自己的朋友,有些地方他会坦承自己也未必能做得很好,但他还是会说出来跟自己一起探讨。这样的批评,与其说是在指出一些问题,倒不如说是在表达某种期许。

在学年论文初步完成之后,梁曦文拿着这篇论文申请了龙图奖学金。“我觉得吧,最后能拿奖好像并不一定说明我这篇就是最好的,只是我动作比较快,在龙图申请之前就把论文搞定了。”

“她做事情的效率比较高,”梁曦文的同班同学雷望这样评价道。

一个字:“磨”
梁曦文最终定稿的论文分为五个部分,主要内容都紧紧围绕“互动”二字展开。梁曦文认为,一方面,在近代越来越多的普通女性成为阅报者,近代报刊开始推动社会底层女性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女性意识对新式报刊改良产生了明显的助推作用。知识阶层为了更好地传播女性意识,不断地改进报刊的版面,丰富报刊的内容,使得近代报刊得以进一步发展。具体而言,不同性别对于“国民之母”内涵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男性视野下的“国民之母”,更倾向于源自日本的“新贤妻良母”;而女性视野下的“国民之母”,则被赋予了西欧“女国民”的意味。在这篇论文里,梁曦文不仅运用了大量文字史料,还搜集到了丰富的图像照片。

“这得感谢姜老师的指导,他对图像史还是挺感兴趣的。”梁曦文提及了一本名为《制造路易十四》的著作,正是通过对这本书的研读,梁曦文了解并掌握了一些图像分析的基本理论。“其实一开始也并没有刻意去寻找图片,只是后来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自然发现了图像资料直观而说服力强的特点,”于是,在毕业论文阶段的修改当中,她将图像资料的引入和解读作为了重点。

当然,真正修改的地方,远不止图像资料这一处。回过头去看自己的初稿,梁曦文觉得变化极大。“别人写论文都是越补充越多,我是越写越少,定稿和初稿相比砍掉了10000多字。”观点新了,材料精了,酒越酿则越醇,而论文愈改则愈加出彩。梁曦文慢慢发现,每一次的修改都能让自己对史料产生全新的认识,而每一次观念的更新,都能让自己对材料的运用更加得心应手,对论文的写作技巧更加驾轻就熟。“当然,改论文对我而言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有时甚至会成为‘瓶颈’,想了很久还是会卡在那里,没有太大的进展。不过总之,还是得一个字:磨。”
彼得·伯克《制造路易十四》
2016年4月9日,。梁曦文的论文在全校170篇稿件中脱颖而出,作为入选主论坛的5篇优秀论文之一,得到了与会评委老师的一致肯定。宝音朝克图老师对她的论文给出了“史料扎实、逻辑清晰、论述严密”的十二字评价,并认为这篇论文“在女性意识与报刊业的发展中发现学术亮点,在国民之母与传媒的互动中挖掘学术空间,体现了我校学生优秀的学术潜力,展现了本科生扎实的学术功底。”

收获虽颇丰,然而遗憾也不能说没有。“感觉在论证女性意识对于报刊发展的促进方面还有所欠缺,有些深层次的点还没有说的太清楚。姜老师也跟我提过这个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史料缺失,说明这个问题的资料目前来看并不是太多,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因为自己的理论功底还并不太够吧,”梁曦文笑着总结道。“写历史学论文最重要的原则还是要扎实,基本功要下到。时间要抓紧,提高效率,赶上进度。另外一定要‘磨’,一遍遍去改。学历史有时候就是‘苦中作乐’。精雕细琢,方得上品。”

相关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学术论坛:全校本科学生最高水平的年度学术盛会,以“鼓励学术实践,促进学术交流,提升学术能力,引领学术创新”为宗旨,集中呈现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千人百村”社会调研、本科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寒暑假社会实践项目、学科竞赛等学校各类课外教学与实践育人项目产生的学术作品,搭建本科生实践创新与学术交流合作的平台,进一步加强研究型学习制度体系建设,推动本科人才培养线路图的持续落实。

龙图奖学金:龙图奖学金由我院88级知名校友龙图教育集团董事长谭文辉先生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办公厅副主任刘军发起、历史系88级校友共同出资、专门为我院本科生设立的奖学金,本科生论文大赛即为龙图奖学金评选的重要组成部分,奖学金的设立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学术创新,将校友们心系母校、回馈学院的精神薪火相传。
(策划:皮庆生   责编:郭相宜   文:顾小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