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论文提要】近代上海金融危机的经济学分析(1870—1937年)

       

       关于我国近代金融危机的研究有很多,但多是孤立地研究其中某一次危机,而且对于金融危机的宏观背景、爆发原因、演变机制和后果影响,多是从一个角度来论述,未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再者,大多数有关近代金融危机的研究是对历史事件的文字描述,没有基于宏观或微观数据对论点做出有力的支撑和分析,更没有运用现代经济学、金融学的观点来研究。

       本研究对1870—1937年间上海6次金融危机(风潮)的背景、发生根源、传导机制、结果及影响进行了历史回顾与实证分析,并对危机过程中行业工会行为与政府作为给予特别关注。从现代经济学和金融学的视角,利用近代上海的利率、汇率、贸易、物价等微观和宏观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和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近代上海的金融危机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研究这段时期的制度变迁,,得到一些启示,或能为当前深化改革时期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平稳发展提供一些历史经验。

       传统观点认为,近代上海的金融危机来源于帝国主义对上海金融业的控制和我国自身落后的银本位制度,国际银价的波动直接影响货币用银的存量、货币收缩和金融危机。本研究发现,1912年时华资银行和钱庄的银行存款已经是外资银行的2.5倍,华资银行和钱庄早已取代外资银行成为金融市场的主体,1935年法币改革前,华资银行和钱庄的存款量已经达到外资银行的6倍有余。随着银行业的发展,纸币和银行存款可以有效缓解货币用银存量的波动,银价的波动和白银的净流出不必然导致货币收缩和金融危机。尤其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银行存款成为影响货币收缩和金融危机的关键变量,而不是银价变动带来的白银存量变动。银价的波动并不是近代上海金融市场信贷收缩、金融危机的关键因素,只能说是诸多因素之一。本研究认为,近代上海金融危机的根源是当时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信贷肆意扩张带来的投机炒作,同时货币政策失误、。

        对历次金融危机的分析发现,经济转型期和金融市场扩容的过程中更容易发生投机过热;,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金融危机发生的风险。通过对历次金融危机中政府救市行为的经验总结发现,,政府的金融救助要态度明朗、举措及时,摇摆不定或者南辕北辙只会让市场更加震荡,带来更为巨大的社会成本。此外,经济转型期间,完善金融市场的制度建设、健全金融市场的自动稳定器尤为重要。

        本研究内容包括:近代上海金融危机的宏观背景描述;近代上海的货币制度与银行体系分析;6次金融危机系统回顾;通过描述统计和回归计量分析,研究银价变动、货币收缩与金融危机的关系;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和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资产价格、信贷成本、白银存量、货币存量和金融危机之间的定量关系;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文为博士学位论文,2015年5月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通过答辩,指导教师为龙登高教授。作者现任职于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联系方式:davidpan@sem.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