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从不建议多读书?

朋友圈经常被各类年度计划刷屏,其中最多当数:要读XX本书了。

前年我在某大学参观,图书馆碰到两学生,临近寒假大家都去借点书回家看,出于猎奇上去问几句借那么多书干嘛。

学弟B:这些都是红极一时的畅销书,回去翻翻提炼出几个观点,用在论文上。

实际上怎么样我不知道,但从寥寥两句话,就已经得知A是偏向大众化的被动学习,B是目的化、猎奇式的主动学习。

除了目的上的主动被动,其实在学习方式上也区分主动和被动:

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也做过类似的实验,得到的结果与戴尔基本一致,这个准确的数据尚未得到核实,但这种学习模式却已经被无数人验证:主动学习才是真正高效的方法。

从图中可以得知听讲、阅读、视听、演示都是属于被动学习层次,基本上是过往我们用的最常用的学习模式,留存率偏低,遗忘率奇高;

细细地区别两种学习模式,你会发现最明显的区别是:烧脑和不烧脑。

对的,被动学习的模式我们经常使用,基本上就像站在知识的狂风中被冲击,仿佛无穷无尽,但却几乎不烧脑,不耗费脑力,仿佛可以轻而易举地记忆大量的知识。

而主动学习的模式却异常烧脑,尤其是教授给别人这个过程,需要尽可能地梳理清楚、完善自己的观点。

我一直不推崇靠背诵这种方法学英语也是部分由于这个原因,短期记忆要转化成长期记忆,是一个对大脑损耗很大的过程,就像头脑风暴类型的讨论会,并且可以清晰地感觉地出来,这也是知乎上每个大V都推崇精听英语的缘故,精听需要用脑力来强力辨识语音;

而朗读背诵,仅仅是一个不断重复输入、不断建立短期记忆的过程,它始终是低耗能的工作,大脑并没有损耗大量能量进入长期记忆阶段,而一旦进入长期记忆,几乎是终生难忘的。

所以背书只是一个记忆的假象,仅仅停留在短期记忆阶段,我们高中背的唐诗宋词曾以为终身难忘,其实过几个月就忘记大半,过一年就基本全忘了。

这仅仅是从脑力消耗、长期记忆的原理来分析,从更多层次分析朗读背诵就更加站不住脚。

和学习金字塔有相近原理的是曾经风靡一时的“费曼学习法”。

真正的学霸基本都有一套关于学习的模型,这费曼学习法就是典型的模型之一,导致了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产生差异。

读书采用费曼学习模型基本上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其他方法或多或少都和费曼的有异曲同工之处,原理相近。

通过学习(比如看书)输入了一个新的概念,比如经济学思维、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等,在书中结合自己的理解把这个概念消化。

这里多说两句,“概念”这个词实在太重要了,在我看来聪明人脑子里就是堆满一堆概念,生活学习工作上遇到的事情都可以归纳到TA们脑海里的一个个概念里去,从而得到分类,思路无比地清晰,相比之下其他人输入了知识则是一团乱糟糟的面团。

这有点类似于女人对于“男”有很清楚的概念:渣男、暖男、直男、理工男......,每种男的有几个流派,大致有什么样的行为特征,也是有所了解,概念如此清晰,自然可以轻易地使用排除法筛选掉不喜欢的类型。

这是生活上的概念,而学习上的概念就相对抽象一点。

这点可不陌生,初高中班上的学霸基本都会广发“好人卡”,每天都有若干同学过来请教,是学霸提高成绩保持水平的路径之一,教得越多,成长地越快。

对于新输入的概念,设想一个教授的场景,把自己从步骤一消化的理解讲授给别人,能真实地检验理解的程度,而基本上都会出现不完美的地方,而这恰恰是价值所在。

对于不完美的讲述,接着就是回过头检查纠错的过程,把刚才表达有偏差的地方重新组织语言表达一次,才算完整的理解了这个概念,并且大大地加深了理解。

在这个基础上还不够,虽然已经完整地表达了,但依然有些累赘/生硬的地方,可以把这个概念再简化一下,能人轻易理解,而简化最好的方法就是举例:举出一个鲜活的、接地气的例子,就相当形象化,达到深度记忆的程度,而对方也可以轻易地理解并信服。

以上仅仅是对于某个观点的学习,对于整本书的学习,目前最佳的方法仍然是:“笔记法+思维导图”。

用在线笔记本记录下重要的细节、有用的心得灵感;

对于整本书则用思维导图画出来最佳,做到这个地步基本上就已经是学到极致了。

(有道云、ONENOTE、印象笔记都可以,方便检索;思维导图的话我目前用的是XMIND,其他的没试过。)

笔记法适用于所有的书籍,但凡有用的东西,突发的灵感都可以记录在在线笔记本,每个月整理一次,每半年/一年大整理一次;

思维导图的话个人是仅仅好书才会做思维导图,比如最近看的英语史,有关历史的书是必须做图的。

而思维导图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耗时,翻开目录就已经是一个大框架了,只需要在大框架下补充下子标题和子标题下的列标题、个别例子。

并不是不推荐多读书,而是方法更有价值......