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快报】国际、国内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

国际、国内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

2016年7月21-22日,由河北省高等学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河北省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会、高等教育出版社国际语言研究与发展中心和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联合举办的2016年全国外语教师语言测评和教学、科研能力提升系列研修课程之五“国内、国际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在高等教育出版社成功举办。

本次研修班荣幸邀请到了香港大学教育学院英语教育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高雪松,、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黄国文教授和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当代外国文学》杂志主编杨金才教授担任主讲人,围绕“国际、国内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这一主题,从多个角度深度解析了论文发表的“奥秘”,提出了很多有助于论文成功发表的建议,并现场解答了学员们对论文发表的疑问

21日上午8:30,研修班正式揭开帷幕。河北省高等学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北省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李正栓教授致欢迎词,代表主办方之一向参会老师致以热烈的欢迎。

研修伊始,高雪松教授站在论文作者、审稿人和编辑的角度,多维度广视角地向学员展示了论文发表的思路、逻辑和技巧。高教授首先介绍了知名的应用语言学国际期刊杂志的基本情况、期刊的收稿范围和编辑处理的一般流程,鼓励学员们放眼寰球,多向国际期刊投稿,同时也指出了投稿国际期刊的困难和挑战。他从编辑的角度用实例指出投稿禁忌和应注意的问题,从审稿人的角度揭秘了审稿人对投稿论文的考量点,归纳了常见的文章被拒原因。秉承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高教授展示了几篇自己搜集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和学员们共同探讨被拒原因。同时高教授也从作者的角度,展示了几封拒信。高教授强调,在收到拒信后,要保持冷静,锲而不舍地修改文章,充满信心地再次投稿。随后,高教授针对论文的介绍,研究方法描述和成果展示部分,通过实例对比,引导学员总结出了各个部分应注意的问题。高教授全方位的介绍,毫无保留的分享,和对每个细节的详细说明,让学员们了解了国际期刊杂志“台前幕后”的故事,给了学员们很大的启发。


黄国文教授从“科学研究”的定义入手,和学员们讨论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认为科学研究对个人来说是一种乐在其中的生活方式。黄教授从选题开始讲解,认为选题的关键是要培养“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指出在研究的时候,不可大而泛,要术业有专攻,有自己的研究领域。他也强调了良好的学术训练的重要性,要活到老学到老。在选题的挖掘上,黄教授首先介绍了写作和研究的种类,然后具体到每个人,提出了选题可以考虑的因素,帮助学员们更好的确定选题,黄教授还讲解了旧选题对新选题的启示借鉴作用,实例示范了“新瓶装旧酒”。对于具体的论文写作,黄教授从论文的题材范式、写作套路两方面讲解,指出要“入乡随俗”、“依样画葫芦”。作为《中国外语》的主编和Journal of world Languages 的联合主编,黄教授结合具体案例向学员揭示了审稿标准,最后结合优秀范文,黄教授讲解了文章结构。通过黄教授的讲解,学员们醍醐灌顶,对自己以后的研究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22日下午,杨金才教授围绕着“学术论文写作的思路和要求”这个主题,从学术研究的属性、学术研究的总体要求、学术研究的途径、恰当的选题和研究视角五个方面做了讲解。对于学术研究的属性,杨教授认为学术研究要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是有一定学术专长人从事的研究。他强调,一篇合格的学术论文往往具有较好的学术含量和宽广的理论视野,有丰富的知识信息、严密的论证和充分的论据,讲究一定的学术规范;杨教授也提出三点学术研究的的总体要求:从业者要有严密的学术态度、发表学术论文是一项崇高的人文活动、要“文如其人”;学术研究的途径是文献检索;恰当选题,杨教授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步骤,并通过举例对比演示如何选好题;研究视角方面,杨教授提供了四个视角给学员们参考:文化视角、文本研究的视角、理论关照的视角、物的“意义”和“能力”视角。最后,杨教授根据自己多年研究经验,请各位学员根据提前提供的文学方面的几篇已经发表的文献,进行讨论,并引导学员一起进行了文学相关文章的修改,让各位老师从实践中体会论文写作的内在逻辑和细节。学员们听了杨教授的讲解,收获良多,课上课下积极踊跃和杨教授讨论自己的研究课题、问题和难题。

本次研修活动,理论指导与实践研讨相结合,学员们带着自己的选题而来,听了三位专家具体、有针对性和侧重性的讲解,通过课上课下和专家们讨论,更加明晰了自己的研究问题。研修期间北京天气仍然是大雨倾盆,但学员们的热情和兴趣丝毫未减,对三位专家的讲课做出了极高评价,连称值得。

(武汉大学/姚筱姝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