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论文提要】近代中国市场上的外国银元研究

   

  

        本文以近代中国市场上的外国银元为考察对象,力图展现外国银元在近代中国的港口、城镇、农村三个不同市场层级以及东南沿海、长江流域以及北方地区等不同区域的流通情形,其与国际大宗贸易的相关性及其对近代中国货币制度、、外交等方面产生的影响。目前学界关于明代以及清前期白银(条银、银锭)的流通研究,已有十分丰硕的成果,但鲜有涉及外国银元在中国不同市场层级的流通情形。并非外国银元不如银条重要,实际上银元是金属货币走向信用货币的重要过渡。因而关于近代中国市场上的外国银元这一议题,仍有巨大的讨论空间。

        论文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要讨论外国银元在中国的流通空间线路,在不同层级市场的使用情形、各国银元的竞争以及背后国力的角逐。文章试图探讨外国银元流入、输出与生丝、茶叶、鸦片等大宗商品进出的相关性,同时选择厦门、广州、上海、宁波、汉口、天津、烟台等港口,观察外国银元流通的区域性特点和阶段性特征,以及埠际之间的流通过程;此外利用方志和各地发现的契约文书考察外国银元在城镇、农村的使用情形,藉此总结外国银元在不同市场层级的流通差异。,各国银元在华竞争激烈的背后也反映出各国国力的角逐。

        下编探讨的是外国银元进入中国后引发的中外交涉以及政府、民间两个层面的应对策略,延伸讨论了近代中国的货币体系、本位制度以及外国银元流入对中国的影响。在政府层面,、沿海省份与内陆省份两方面的争论。嘉道以来,。直至光绪年间,仿铸洋银成为共识,广东、湖北等省纷纷设局铸造银元。由于自铸银元利润巨大,清政府计划收回银元铸造权,由户部统一铸造。但铸造银元关乎地方财政和利润收益,。及至清末,清政府试图统一币制,厘定国币,又因“两元之争”陷入持久争论。沿海省份与内陆省份因长期分别使用银元和银锭,形成了不同的路径依赖,、袁世凯、张之洞为首和以载泽为首的两派。“两元之争”实际上反映出外国银元流入后,建立标准货币的需求与分裂的区域性金融市场之间的龃龉,同时也是市场需求与传统制度之间的抵牾。

        通过实证研究,论文得出几点结论:第一、外国银元在近代中国流通程度差异巨大,在东南沿海使用最广,长江流域次之,北方港口最少;在城镇及农村地区,东南沿海粤、闽、浙、江行用最广,皖、赣等次之,内陆及北方省份最少。第二、外国银元的进出一方面与大宗的丝、茶、鸦片等贸易显著相关,另一方面与其“套利资本”的身份相关。第三、外国银元流入后,引发清政府内部长达数十年的争论与纠葛,清廷最终决定以银元为国币,则可视为市场需求对传统制度的胜利。第四、近代中国的货币制度远远落后于国际货币制度,银本位的货币制度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白银危机埋下了伏笔。

        在方法上,本文力求打破传统经济史研究的窠臼,、思想史以及经济学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在观点上,注重问题意识及与先行研究的对话,尤其注重此前学界多有忽略的“套利资本”以及清廷内部分化等问题。在资料上,本文利用了《中国旧海关史料》《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未刊中国旧海关史料》《北华捷报》《英国议会文书》等,同时挖掘相关的档案资料,整理了近代大量的中英文报刊。在技术上,借助经济学的量化手段,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同时借助ArcGIS技术制作出多幅图形,以直观展现银元的流通及其在埠际之间的往来情形,同时对前人绘制的图形进行修正。


  本文为博士论文,2016年5月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指导教师为朱荫贵教授。作者联系方式:xckhistor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